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女子100 m决赛运动员的途中跑关键技术分析
1
作者 胡兆钰 信聪聪 +1 位作者 杨爽爽 孙明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通过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2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女子100 m决赛中运动员的途中跑关键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与2017年世锦赛前7名选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100 m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百米全程... 通过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2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女子100 m决赛中运动员的途中跑关键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与2017年世锦赛前7名选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100 m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百米全程速度分配不合理,加速度过快,导致后程无法保持最大速度;二是存在牺牲步频换取步长的现象;三是虽然在以伸髋肌群和踝屈肌群为驱动力的跑步模式中,加强了伸髋肌群,但是踝屈肌群能力未达到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100 m 途中跑技术 动作特征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汶川震中区域十年后植被恢复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洪艳 赵银兵 +2 位作者 王运生 辛聪聪 赵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4-74,共11页
为分析研究受汶川地震影响下茂县、汶川以及都江堰三县的植被动态恢复状况,通过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植被指数(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计算2007~2017年各年的植被覆盖度,进一步计算2009~2012年以及2013~2017年植被覆盖恢复率,并结合... 为分析研究受汶川地震影响下茂县、汶川以及都江堰三县的植被动态恢复状况,通过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植被指数(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计算2007~2017年各年的植被覆盖度,进一步计算2009~2012年以及2013~2017年植被覆盖恢复率,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探讨该地区植被恢复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在2007~2017年这10年内随着时间逐渐恢复,且恢复较好,但震中区域差异明显;结合实地调查滑坡数据,得知研究区与滑坡区植被恢复都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海拔和道路距离与植被恢复面积比分别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坡向上的植被恢复面积比也存在差异;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密度越大,植被恢复显著点较少;由于各种植被类型的特性不同,导致植被恢复的快慢不同,其中草甸、针叶林、阔叶林及灌丛自然恢复速率较快。可见,研究区内植被恢复受到自然与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震后绝大部分区域植被在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但部分区域需要人类进行政策保护,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的决策干预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恢复率 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 植被类型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方法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地貌隆升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洪艳 赵银兵 +2 位作者 王运生 辛聪聪 张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3-51,共9页
为对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构造与侵蚀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利用ArcGIS对龙门山断裂带内的ASTER-DEM30 m数据进行面积-高程积分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 ... 为对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构造与侵蚀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利用ArcGIS对龙门山断裂带内的ASTER-DEM30 m数据进行面积-高程积分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 integral,HI)>0.43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及北部同时,其值与区域内的夷平面具有较好的耦合性;HI>0.60在松潘—甘孜褶皱带内的分布较广,在扬子地台分布范围最少,龙门山构造带无分布;HI<0.35分布主要沿着龙门山构造带为中心进行展布,以侵蚀下切为主。在构造带较为活跃的区域,构造活动依然是区域作用的主要背景,在内动力直接作用的区域内,HI>0.43,以隆升为主;河流、岩性分布特征以及构造断裂的密度会随着后期作用逐渐对抬升起到抑制作用,断裂带发育密集、第四系分布较广以及岩性复杂的龙门山构造带,HI<0.35,是以侵蚀下切为主;扬子地台河流发育密集且发育程度高,HI偏低,以隆升停滞或侵蚀为主。可见,构造、岩性、第四系以及断裂带的分布对区域地貌特征影响较为明显,而局部区域上的差异是由影响因素发挥作用差异决定的。根据值,为避免工程选址处于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 龙门山断裂带 面积高程积分 松潘-甘孜褶皱带 DEM
下载PDF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旱谷地料场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广辉 辛聪聪 +1 位作者 王运生 李正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90-97,共8页
巧家县旱谷地石灰石料场岩溶总体不发育,但开挖揭示有较大岩溶管道,查明岩溶发育的规律对料场下一步开采布局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料场及其周边的实地调查、钻孔揭露及物探,对地下岩溶以及地表岩溶分布特征及位置进行统计,结合构造、岩... 巧家县旱谷地石灰石料场岩溶总体不发育,但开挖揭示有较大岩溶管道,查明岩溶发育的规律对料场下一步开采布局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料场及其周边的实地调查、钻孔揭露及物探,对地下岩溶以及地表岩溶分布特征及位置进行统计,结合构造、岩性、水文及地貌等地质特征对岩溶发育机理进行分析讨论,认为特殊水文条件下可以在岩溶发育较差地区发育岩溶异常带"。主要结论如下:①巧家旱谷地斜坡由于地表支沟发育,地表水无法聚集,地表岩溶不发育。②料场上方缓坡平台后缘有一断层泉,流量约1. 8 L/s,泉水出露后又在该平台渗入地下,使得料场区地下岩溶较地表发育;旱谷地平台后缘保存有菩萨洞和蝙蝠洞,为当时溶洞的出口。③地下岩溶通道首先在普家村平台断层泉渗入地下,沿中梁子沟发育切层陡倾坡外的"垂直"管道,直径约12 m,在1 400 m高程,顺层发育水平管道(层控),并在大弯子沟右岸菩萨洞及蝙蝠洞岩溶水排出地表;随着旱谷地台面的抬升,现今岩溶管道仍然以垂直管道向金沙江谷底方向排泄,出口在巧家县城龙潭一带。④由于管道及其附近塌陷及溶洞角砾、次生泥充填,危岩垮塌严重,不能满足石料质量要求,料场区有用料储量减少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间歇性下切 地下岩溶 地下水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of cracking features in Jubao Mountain during the aftershocks of Jiuzhaigou Ms7.0 earthquake
5
作者 SHEN Tong WANG Yun-sheng +3 位作者 LUO Yong-hong xin cong-cong LIU Yong HE Jian-x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11期2532-2547,共16页
Jiuzhaigou is a world-heritage site located in the plateau area of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China.Serious slope failures in the epicentral area were triggered by the Ms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occurred on August 8,... Jiuzhaigou is a world-heritage site located in the plateau area of Northwest Sichuan Province,China.Serious slope failures in the epicentral area were triggered by the Ms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occurred on August 8,2017.The source areas of the hazards are usually concentrated near ridge crests,revealing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phenomena.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amplification of ground mo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earthquake-triggered slope failures,two seismometers were installed,on the next day after the main shock,at the bottom of the slopeof Jubao Mountain near the seismogenic fault.The two monitoring sites are located at elevations of 1414 m(J1)and 1551 m(J2,the top of the mountain).Five aftershocks were recorded by the monitoring instruments.We compared the mean levels of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observ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and investigated the directional variations inthe shaking energy by analyzing the polar diagrams of the Arias intensity(Ia).Then,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directional resonance phenomenonandtheir frequencies and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s,we examined th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and the standard spectral ratio(SSR).Polar diagrams of theArias intensity(Ia)indicated that the site response of Jubao Mountain showed a pronounced directivity(in theEW direction)with shaking maxima near the hill top oriented orthogonally to the elongation of the relief.We observed anobvious resonance phenomenonat site J2 at relatively low frequencies(2.5-9 Hz)and very weak spectral amplifications at site J1 at high frequencies(5-15 Hz),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predominant frequency of monitoring site J2 was obviously attenuated an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spectra was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s of the local-scale site conditions of the whole mountain.The results of spectral ratio analyses(HVSR and SSR)showed that the direction of resonance was concentrated around an EW orientation,and the amplification factors near the hill top were larger than 2.It suggests that geologic factors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anisotropic amplifications affecting the tops of slopes besides the topograph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uzhaigou Ms7.0 EARTHQUAKE AFTERSHOCKS DIRECTIVITY effects SLOPE dynamic response HVSR SSR
下载PDF
风尘寺单薄山脊九寨沟余震频谱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宇 王运生 +1 位作者 辛聪聪 申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6-23,共8页
研究近地震场地的地震频谱变化特征,分析其地形效应,能够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九寨沟风尘寺台站实测的3次余震数据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监测点地震时频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山脚监测参考点,山脊监测点FFT主频值较小,集... 研究近地震场地的地震频谱变化特征,分析其地形效应,能够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九寨沟风尘寺台站实测的3次余震数据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监测点地震时频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山脚监测参考点,山脊监测点FFT主频值较小,集中在7~12Hz;山脊监测点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较大,范围为0.06~0.12s;HVSR分析揭示山脊监测点谱比分析的地形放大系数可达12,且存在多个卓越频率,主要在5、30以及50Hz左右放大较为明显;山脊监测点均方根加速度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放大,且在水平EW向有显著的放大效应,放大系数可达12.5倍。可见单薄山脊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地形放大效应,而且当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山脊走向大角度相交时地形放大效应最为显著,同时也证实了微地貌对斜坡地震动响应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余震 频谱特征 地形效应 放大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