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白草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高秀 徐晴芳 +2 位作者 张丽芳 刘威良 蔡建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三白草科三白草属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三白草地下部分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 目的:研究三白草科三白草属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三白草地下部分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白草地下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4β-hydroxy-10α-ethoxyaromadendrane(1)、ent-4α-hydroxy-10β-alloaromadendranediol-10-monomethylether(2)、4β-10α-香木兰烷二醇(3)、斯巴醇(4)、meicocarpin(5)、1,4-二(3,4-二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1,4-丁二酮(6)、乙酰樟叶素(7)、(-)-(7R,8R)-7-O-acetylraphidecursinol B(8)、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烷-1-醇(9)、saururin C(10)、(-)-5-exo-acefoxybornyl acetate(11)、细辛醚(12)、榄香脂素(13)。结论:其中,化合物1~4、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白草地下部分 化学成分 木脂素 倍半萜
下载PDF
SA,ETH和IAA处理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伟 畅宝花 +3 位作者 许庆方 王凯鑫 赵凯玥 杜利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5-201,共7页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36 h,通过测定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探究这3种物质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为赖草种子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ETH和IAA浸种处理均能有效打破赖草种子休眠,用0.05 mmol·L^-1 SA浸种12 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4%,是对照的2倍;用20 mg·L^-1 IAA浸种24 h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33%,高于SA,ETH处理;其次用50 mg·L^-1 IAA浸种36 h和200μL·L^-1 ETH浸种12 h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和48%,均显著高于对照。然而与IAA处理不同,高浓度的SA,ETH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浓度为0.05 mmol·L^-1 SA浸种处理12 h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草 水杨酸 乙烯利 吲哚乙酸 破除休眠
下载PDF
中华田园犬DEA1.1血型鉴定及血型调查
3
作者 王庆华 胥清芳 +2 位作者 李前勇 张德志 刘宗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7,共5页
由于DEA1.1血型是临床上犬最常见和最具免疫原性的血型,因此发达国家很重视DEA1.1血型的调查研究,但鲜有中国本土犬血型调查研究的报道.该研究通过血型鉴定卡法和抗体法调查了236条中华田园犬的血型,发现54.2%中华田园犬的血型为DEA1.1^... 由于DEA1.1血型是临床上犬最常见和最具免疫原性的血型,因此发达国家很重视DEA1.1血型的调查研究,但鲜有中国本土犬血型调查研究的报道.该研究通过血型鉴定卡法和抗体法调查了236条中华田园犬的血型,发现54.2%中华田园犬的血型为DEA1.1^+(128/236),45.8%的犬血型为DEA1.1^-(108/236).相对于雄性(48.1%),雌性中华田园犬DEA1.1的阳性率较高,达到了67.1%.研究结果表明,由于DEA1.1血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和其在中华田园雄性犬中较低的出现率,建议可将雄性纯种中华田园犬作为紧急献血犬;在给其他犬种输血之前需要进行DEA1.1血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田园犬 血型调查 血型鉴定卡 DEA1.1抗体
下载PDF
单宁酸和乳酸菌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雷 暴雪艳 +5 位作者 郭刚 霍文婕 李清宏 许庆方 王聪 刘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53-1858,共6页
为评价单宁酸和乳酸菌单独以及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晾晒至含水量约为55%的初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单宁酸(Tannic acid,TC)、乳酸菌(Lactic acid ba... 为评价单宁酸和乳酸菌单独以及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晾晒至含水量约为55%的初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单宁酸(Tannic acid,TC)、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和单宁酸+乳酸菌(Tannic acid+Lactic acid bacteria,TL)为添加剂处理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非蛋白氮含量(P<0.05),干物质和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剂处理组均能促进瘤胃丙酸生成,提高微生物蛋白产量(P<0.05);与TC处理组相比,TL处理组能够减轻TC处理组对青贮饲料干物质降解的抑制作用。综上,单宁酸和乳酸菌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调控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单宁酸 乳酸菌 青贮 瘤胃发酵
下载PDF
茬次和一天内不同收获时间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质量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尉志霞 刘强 +4 位作者 霍文婕 张拴林 王聪 许庆方 郭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5-242,共8页
为了研究茬次和一天内不同收获时间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设计,两茬紫花苜蓿于现蕾期同一天08:00(AM),13:00(M)和18:00(PM)刈割并调制青贮饲料,室温下保存45d后,取样分析并采用体外发... 为了研究茬次和一天内不同收获时间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设计,两茬紫花苜蓿于现蕾期同一天08:00(AM),13:00(M)和18:00(PM)刈割并调制青贮饲料,室温下保存45d后,取样分析并采用体外发酵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第1茬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及体外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产气量均显著高于第2茬(P<0.05)。下午收获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有更高的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及IVDMD(P<0.05)。因此,在实践生产中,要抓好第1茬的苜蓿生产,推迟刈割时间至中午或下午,可获得更高品质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 收获时间 刈割茬次 体外发酵
下载PDF
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侯红雁 申晨 +8 位作者 霍文婕 刘强 张拴林 王聪 陈雷 许庆方 王永新 王忠豪 郭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5-841,共7页
为研究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田间晾晒5 h后的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为50%)为原料,添加不同种类同型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LCO)、干酪乳杆菌(LCA)、植物乳杆菌(LP)和戊... 为研究同型发酵乳杆菌对低水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田间晾晒5 h后的紫花苜蓿(干物质含量为50%)为原料,添加不同种类同型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LCO)、干酪乳杆菌(LCA)、植物乳杆菌(LP)和戊糖乳杆菌(LPE)],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其营养价值,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其消化效率。结果表明:LPE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CO,LCA和LPE处理组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的非蛋白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P和LPE处理组快速降解蛋白和中速降解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LP和LCA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体外发酵试验中,LPE组青贮饲料产气量、干物质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干物质含量为50%的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中,添加戊糖乳杆菌能够提高其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乳杆菌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不同禾本科牧草在煤矿沉陷区的生长适应性与饲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畅宝花 张艳秋 +4 位作者 翟书林 许庆方 王永新 郝鲜俊 高文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草牧业,在山西省孝义市煤矿沉陷区测定老芒麦、狼尾草、披碱草和无芒雀麦四种禾本科牧草的产量、鲜干比及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四种牧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并运用灰色关... 为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草牧业,在山西省孝义市煤矿沉陷区测定老芒麦、狼尾草、披碱草和无芒雀麦四种禾本科牧草的产量、鲜干比及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四种牧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牧草的产量及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采煤塌陷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结果表明:无芒雀麦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综合评价表明,灰色关联度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狼尾草,无芒雀麦适宜作为采煤沉陷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沉陷区 禾本科牧草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雁北地区不同品种玉米全株青贮发酵品质及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新宇 申晨 +7 位作者 霍文婕 刘强 张拴林 王聪 陈雷 许庆方 王永新 郭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7-1093,共7页
本试验以种植在雁北地区的8个玉米(Zea mays)品种为试验材料,于乳熟-蜡熟期刈割,测定产量并制作袋装青贮,发酵60 d后比较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细菌群落结构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旨在为该地区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 本试验以种植在雁北地区的8个玉米(Zea mays)品种为试验材料,于乳熟-蜡熟期刈割,测定产量并制作袋装青贮,发酵60 d后比较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细菌群落结构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旨在为该地区玉米品种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强盛103’‘承玉309’和‘太育1’具有较高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强盛103’和‘太育1’组青贮饲料pH低于3.80;‘太育1’组青贮饲料具有最高的淀粉含量和最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强盛103’和‘隆平207’次之;各品种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由高及低依次为‘太育1’、‘中地103’、‘承玉309’、‘强盛103’、‘利禾1’、‘隆平207’、‘华美玉336’和‘中地88’;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中以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其中‘太育1’、‘利禾1’、‘强盛103’和‘承玉309’以乳杆菌属细菌为主。综合分析各类指标,推荐雁北地区种植玉米品种首选‘太育1’,‘强盛103’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玉米青贮 发酵品质 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海铉 霍文婕 +5 位作者 陈雷 刘强 张拴林 王聪 许庆方 郭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2-1309,共8页
为研究添加复合乳酸菌和葡萄籽单宁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凋萎后二茬现蕾期紫花苜蓿为材料,设置对照(CK),葡萄籽单宁(G)、复合乳酸菌(戊糖乳杆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L)和复合乳酸菌... 为研究添加复合乳酸菌和葡萄籽单宁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凋萎后二茬现蕾期紫花苜蓿为材料,设置对照(CK),葡萄籽单宁(G)、复合乳酸菌(戊糖乳杆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L)和复合乳酸菌+葡萄籽单宁(LG)组,青贮60 d后测定其品质,并采用体外三步法测定其小肠可吸收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G和LG组青贮饲料乳酸、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和G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其他三组相比,G组青贮饲料的Ile,Leu,Lys,His,Arg,Tyr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菌体蛋白以及小肠可吸收Ile,Lys,His,Arg,Ser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因此,添加葡萄籽单宁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有一定改善作用,明显提高青贮饲料中Lys,His和Arg以及总氨基酸的小肠可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饲料 乳酸菌 葡萄籽单宁 小肠可吸收氨基酸
下载PDF
抑霉乳酸菌脱毒特性及青贮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雅茹 许庆方 +3 位作者 高文俊 郭刚 陈雷 玉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105,共11页
旨在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抑制青贮饲料霉菌的增殖,同时降解毒素,以期提高饲料安全性。利用HPLC测定植物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S)中的抗菌成分,评定其对AFB1的吸附效率。之后将植物乳杆菌及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 旨在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抑制青贮饲料霉菌的增殖,同时降解毒素,以期提高饲料安全性。利用HPLC测定植物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S)中的抗菌成分,评定其对AFB1的吸附效率。之后将植物乳杆菌及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添加到全株玉米(Zea mays L.)青贮饲料中,在发酵0 d、24 d和48 d感官评定青贮饲料,并测定分析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微生物、有氧稳定性和饲料霉变情况。结果表明CFS中存在有机酸,植物乳杆菌对AFB1的吸附率达到59.40%。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微生物组成、发酵性能、营养成分、饲用价值、CNCPS、有氧稳定性及饲料霉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黄曲霉菌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均未检测到毒素。植物乳杆菌破坏霉菌结构,从而抑制其生长,并且具有吸附毒素能力,能够有效改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及其营养成分,避免饲料遭受霉菌侵染而导致安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黄曲霉菌 霉菌毒素 抑菌物质 全株玉米青贮
下载PDF
不同苜蓿干草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46
11
作者 熊乙 许庆方 +6 位作者 玉柱 吉高 欧翔 马菱艺 梁琪 史悦 李金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2-1266,共5页
本研究以不同苜蓿干草为研究对象,包括山西(SX)、甘肃(GS)和美国(US)进口苜蓿干草,分别用常规法(conventional)和近红外光谱法(NIRS)测定养分并评估其饲用价值。研究发现,常规法和近红外法测定养分指标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常规法测定结... 本研究以不同苜蓿干草为研究对象,包括山西(SX)、甘肃(GS)和美国(US)进口苜蓿干草,分别用常规法(conventional)和近红外光谱法(NIRS)测定养分并评估其饲用价值。研究发现,常规法和近红外法测定养分指标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常规法测定结果显示,US的干物质(dry matter,DM)最高,SX的DM最低。灰分(Ash)含量最高的为SX,最低为US。NIRS测定结果显示EE和NDF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EE含量显示SX最高,US最低,NDF含量SX最高,GS最低。3种苜蓿矿物元素结果显示,SX的K和Mg含量最高。饲用价值评价结果为,SX的RFV(relative feed value)值最高,其奶吨指数也是最高。研究认为虽然SX苜蓿干草许多评价指数最高,但US苜蓿干草CP含量高,国产苜蓿干草与美国苜蓿干草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干草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下载PDF
煤矿沉陷区混播比例及添加剂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畅宝花 刘伟 +3 位作者 翟书林 郝鲜俊 许庆方 高文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试验探讨煤矿沉陷区不同混播比例及添加剂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在山西省煤矿沉陷区将两种牧草按8∶2、7∶3、6∶4、5∶5、4∶6、3∶7和2∶8的比例混播后混贮,2个添加剂处理,分别为0.5%甲酸和5%麸皮,青贮45 d。... 试验探讨煤矿沉陷区不同混播比例及添加剂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在山西省煤矿沉陷区将两种牧草按8∶2、7∶3、6∶4、5∶5、4∶6、3∶7和2∶8的比例混播后混贮,2个添加剂处理,分别为0.5%甲酸和5%麸皮,青贮45 d。结果显示,适宜的混播比例和添加剂可以改善矿区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青贮饲料的品质。甲酸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及氨态氮/总氮(NH3-N/TN)、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混播比例对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从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在煤矿沉陷区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青贮时选用3∶7混播比例,同时添加0.5%甲酸较为适宜,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比例 添加剂 混合青贮
下载PDF
体外法评价日间不同刈割时间和茬次对初花期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尉志霞 刘强 +5 位作者 霍文婕 张拴林 王聪 王永新 许庆方 郭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明确日间不同刈割时间和茬次对初花期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对两茬紫花苜蓿于初花期同一天08:00、13:00和18:00刈割并调制青贮饲料,室温下保存45d后,取样分析并采用体外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不同日间刈割时间和茬次对紫... 为明确日间不同刈割时间和茬次对初花期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对两茬紫花苜蓿于初花期同一天08:00、13:00和18:00刈割并调制青贮饲料,室温下保存45d后,取样分析并采用体外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不同日间刈割时间和茬次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相对饲喂价值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刈割时间从早上推迟到下午,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及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产气量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1茬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相对饲喂价值、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及产气量均显著高于第2茬(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第2茬(P<0.05)。因此,在调制初花期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时,应优先考虑第1茬且推迟刈割时间至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品质 刈割时间 刈割茬次 体外法
下载PDF
山西省三种饲草作物种植模式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翔 玉柱 +7 位作者 许庆方 杨国义 高新中 熊乙 马菱艺 梁琪 史悦 李金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0-1524,共5页
为分析山西省玉米(Zea may)连作(CC)、玉米+苜蓿(Medicago sativa)+燕麦(Avena sativa)轮作(C-A-O)和玉米+小黑麦(Secale sylvestre)轮作(C-T)3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营养品质,在山西省不同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轮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测... 为分析山西省玉米(Zea may)连作(CC)、玉米+苜蓿(Medicago sativa)+燕麦(Avena sativa)轮作(C-A-O)和玉米+小黑麦(Secale sylvestre)轮作(C-T)3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营养品质,在山西省不同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轮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并分析农作物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C-T一年平均经济效益最高,CC次之,C-A-O最低。但在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C-A-O的营养品质显著高于其余2种种植模式(P<0.01),CC连作最低。综合来看,C-A-O综合效益较高,C-T综合效益次之,CC综合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效益 营养品质
下载PDF
食淀粉乳酸菌在青贮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悦 许庆方 玉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68,共6页
淀粉是青贮原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提高青贮饲料中淀粉的利用率是提升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大力开发,食淀粉乳酸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在青贮中的添加引起广泛关注。青贮饲料接种菌剂可以提高青... 淀粉是青贮原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提高青贮饲料中淀粉的利用率是提升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大力开发,食淀粉乳酸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在青贮中的添加引起广泛关注。青贮饲料接种菌剂可以提高青贮的发酵品质、养分利用率以及保质期。本文对青贮饲料中食淀粉乳酸菌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在青贮中接种食淀粉乳杆菌对青贮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微生物组成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淀粉乳酸菌 青贮饲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酵母菌氨同化机理及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晓 玉柱 +1 位作者 高文俊 许庆方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单细胞蛋白(SCP)作为蛋白饲料广泛用于动物的养殖生产中,其中酵母菌蛋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单细胞蛋白,但其生产成本较高。了解酵母菌的代谢机理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氮是酵母菌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因此,文章综述酵... 单细胞蛋白(SCP)作为蛋白饲料广泛用于动物的养殖生产中,其中酵母菌蛋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单细胞蛋白,但其生产成本较高。了解酵母菌的代谢机理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氮是酵母菌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因此,文章综述酵母菌氮代谢的核心途径、相关的酶以及酵母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氮代谢 同化作用 动物生产
下载PDF
汾河平原春播早熟燕麦和晚熟燕麦生产性能与养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雪 梁琪 +4 位作者 杨海峰 许庆方 包江志 焦琨明 吴聪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96,共5页
试验探讨早熟燕麦和晚熟燕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为汾河平原春播燕麦品种筛选与收获时期的抉择提供参考。2018年春季于试验田种植早熟燕麦(LD)和晚熟燕麦(FP),在其5个生育时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完熟... 试验探讨早熟燕麦和晚熟燕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为汾河平原春播燕麦品种筛选与收获时期的抉择提供参考。2018年春季于试验田种植早熟燕麦(LD)和晚熟燕麦(FP),在其5个生育时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完熟期)采样测定鲜干草产量和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推移,早晚熟燕麦的粗蛋白、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早晚熟燕麦的最适刈割时期为灌浆期;汾河平原早春适合种植晚熟燕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育时期 鲜干草产量 营养成分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oculums on in vitro rumen fermentation, methane production, ruminal cellulolytic bacteria populations and cellulase activities of corn stover silage 被引量:12
18
作者 GUO Gang SHEN Chen +6 位作者 LIU Qiang ZHANG Shuan-lin SHAO Tao WANG Cong WANG Yongxin xu qing-fang HUO Wen-j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38-847,共10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LAB) inoculums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corn stover silage.Corn stover was ensiled without(control) or wi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LAB) inoculums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corn stover silage.Corn stover was ensiled without(control) or with 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Enterococcus faecalis(EF),and Enterococcus mundtii(EM) for 45 days.The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and subsequent 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NDF-D),volatile fatty acids(VFA),methane(CH4) production,cellulolytic bacteria proportions and their activities per corn stover silage were also determin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mong the silage pH,lactic acid,crude protein(CP),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 and lignocelluloses conten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 and Fibrobacter succinogenes,carboxymethyl-ocellulose and β-glycosidase activities,DM-D,NDF-D,and VFA production of in vitro incubation was higher(P<0.05) for silages inoculated with LP and EF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silage.Silage inoculated with LP showed the lowest(P<0.05) CH4 production per unit yield of VFA,which was positively corresponded to the lowest(P<0.05) ratio of acetate to propionate.In summary,the ensiling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subsequent utilization of corn stover silage were efficiently improved by inoculated with L.plant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stover in vitro digestibil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SILAGE
下载PDF
某水电站设置导流墩控导渠道扩散段水流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旭辉 许准 +3 位作者 杨沛源 宋方略 徐庆芳 许永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09,共3页
为进一步改善某水电站尾水渠渠道扩散段大扩散角内的水流流态,应用CFD软件进行流场计算,借鉴已有工程经验,研究采用"八字形"导流墩控导水流时的最佳导流墩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不加设导流墩时,扩散段存在严重回流旋涡,对... 为进一步改善某水电站尾水渠渠道扩散段大扩散角内的水流流态,应用CFD软件进行流场计算,借鉴已有工程经验,研究采用"八字形"导流墩控导水流时的最佳导流墩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不加设导流墩时,扩散段存在严重回流旋涡,对主流产生挤压作用,使主流产生不可预测的横向摆动,影响输水工程的高效性和安全稳定性;加设导流墩并将其调整至最佳参数后,扩散段两侧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大幅减小,对主流的扰动作用明显减弱,水流能够实现平稳均衡过渡,达到了研究目的。研究成果可供类似输水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墩 扩散段 数值模拟 流态 旋涡
下载PDF
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及预后死亡风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冬梅 徐清芳 王青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1期119-1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并分析此类细菌感染所致的死亡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82例,按照来源分为血液、肺部、腹腔、尿路,分析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并分析此类细菌感染所致的死亡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82例,按照来源分为血液、肺部、腹腔、尿路,分析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按照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比较两组死亡情况和一般资料,并使用Logistic分析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有肺炎克雷伯菌182株,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50株,耐药比例为27.47%,主要来源于肺部感染和血液,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29.17%和18.87%。现耐药组的死亡率、ICU住院天数、使用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或中心静脉管、使用喹诺酮类、糖肽类和抗真菌类药物水平显著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天数、使用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或中心静脉管、使用喹诺酮类、糖肽类和抗真菌类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ICU住院天数、使用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或中心静脉管、使用喹诺酮类、糖肽类和抗真菌类药物是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生存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