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课背景下GIS专业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1
作者 熊立伟 邹滨 +1 位作者 方新 王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22期108-111,共4页
当前金课背景下“课堂革命”方兴未艾,针对GIS专业数据结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思路。从教学大纲修订、知识点碎片化与微视频制作、线上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线下答疑与作业讲解、课程考核评价等... 当前金课背景下“课堂革命”方兴未艾,针对GIS专业数据结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思路。从教学大纲修订、知识点碎片化与微视频制作、线上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线下答疑与作业讲解、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GIS 数据结构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课堂革命
下载PDF
基于DEM的湘桂交界处夷平面的地貌特征研究
2
作者 刘芬良 薛云 +3 位作者 黄长军 席振 熊立伟 杨亚夫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
湘桂交界处南岭西段山地上广泛发育了夷平面,而对其地貌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该区地貌演化的认识.本文基于30 m的DEM数据,在ArcGIS 10.3中,通过均值变点法和最小误差分析法分别限定夷平面的高程和坡度,并结合面积指标,提取了该... 湘桂交界处南岭西段山地上广泛发育了夷平面,而对其地貌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该区地貌演化的认识.本文基于30 m的DEM数据,在ArcGIS 10.3中,通过均值变点法和最小误差分析法分别限定夷平面的高程和坡度,并结合面积指标,提取了该区的夷平面.结果显示,该区夷平面的坡度介于0~13°,海拔介于1416~1780 m,且主要分布在南山、鸡公山和越城岭上,面积分别为165.41、154.41和83.75 km^(2);夷平面主要切割印支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结合坡向分析显示,3座山脉的夷平面分布高程大体一致,且接近水平,这表明这些夷平面为一个区域性夷平面的残余面,且该区地形曾经历了漫长的侵蚀夷平阶段,其后期构造抬升以水平抬升为主;夷平面的广泛存在表明该区地形演化还处于地貌侵蚀循环的青壮年期,也是南山牧场形成的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DEM 地形分析 湖南-广西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o_(2)C by MPCVD and Its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3
作者 HAO Jianxin CAI Kang +3 位作者 FU Qiuming WENG Jun xiong liwei ZHAO Hongyang 《真空与低温》 2021年第5期439-443,共5页
Mo2C was prepared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technique with the power of 800 W and pressure of 18 kPa.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s,MPCVD has faster growth rate and higher puri... Mo2C was prepared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technique with the power of 800 W and pressure of 18 kPa.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s,MPCVD has faster growth rate and higher purity of the products.The influence of growth time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Mo_(2)C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o_(2)C was tested.It was found that Mo_(2)C had goo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the 6 h sample had the highest photodegradation rate,indicating the great potential of Mo_(2)C as photo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 molybdenum carbide(Mo_(2)C) PHOTOCATALYSIS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鸿 袁源 +6 位作者 龚素敏 熊力伟 闵志海 汤武斌 赵红阳 刘礼金 严亮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3941-394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79例)和MDT组(82例)。传统组采用骨科传统模式管理的标准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79例)和MDT组(82例)。传统组采用骨科传统模式管理的标准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内固定手术方案,MDT组采用MDT模式管理的标准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内固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转科率、48 h内手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3个月病死率等。结果传统组和MDT组总转科率分别为20.25%和15.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7,P=0.468);传统组ICU转科率(10.13%)低于MDT组(13.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518);MDT组其他内科转科率(2.44%)低于传统组(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43)。MDT组48 h内手术率(70.73%)明显高于传统组(2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42,P<0.001);传统组手术时间与MD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357);MDT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5,P=0.002)。两组住院期间、术后3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数目、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管理中实施MDT模式效果较好,能更合理、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粗隆间骨折 多学科协作团队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