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辅助阅片与单纯人工阅片在女性阴道微生态系统形态学诊断中的比对研究
1
作者 杨华 孙天舒 +2 位作者 王瑶 徐英春 孙宏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9-174,198,共7页
目的评估不同级别检验员对革兰染色涂片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的基线水平,分析检验员在电子阅片和镜下阅片的差异,探究使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独立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及辅助检验员进行微生态评价的能力表现,评价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在临床中的... 目的评估不同级别检验员对革兰染色涂片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的基线水平,分析检验员在电子阅片和镜下阅片的差异,探究使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独立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及辅助检验员进行微生态评价的能力表现,评价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样本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女性人群下生殖道微生态菌群基线研究项目》,收集2021年5月~2021年7月女性阴道分泌物涂片共385例,经革兰染色和图像采集后,分别进行检验员等级考核以及人工显微镜镜下阅片、人工电子阅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独立阅片和AI辅助检验员阅片。在确定镜下阅片金标准和电子阅片金标准之后,分析两种不同阅片方式在AV评分和Nugent评分的差异,比较不同级别检验员、AI,以及经AI辅助后,在AV评分和Nugent评分上的能力表现。结果镜下阅片和电子阅片在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和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含BV中间型)诊断的Kappa一致性分析分别为0.91和0.93(P<0.01)。AI独立阅片在AV和BV(含BV中间型)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0.85和0.92,灵敏度分别为0.86和0.88,Kappa值分别为0.62和0.79。初级检验员在电子阅片下的AV和BV(含BV中间型)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0.85±0.02和0.89±0.01,灵敏度分别为0.64±0.06和0.84±0.07,Kappa值分别为0.55±0.07和0.72±0.04。高级检验员在电子阅片下的AV和BV(含BV中间型)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0.92±0.03和0.91±0.03,灵敏度分别为0.87±0.02和0.92±0.04,Kappa值分别为0.78±0.07和0.79±0.06。经AI辅助诊断后,初级检验员AV和BV(含BV中间型)诊断的Kappa值提升至0.77±0.04和0.78±0.02,高级检验员AV和BV(含BV中间型)诊断的Kappa值提升至0.82±0.05和0.85±0.01。结论镜下阅片和电子阅片的一致性非常高,电子阅片或可替代镜下阅片成为一种新的阅片方式。AI独立阅片诊断AV和BV(含BV中间型)的能力优于普通检验员,比高级检验员略差。不同级别检验员经AI辅助诊断后,AV和BV(含BV中间型)的诊断能力均有提升,其中初级检验员提升明显,能力接近高级检验员的水平,且各检验员之间的偏差缩小明显。整体结果表明,使用人工智能Descartes-Image妇科微生态辅助分析软件不仅能提升检验员诊断能力,还能减小检验员之间的偏差,使诊断结果不容易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保证了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形态学检测 人工智能 性能评估 人工智能辅助阅片
下载PDF
从几个词的译法沿革看中医英译发展之路
2
作者 吴江莹 刘晓新 +6 位作者 许迎春 丁晶 张俊华 吴潇哲 郭睿婧 郑娜 田珍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3期89-93,共5页
从“气”“五行”“五脏”“辨证论治”“经络”几个词的译法沿革分析中医英译四十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归纳重要的历史事件,总结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指出中医英译的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工作要求。
关键词 中医学 中医名词术语 翻译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徐迎春 郭婕 +1 位作者 王彦斐 徐金秀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接受TKA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观察组采用多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情绪、...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干预对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接受TKA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观察组采用多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睡眠质量、肢体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睡眠质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模式护理改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外,还提高了TKA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了疼痛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情绪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葛瑛 范思远 +8 位作者 陈健华 申奥 窦洪涛 肖盟 徐英春 宫燕萍 任海涛 吴红龙 关鸿志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605-611,共7页
目的评价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脑脊液mNGS技术辅助确诊的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脑脊液mNGS技术辅助确诊的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培养、墨汁染色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应用BGISEQ-100测序平台进行脑脊液病原测序,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6~53岁,中位年龄51岁。6例患者均无免疫缺陷性疾病,有头痛、脑膜刺激症状及颅内压增高表现,5例患者出现发热,2例患者出现复视。脑脊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升高,糖正常或轻度降低;5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4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2例患者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脑脊液mNGS检测隐球菌核酸序数为108~25361,基因覆盖率0.19%~29.00%;5例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其中3例经PCR检测证实为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提示格特隐球菌感染,经生物质谱仪检测证实为格特隐球菌感染。结论脑脊液mNGS技术可准确判断隐球菌感染,并对鉴别格特隐球菌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降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隐球菌脑膜炎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隐球菌 脑膜炎 脑脊液 诊断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费晓春 徐海燕 +2 位作者 闫宁宁 徐迎春 张凤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的18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AR蛋白...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的18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AR蛋白的表达,分析A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在线生存分析数据库(Kmplot)观察AR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R蛋白的阳性率为47.5%。AR阳性者具有相对较低的组织学分级[57.6%(G1/G2)vs 25.0%(G3),P<0.05]。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P53阳性者中,AR蛋白的阳性率高于阴性组(P<0.05)。分子分型为管腔型者AR蛋白的阳性率高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及三阴性乳腺癌组(51.7%vs 31.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基因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明显高于AR阴性者(P<0.05)。结论·乳腺癌中AR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好,AR通路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AR阳性乳腺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预后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泽刚 冯泽瑞 +2 位作者 许迎春 陈保增 王云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46-849,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机制及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保护效应。方法 纳入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机制及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保护效应。方法 纳入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经股/桡动脉路径进行PCI治疗,开通相关血管,恢复TIMI Ⅲ级血流;观察组在PCI术前2 d每日口服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 mg,术后继续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 mg 1 d后停用。比较两组患者于T1(PCI前30 min),T2(PCI后1 h),T3(PCI后6 h),T4(PCI后12 h),T5(PCI后24 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情况。结果 与同组T1比较,对照组在T2~T4 RI升高,在T2~T5时OI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RI、OI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3~T5时MDA、IL-6、IL-8浓度升高,SOD浓度降低,在T2~T5时TNF-α浓度升高(P<0.05)。观察组在T3-T4时IL-6、IL-8浓度升高,在T2~T4时TNF-α浓度升高,在T3~T5时MDA浓度升高,SOD浓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2~T4时RI降低,在T2~T5时OI升高(P<0.05),在T3~T5时MDA、SOD IL-6、IL-8浓度与T2~T5时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浆IL-6、IL-8水平与RI值呈正相关(r=0.520,0.4578,P<0.05),与OI值呈负相关(r=-0.612,-0.579,P<0.05)。结论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靖娴 邵冬华 +3 位作者 郭莉娜 刘静 徐英春 梁国威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359-363,370,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医院4年间(2012—2013年,2016—2017年)临床分离的126株侵袭性念珠菌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种抗真菌... 目的调查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医院4年间(2012—2013年,2016—2017年)临床分离的126株侵袭性念珠菌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26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比例最高,占38.10%,非白念株菌以光滑念珠菌比例最高(30.9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8.25%)和近平滑念珠菌(11.11%)。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野生型率)接近100%。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10.26%和30.43%)和伏立康唑(48.72%和26.09%)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非野生型率),但对两性霉素B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野生型率)>92%。结论我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非白念珠菌的分离率已高达61.90%。两性霉素B和棘白菌素类可用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经验治疗,对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使用唑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菌株分布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中国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英春 黄晶晶 +6 位作者 肖盟 陈新飞 宁雅婷 范欣 杨洋 冯佳佳 林丽开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442-445,共4页
耳念珠菌是近年新发现的念珠菌种,在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呈现耐药性及院内感染暴发态势。"超级病原"及其引申出来的"超级真菌"在真菌领域罕被提及,但近来"耳念珠菌是超级真菌"的言论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耳念珠菌是近年新发现的念珠菌种,在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呈现耐药性及院内感染暴发态势。"超级病原"及其引申出来的"超级真菌"在真菌领域罕被提及,但近来"耳念珠菌是超级真菌"的言论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现有报道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耳念珠菌临床发生发展情况与美国不同,其所引发的感染仍属个案,且药物敏感度高,致病性不强于常见非-白念珠菌。因此,公众无需过度解读,以致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真菌感染 耐药 暴发
下载PDF
院内念珠菌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 罗莹 +5 位作者 国承杰 徐英春 肖盟 类承斌 赵燕 毕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种类、药敏试验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念珠菌种类分布、药敏情况及治疗转归。结果... 目的探讨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种类、药敏试验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念珠菌种类分布、药敏情况及治疗转归。结果住院念珠菌血症患者主要来源于ICU(35.9%),多为老年患者(>60岁,75.7%)。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分离菌株(40.8%),其次是热带念珠菌(20.4%)、近平滑念珠菌(20.4%)、光滑念珠菌(10.7%)和克柔念珠菌(3.9%)。2011年到2018年间,白念珠菌的分离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近年非白念菌株检出比例上升。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主要表现在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的敏感性亦呈现下降趋势。念珠菌血症患者30 d粗死亡率为39.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91,P=0.001)和糖尿病(OR=9.709,P=0.005)是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性抗真菌治疗(OR=0.142,P=0.008)可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对住院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措施可减少念珠菌血症的发生,及时针对性应用抗真菌药物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血症 危险因素 药敏试验 预后
下载PDF
北京医院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振祥 陶凤蓉 +4 位作者 骈亚亚 聂晶晶 郭莉娜 徐英春 胡云建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338-341,373,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12~2013年及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马嘉显色培养基、API20C AUX和VITEK-2 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用质谱...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12~2013年及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马嘉显色培养基、API20C AUX和VITEK-2 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用质谱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其中真菌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结果 2012~2013年我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62株,其中白念珠菌36株,占比58.06%;光滑念珠菌17株,占比27.41%;近平滑念珠菌5株,占比8.06%;热带念珠菌3株,占比4.83%;其他念珠菌1株,占比1.60%。2016~2017年我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43株,其中白念珠菌21株,占比48.83%;光滑念珠菌11株,占比25.58%;近平滑念珠菌6株,占比13.95%;热带念珠菌5株,占比11.63%。真菌药物敏感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未发现菌株耐药。结论白念珠菌在我院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占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我院侵袭性酵母耐药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进一步做好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 酵母菌 念珠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近4年早春宝鸡市区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洁 徐迎春 +1 位作者 庞翻 李恩莉 《陕西气象》 2020年第1期20-25,共6页
利用2015-2018年3月宝鸡市区气象监测站地面观测资料与环境监测站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早春宝鸡市区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O3。2016年与2018年3月污染日数多,主要气象因素是降水量偏少,连续无降水日数持续时间长,... 利用2015-2018年3月宝鸡市区气象监测站地面观测资料与环境监测站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早春宝鸡市区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O3。2016年与2018年3月污染日数多,主要气象因素是降水量偏少,连续无降水日数持续时间长,东风日明显多于西风日。②PM10质量浓度(C(PM10))变化与日平均气压、日降水量关系密切,且均为反相关;PM2.5质量浓度(C(PM2.5))与日最小相对湿度正相关特征明显;臭氧质量浓度(C8h(O3))与日最小相对湿度呈显著反相关,与日平均气温的正相关特征明显。③气压升高,连续性降水越多,西风日越多,越有利于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下降。C(PM10)大值区多出现在偏南风或偏东北风时;C(PM2.5)和C8h(O3)在偏东风时较大。④C8h(O3)主要出现在前期日最高气温突然增加5~8℃的当天和日最高气温为近期极值后的1~2 d。⑤沙尘天气使C(PM10)与C(PM2.5)明显升高;早春影响宝鸡市区的沙尘天气主要有蒙古气旋东移和冷空气东移南下两种地面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质量浓度 日降水量 风向风速 沙尘天气
下载PDF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杨启文 +6 位作者 马筱玲 胡付品 张菁 孙同文 陈佰义 徐英春 刘又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559-570,共12页
多黏菌素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重要治疗药物。2020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变更了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折点,取消了多黏菌素敏感折点,仅报告中介(I≤2 mg/L)与耐药(R≥4 mg/L),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则建议采用敏感(S≤2 mg/L... 多黏菌素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重要治疗药物。2020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变更了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折点,取消了多黏菌素敏感折点,仅报告中介(I≤2 mg/L)与耐药(R≥4 mg/L),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则建议采用敏感(S≤2 mg/L)、耐药(R>2 mg/L)作为临床折点。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操作难度以及国际药物敏感性折点的不统一给国内临床实验室一线人员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如何精准开展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规范其报告解读是当前国内抗菌药物应用和抗感染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共识对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及结果进行规范解读,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药物敏感性 临床解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烟台地区食源性疾病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文娟 宋燕 +5 位作者 徐迎春 李燕 王彦青 邹晓楠 朱董楠 宫月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2986-2991,共6页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引发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菌株的主要血清型、抗生素耐药情况、致病力的强弱以及传播流行趋势。方法对2017~2019年11起食物中毒爆发事件中分离的1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引发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菌株的主要血清型、抗生素耐药情况、致病力的强弱以及传播流行趋势。方法对2017~2019年11起食物中毒爆发事件中分离的1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不耐热溶血素(tld)、耐药直接溶血素(tdh)和溶血相关溶血素(trh);采用脉冲场电泳(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的溯源分析。结果引发烟台地区食物中毒爆发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多样,但以O3:K6型为主(28.6%),分离菌株中11株(78.6%)表现为tdh阳性和trh阴性,3株(21.4%)未携带tdh和trh基因,对头孢唑啉(71.4%)、多粘菌素E(57.1%)、美罗培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均出现耐药情况,对氨苄西林(21.4%)、多粘菌素B(14.3%)为中度敏感,耐药谱显示没有出现对3种以上同时耐药的情况,但是42.9%的分离菌株对2种同时耐药情况。结论烟台地区引发食物中毒爆发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型为主,主要携带tdh,对头孢唑啉耐药和多粘菌素耐药普遍存在,具有聚集性爆发的风险,因此加强腹泻病的监测,充分利用国家致病菌识别网集中进行本地区分离菌株的病原特征研究是防控食物中毒爆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耐药 耐药谱 流行特征
下载PDF
2016~2017年河北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栗方 李志荣 +21 位作者 赵建宏 赵颖 张延海 董爱英 刘金禄 郭彦言 孙艳 赵文申 谢守军 魏宏莲 张金艳 任宏涛 王建升 吴相锟 光晓 刘冬青 杜红丽 郭映辉 徐英春 肖盟 杨文航 徐晓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257-263,共7页
目的了解2016~2017年河北地区16家三级教学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各参与单位收集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酵母菌和丝状真菌菌株,中心实验室应用Vitek MS质谱分析进行菌株复核鉴定,对Vitek MS不能... 目的了解2016~2017年河北地区16家三级教学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各参与单位收集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酵母菌和丝状真菌菌株,中心实验室应用Vitek MS质谱分析进行菌株复核鉴定,对Vitek MS不能有效鉴定的疑难和罕见菌株采用ITS和/或钙调蛋白CaM测序分析。结果16家医院共检出侵袭性真菌493株,其中酵母菌268株(54.36%),丝状真菌225株(45.64%)。酵母菌主要是白念珠菌41.79%,其次是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丝状真菌主要是烟曲霉58.22%,其次是黄曲霉/米曲霉和黑曲霉。侵袭性真菌复核正确率(373/493)75.66%。结论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念珠菌为主的酵母菌和曲霉菌为主的丝状真菌。采用微生物质谱鉴定结合ITS/CaM区测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真菌的鉴定正确率,为临床侵袭性真菌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 酵母菌 丝状真菌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侵袭性感染酵母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欣 郭莉娜 +5 位作者 杨洋 张戈 段思蒙 张京家 徐英春 杨春霞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医院侵袭性感染酵母菌菌种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院分离的非重复侵袭性感染酵母样真菌。采用MALDI-TOF质谱辅助ITS区扩增测序进行菌种准确鉴定。根据C...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医院侵袭性感染酵母菌菌种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及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院分离的非重复侵袭性感染酵母样真菌。采用MALDI-TOF质谱辅助ITS区扩增测序进行菌种准确鉴定。根据CLSI M27-A4文件,采用CLSI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研究共收集到符合入组标准的酵母菌398株,绝大多数为念珠菌属(n=383,96.2%)。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仍然是最常见的酵母菌(n=202)。热带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分别排第2、3位。白念珠菌虽然仍占绝对优势,但是所有菌对7种常见抗真菌药都保持100%敏感。本研究共检出的6株唑类耐药菌中,有热带念珠菌3株,光滑念珠菌2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仅检出1株光滑念珠菌对米卡芬净中介及1株耐药。对于两性霉素B,所有菌株的MIC值都≤2μg/mL。有2株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MIC值>64μg/mL检出。结论本院的常见念珠菌唑类耐药水平较北京市及全国都较低,但后续需要检测FKS基因突变验证光滑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流行病学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2015~2017年烟台市某肉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致病菌检测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娟 宋燕 +3 位作者 徐迎春 伍海燕 宫月华 朱董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了解2015~2017年烟台市熟肉制品各生产环节致病菌污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征。方法监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属、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各项标准进行,空气参照GB/T... 目的了解2015~2017年烟台市熟肉制品各生产环节致病菌污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征。方法监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属、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各项标准进行,空气参照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结果 427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75株,致病菌总体污染率为17.5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5株,其中25株来源于环境样品,占总检出率的71.42%;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16株来源于原辅料,占总检出率为23.19%;沙门菌19株,全部来源于原辅料。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主要检出来源于原辅料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检出来源于环境样品,因此提高原辅料采购管理要求,并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同时加强对生产环境消毒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肉制品 生产环节 致病菌 病原分布特征
下载PDF
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栗方 李志荣 +21 位作者 赵颖 赵建宏 张延海 董爱英 刘金禄 郭彦言 孙艳 赵文申 谢守军 魏宏莲 张金艳 任宏涛 王建升 吴相锟 光晓 刘冬青 杜红丽 郭映辉 徐英春 肖盟 杨文航 徐晓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调查河北地区16家三级教学医院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构成、分布及其体外药敏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地区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Sensititre YeastOn... 目的调查河北地区16家三级教学医院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构成、分布及其体外药敏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地区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对9种抗真菌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260株,其中白念珠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占42.31%;非白念珠菌占57.69%,主要包括热带念珠菌19.23%、近平滑念珠菌18.08%和光滑念珠菌9.23%。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8%、1.9%和0.9%;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12.8%;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4.9%和10.6%;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棘白菌素类抗菌物的耐药率几乎0%。结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感染,但是非白念珠菌感染已经超过50%。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仍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在不同种的念珠菌中存在差异。棘白菌素类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酵母样真菌 菌株分布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讨论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园 周泽奇 +4 位作者 王志贤 粟艳 肖盟 徐英春 王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99-102,109,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是金标准,抗原抗体检测是核酸检测的重要辅助手段。核酸与抗原检测是患者早期感染的直接证据,但不能提示患者是否既往感染。抗体检测是患者感染的间接证据,IgM阳性提示急性感染,IgG阳性提示病情中后期...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是金标准,抗原抗体检测是核酸检测的重要辅助手段。核酸与抗原检测是患者早期感染的直接证据,但不能提示患者是否既往感染。抗体检测是患者感染的间接证据,IgM阳性提示急性感染,IgG阳性提示病情中后期或既往感染。同时,抗体检测可作为评价疫苗与抗体治疗药物临床效果的重要指标。虽然抗原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直接证据,但灵敏度不高,尚未获得认可。因此,核酸、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能提高临床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复工、复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 抗原 抗体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肝病患者无菌部位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敬霞 崔恩博 +3 位作者 张鞠玲 郭莉娜 徐英春 曲芬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与重症监护室和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感染率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酵母菌感染无菌部位的临床分布特征,同时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来自解放军302医院2012年至2017年间无菌部位分离... 目的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与重症监护室和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感染率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酵母菌感染无菌部位的临床分布特征,同时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来自解放军302医院2012年至2017年间无菌部位分离的188株酵母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188株酵母菌的临床分布特征。结果白念珠菌(45.7%)是导致肝病患者无菌部位感染的主要酵母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8.1%)和光滑念珠菌(16.0%),分离标本以腹水(39.9%)为主;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5岁(43.6%)之间,并且以男性(70.7%)为主,光滑念珠菌是导致50~65岁年龄阶段感染的主要非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MIC 50的值为0.25μg/mL而MIC 90的值达到了0.5μg/mL,同时卡泊芬净对克柔念珠菌的MIC 50的值为0.25μg/mL而MIC 90的值达到了0.5μg/mL,因此,除了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较低(19.8%)和克柔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体外感性较低(33.3%)外,其他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类药物和5-氟胞嘧啶对酵母菌均有很高的体外抑菌活性。结论白念珠菌仍然是导致肝病患者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主要菌种,感染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不同,临床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部位 酵母菌 分布特征 体外抑菌活性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37
20
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 徐英春 胡继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实验室检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基于目前实验室检测所积累的经验和难点,结合当前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相关专家共同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实验室检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基于目前实验室检测所积累的经验和难点,结合当前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本共识对新型冠状病毒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尤其是核酸、抗体及抗原检测的技术特点、应用注意事项及生物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就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和结果解读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核酸和抗体联合检测在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进行了解读,以期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临床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实验室检测 核酸检测 免疫学检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