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鳟伪雄鱼与正常二倍体群体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谷伟 徐革锋 +4 位作者 户国 黄天晴 张玉勇 白庆利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1,共5页
用17ɑ-甲睾酮混合饲料投喂诱导2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伪雄鱼(三、四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 200 g和3 056 g),以正常二倍体群体为对照(三、四龄平均体质量2 510 g和3 600 g),采用组织学和放射性免疫(RIA)方法,每2个月采血一次研究... 用17ɑ-甲睾酮混合饲料投喂诱导2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伪雄鱼(三、四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 200 g和3 056 g),以正常二倍体群体为对照(三、四龄平均体质量2 510 g和3 600 g),采用组织学和放射性免疫(RIA)方法,每2个月采血一次研究伪雄鱼和正常二倍体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正常虹鳟和伪雄鱼精巢的组织细胞结构没有明显差异,伪雄鱼性腺组织形态与卵巢相似。3龄和4龄伪雄鱼血清中E2含量均在12月达到峰值,而3龄鱼的T浓度在12月达到峰值,4龄则在翌年2月达到峰值;3龄雌鱼血清中E2含量在10月达到峰值,4龄则在8月达到峰值,而T浓度均在12月达到峰值,进入繁殖期后E2含量开始下降;3龄和4龄正常雄鱼血清T浓度均在12月达最大值,E2在10月达峰值。结果表明,测定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浓度可用于准确判断鱼类的生殖状态,为正确利用虹鳟伪雄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伪雄鱼 血清 激素
下载PDF
Sox9和amh基因在雌、雄虹鳟和伪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谷伟 黄天晴 +1 位作者 徐革锋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共4页
本研究利用Real-timePCR分析和比较sox9与amh基因在雄、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及及其伪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ox9基因在这三种鱼性腺、脑、脾、肝以及脑垂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性腺组织中,sox9... 本研究利用Real-timePCR分析和比较sox9与amh基因在雄、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及及其伪雄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ox9基因在这三种鱼性腺、脑、脾、肝以及脑垂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性腺组织中,sox9基因在雄鱼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伪雄鱼(P<0.01),而在伪雄鱼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普通雌鱼(P<0.01)。脑组织中,雌鱼sox9的表达显著高于雄鱼和伪雄鱼(P<0.05)。Amh基因在性腺和脑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该基因在伪雄鱼性腺和脑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雄鱼和雌鱼(P<0.05)。结果表明,外源雄激素的诱导可导致伪雄虹鳟性腺和脑组织中sox9和amh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性虹鳟,促进其性腺的雄性化发育。本研究可为全雌性虹鳟制种技术研究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伪雄鱼 SOX9 AMH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养殖细鳞鲑、哲罗鲑及其杂交种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革锋 黄天晴 +1 位作者 谷伟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分析和比较2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及其杂交种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在细鳞鲑、哲罗鲑及其杂交种肌肉中均检测到19种脂肪酸,以C_(16:0)、C_(16:1)、C_(18:1)、C_(18:2n)和C_(22:6n-3)为主,未检... 本文分析和比较2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及其杂交种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在细鳞鲑、哲罗鲑及其杂交种肌肉中均检测到19种脂肪酸,以C_(16:0)、C_(16:1)、C_(18:1)、C_(18:2n)和C_(22:6n-3)为主,未检测到C_(12:0)、C_(22:1)、C_(22:5n-3);三种鱼的饱和脂肪酸含量(∑SFA)差异不显著(P>0.05);但三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差异显著(P<0.05),细鳞鲑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哲罗鲑和杂交种(P<0.0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5.42±1.80)%、(38.46±1.29)%和(40.02±3.65)%,杂交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细鳞鲑和哲罗鲑(P<0.05)。研究结果表明,细鳞鲑、哲罗鲑及其杂交种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淡水鱼类高,尤其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甚至高于野生群体的含量;EPA和DHA的含量取决于饲料营养水平。建议人们多食用鲑鳟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哲罗鲑 杂交种 脂肪酸 肌肉
下载PDF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晨斌 徐革锋 +4 位作者 黄天晴 谷伟 张玉勇 相福生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4,共9页
性腺发育对鱼类的成功繁殖与种群延续至关重要。鱼类的性腺发育包括原始性腺的形成和分化、性腺的组织结构、形态特征与时相划分以及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等。掌握鱼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起源、迁移和分... 性腺发育对鱼类的成功繁殖与种群延续至关重要。鱼类的性腺发育包括原始性腺的形成和分化、性腺的组织结构、形态特征与时相划分以及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等。掌握鱼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起源、迁移和分化特征是研究性腺发育规律的基础。鱼类的PGCs出现于胚胎发育早期,以不同方式迁移到生殖嵴,与生殖上皮共同形成原始性腺,之后向精巢或卵巢分化。鱼类性别决定和性分化呈多元性,既有雌雄同体也有雌雄异体。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激素和pH等)影响性腺的性别分化,具有可逆可塑性。判断鱼类性腺分化方向依据两方面:一是观察性腺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变化;二是以性原细胞的出现及其减数分裂的细胞学分化。性腺分化主要包括雌雄异体、雌雄同体和性逆转三种类型;雌雄异体型又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本文通过综述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和分化、性别分化以及性腺发育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性腺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发育 原始生殖细胞 性别分化 配子发生
下载PDF
用微卫星分析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天晴 徐革锋 +6 位作者 谷伟 王炳谦 张玉勇 郑先虎 姚作春 赵成 鲁翠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865,共8页
本研究拟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差异。通过筛选出的22对细鳞鲑微卫星引物,利用PCR进行扩增后进行毛细管凝胶电泳,利用Gene Mapper V4.1软件进行图像收集和数据分析。在3代共96个样... 本研究拟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差异。通过筛选出的22对细鳞鲑微卫星引物,利用PCR进行扩增后进行毛细管凝胶电泳,利用Gene Mapper V4.1软件进行图像收集和数据分析。在3代共96个样本中共检测到181个等位基因,各标记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2—26个,平均为8.227个;3代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500—6.7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356—3.649,3代间Na和Ne差异均不显著;3代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62—0.53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59—0.52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94—0.566;F2和F3的Ho、He、PIC 3项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显著低于F1(P<0.05);Hard-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细鳞鲑3代选育群体整体保持了遗传平衡状态,但经Bonferroni校正后,尚有2个标记在F1和F3极限著偏离遗传平衡(P<0.0005),3个标记在F2极限著偏离遗传平衡(P<0.0005)。细鳞鲑在选育过程中通过群体选育等方法注重了对稀有等位基因的保护,在细鳞鲑多代选育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多态性水平,但在选育过程中某些等位基因出现了富集现象,3代间的遗传分化也较小,仅1.49%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表明细鳞鲑群体尚具有持续选育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下载PDF
虹鳟spindlin基因克隆及不同倍性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史秀兰 黄天晴 +5 位作者 徐革锋 邹作宇 谷伟 程琳 刘晨斌 王炳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spindlin基因是减数分裂纺锤体相关因子,为了研究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和三倍体雌性虹鳟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差异,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spindlin基因cDNA 4529 bp(GenBank登录号:MN378564),其中3′非编码区(UTR)和5′非... spindlin基因是减数分裂纺锤体相关因子,为了研究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和三倍体雌性虹鳟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差异,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spindlin基因cDNA 4529 bp(GenBank登录号:MN378564),其中3′非编码区(UTR)和5′非编码区(UTR)分别长3662 bp和14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序列的相对分子量为28.3 kD,理论等电点值为5.94,无跨膜结构。同源性分析表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与银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同源最高,高达99.59%。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虹鳟与大鳞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和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肾、肝、脾、肌、鳃、心、眼、肠和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对于二倍体雌性虹鳟,在受精后240—300d(days post fertilization,dpf)发育阶段,spindlin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对于三倍体雌性虹鳟,该基因在240—330 dpf阶段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在同一发育阶段中,spindlin基因在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中的表达量较三倍体雌性虹鳟相对较高,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免疫组化结果发现,二倍体雌性虹鳟在240 dpf阶段,Spin蛋白在初级卵母细胞核内信号最强,在270—330 dpf阶段逐渐减弱;三倍体虹鳟卵巢在240—330 dpf发育阶段,在卵原细胞中信号逐渐增强。减数分裂异常是性腺败育的关键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与spindlin基因的低表达有关,这可能是卵巢发育阻滞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spindlin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下载PDF
Th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Fry Rearing of Lenok (Brachymystax lenok)
7
作者 MOU Zheng-bo LI YONG-fa +2 位作者 xu ge-feng LIU Yang ZHANG Yu-yo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2年第6期281-284,共4页
[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ed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the lenok reproduction in a hatchery, including growth of the artificially bred lenok,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fry rearing. [ Method ] Lenok ( Brachymystax... [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ed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the lenok reproduction in a hatchery, including growth of the artificially bred lenok, artificial propagation and fry rearing. [ Method ] Lenok ( Brachymystax lenok) collected at wild were fed with pelleted feed and cultured to ma- turity in a flowing -water pond. The broodstocks were hormonally induced to spawn, and fry were reared from 2003 to 2010 in order to obtain a suit- ab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mass production of lenok juveniles. The embryos were hatched at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of up to 180 -213 day degree at water temperature of 8 -10 ~C. [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8% -85% of success rate was obtained with the eyed rate (fertilizing rate) of 32.8% -83%, hatching rate of 56.5% -87%, and emerging rate of 59.9% -90%. The fry developed into swim-up stage 10-12 days post - hatch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 fecundity and the eyed rate in the cultured lenok from those of the wild lenok. [ Conclusion] Mass fry production of lenok could be achieved by hormonally in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ok( Brachymystax lenok) Artificial breeding FERTILIZATION PROPAG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