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亮 徐仲英 +9 位作者 胡海波 张戈军 闫朝武 李晓枫 郑凯 金敬琳 刘琼 万俊义 潘湘斌 王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pulmonary artery fistula,CPAF)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6例在本中心就诊的CPAF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61.5±5.9)岁。通过体格检查、胸片、超声心动...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pulmonary artery fistula,CPAF)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6例在本中心就诊的CPAF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61.5±5.9)岁。通过体格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在本中心对其CPAF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5.5±2.8)个月。结果 6例患者中单发CPAF 2例,多发CPAF 4例,累及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均为5例,伴动脉瘤形成4例。6例患者中3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3例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共使用Boston Scientific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19枚,弹簧圈直径(7.0±3.3)mm,弹簧圈长度(15.5±9.1)cm。6例患者靶血管均栓塞成功,无残余分流。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CPAF安全、有效,提高了CPAF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 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普通弹簧圈联合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栓塞体肺侧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世国 闫朝武 +12 位作者 张为民 潘湘斌 金敬琳 宋会军 吕建华 万俊义 张戈军 徐仲英 胡海波 刘琼 徐亮 郑宏 蒋世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栓塞体肺侧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5例复杂先心病合并体肺侧支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栓塞体肺侧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5例复杂先心病合并体肺侧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在体肺侧支栓塞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5例患者中共发现33支体肺侧支血管,均栓塞成功,无血管损伤、弹簧圈移位及脱落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共用COOK普通弹簧圈34枚,直径3~8 mm,长度3~8 cm;共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28枚,其中15枚为钻石型,13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直径为2~6 mm,长度为2.3~8.0 cm。15例患者中10例属于杂交手术,即在杂交手术室行体肺侧支栓塞术后即刻行外科手术;5例因先心病外科术后发生灌注肺或左心功能不全需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不能拔除气管插管而行心血管造影及体肺侧支栓塞术,术后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结论COOK普通弹簧圈联合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栓塞体肺侧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肺侧支 栓塞 弹簧圈 先天性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临床应用30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耿文磊 胡海波 +11 位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张戈军 郑宏 赵世华 金敬琳 李世国 吕建华 徐亮 刘琼 万俊义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单中心临床应用30年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1986年4月至2016年4月阜外医院共完成1229例PBPV,对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655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0.5~11.5年,平均(2.6±1.3)年,主要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以复查超声心动图为主)。结果 1229例患者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的跨瓣压差(PG)由术前(74.40±29.64)mmHg下降至(25.05±8.62)mmHg,下降明显(P<0.001),最后1次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平均PG维持在(21.91±17.22)mm Hg。PBPV成功率达到98.5%(1211/1229),发生术中及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0.2%),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三尖瓣腱索断裂、肺动脉瓣重度反流)发生率为0.4%(5/1229)。超声心动图随访中3.1%(20/655)肺动脉瓣反流程度较术后24 h有所增加,再狭窄发生率为1.1%(7/655)。结论 3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表明PBPV作为一种主要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技术,其总体近、中、远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一项瓣膜病微创治疗时代的主流技术继续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肺动脉瓣狭窄 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万俊义 张戈军 +3 位作者 徐仲英 胡海波 蒋世良 徐亮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应用于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9月7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选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系统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的6例冠状动脉-肺... 目的探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应用于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9月7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选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系统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的6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男性2例,女性4例。所有患者均常规采用右侧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沿导管置入并释放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于瘘管或瘤腔内,栓塞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疗效,观察术中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6例选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术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血管损伤及心肌梗死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有4例合并动脉瘤形成,其中3例应用弹簧圈填塞在动脉瘤体,1例栓塞在动脉瘤近心端瘘管。术中共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18枚,其中3枚为钻石型,15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直径为2~12 mm,长度为2.3~30 cm;瘘口直径为2~3 mm。即刻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3例为完全栓塞,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所有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均得以缓解;超声心动图提示无异常血流,X线胸片提示弹簧圈位置、形态良好,心电图检查无新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改变。随访12个月,无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心脏破裂或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可控性高、安全性好,尤其适用于伴有动脉瘤形成、血管迂曲需要准确定位的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 介入栓塞术治疗
下载PDF
微导管微导丝技术治疗患儿极细小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耿文磊 胡海波 +5 位作者 吕建华 刘垚 徐亮 徐仲英 张戈军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Amplatzer ductal occluder(ADOⅡ)封堵器配合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介入封堵患儿极细小动脉导管未闭(PDA,术中造影测量直径<1 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4月10日至2019年12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12例诊... 目的评价应用Amplatzer ductal occluder(ADOⅡ)封堵器配合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介入封堵患儿极细小动脉导管未闭(PDA,术中造影测量直径<1 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4月10日至2019年12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12例诊断为极细小PDA的患儿采用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确诊后收住院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门诊随访。结果12例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7±1.5)岁;体重(16.4±5.4)kg。12例患儿PDA造影形态均为长管型,造影测量的PDA最窄处平均直径(0.8±0.1)mm,PDA平均长度(17.1±6.1)mm。12例患儿手术成功率12/12,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2/12,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采用穿刺股动脉、股静脉建立全轨道法经股静脉入径顺行封堵1例、经股动脉入径逆行封堵5例,采用穿刺股动脉建立半轨道经股动脉入径逆行封堵6例。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ADOⅡ封堵器配合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封堵儿童极细小PD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双导丝技术在瓣周漏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喆 胡海波 +5 位作者 吕建华 张辉 黄浩佳 张戈军 徐仲英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双导丝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采用改良双导丝技术进行瓣周漏介入封堵的12例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目的 探讨改良双导丝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介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采用改良双导丝技术进行瓣周漏介入封堵的12例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在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评估心功能变化。结果 12例瓣周漏患者包括二尖瓣瓣周漏5例,主动脉瓣瓣周漏7例。所有患者均完成瓣周漏介入封堵操作,介入技术成功率100%(12/12)。瓣周漏严重程度分级由术前的(2.42±0.52)级降至术后的(0.67±0.65)级(P<0.001);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由术前的(3.33±0.65)级降至术后的(2.08±0.67)级(P<0.001)。2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溶血伴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后顺利出院;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双导丝技术应用于瓣周漏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瓣周漏介入术后残余分流、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瓣周组织损伤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但目前临床应用病例数有限,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周漏 双导丝 介入治疗
下载PDF
CaNO联合FeNO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重英 李秀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气一氧化氮(alveolar nitric oxide,CaNO)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门诊收集90例具有反复发作的胸闷、喘息、慢性咳嗽等临床特征的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肺泡气一氧化氮(alveolar nitric oxide,CaNO)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门诊收集90例具有反复发作的胸闷、喘息、慢性咳嗽等临床特征的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FeNO、CaNO及肺功能检查(舒张试验),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作为哮喘诊断的金标准,评估CaNO、FeNO及联合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经肺功能检查最终诊断哮喘43例,非哮喘47例。CaNO诊断哮喘的临界值为7.15 ppb,此时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0.2%,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95%CI:0.661~0.860);FeNO诊断哮喘的临界值为28.5 ppb,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14~0.89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25~0.956),较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NO和FeNO在哮喘诊断中具有相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气一氧化氮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肺功能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凤文 胡海波 +3 位作者 徐仲英 蒋世良 张戈军 潘湘斌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03-404,409,共3页
1临床资料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膜周部VSD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VSD的70%左右[1]。膜周部VSD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典的外科修补手术和介入封堵术。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VSD最早由Lock等在1... 1临床资料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膜周部VSD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VSD的70%左右[1]。膜周部VSD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典的外科修补手术和介入封堵术。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VSD最早由Lock等在1988年报道[2],但是在这项技术开展的早期,由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其推广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 经导管 并发症
下载PDF
导弹综合测试系统多媒体教材建设探讨
9
作者 徐中英 岳瑞华 +1 位作者 孔祥玉 何华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4期52-53,共2页
本文分析了导弹综合测试系统课程的特点和传统纸质教材的不足,构建了多媒体教材的整体框架,采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发了导弹综合测试系统多媒体教材,该多媒体教材对专业课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教材 导弹 综合测试 教材建设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世国 刘琼 +11 位作者 闫朝武 胡海波 徐仲英 郑宏 金敬琳 宋会军 吕建华 万俊义 徐亮 张戈军 潘湘斌 蒋世良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378-3381,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介入...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介入封堵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23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其中6例右室面有两处或多发破口。34例封堵成功,其中4例采用2枚封堵器进行封堵。所封堵的右室面破口直径3~10.2 mm,平均(4.89±1.58)mm。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5~20 mm,平均(9.16±3.59)mm,封堵器直径较缺损直径大1.8~10.4 mm,平均大(4.29±2.39)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31例随访1~51个月,与封堵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心胸比均有降低(P<0.05)。所有随访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中大量反流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长期随访效果良好,应成为此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分流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随访
原文传递
偏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及其非线性动态扩展模型综述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孔祥玉 曹泽豪 +2 位作者 安秋生 徐中英 罗家宇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7-1548,共12页
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可以处理多个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回归建模方法,因其具有提取质量相关信息的特性,在质量相关复杂工业过程监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近几十年复杂工业过程故障检测和诊断领域... 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可以处理多个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回归建模方法,因其具有提取质量相关信息的特性,在质量相关复杂工业过程监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近几十年复杂工业过程故障检测和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此,介绍线性、非线性、动态PLS模型及其故障检测技术.首先,介绍标准PLS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传统PLS模型进行细化分并指出其优缺点,针对标准PLS存在的两个问题以及工业过程数据的两种极端情况,从数据预处理类、多空间类和分块类三方面梳理线性PLS模型的发展和改进历程;其次,将非线性PLS模型扩展方法分为两类,重点介绍核函数非线性PLS模型的研究现状;再次,指出动态扩展方法的两种基本思路,对PLS动态模型进行分类,阐明动态特性的成因,从本质上揭示两种动态扩展方法的原理,按照分类综述动态PLS模型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 数据驱动 质量相关 线性 非线性 动态 过程监控
原文传递
Use of covered Cheatham-Platinum stent as the primary modality in the treatment for native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被引量:4
12
作者 CHANG Zong-ping JIANG Shi-liang +11 位作者 xu zhong-ying ZHANG Ge-jun HUANG Lian-jun ZHAO Shi-hua LING Jian ZHENG Hong JIN Jing-lin WU Wen-hui HU Hai-bo LI Shi-guo YU Ji-hong YAN Chao-w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05-1009,共5页
Background Bare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for native and recurrent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 has become established as an alternative to surgery and balloon angioplasty. However, this modality still e... Background Bare stent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for native and recurrent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 has become established as an alternative to surgery and balloon angioplasty. However, this modality still encounters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procedure and/or follow-up. The covered Cheatham-Platinum (CP) stent commonly used to be chosen as a rescue 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 of covered CP stent as the primary modality in the treatment for native CoA. Methods Twenty-five covered CP stents and 2 bare CP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 25 patients with native CoA. All patien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invited for follow-up examinations. Results The peak systolic gradient across the le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a median value of 67.5 mmHg (quartile range, 19.3 mmHg) to 2 mmHg (quartile range, 4.0 mmHg) (P 〈0.0001). Stenotic segment diameter increased from a median value of 5.0 mm (quartile range, 1.5 mm) to 17.9 mm (quartile range, 2.5 mm) (P 〈0.0001). The median ratio of diameter of the coarctation postprocedure to preprocedure was 4.2 (quartile range, 1.6). All of the CP stents were placed in the suitable position without any acute complications. During a follow-up period of up to 72 months, no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Most of the patients (21/25) were normotensive, apart from four patients requiring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Conclusion The implantation of covered CP stent as the primary modality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for native CoA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coarctation STENT CATHETER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