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ESat-GLAS的坡地最大树高估测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蕊 邢艳秋 尤号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地形坡度对星载LiDAR(lightdetection and ranging)估测最大树高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坡度条件下树高的反演精度,通过建立坡地条件下5种不同的最大树高估测模型,前3个模型分别使用不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的地形指数... 地形坡度对星载LiDAR(lightdetection and ranging)估测最大树高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坡度条件下树高的反演精度,通过建立坡地条件下5种不同的最大树高估测模型,前3个模型分别使用不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的地形指数来量化地形坡度的Xing模型,第4个模型使用波形参数-未改进边缘长度来量化地形坡度,第5个模型与第4个模型类似,用改进边缘长度来替换未改进边缘长度。结果可知,波形参数模型的精度要高于使用DEM数据的地形指数的Xing模型的精度,第5个模型的精度要高于第4个模型的精度。表明波形参数量化地形坡度的能力要优于DEM数据的地形指数,而改进边缘长度模型更适合估测坡地的最大树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LiDAR ICESat-GLAS 坡地 最大树高 树高模型
下载PDF
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与Meilen家用体脂称测量人体成分的比较
2
作者 韩晓妍 李雪辉 +3 位作者 邢艳秋 宋一平 张珍 丁文静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7期80-83,共4页
目的比较医用人体成分分析仪与家用体脂称测量人体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与Meilen家用体脂称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全身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基础代谢量、内脏脂肪含量等指标。结果分别采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 目的比较医用人体成分分析仪与家用体脂称测量人体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与Meilen家用体脂称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全身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基础代谢量、内脏脂肪含量等指标。结果分别采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和Meilen家用体脂称测量全体受试者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基础代谢量、内脏脂肪含量,除内脏脂肪含量外,两种方法的测量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女性、成年人及老年人亚组,两种检查工具测得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及基础代谢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脏脂肪含量测量中,两种检查工具测量的结果在男性和老年亚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女性和成年亚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eilen家用体脂称在测量全身水分含量、基础代谢量、脂肪含量、男性和老年人的内脏脂肪含量方面的准确性较好,而在测量女性及成年人的内脏脂肪含量方面的测量准确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分析 全身水分含量 全身脂肪含量 基础代谢量 全身内脏脂肪含量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和对血清NT-proBNP、ST2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王晓波 张珍 +1 位作者 邢艳秋 刘春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4期193-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血清NT-pro BNP及ST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年龄大于60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血清NT-pro BNP及ST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年龄大于60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血管临床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联合组则同时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效果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2.5%;联合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9.2%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前LVEF均<治疗后,治疗前NT-proBNP均>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LVEF(39.94±6.43)%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F(36.54±7.13)%;联合组治疗后NT-proBNP(5397.76±1013.40)pg/m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5904.23±1042.35)p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ST2,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孟旦可显著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显著降低血清sST2和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左西孟旦 ST2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
作者 王佳琪 邢艳秋 +1 位作者 常晓晴 杨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85-5394,共10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深入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驱动因素,对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后续的管理与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采用InVEST、RWEQ和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了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深入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驱动因素,对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后续的管理与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采用InVEST、RWEQ和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了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境质量、固碳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高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北部、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东部和辽宁省东部,水源涵养服务和防风固沙服务高值则分别分布在东北地区东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根据地理探测器结果,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自然因子的影响,坡度对土壤保持服务的空间分布解释力最强,q值为0.31,土地利用类型对生境质量和固碳服务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强,q值分别为0.64和0.52,植被覆盖度和年降水量对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服务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强,q值分别为0.24和0.64,并且各驱动因子之间都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ESs) 地理探测器 InVEST模型 RUSLE模型 RWEQ模型
原文传递
3PG碳生产模型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总初级生产力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常晓晴 邢艳秋 +2 位作者 王馨慧 尤号田 徐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9-1607,共9页
利用ChinaFLUX长白山站阔叶红松林的通量观测数据以及同期卫星遥感数据,对3PG模型中的植被光合模型(VPM)、光能利用率模型(EC-LUE)、陆地生态系统模型(TEM)、卡内基-埃姆斯-斯坦福方法模型(CASA)4种模型进行参数重组,通过对比通量观测... 利用ChinaFLUX长白山站阔叶红松林的通量观测数据以及同期卫星遥感数据,对3PG模型中的植被光合模型(VPM)、光能利用率模型(EC-LUE)、陆地生态系统模型(TEM)、卡内基-埃姆斯-斯坦福方法模型(CASA)4种模型进行参数重组,通过对比通量观测值与估算值的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及平均误差确定模型的最适合参数;并利用实测的通量观测数据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拟合度验证,以提高其估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温度、增强植被指数、地表水分指数分别表征原模型中的温度限制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水分限制因子估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GPP时,结果最优,优化后模型的精度(R^2=0.948,RMSE=0.035 mol·m^(-2)·month^(-1))明显优于原模型(R^2=0.854,RMSE=0.177 mol·m^(-2)·month^(-1)),且能够有效改善原模型生长季明显高估的现象;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温度是对GPP估算不确定性影响最大的参数,其次为增强型植被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地表水分指数最小,且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对GPP估算不确定性也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G模型 总初级生产量 模型结构优化 通量观测 温带阔叶红松林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adenosine stress and dobutamine stress by real-tim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in detecting myocardium ischemia in dogs 被引量:2
6
作者 xing yan-qiu HOU Bo-wen +2 位作者 ZHANG Yun LIU Xiang-qun GAO Hai-q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7期2002-2007,共6页
Background Real-time perfusion imaging (RTPI) using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has shown good "accuracy" in detec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wever its accuracy in the assessment of peri-infarct ischemia and stre... Background Real-time perfusion imaging (RTPI) using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has shown good "accuracy" in detec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wever its accuracy in the assessment of peri-infarct ischemia and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are not 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RTPI in assessment of peri-infarct ischemia during dobutamine and adenosine stress. Methods We employed the RTPI modality (Agilent and ATL Philips) in a canine model (18 dogs) of distal coronary occlusion and proximal coronary stenosis. Using coronary flow probe recordings, the physiologic significance of proximal coronary ste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confirming abolition of the coronary reserve. The contrast agent Optison was given as a slow bolus injection at baseline, during prolonged distal coronary occlusion, during adenosine bolus stress and during dobutamine stress.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staining was used to verity a distal infarction. RTPI recordings at baseline, the distal coronary occlusion and stress protocols were randomly mixed and reviewed blindly. Results In all but one dog, RTPI detected a distal infarct as small as 9% of the left ventricl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overal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RTPI in the detection of distal infarcts were: 94%, 89% and 92%,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overal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RTPI in the assessment of peri-infarction ischemia were 83%, 92% and 88% for adenosine stress and 95%, 86% and 91% for dobutamine stres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Even small distal infarcts can be detected by RTPI; peri-infarct ischemia can be accurately recognized by RTPt during stress; adenosine and dobutamine stress appear equally reliable in the RTPI evaluation of peri-infarct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perfusion imaging peri-infarct ischemia myocardial infarction dobutamine stress adenosine str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