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塔深5井震旦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明霞 曹自成 +2 位作者 徐勤琪 刘永立 尚凯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塔深5(TS5)井于2021年完钻,井深9 017 m,是目前亚洲第一深井,同时也是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第一口在8 780~8 840 m的上震旦统白云岩段获得油气突破的钻井,也是继轮探1井寒武系盐下突破后,超深层白云岩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为了探究其油气成... 塔深5(TS5)井于2021年完钻,井深9 017 m,是目前亚洲第一深井,同时也是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第一口在8 780~8 840 m的上震旦统白云岩段获得油气突破的钻井,也是继轮探1井寒武系盐下突破后,超深层白云岩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为了探究其油气成因,分别对TS5井震旦系凝析油和上部奥陶系重质油,及其邻区寒武系挥发油和奥陶系凝析油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结果表明,TS5井震旦系凝析油和白云岩储层氯仿抽提物的正构烷烃系列均分布完整,指示了其生烃母质形成于强还原环境;其与奥陶系正常油-超重质油和雅克拉地区凝析油总体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反映均具有相似的油源;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c)值为1.7%,成熟度高于奥陶系重质油、寒武系挥发油,与邻区凝析油相当,处于高成熟阶段。综合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证据,推测TS5井震旦系油气源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其与上覆玉尔吐斯组泥页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喜马拉雅晚期来自周边较低部位玉尔吐斯组生成的高成熟凝析油气,沿斜坡运移至震旦系白云岩构造圈闭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凝析气藏。TS5井震旦系油气突破,发现了新的含油气层系,丰富了超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震旦系白云岩 凝析气藏 玉尔吐斯组 热成熟度 原油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2
作者 徐勤琪 储呈林 +3 位作者 郭小文 刘永立 张黎 罗明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成熟度 油气成藏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生排烃史差异演化及成藏效应
3
作者 徐勤琪 张黎 +3 位作者 李斌 钟笠 张欣 周浩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针对塔河奥陶系油藏多相态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的问题,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再现了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热演化史、生烃史及典型剖面油气运聚过程。研究表明:塔河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从加里东早期进入成熟阶段,目前处于高成熟—湿气阶... 针对塔河奥陶系油藏多相态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的问题,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再现了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热演化史、生烃史及典型剖面油气运聚过程。研究表明:塔河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从加里东早期进入成熟阶段,目前处于高成熟—湿气阶段,发育断续埋藏、持续埋藏和长期浅埋藏3种热演化模式,分别对应油气并举双峰型、油强气弱型、单峰型3种生烃模式。烃源岩热演化差异致使奥陶系油气发育多期充注、垂向疏导、侧向调整改造的演化历史,油气相态呈现轻质油藏—中质油藏—重质油藏的有序分布格局。塔河地区不同构造带下寒武统烃源岩热演化具有由北西向南东递增的趋势,与油气相态差异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体现出“源控”特征,喜山期控制了现今油气藏分布。研究发现,塔河油田盐下、托甫台生烃强度高,喜山期生烃总量相对较大,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区。研究结果对塔河油田深层油气资源和目标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埋藏史 热史 盆地模拟 成藏效应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4
作者 李斌 钟笠 +4 位作者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下载PDF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侏罗纪—新生代热演化为例
5
作者 吴金旭 徐勤琪 +2 位作者 潘泉涌 杨佩琳 金鑫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26-333,共8页
古生代以来,西秦岭地区经历了复杂地质演化过程,本文对5件古生—中生代碎屑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以反演西秦岭地区经历的构造热事件。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分199~155 Ma、94~64 Ma两组,西秦岭地区经历的4个阶段热演化:... 古生代以来,西秦岭地区经历了复杂地质演化过程,本文对5件古生—中生代碎屑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以反演西秦岭地区经历的构造热事件。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分199~155 Ma、94~64 Ma两组,西秦岭地区经历的4个阶段热演化:第一阶段(200~120 Ma)反映了侏罗纪华南、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事件;第二阶段(120~65 Ma)反映了白垩纪一次较快的冷却事件;第三阶段(65~20 Ma)反映了古近纪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活动;第四阶段(20 Ma至今)反映了中新世青藏高原向NE向的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裂变径迹 磷灰石 热演化史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驰 储呈林 +3 位作者 徐勤琪 孙雅雄 贾存善 魏华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度走滑断裂精细解析技术,对走滑断裂在不同层系的变形特征、平面分段性、断裂体系活动强度、后期活动性、通源性、演化模式和成因机制开展精细解析,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其油气地质意义。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在垂向上呈深层线性断裂与浅层雁列式断裂组合的变形结构。中—下奥陶统发育的走滑断裂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段特征。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相对活动强度西强东弱,由北向南呈强—弱—次强的特征;晚海西期—燕山期断裂活动性近SN—NE向断裂体系强于NNE—NNW向断裂体系;断裂通源性受控于早期裂谷,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次级断裂,NNE—NNW向断裂体系的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近SN—NE向断裂体系,但次级断裂通源性较差。NNE—NNW向和近SN—NE向断裂体系都形成于中加里东期,NEE向断裂形成于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经历了中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中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构造活动垂向叠加,NNE向和近SN向主干断裂滑移方向相反是由于破裂方式的不同。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烃源岩排烃期为晚海西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期与排烃期的耦合有利于油气充注;断裂活动强度控制了通源性和储集体规模,进而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后期活动明显、断裂活动强、通源性好的走滑断裂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 断裂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东段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仲培 徐勤琪 +5 位作者 刘士林 周雨双 邱华标 陆红梅 王瀚洲 齐育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简称“巴麦地区”)东段已发现的多个奥陶系油气藏与多期活动断裂密切相关,明确断穿寒武系膏盐层的通源断层是寻找该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大量新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结合前人研究,对巴麦地区东段的断裂体系,特别是走滑断裂的展布和活动特征进行了再认识。结果表明,巴麦地区在古隆起迁移演化和大型逆冲断裂带活动的同时,还发育一系列起变形调节作用的北东向展布的高角度小断距走滑断层,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变形构造体系。该区发育两类走滑断层,一类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的寒武系盐上滑脱断褶带同时或后期叠加发育,走向与逆冲断裂带走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和田古隆起边界和内部;另一类发育于大型逆冲断裂带围限的挤压缩短区,与近东西向逆冲断裂带呈大角度相交,主要分布于和田古隆起和巴楚断隆内。前者主要形成于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晚期局部弱活动,后者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走滑断层叠加上经历过加里东中晚期和海西早期岩溶改造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裂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它们贯通膏盐层上、下地层,活动期与盐下深层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一致,更有利于输导烃源向上运移到奥陶系聚集成藏。位于源上且与两类高角度走滑断裂连通的规模储集体是奥陶系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断控油气藏 巴楚隆起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二次生烃与古油藏原油裂解对油气成藏的意义——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曹自成 徐勤琪 +4 位作者 余腾孝 秦华 耿锋 郝建龙 邓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为了解析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完善了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热演化史与不整合剥蚀量的恢复。结果表明,西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 为了解析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完善了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热演化史与不整合剥蚀量的恢复。结果表明,西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发生二次生烃,生烃动力为古近纪以来的快速埋藏升温;而受喜马拉雅运动期持续隆升的影响,巴楚隆起寒武系烃源岩多不具备二次生烃的条件。寒武系烃源岩在加里东运动中期—海西运动早期生成的原油,可能在和田古隆起规模聚集,形成古油藏,而古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快速深埋,进入高温环境,具备发生原油裂解的有利条件。巴楚—麦盖提地区已发现气藏的高成熟天然气,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二次生烃产生的过成熟干酪根裂解气与和田古隆起古油藏因深埋增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因此,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晚期演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目前正处于二次生烃阶段的寒武系烃源岩,与前期相对低地温但近期具备高温裂解条件的古油藏是巴楚—麦盖提地区天然气成藏的重要烃源保障;二次生烃、古油藏原油裂解产物与新圈闭的匹配则是巴楚—麦盖提地区晚期油气成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麦盖提地区 寒武系 烃源岩 二次生烃 古油藏 生烃演化 原油裂解气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盐下白云岩中油气来源 被引量:3
9
作者 曹自成 朱秀香 +4 位作者 吴鲜 徐勤琪 路清华 李建交 蒋海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8-654,共7页
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不发育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但该区MB1井在下寒武统见较好油气显示。为了明确MB1井的油源、评价巴楚隆起的勘探潜力,对MB1井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油气显示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油... 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不发育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但该区MB1井在下寒武统见较好油气显示。为了明确MB1井的油源、评价巴楚隆起的勘探潜力,对MB1井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油气显示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油—油、油—源对比等研究,揭示了油气物质的成因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抽提物具有典型的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即饱和烃色谱图为单峰前峰型,正构烷烃系列保存完整,谱图基线平整、未见明显的“鼓包”,Pr/Ph比值为0.89,三环萜烷系列的相对丰度高于藿烷系列,C_(27)-C_(28)-C_(29)ααα20R规则甾烷具有明显的“V”字型分布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值为-30.8‰,三芴系列化合物表现为明显的硫芴优势,指示其来源于强还原沉积环境的腐泥型生烃母质,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MB1井下寒武统油显示与玉北1条带奥陶系原油同源,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推测巴楚隆起MB1井下寒武统油气来自周边下寒武统烃源岩或古油藏,从而提升了该区寒武系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显示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寒武系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走滑断裂识别技术——以托甫台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黎 吕芬 +3 位作者 尚凯 徐勤琪 周怀来 王丹荔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8-48,共11页
对断裂系统进行准确识别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重要内容,解释效率及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针对传统相干体、曲率等属性在复杂的走滑断裂发育区域分辨率低、识别能力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走滑断裂识别... 对断裂系统进行准确识别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重要内容,解释效率及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针对传统相干体、曲率等属性在复杂的走滑断裂发育区域分辨率低、识别能力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走滑断裂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调整参数生成大量不同类型的三维合成断层样本用于训练全卷积神经网络,并对比U-Net与SegNet这2种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断裂识别效果,优选出训练网络SegNet;然后利用构造导向滤波方法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断裂增强处理,目的是进一步清晰地刻画走滑断裂,同时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使网络能更好地学习到实际断裂的特征。在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的走滑断裂识别实践表明,无论从分辨率、抗噪性还是连续性,该方法都优于传统的单一属性的断裂识别方法,并且可以实现快速精准的断裂识别,为实际生产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识别 全卷积神经网络 构造导向滤波 走滑断裂
下载PDF
整体式Mn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燃烧VOCs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海凤 徐琴琪 +2 位作者 陈晓 邱文娟 卢晗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83-1590,共8页
以堇青石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Mn-M/Cordierite(cord)(M=Co、Ce、La、Cu、Ni)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燃烧甲苯的性能,并通过SEM、XRD和H_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O_x和CoO_x之间具有相互作用,MnCo催化剂具有最高的... 以堇青石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Mn-M/Cordierite(cord)(M=Co、Ce、La、Cu、Ni)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燃烧甲苯的性能,并通过SEM、XRD和H_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O_x和CoO_x之间具有相互作用,MnCo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甲苯催化活性,T_(50)和T_(90)分别为243℃和259℃.改变Mn和Co的比例,发现当Mn∶Co=2∶3时,Mn_2Co_3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催化性能,T_(90)分别为252℃和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Mn基复合金属 催化燃烧
下载PDF
小波神经网络对风力发电机组功率变流器的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靖轩 孙鹤旭 +2 位作者 孙泽贤 徐勤奇 邹文仲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研究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功率变流器开关器件的开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以实现对单个或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开路的多种故障进行诊断。首先采集不同故障下网侧功率变流器的电压信号作为原始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 研究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网侧功率变流器开关器件的开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开路故障诊断方法,以实现对单个或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开路的多种故障进行诊断。首先采集不同故障下网侧功率变流器的电压信号作为原始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此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再对小波变换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和判定,将特征分析和判定后的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决策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网侧功率变流器多开路故障,且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变流器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电压信号分解
下载PDF
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朴雄 许钦琦 +1 位作者 张莲美 李星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期间患有脑梗死并左心房肿瘤的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左心房大片坏死组织周围存在少量恶性肿瘤,但无明确表明肿瘤分型。结论人体的肝脏、心脏... 目的分析原发性左心房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期间患有脑梗死并左心房肿瘤的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左心房大片坏死组织周围存在少量恶性肿瘤,但无明确表明肿瘤分型。结论人体的肝脏、心脏、肾脏都可能发生占位性病变,其中心脏占位性病变比较高发,现阶段对于任何心脏恶性肿瘤术前、术后抗癌治疗方案的制定,肿瘤的病理分型是至关重要的,心脏恶性肿瘤术后早期的化疗,可以延长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作为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Ki-67主要用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Ki-67的值越高,说明细胞增生越活跃,肿瘤生长越快,组织分化越差,对化疗也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原发性肿瘤 左心房 血流动力学 发病机制 心脏黏液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含油气系统盆地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斌 张欣 +4 位作者 郭强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彭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4-815,共12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含油气系统复杂的成藏特征,采用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了寒武系“源-圈-藏”的演化过程,揭示了超深层含油气系统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调整”的演化历史。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烃源岩的生烃史模拟显示:下寒武统烃源... 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含油气系统复杂的成藏特征,采用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了寒武系“源-圈-藏”的演化过程,揭示了超深层含油气系统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调整”的演化历史。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烃源岩的生烃史模拟显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存在4个关键时刻,分别为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晚期;发育3种热演化模式,即盆地坳陷区持续热演化模式、盆地斜坡区接力热演化模式和盆地周缘山前带快速热演化模式。烃源岩的成熟度恢复显示:塔北斜坡带、顺托果勒低隆起和麦盖提斜坡带烃源岩的整体成熟度低于2%,处于高成熟阶段,目前仍然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超深层含油气系统的混合流模拟表明:加里东期和海西期断裂对塔里木盆地原生油气藏的运聚较为重要,而喜马拉雅期断裂对次生油气藏的运聚影响较大。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上、下两套含油气系统流体的流线变化和运聚趋势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隆起带和斜坡区的优势运移通道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其中,卡塔克隆起和巴楚隆起西侧具有多源充注汇聚的特征,巴楚隆起东侧和塔北隆起受单一含油气系统持续充注,是较有利的油气富集区。盆地模拟对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聚 超深层 盆地模拟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勤祺 汪雯靓 +2 位作者 张寅 汪敏娴 董正椽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84,共10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半封闭烧伤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半封闭烧伤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烧伤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般资料,涉及患者烧伤原因、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烧伤深度、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医疗保险类型及其家属与患者亲属关系、性别、年龄、有无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共计15个指标。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评估患者家属5个因子:医护人员的支持(SS)、家属自身的舒适(CS)、获取信息、亲近患者的需求(PS)、病情保证共包含45个条目的各条目、各因子得分及总得分情况。按一般资料分类后采用CCFNI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总得分,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取前述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按前述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及其家属性别、文化程度、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进行分类,采用CCFNI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得分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发放调查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97.6%。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14岁的有35例(43.75%);大部分患者为火焰和热力烧伤;中、重、特重度烧伤患者分别为33例(41.25%)、21例(26.25%)、26例(32.50%);无医疗保险患者只有3例(3.75%)。80名患者家属中,男34名(42.50%)、女46名(57.50%);62.50%的患者家属年龄集中在18-45岁;有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的有12名,占15.00%。家属CCFNI总得分为(141±14)分,包含的5个因子:病情保证、PS、获取信息、CS、SS各条目的得分分别为(3.77±0.23)、(3.43±0.37)、(3.53±0.34)、(2.50±0.59)、(2.69±0.45)分。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前5的条目集中在病情保证、PS、获取信息这3个因子,条目“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排在首位,得分为(3.99±0.11)分。不同年龄、烧伤总面积、烧伤严重程度患者及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有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患者家属的CCFNI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8、5.481、5.913、t=4.027、14.339、7.265,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14、15-45岁)、烧伤总面积(11%-30%、31%-49%、≥50%TBSA)及其患者家属性别、文化程度、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均可影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t=3.133、2.260、2.297、2.433、3.015、2.200、-2.102、2.463,P<0.05或P<0.01)。不同年龄段患者家属的病情保证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0,P<0.05);不同烧伤总面积患者的家属的SS和病情保证2个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42、3.131,P<0.05或P<0.01);有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的患者家属的病情保证因子得分低于无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者(t=-1.040,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家属的SS因子得分高于高中(中专)及以下者(t=0.657,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家属的获取信息因子得分低于高中(中专)及以下者(t=-1.438,P<0.05);患者男性家属的SS因子得分低于女性(t=4.149,P<0.05)。结论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对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的需求最为迫切。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及其家属性别、文化程度、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是影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住院病人 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The Homo sapiens Cave hominin site of Mulan Mountain,Jiangzhou District,Chongzuo,Guangxi with emphasis on its age 被引量:13
16
作者 JIN ChangZhu PAN WenShi +9 位作者 ZHANG YingQi CAI YanJun xu qinqi TANG ZhiLu WANG Wei WANG Yuan LIU JinYi QIN DaGong R. Lawrence Edwards CHENG Ha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1期3848-3856,共9页
One of the most hotly debated and frontal issues in paleoanthropology focuses on the origins of modern humans. Recently, an incomplete hominin mandible with a distinctly weaker mental protuberance than modern human an... One of the most hotly debated and frontal issues in paleoanthropology focuses on the origins of modern humans. Recently, an incomplete hominin mandible with a distinctly weaker mental protuberance than modern human and a great variety of coexisting fossil mammals were unearthed from the Homo sapiens Cave of Mulan Mountain, Chongzuo, Guangxi. The mammalian fauna from the Homo sapiens Cav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Elephas kiangnanensis, first occurring Elephas maixmus, and Megatapirus augustus, and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Early Pleistocene Gigantopithecus fauna and the Middle Pleistocene Ailuropoda-Stogodon fauna of South China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early representive of the typical Asian elephant fauna. Faunal analysis, 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most importantly, U-series dating all consistently support an estimate of ca. 110 ka for the age of the fossil Homo sapiens and coexisting mammalian fauna, that is, the early Late Pleistocene. The fauna is mainly made up of tropical-subtropical elements, but grassland elements have a much greater variety than forest elements, which probably indicates a drier climate at that time. This discovery of early Homo sapiens at the Mulan Mountain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modern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智人 木兰 人族 广西 年龄 现代人类起源 哺乳动物化石 哺乳动物群
原文传递
Quaternary herbivore fauna in northeastern China: Evolution under climatic change 被引量:4
17
作者 DONG Wei xu qinqi +1 位作者 JIN Changzhu LIU Jinyi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Large herbivorous mammals from 10 representative Quaternary localities in northeasternChina wer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animals confirms Pei’s law and Bergmann’s rule. Of thethree global cold periods in the... Large herbivorous mammals from 10 representative Quaternary localities in northeasternChina wer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animals confirms Pei’s law and Bergmann’s rule. Of thethree global cold periods in the Quaternary, the first and second are not well recorded in the region.The temperate period between these is well recorded. Records show that there was a sub-coldperiod (around 280 000 yr) during this temperate period. It remains to be confirmed whether thissub-cold period was limited to northeastern China. The third cold period is well recorded in theregion. The fauna in this third period were composed mostly of temperate forms, as well as typicalcold and pro-cold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China QUATERNARY HERBIVORE PALEOCLIM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