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聂松 周健 +1 位作者 徐名凤 李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水泥作为构筑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巨大需求的同时,自身生产伴随着CO_(2)排放高的问题。近年来,为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_(2)排放,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CO_(2)减排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 水泥作为构筑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巨大需求的同时,自身生产伴随着CO_(2)排放高的问题。近年来,为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_(2)排放,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一系列CO_(2)减排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替代原燃料、使用辅助胶凝材料、采用CCUS技术以及开发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等。从长远来看,低碳胶凝材料将在水泥行业CO_(2)减排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低熟料水泥、低钙水泥、固碳水泥和碱激发胶凝材料四类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基本性能,对比分析了传统硅酸盐水泥与低碳胶凝材料的CO_(2)排放,最后指出了低碳胶凝材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CO_(2)排放 低碳胶凝材料 CO_(2)减排技术
下载PDF
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流态固化土的力学性能与固化机理
2
作者 孟宪鹍 张帅 +4 位作者 许文若 皮振宇 李辉 徐名凤 周健 《市政技术》 2024年第2期14-20,121,共8页
疏浚工程产生的大量淤泥含水率高且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使用固化剂固化淤泥制备流态固化土是资源化利用淤泥的有效方法。目前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固化淤泥存在强度低、能耗高、... 疏浚工程产生的大量淤泥含水率高且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使用固化剂固化淤泥制备流态固化土是资源化利用淤泥的有效方法。目前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固化淤泥存在强度低、能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而矿渣硫铝酸盐水泥(Slag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G-CSA)是一种低碳高强的新型胶凝材料,在固化淤泥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采用G-CSA制备流态固化土并设置OPC流态固化土对照组,研究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High Belite Sulfoaluminate Cement,HB-CSA)熟料对G-CSA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水化产物与孔结构表征,进而深入分析G-CSA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G-CSA流态固化土的强度随着HB-CSA熟料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量为10%时G-CSA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OPC流态固化土的2.35倍和2.06倍;G-CSA中的柱状AFt形成了骨架结构,C-S-H凝胶则将土颗粒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填充G-CSA流态固化土内部孔隙;适量的HB-CSA熟料能够减小G-CSA流态固化土的孔隙率,细化孔隙结构,进而提升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硫铝酸盐水泥 流态固化土 力学性能 水化产物与孔结构 固化机理
下载PDF
高抗折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振中 马晨 +4 位作者 龚博 李辉 皮振宇 徐名凤 周健 《市政技术》 2024年第3期164-170,205,共8页
传统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路面易开裂劣化和抗疲劳性能较差,这些问题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制约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矿渣硫铝酸盐水泥(Slag-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S-CSA)是一种具有高抗... 传统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路面易开裂劣化和抗疲劳性能较差,这些问题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制约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矿渣硫铝酸盐水泥(Slag-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S-CSA)是一种具有高抗折强度的新型胶凝材料,利用该水泥制备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解决现有路面抗疲劳性能差的潜力。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和声发射试验,对比分析了高抗折S-CSA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作用下,高抗折S-CSA混凝土粗骨料断裂数量更多;不同强度等级下,高抗折S-CSA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均高于OPC混凝土,且提升幅度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最高可达到约7.2倍;钙矾石的生成有效改善了界面过渡区,从而提升了高抗折S-CSA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折矿渣硫铝酸盐水泥 抗疲劳性能 三点弯曲疲劳试验 声发射试验 微观形貌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抗碳化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健 李伟华 +3 位作者 皮振宇 徐名凤 李辉 聂松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11-2725,共15页
碳化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_(2))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扩散、溶解和与可碳化物质的反应,最终造成水泥混凝土碱性的降低和钢筋的锈蚀,显著影响其耐久性能。硫铝酸盐水泥(CSA)具有快硬早强、耐硫酸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 碳化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_(2))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扩散、溶解和与可碳化物质的反应,最终造成水泥混凝土碱性的降低和钢筋的锈蚀,显著影响其耐久性能。硫铝酸盐水泥(CSA)具有快硬早强、耐硫酸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但其抗碳化性能较差,易导致水泥内部化学组成的改变和微观结构的劣化,最终将严重危害基础设施的正常服役。因此,明晰影响CSA碳化的因素,揭示CSA碳化机理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科研意义。首先从CSA的水化产物出发,介绍了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t)、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及水化硅酸钙(C-S-H)的碳化机理;其次分析了材料因素对CSA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最后综述了CO_(2)矿化养护对CSA性能的提升作用,总结了目前CSA碳化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CSA抗碳化性能提升方法和碳化利用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碳化机理 AFt AFM C-S-H 耐久性能
下载PDF
敲除PAMM基因对小鼠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孙雪荣 徐明锋 +8 位作者 吴洪福 梁杰 吴志远 陈露珠 和文奕 李伟玲 张之炜 刘新光 史玉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05,共9页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及基因表达等的影响,以期为其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构建PAMM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用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作为对照。收集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adipose tissue,IAT)和背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利用RNA-seq和RT-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基因组PCR及测序,证明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正确。敲除PAMM后IAT和BAT形态无明显变化,但E2F靶点、未折叠蛋白反应等基因集在IAT或BAT中富集。比较WT和KO小鼠组织,发现33个基因的变化趋势在IAT和BAT中保持一致;而仅在I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胞膜等部位,参与免疫和趋化反应等,与钙信号通路等相关;仅在B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基质、胞核等部位,参与葡萄糖稳态、生物节律等过程。RT-qPCR检测钙通路及生物节律相关基因,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类似。本文还观察了敲除PAMM对IAT和BAT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发现WT和KO小鼠BAT/IAT的差异基因和通路大多相同,但也有部分基因和通路发生了变化。结论:PAMM敲除对IAT和BAT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了二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还可能影响IAT和BAT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PAMM基因 基因敲除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下GFRP筋与低碱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宁 周健 +3 位作者 李辉 徐名凤 陈智丰 刘成健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针对GFRP筋在低碱耐腐蚀水泥基体环境下界面黏结性能的时变规律进行研究,采用中心拉拔试验方法测定了GFRP筋-矿渣硫铝酸盐水泥(G·SAC)混凝土、GFRP筋-硅酸盐水泥(OPC)混凝土在淡水和人工海水环境下养护30 d、90 d和180 d的界面黏... 针对GFRP筋在低碱耐腐蚀水泥基体环境下界面黏结性能的时变规律进行研究,采用中心拉拔试验方法测定了GFRP筋-矿渣硫铝酸盐水泥(G·SAC)混凝土、GFRP筋-硅酸盐水泥(OPC)混凝土在淡水和人工海水环境下养护30 d、90 d和180 d的界面黏结强度,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pH计分析了孔溶液浸泡后GFRP筋微观结构的劣化过程及水泥基体孔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淡水环境下,GFRP筋-G·SAC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GFRP筋-OPC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逐渐降低;在海水环境下,G·SAC基体碱度进一步降低,且海水对其强度发展有促进作用,GFRP筋-G·SAC混凝土在海水中的黏结强度较淡水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硫铝酸盐水泥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筋 黏结性能 低碱耐腐蚀 海水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高延性水泥基材料拉伸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徐名凤 吴国明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随着大气污染给建筑物及居住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日益严重,TiO_(2)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广受关注。利用光催化剂纳米TiO_(2)颗粒制备光催化高延性水泥基材料(PC-ECC),研究其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力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结合微观力学模型及孔结... 随着大气污染给建筑物及居住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日益严重,TiO_(2)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广受关注。利用光催化剂纳米TiO_(2)颗粒制备光催化高延性水泥基材料(PC-ECC),研究其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力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结合微观力学模型及孔结构分析纳米TiO_(2)颗粒对PC-ECC延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0~15%纳米TiO_(2)颗粒的PC-ECC在龄期28 d时均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特征和优异的多缝开裂能力,拉伸应变在掺1%纳米TiO_(2)颗粒时出现最低值3.48%,之后升至4.55%;宏观拉伸应变随纳米TiO_(2)颗粒掺量变化趋势与应变硬化指标J_(b)’/J_(tip)一致,且后者与孔结构等微观结构紧密相关;掺5%纳米TiO_(2)颗粒的PC-ECC经72 h紫外光照后光降解亚甲基蓝效率达95%,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水泥基材料 TiO_(2) 拉伸性能 纤维/基质界面 应变硬化
下载PDF
转氨酶检测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潘乐英 许明峰 黄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197例非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ALT与AST检测,比较2组患儿转氨酶水平对疾病严重... 目的探讨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197例非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ALT与AST检测,比较2组患儿转氨酶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RSV组与非RSV组ALT、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RSV组转氨酶升高患儿例数显著多于非RSV组(P<0.05)。RSV组中转氨酶升高的患儿使用呼吸机的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长于转氨酶正常的RSV患儿(P<0.05)。结论转氨酶的升高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氨酶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婴幼儿
下载PDF
扶贫攻坚V4.0版:贵州省台江县脱贫致富的智力“流”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胜天 宋叙言 +3 位作者 徐明峰 叶乐安 高升 李启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难题,减贫是一项全球性命题。贫困的本质是贫困地区人与自然互馈关系的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工作主要就是围绕如何改善贫困人口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生产能力而展开。以贵州省典型贫困地区台江...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难题,减贫是一项全球性命题。贫困的本质是贫困地区人与自然互馈关系的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工作主要就是围绕如何改善贫困人口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生产能力而展开。以贵州省典型贫困地区台江县的发展为例,从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扶贫工作划分为扶贫攻坚1.0版、2.0版3.0版,在此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扶贫工作组织方式,提出扶贫攻坚V4.0版智力"流"模式。智力"流"模式不同于智力扶贫,它是通过智力汇集,形成智力能力,不再是单方面地改善生存环境或提高人口素质,而是改善贫困地区恶化的人与自然互馈关系,其扶贫成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扶贫攻坚 信息网络 智力扶贫
下载PDF
养护温度对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玲琳 欧阳军 +2 位作者 杨肯 徐名凤 周健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2,共5页
研究了5℃、20℃和40℃养护下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水化放热、干燥收缩、水化产物及孔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不同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生成较多钙矾石,但累计放热量较低。养护温度越高,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石的早... 研究了5℃、20℃和40℃养护下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水化放热、干燥收缩、水化产物及孔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不同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生成较多钙矾石,但累计放热量较低。养护温度越高,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石的早期力学强度越高;但20℃下后期抗压强度显著提升,远超过其他温度。相应的,源自小孔内水分蒸发产生的较大孔壁压力,20℃下水泥石表现出最显著的收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硫铝酸盐水泥 养护温度 水化机理 孔结构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抗酸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齐秋霖 周健 +5 位作者 葛仲熙 李辉 徐名凤 陈智丰 张振秋 崔素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08-2514,2533,共8页
本文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CSA)在盐酸和硫酸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并探究了其抗酸侵蚀机理。分别测试了水和酸溶液养护的CSA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计算了CSA的抗酸侵蚀系数。采用XRD、TGA、CT和SEM分析了酸侵蚀导致的产物种类和数量变... 本文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CSA)在盐酸和硫酸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并探究了其抗酸侵蚀机理。分别测试了水和酸溶液养护的CSA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计算了CSA的抗酸侵蚀系数。采用XRD、TGA、CT和SEM分析了酸侵蚀导致的产物种类和数量变化,表征了微观结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OPC)相比,CSA在盐酸和硫酸中抗折强度损失率更低,具有更好的抗盐酸和硫酸侵蚀能力;CSA主要水化产物(钙矾石)比OPC主要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和硅酸钙凝胶)更难与酸反应,因此抗酸侵蚀能力更强。盐酸与硫酸对CSA的侵蚀机制略有不同,盐酸对CSA的侵蚀过程实质上为氢离子对CSA水化产物钙矾石的酸解,硫酸对CSA的侵蚀则是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酸侵蚀 盐酸 硫酸 钙矾石 微观结构
下载PDF
TiO2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去除氮氧化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名凤 施惠生 吴凯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49,53,共5页
主要综述TiO2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去除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光催化剂TiO2纳米颗粒的负载方法,并总结了光催化水泥基材料组成结构特征对氮氧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光催化水泥基材料去除氮氧化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催化 水泥基材料 氮氧化物
下载PDF
杉木混交林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其林分结构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龚益广 徐明锋 +4 位作者 谢正生 黄益强 梁育兴 王凯 李春永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18-27,共10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长期经营容易出现土壤退化、地力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营造杉木阔叶混交林是平衡森林经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益尝试。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长期经营容易出现土壤退化、地力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营造杉木阔叶混交林是平衡森林经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益尝试。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粤西杉木阔叶混交林地土壤的理化特性,探讨林地土壤碳、氮、磷等养分保持的杉木阔叶混交林模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在不同杉木混交林模式间有极显著差异,氮磷比没有差异。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在不同杉木混交林间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在不同杉木林地土壤中的占比间有显著差异,其余无显著差异。纯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均最低,氮磷比最高。土壤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化学因子相关性较强,与土壤物理因子相关性较弱。其中,与土壤化学因子中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的相关性较强,与土壤物理因子中的毛管持水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在不同树木高度级下均无显著差异;氮磷比,土壤有机碳含量、碳磷比、碳氮比在不同径级间均有显著差异,并且随着林木径级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氮磷比呈现出降低趋势。杉木混交林对比杉木纯林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积累土壤养分,改良土壤性状。其中,混交比例为1∶1的杉木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混交林 阔叶树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有机碳含量 碳氮比 森林土壤
下载PDF
不同桉树密度下桉阔复层林的结构与组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锋 苏永新 +5 位作者 龚益广 徐明锋 何春梅 梁育兴 王凯 李春永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83-92,共10页
桉树Eucalyptus spp.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速生树种之一,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桉树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营造桉阔复层混交林是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益尝试。研究通过调查粤西桉阔复层混交... 桉树Eucalyptus spp.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速生树种之一,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桉树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营造桉阔复层混交林是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益尝试。研究通过调查粤西桉阔复层混交林,分析不同桉树密度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的差异,筛选不同桉树密度下林分结构更加稳定、生物多样性更高、林木生长更优的桉阔复层林。研究结果表明:低桉树密度林分中,天然更新物种占优势,黄牛木Cratoxylum ligustrinum、土蜜树Bridelia tomentosa、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是林分中主要的先锋树种;在高桉树密度林分,栽植物种占据优势,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主要的栽植树种;桉树密度越接近的林分,其科属种组成差异越小,反之差异越大;不同桉树密度林分间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没有显著差异,胸高断面积、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则有显著差异(P<0.01);从径级结构来看,随着桉树密度的升高,林分的径级结构从倒“J”型分布向峰型分布发展。低桉树密度林有着稳定的天然林更新替代,但所处的演替阶段较早,高桉树密度林能更早到达林分成熟期,所处的演替阶段更高,可获取的林木资源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密度 桉阔复层林 桉阔混交林 林分结构 物种组成
下载PDF
不同桉树密度下桉树-阔叶树复层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永新 龚益广 +5 位作者 王锋 徐明锋 何春梅 梁育兴 王凯 李春永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2期33-41,共9页
采用多响应置换检验、指示种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桉树-阔叶树复层林中不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和指示植物,揭示不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桉树密度林的物种多样性和个体数稍微高于中、高桉树密度林,中等桉... 采用多响应置换检验、指示种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桉树-阔叶树复层林中不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和指示植物,揭示不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桉树密度林的物种多样性和个体数稍微高于中、高桉树密度林,中等桉树密度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两者;3种林分的个体数主要组成均为优势种,但物种主要组成为常见种和偶见种;在种面积曲线拟合的结果中,同等面积下,不同桉树密度林分拟合的物种数大小主要为低>中>高;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个体数等指标在不同桉树密度林分间均无显著差异,在多响应置换检验分析中,物种组成与分布在不同桉树密度间有极显著差异;所有林分共有7种指示植物,其中低、高桉树密度林分的指示植物分别有5种、2种,而中等桉树密度林分没有指示值和p值达到标准的指示植物。当桉树密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桉树-阔叶树复层林可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密度 桉树-阔叶树复层林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物种分布
下载PDF
赪桐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桂花 段钰 +4 位作者 王丛丛 徐明锋 何春梅 苏凌业 郑奕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4期127-134,共8页
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用植物,可全株入药;耐荫性较好,是林下造景的优良灌木树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表明,赪桐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抗补体和抗肿瘤等药效,主要含黄酮类、甾体、香豆素、三萜类等... 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用植物,可全株入药;耐荫性较好,是林下造景的优良灌木树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表明,赪桐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抗补体和抗肿瘤等药效,主要含黄酮类、甾体、香豆素、三萜类等化学成分,并已建立了相应最佳提取工艺。在种苗繁育方面,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可以达到最佳的育苗成效。目前,赪桐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已获得叶绿体基因组和花期全长转录组等序列信息。赪桐由于观赏与药用价值兼备,在林下经济发展、园林绿化及医疗保健方面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赪桐药理活性、化学成分、繁殖方法、分子生物学研究、经济价值及其产业化应用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 药理药效 化学成分 种苗繁育 产业化应用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娜 周健 +2 位作者 徐名凤 李辉 马国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0,共9页
利用玄武岩纤维和水泥基材料,通过一定配比融合制成了在静态拉伸试验中呈现多缝开裂、应变硬化、极限拉伸应变0.5%以上的玄武岩纤维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BF-ECCs)。用分离式霍普金... 利用玄武岩纤维和水泥基材料,通过一定配比融合制成了在静态拉伸试验中呈现多缝开裂、应变硬化、极限拉伸应变0.5%以上的玄武岩纤维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BF-ECCs)。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压缩和动态劈裂试验。结果表明:(1)在压、拉两种应力状态下,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静态强度、动态强度均有增强,且高应变率下玄武岩纤维对抗压强度动态增幅较小,对劈裂强度动态增幅较大;(2) BF-ECC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随应变率升高而显著提高,两者均可以采用动态增强因子(dynamic increase factor, DIF)反映动态强度的增幅,但劈裂强度的应变率敏感性强于抗压强度;(3)依据试验得到的普通水泥混凝土速率敏感性的CEB-FIP方程(2010)不适用于BF-E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BF-ECC 静态压缩 静态拉伸 动态压缩 动态劈裂
下载PDF
亚热带5种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润霞 徐明锋 +2 位作者 刘婷 吴卓翎 苏志尧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62,共10页
为探讨红花荷天然林、桉树人工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5种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在珠三角地区设置47个样地进行林下植物调查,运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探讨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冠... 为探讨红花荷天然林、桉树人工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5种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在珠三角地区设置47个样地进行林下植物调查,运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探讨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冠开度、林下光照等环境因子与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预测各环境因子的重要性,采用第四角分析方法来检验林下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的显著性,揭示林下植物功能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各因子作用的重要性存在差异,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林下植物个体数和Simpson指数主要受到林分类型的影响,而坡向、坡度和林分类型对林下植物物种数起到重要作用,林下总光照对林下植物均匀度指数起到决定性作用,海拔和林分类型则对林下植物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同一环境因子来说,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对其的响应和适应策略存在差异;生境异质性和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物 多样性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粤西桉阔林乔木层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明锋 苏永新 +3 位作者 龚益广 王锋 张少杰 何春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以桉树和乡土阔叶树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关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不同桉树密度下桉阔混交林碳密度的差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以400 m^(2)样方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统计,低桉树密度林的株数最高,高桉... 以桉树和乡土阔叶树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关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不同桉树密度下桉阔混交林碳密度的差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以400 m^(2)样方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统计,低桉树密度林的株数最高,高桉树密度林的立木材积、碳储量、碳密度最大;(2)不同桉树密度林分的株数没有显著差异,立木材积、碳储量、碳密度均有显著差异;(3)桉阔林株数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径级为2~8 cm时株数最高;立木材积、碳储量、碳密度的径级分布呈单峰型,径级为14~20 cm时3个指标的数值最高;中径级(12~22 cm)是林分碳密度的主要贡献部分,贡献了总碳密度的66.83%;高桉树密度林在中、大径级(6 cm≤DBH)的碳密度明显高于中、低桉树密度林;(4)碳密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较弱,碳密度与物种丰富度、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碳密度与林分结构因子关系密切,与其中的人工植被、桉树的林分结构因子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桉阔林中桉树能明显提高林分的碳密度,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密度 桉阔林 碳密度 物种多样性 林分结构因子
下载PDF
Static and Dynamic Leaching Experiments of Heavy Metals from Fly Ash-Based Geopolymers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晓潞 施惠生 xu mingf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938-943,共6页
The feasibility of high calcium fly ash (CFA)-based geopolymers to fix heavy metals were studied. The CFA-based geopolymers were prepared from CF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gypsum (FGDG), and water treatment resid... The feasibility of high calcium fly ash (CFA)-based geopolymers to fix heavy metals were studied. The CFA-based geopolymers were prepared from CF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gypsum (FGDG), and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 (WTR). The static leaching showed that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from CFA- based geopolymers were lower than their maximum concentration limits according to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nd the encapsulated and fixed ratios of heavy metals by the CFA-based geopolymers were 96.02%-99.88%. The dynamic real-time leaching experiment showed that concentration of Pb (II) was less than 1.μg / L, Cr (VI) less than 3.25 mg / L, while Hg (II) less than 4.0 μg / L. Additionally, dynamic accumulated leaching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at the beginning of leaching process then kept stable. During the dynamic leaching process, heavy metals migrated and accumulated in an area near to the solid-solution interface. When small par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accumulated area" breached through the threshold value of physical encapsulation and chemical fixation they migrated into solution. The dynamic leaching ratios and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heavy metals from CFA-based geopolymer were very low and the long-term security of heavy metals in CFA-based geopolymer was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high calcium fly ash GEOPOLYMER static leaching dynamic leach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