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真实世界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李秋荣 傅苗青 +4 位作者 周白水 李翠 萧晓彤 俞玉萍 应鹏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6期125-130,共6页
目的提高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临床使用(尤其是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某制药公司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全国范围内自发报告的关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1984例,并对其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类型及影响因... 目的提高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临床使用(尤其是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纳入某制药公司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全国范围内自发报告的关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1984例,并对其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84例ICSR中有1279例(64.47%)纳入特殊人群组,有705例(35.53%)纳入非特殊人群组。涉及ADR3001例次。ADR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一般ADR为主(1388例,69.96%)。按首选语(PT)例次数统计,系统器官分类(SOC)排前3的分别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1715例次)、胃肠系统疾病(369例次)、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28例次),其中特殊人群组分别为1135,228,124例次。两组ADR发生时间、转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时间均主要集中于用药后30 min内,转归均主要为痊愈或好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段、是否为特殊人群、人群类别、联合用药情况、超剂量用药、给药持续时间、皮试情况、临床不合理用药、既往过敏史与ADR史均为致注射用头孢噻肟钠ADR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是否为特殊人群和人群类别是累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神经系统疾病A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致注射用头孢噻肟钠ADR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重视并注意识别其ADR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在用药过程中对特殊人群患者予以重点监护,从而尽可能地规避患者的用药风险,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药品不良反应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基于局部和全局梯度上升的分段后门防御 被引量:2
2
作者 萧晓彤 丁建伟 张琪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针对后门触发器趋于隐蔽且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和全局梯度上升的分段后门防御方法:在训练前期,引入局部梯度上升扩大后门样本与干净样本平均训练损失之差,隔离出少量高精度后门样本,便于后期进行后门遗忘;在后门遗忘阶段... 针对后门触发器趋于隐蔽且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和全局梯度上升的分段后门防御方法:在训练前期,引入局部梯度上升扩大后门样本与干净样本平均训练损失之差,隔离出少量高精度后门样本,便于后期进行后门遗忘;在后门遗忘阶段,引入全局梯度上升,打破后门样本与目标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实现防御。实验基于3个基准数据集GTSRB、Cifar10和MNIST,在宽残差网络上针对6种先进后门攻击进行了大量实验,分段后门防御方法能够将绝大部分攻击的成功率防御至5%以下。另外,实验也证明了分段防御方法在后门数据集与干净数据集上都能训练出干净等效的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门防御 后门检测 深度学习 后门攻击 信息安全
下载PDF
基于图片边界后门嵌入的图像识别攻击研究
3
作者 萧晓彤 丁建伟 张琪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采用公开数据集或预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快速实现图像分析、语音识别等应用,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或威胁。攻击者可以通过向开源训练数据或者训练模型中嵌入后门,使模型在接收到带有触发功能的数据时执行指定的后门行为。目前,图像识... 采用公开数据集或预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快速实现图像分析、语音识别等应用,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或威胁。攻击者可以通过向开源训练数据或者训练模型中嵌入后门,使模型在接收到带有触发功能的数据时执行指定的后门行为。目前,图像识别的后门攻击采用的后门触发器大多在视觉上容易被发现,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图片边界后门嵌入的图像识别攻击方法。该方法向训练图片边界添加窄的有色带作为后门触发器,利用隐蔽的外形逃避视觉关注。在MNIST、CIFAR⁃10等图像识别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后门可以稳定注入,并在毒药率为30%时,攻击成功率达到99.73%。相比于其他两种常见的后门攻击方法,所提方法攻击成功率更高,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门攻击 图像识别 神经网络 投毒攻击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信息安全 隐蔽后门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梯烷脂指示胶州湾厌氧氨氧化活动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明炜 肖晓彤 +3 位作者 刘珂 李莉 王玉珏 赵美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8-71,共14页
厌氧氨氧化是重要的氮脱除途径,对海洋中的氮循环,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湾的氮循环起重要作用。梯烷脂作为厌氧氨氧化的生物标志物,能指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活动,但其在海湾环境中的来源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尚未明确。... 厌氧氨氧化是重要的氮脱除途径,对海洋中的氮循环,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湾的氮循环起重要作用。梯烷脂作为厌氧氨氧化的生物标志物,能指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活动,但其在海湾环境中的来源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尚未明确。本文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典型海湾——山东半岛的胶州湾海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梯烷脂及其他有机质指标,来研究海湾中有机质及厌氧氨氧化菌的来源及梯烷脂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显示厌氧氨氧化活动在胶州湾海域普遍存在。对总有机质参数(TOC,δ13C和TOC/TN)与有机质来源贡献指标(TMBR和BIT)的分析显示胶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以海源为主(BIT指示为83%、TMBR指示为54%),但各有机质来源指标与海湾中梯烷脂含量无明显相关。对梯烷脂总量及不同种类梯烷脂占比的分析显示,梯烷脂主要来自夏季水体中的颗粒物,且在梯烷脂总量较高的区域,梯烷脂可能主要受河流输入及污水排放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显示海湾沉积物中梯烷脂与营养盐及溶解氧含量受相同因子所调控,表明梯烷脂可以在胶州湾指示人类活动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这也为沉积物中梯烷脂在海湾环境,乃至其他边缘海环境中对人类活动的指示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表层沉积物 厌氧氨氧化 生物标志物 梯烷脂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IP25在北极海冰变化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郝伟杰 肖晓彤 赵美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5,共10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持续减少,对全球的温盐环流、海洋生物化学过程和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北极古海冰的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北极环境有全面的认识,更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规律。近十年来,一种新发展的海冰生物...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持续减少,对全球的温盐环流、海洋生物化学过程和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北极古海冰的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北极环境有全面的认识,更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规律。近十年来,一种新发展的海冰生物标志物IP25(Ice Proxy with 25 carbon atoms)被广泛用于北极及亚北极的海冰重建。IP25是北极冰藻产生的一种高度分化的单不饱和类异戊二烯(HBIs),能够稳定地保存在海洋沉积物中。自从IP25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指示海冰变化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重建古海冰的传统指标和限制性并介绍了IP25指示海冰的原理、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归纳了利用IP25重建北极地区海冰分布和变化的实例研究,涵盖了北冰洋中心、陆架边缘海、河口以及亚北极地区不同空间海域,跨越了近现代、全新世、第四纪以及中新世不同时间尺度。其中,近现代的海冰重建结果与海冰的卫星观测数据取得了很好的相关性,为古海冰的重建提供了基础;古海冰的重建为数值模拟古气候以及预测未来海冰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生物标志物 IP25 古气候 北极
下载PDF
Biomarker evidence for changes in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put into the Yellow Sea mud area during the Holocene 被引量:8
6
作者 WU Peng xiao xiaotong +4 位作者 TAO ShuQin YANG ZuoSheng ZHANG HaiLong LI Li ZHAO MeiXu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16-1224,共9页
We present lipid biomarker records of two cores (ZYI and ZY3) from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mud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sources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of the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OM) through... We present lipid biomarker records of two cores (ZYI and ZY3) from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mud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sources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of the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OM) throughout the Holoce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rine biomarker content (EPB (Phytoplankton Biomarker, total content of brassicasterol, dinosterol and C37-alkenones) and crenarchaeol), and terrestrial biomarkers (En-alkanols and brGDGTs) as well as TMBR' and BIT index values, the marine organic matter (MOM) and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TOM) deposition history was reconstructed. Changes in TOM and MOM were related to variations in land vegetation density and marine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transport processes dominated by the oceanic circulation system. The marine biomarker contents from the South Yellow Sea have generally in- creased throughout the Holocene, indicating that the increased MOM content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irculation system. The terrestrial biomarkers, on the other hand, were more variable, indicating more complex influence of TOM burial in the Yellow Sea.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7200-6000 cal yr BP), the moderate TOM input revealed by the terrestrial proxy records may result from abundant land source supply by strong river transport despite the lack of transport via circulation system. The Mid-Holocene (6000-3000 cal yr BP) was characterized by decreased terrestrial biomarker contents.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decrease in land source supply and increase of transportation by the current system of the TOM resulted in the lower but stable contents of TOM.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3000 cal yr BP to present), the TOM deposition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increased as the current system was further enhanced and thus transported more TOM to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although the land supply of TOM was further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Yellow Sea HOLOCENE BIOMARKER Marine organic matter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原文传递
莱州湾沉积有机碳储量及海洋健康评估
7
作者 马海力 肖晓彤 +1 位作者 金贵娥 赵美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1191,共11页
海洋沉积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海湾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碳循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碳储备能力的响应同样不可忽视,但却鲜有报道。研究区域位于莱州湾(37°~38°N,118.9... 海洋沉积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海湾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碳循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碳储备能力的响应同样不可忽视,但却鲜有报道。研究区域位于莱州湾(37°~38°N,118.9°~120.3°E),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利用39个表层沉积物和其6根沉积箱式柱状样(站位为6154、6174、6184、6194、7211和7214,柱长在17~39 cm之间)对海湾有机碳储量进行评估。同时,通过计算海洋健康指数(OHI)十个目标之一的碳储(carbon storage)来评估海洋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1 cm的有机碳储量平均为0.3 t/ha,在研究区域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偏高,莱州湾东南部、区域西北部以及黄河口处有机碳储量偏低。莱州湾0~20 cm有机碳储量为20.6 t/ha,低于我国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储量29.7 t/ha以及浙江、云南、海南和重庆等省市。莱州湾碳储(carbon storage)得分为37,远低于中国平均值51以及世界平均水平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储量 海洋健康指数 碳储 海洋沉积物 莱州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