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空间布局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珏 谢富纪 +1 位作者 王凤霞 吕铭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2,共9页
在逆全球化不断演化的趋势下,中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变成一个十分迫切的战略问题。明晰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空间布局是构建高效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采用多源异构数据和ArcGIS的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 在逆全球化不断演化的趋势下,中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变成一个十分迫切的战略问题。明晰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空间布局是构建高效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采用多源异构数据和ArcGIS的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主要结论有:①与产业技术基础类和关键基础材料类关键核心技术相关的高校等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②产业技术基础类、关键基础材料类、核心元器件类关键核心技术相关上市公司最为集中的区域是长三角地区,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③与关键核心技术相关的上市公司在地理上聚集的程度更高,而相关的高校等研究机构空间分布上则相对分散一些。研究成果为研究构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空间视角的研究思路;为中国未来关键核心技术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相关研究提供了空间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 产业 空间布局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odes of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
2
作者 xie fu-ji XU Heng-min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means to upgrade competence of both country and region. Based on comparatively analysis of the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s of major innovation centers i...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means to upgrade competence of both country and region. Based on comparatively analysis of the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s of major innovation centers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concludes four modes of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 which a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innovation, venture 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 and overtaking, and Science Park as a carder. According to the four modes and tri-spiral theory of RIS, this paper designs the mode of Shanghai innovation system of overtaking by learning, emphasizing composite innovation player combined firm,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and the strategic aim to build regional and ev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through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ic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S REGION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1 位作者 贾友 王海花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4,共6页
从政策工具的视角,提出了五类创新发展政策工具,即战略面、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和评估面工具;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分析框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基于该框架对北京市创新发展政策体系进行了... 从政策工具的视角,提出了五类创新发展政策工具,即战略面、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和评估面工具;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分析框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基于该框架对北京市创新发展政策体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政策 政策工具 分析框架 政策分析
原文传递
政策组合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政策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王海花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15,共6页
基于政策组合视角,从政策目的、政策领域、政策工具、政策主体、空间地理、时间六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结合内容分析法,以153项国家层面东北地区区域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政策以单... 基于政策组合视角,从政策目的、政策领域、政策工具、政策主体、空间地理、时间六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结合内容分析法,以153项国家层面东北地区区域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政策以单一政策主体为主,跨部门联合主体较少;五类政策工具的运用较为均衡,但供给面和评估面政策力度较小;区域开放政策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手段和特色。进而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政策 政策组合 分析框架 内容分析法
原文传递
创业拼凑的多层次诱发机制及影响效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付丙海 谢富纪 张宏如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4-1253,共10页
新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进而获得持续成长?作为国际创业中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创业拼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本文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将个人层面的魅力型领导、企业层面... 新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进而获得持续成长?作为国际创业中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创业拼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本文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将个人层面的魅力型领导、企业层面的战略柔性、网络层面的关系学习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创业拼凑的多层次诱发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5家新企业案例分析对理论模型提供了现实性支撑。研究发现,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都对创业拼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确定环境下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会进一步诱发新企业采取创业拼凑战略;知识基础在创业拼凑和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这些发现对我国转型期间新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拼凑 魅力型领导 战略柔性 关系学习 知识基础
原文传递
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体系评估研究——基于上海市相关数据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李育冬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4,共9页
本文从多层级政府模块、政策体系模块、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三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体系评估框架;其中多层级政府模块包括中央政府、省级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政策体系模块包含政策目标组合、政策工具组合和政策... 本文从多层级政府模块、政策体系模块、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三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体系评估框架;其中多层级政府模块包括中央政府、省级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政策体系模块包含政策目标组合、政策工具组合和政策客体组合,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是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本文以上海市为样本,对该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政策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培育机制,构建了产业培育政策体系综合指数,验证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 政策体系 政策组合 多层级政府 评估
原文传递
参数d迭代逼近的GM(1,1)模型及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7
作者 苏先娜 谢富纪 +1 位作者 陈景岭 张鹏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7-54,共8页
首先论述了参数d迭代逼近求解的GM(1,1)模型基本思路.其次,给出了此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算法,即:1)估算出初始al,根据GM(1,1)模型a,c,d之间的关系,由al求得Cl,dl;2)迭代dl→dl+1,再计算al+1,cl+1及平均相对误差mapel,mapel+1;3)多次迭代dl... 首先论述了参数d迭代逼近求解的GM(1,1)模型基本思路.其次,给出了此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算法,即:1)估算出初始al,根据GM(1,1)模型a,c,d之间的关系,由al求得Cl,dl;2)迭代dl→dl+1,再计算al+1,cl+1及平均相对误差mapel,mapel+1;3)多次迭代dl→dl+1,直至|mapel+1-mapel|<ε时,可得mape最小时的最优参数a,c,d值.然后,从理论与实证方面,证明模型是无偏的,且在参数d迭代过程中,a总能取到有意义的值.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领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迭代 迭代逼近 GM(1 1) 迭代逼近GM(1 1)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