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南次海盆深部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秦绪文 王利杰 +10 位作者 姚永坚 李福元 赵明辉 张佳政 王后金 徐子英 汪俊 许鹤华 路允乾 张如伟 张宝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42-2755,共14页
西南次海盆位于南海渐进式扩张的西南端,共轭陆缘结构和残留扩张脊保留完整,是研究南海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机制的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西南次海盆洋陆过渡带较窄、同扩张断层发育、地震反射莫霍面不清晰、具有慢速扩张等特征。然而,由... 西南次海盆位于南海渐进式扩张的西南端,共轭陆缘结构和残留扩张脊保留完整,是研究南海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机制的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西南次海盆洋陆过渡带较窄、同扩张断层发育、地震反射莫霍面不清晰、具有慢速扩张等特征。然而,由于不同探测方法获取的地壳结构具有多解性,使得西南次海盆洋陆转换过程、慢速扩张洋壳结构与增生模式以及龙门海山岩石性质与地幔成因机制等基础科学问题尚存争议。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南次海盆开展地质取样获取海山岩石样品,确定其年龄与性质,分析扩张后海山形成的深部动力过程;并对关键构造部署高精度的地震反射/折射联合探测,结合岩石物理分析,对西南次海盆进行构造成像和物质组成参数正反演,以实现壳幔尺度的地震学透视,为探索西南次海盆洋陆转换过程和洋壳增生模式提供重要的证据,以丰富和完善南海的动力学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结构 洋陆转换带 慢速扩张 蛇纹石化地幔 西南次海盆
下载PDF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学提示”的意蕴及使用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梓莹 吴楚金 +1 位作者 李倩 曾玮 《地理教学》 2023年第6期21-23,共3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教学提示”模块,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本文对“教学提示”进行文本分析,从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基于真实世界的教学情境创设、以实践为中心的育人方式转变等方面解析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教学提示”模块,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本文对“教学提示”进行文本分析,从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基于真实世界的教学情境创设、以实践为中心的育人方式转变等方面解析了其教育意蕴,从领会、解构和创生三个层次进一步为地理教师使用“教学提示”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 教学提示 初中地理
下载PDF
南海神狐峡谷群海底沉积物摩擦特性
3
作者 陈顺 杨小秋 +6 位作者 何昌荣 徐子英 林為人 姚文明 施小斌 许鹤华 孙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05-4720,共16页
海底滑坡区沉积物的摩擦特性对滑坡发育具有控制作用,是海底边坡稳定性评估、滑坡过程中温压场演化及与滑坡相关的水合物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参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区不仅赋存着丰富水合物资源,而且在地质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滑坡作用,目... 海底滑坡区沉积物的摩擦特性对滑坡发育具有控制作用,是海底边坡稳定性评估、滑坡过程中温压场演化及与滑坡相关的水合物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参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区不仅赋存着丰富水合物资源,而且在地质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滑坡作用,目前仍是潜在的海底滑坡区.为了尽可能了解南海北部滑坡区沉积物的原位摩擦特性,本文在围压Pc=20 MPa、孔隙压Pp=10 MPa及温度T≈20℃条件下,对采自南海神狐峡谷群的4个沉积物样品开展了三轴准静态摩擦滑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神狐峡谷群浅层沉积物:(1)均呈现速度强化及位移强化特征;(2)最大静摩擦系数μmax为0.460~0.510,稳态摩擦系数μss为0.455~0.554,二者的变化趋势较一致;(3)内聚力c为0.30~0.57 MPa、摩擦角φ为24.5°~27.0°.而神狐峡谷群地形坡度较缓(<6.8°).现今神狐峡谷群仅在沉积物自重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总体上比较稳定.结合峡谷群多期次的滑坡特征以及滑坡体与水合物稳定域底界(通常与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写BSR)重叠)、气烟囱等构造的空间分布关系,我们推测:神狐峡谷群滑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BSR附近地层孔隙压升高、强度降低,进而导致失稳.BSR附近地层孔隙压升高则可能是由于深部热成因游离气的聚集、BSR附近的水合物在地震等对其温、压场的扰动下分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神狐峡谷群 摩擦系数 速度依赖性 位移依赖性 水合物 海底滑坡
下载PDF
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家庭致贫返贫的影响路径研究
4
作者 崔严尹 许子英 +1 位作者 蔡义国 夏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家庭致贫返贫的影响路径,提出缓解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方法:从劳动、情感双重效应路径构建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家庭致贫返贫的作用路径模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和公共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结果:健康冲击... 目的:分析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家庭致贫返贫的影响路径,提出缓解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方法:从劳动、情感双重效应路径构建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家庭致贫返贫的作用路径模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和公共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结果:健康冲击通过减少劳动供给和加剧情感冲击,增加中老年人家庭的医疗支出或债务总额;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能满足中老年人情感需求,公共转移支付能弥补健康冲击带来的劳务收入损失,进而改善中老年人家庭致贫返贫问题。结论:政府应坚持积极老龄化理念,发挥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心理干预效果,重视公共转移支付对劳务收入的替代效应,加强中老年人健康风险管理,转换中老年人劳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冲击 中老年人家庭 致贫返贫 劳务供给 情感冲击
下载PDF
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勇 姚永坚 +22 位作者 李学杰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王明健 高红芳 彭学超 黄龙 孔祥淮 汪俊 密蓓蓓 钟和贤 陈泓君 吴浩 罗伟东 梅西 胡刚 张江勇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哲 李霞 王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1309,共3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区域地质 中—新生代 东亚洋陆汇聚带 大地构造 资源环境效应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Django+Vue.js的设计作品交易平台的实现
6
作者 胡从寅 杨文远 +3 位作者 赵鑫 许紫迎 杨哲 潘显鑫 《软件》 2023年第11期42-46,共5页
文章结合了Django和Vue.js技术,以实现一个全新的在线设计作品市场。平台通过Django的强大后端支持和Vue.js的响应式前端界面,为设计师和买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和交易平台。设计师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展示其创意,而买家则可以浏览、... 文章结合了Django和Vue.js技术,以实现一个全新的在线设计作品市场。平台通过Django的强大后端支持和Vue.js的响应式前端界面,为设计师和买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和交易平台。设计师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展示其创意,而买家则可以浏览、筛选和购买设计作品。通过本平台,设计师能够扩展其创意产出的市场,获得更多机会与潜在客户互动,买家则可以轻松找到符合其需求的设计作品,并获得高质量的创意解决方案。平台的用户友好性和交易流程的简便性将有助于促进创意产业的繁荣和设计作品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Vue.js 设计交易 数据库设计
下载PDF
中沙地块南部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子英 汪俊 +5 位作者 高红芳 姚永坚 朱荣伟 唐江浪 聂鑫 孙美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8-1446,共9页
利用最新多道地震剖面资料,结合重力、磁力、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中沙地块南部断裂空间展布特征、断裂发育时期、断裂内部构造形变特征及深部地壳结构,并基于认识探讨了断裂的发育机制。研究结果认为,中沙地块南部陆缘构造属性为... 利用最新多道地震剖面资料,结合重力、磁力、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中沙地块南部断裂空间展布特征、断裂发育时期、断裂内部构造形变特征及深部地壳结构,并基于认识探讨了断裂的发育机制。研究结果认为,中沙地块南部陆缘构造属性为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地壳性质从西北向东南由减薄陆壳向洋陆过渡壳再向正常洋壳发育变化;Moho面埋深从中沙地块下方的26 km快速抬升到海盆的10~12 km;从中沙地块陡坡至其前缘海域的重力异常明显负异常区为洋陆过渡带,在重力由高值负异常上升到海盆的低值正、负异常的边界为洋陆边界。中沙地块南部发育有4组阶梯状向海倾的深大正断裂,主要发育时期为晚渐新世到中中新世。断裂早期发育与南海东部次海盆近NS向扩张有关,后期遭受挤压变形、与菲律宾海板块向南海的NWW向仰冲有关。该研究有助于更好认识南海海盆的扩张历史和南海被动大陆边缘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发育机制 深部结构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中沙地块 南海海盆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沉积盆地晚新生代沉降、沉积特征:对深部异常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梅 施小斌 +3 位作者 任自强 徐子英 刘凯 刘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7-603,共17页
南海西北部雷琼区域出露大量晚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且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其地幔存在类似地幔热柱特征的低速异常体.为了揭示该异常体的活动信息及其对表层地质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雷琼区域的北部湾盆地和珠三坳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 南海西北部雷琼区域出露大量晚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且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其地幔存在类似地幔热柱特征的低速异常体.为了揭示该异常体的活动信息及其对表层地质过程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雷琼区域的北部湾盆地和珠三坳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它们早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沉降、与基底隆升有关的剥蚀面和岩浆活动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晚中新世构造沉降速率表现为低速异常;晚中新世以来,研究区发育了2个因基底隆升形成的局部剥蚀面,剥蚀范围大致以雷琼火山区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中心区域剥蚀量较大,累积厚度100~200m;中中新世后研究区部分区域因岩浆活动导致上覆地层隆起和沉积环境变化.分析表明雷琼地区深部低速异常体对表层升降影响有限,推测该深部异常体规模较小,可能是深部更大规模异常体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琼低速异常体 构造沉降 剥蚀面特征 北部湾盆地 珠三坳陷
下载PDF
南海海盆中南——礼乐断裂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子英 汪俊 +4 位作者 高红芳 孙桂华 孙美静 聂鑫 朱荣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4,共9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南—礼乐断裂带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重力、磁力、地震剖面和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中的空间展布和内部构造形变特征。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在海盆中由北至南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北段(西... 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南—礼乐断裂带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重力、磁力、地震剖面和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中的空间展布和内部构造形变特征。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在海盆中由北至南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北段(西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北部之间)断裂带宽15km,由(18°00'N,115°30'E)向(17°30'N,116°00'E)呈NNW向分布。南段(西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之间)断裂带宽约60~80km,由中沙海台东侧向礼乐地块西侧呈NNW向展布。中南—礼乐断裂带的主控断裂沿中南海岭呈NNW向分布。断裂带在南北两段的过渡区总体呈NNE向展布。断裂带两侧海盆的沉积厚度和洋壳厚度存在差异,推断该断裂带对其东西两侧海盆的地质构造具有控制作用。根据地壳结构变化,推测该断裂带至少是一条地壳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盆 中南-礼乐断裂带 空间展布 构造变形
下载PDF
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与认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绪文 石显耀 +23 位作者 张勇 李学杰 李军 肖桂义 许振强 王宏斌 吕文超 吴浩 姚永坚 尚鲁宁 杨楚鹏 王中波 高红芳 王明健 密蓓蓓 钟和贤 胡刚 陈泓君 黄龙 罗伟东 梅西 徐子英 田陟贤 王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5-1369,共15页
中国海域及邻区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区,也是地球科学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之一。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大地球系统科学... 中国海域及邻区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区,也是地球科学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之一。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大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近20年的持续调查,实现了对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系统地获取了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数据,形成了基于实测数据的“一图一库一报告”,大幅提升了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这项工作填补了中国小比例尺海洋地质国情调查的空白,初步摸清了中国管辖海域地质环境条件和资源环境潜力,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认识,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地质资料,为提升区域地质科学的认知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 海域构造 海域地层 海域地貌 海域资源 海域沉积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探针偏角对海底热流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子英 杨小秋 +3 位作者 施小斌 曾信 赵俊峰 于传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南海和印度洋共87 个海底热流测量站位的探针偏角分布表明: 海底热流测量过程中, 探针插入海底沉积物后通常都存在偏角, 其偏角在0°~10°的占48.3%, 10°~20°的占20.7%, 20°~30°的占2.3%, 30°~40°... 南海和印度洋共87 个海底热流测量站位的探针偏角分布表明: 海底热流测量过程中, 探针插入海底沉积物后通常都存在偏角, 其偏角在0°~10°的占48.3%, 10°~20°的占20.7%, 20°~30°的占2.3%, 30°~40°的占2.3%, 超过40°的占26.3%。当用探针偏角较大时, 必然会给地热参数计算带来不容忽视的相对误差。因此, 文章建立探针偏角与地温梯度和热流相对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并据此计算得知: 探针偏角<10°时, 对地热参数测量影响不大, 其相对误差只在2.0%以内; 而当探针偏角增大到15°~20°时, 地热参数相对误差则增大到5.0%左右, 且随着探针偏角逐渐增大, 引起的相对误差呈非线性迅速增大。因此, 建议今后进行海底热流测量过程中, 尽可能获取探针插入海底沉积物时的偏角, 进而可对地温梯度和热流进行偏角校正, 获得更为准确的地热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流 地温梯度 探针偏角 相对误差 南海 印度洋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成静 钟和贤 +4 位作者 徐子英 李波 李顺 赵利 陈弘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黏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总体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高岭石和蒙脱石质量分数少,绿泥石、高岭石与蒙脱石质量分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 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黏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黏土矿物总体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高岭石和蒙脱石质量分数少,绿泥石、高岭石与蒙脱石质量分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邻近河流的黏土矿物组分以及洋流搬运作用,雷州半岛东部海域伊利石主要来源于广东沿海河流和珠江,绿泥石来自台湾岛,蒙脱石主要由吕宋河流提供,高岭石则由广东沿海河流和海南岛入海河流提供;雷州半岛西部海域伊利石来源于珠江,绿泥石和高岭石由红河提供,蒙脱石可能受广西入海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黏土矿物 物源分析 南海北部陆架
下载PDF
劳动者技能溢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慧芳 徐子媖 朱雅玲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34,共15页
产业智能化催生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追求,同时也形成了“机器换人”现象,不同技能劳动者供需变动拉伸了技能溢价,进一步通过收入分配和技能流动影响居民消费。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基于中国1995—2018年29... 产业智能化催生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追求,同时也形成了“机器换人”现象,不同技能劳动者供需变动拉伸了技能溢价,进一步通过收入分配和技能流动影响居民消费。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基于中国1995—2018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劳动者技能溢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劳动者技能溢价的拉伸显著降低了当期和未来居民消费,收入分配和技能流动在技能溢价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起中介效应。因此,维持技能溢价合理性,均衡收入分配,适当调整技能劳动者的“进城门槛”,是避免劳动者技能溢价再度拉伸而降低居民消费,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溢价 居民消费 收入分配 技能流动
下载PDF
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子颖 董峰 傅雨田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26,231,共5页
铂电阻因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可重复性以及可互换性的特点,作为温度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以及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铂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方法。利用测量系统的输出值微调铂电阻的激... 铂电阻因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可重复性以及可互换性的特点,作为温度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以及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铂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压控电流源的铂电阻测温非线性校正设计方法。利用测量系统的输出值微调铂电阻的激励电流的方法,抵消非线性误差,提高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具有参数计算简单、电路实现方便的优点。该方法应用于某在轨辐射定标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电路设计,采集了实际实验数据。实测数据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在-40~70℃的范围内将由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非线性产生的测量误差改善为约0.016℃,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阻 温度测量 非线性校正 电流源 在轨辐射定标
下载PDF
大概念统领下的地理论证式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梓莹 陈智豪 +1 位作者 杨宇豪 曾玮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1期21-25,共5页
大概念立足于学科本质,能够统领众多地理概念或事实性知识,利用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从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向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本文将论证式教学设计的思路引入大概念统领下的地理单元教学,构建“基于单元大概念... 大概念立足于学科本质,能够统领众多地理概念或事实性知识,利用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从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向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本文将论证式教学设计的思路引入大概念统领下的地理单元教学,构建“基于单元大概念,提出核心问题”“创设真实情境,激发论证欲望”“选取证据资料,构建论证过程”“螺旋上升推理,生成单元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路径,以期为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大概念单元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论证式教学 单元教学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具身道德隐喻映射机制的双向性及其问题——基于具身效应“可重复性危机”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紫颖 苏佳佳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7-394,共8页
具身认知研究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某些具身效应存在可重复性较低的问题。若长期忽视这一问题,将严重损害心理学的科学性,甚至引发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危机”。本文从道德概念清洁隐喻的两大映射方向出发,基于两大实验类型对相关... 具身认知研究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某些具身效应存在可重复性较低的问题。若长期忽视这一问题,将严重损害心理学的科学性,甚至引发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危机”。本文从道德概念清洁隐喻的两大映射方向出发,基于两大实验类型对相关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素分别展开分析。未来研究应关注更注重社会互动的组织道德,将道德概念具身隐喻研究引申到现实问题中,并借助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更全面地考察身体经验、情绪体验和认知加工在道德清洁隐喻加工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清洁 道德概念 隐喻映射 具身认知
下载PDF
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徐子英 路子云 +3 位作者 杨小凡 冉红凡 李建成 李文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3-1139,共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大农业害虫,前期研究发现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 tuberculifer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害效果、评估寄生适应性,本研究比较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及...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大农业害虫,前期研究发现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 tuberculifer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害效果、评估寄生适应性,本研究比较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及子代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周期10L:14D和14L:10D条件下,20℃、24℃和28℃时管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果均较好,结茧率>70%、畸形率<6%、羽化率>60%,16℃和32℃下寄生能力降低;管侧沟茧蜂的发育历期(卵-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和茧重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光周期10L:14D条件下16℃则能诱导管侧沟茧蜂进入滞育;28℃条件下,不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后的结茧率>70%、畸形率<4%、发育历期和茧重无显著影响;在16℃条件下,当光照低于12L:12D时能够诱导管侧沟茧蜂进入滞育。综合各个参数,管侧沟茧蜂生长适宜温度广泛,在16℃~32℃范围内均能正常寄生草地贪夜蛾,完成世代发育,其中20℃~28℃为最佳寄生和生长温度;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的影响较小,28℃适宜温度下,光照8L:16D至16L:8D均对低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侧沟茧蜂 草地贪夜蛾 温度 光周期 生物防治 滞育
下载PDF
Bottom wat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eastern Indian Ocean and western Pacific Ocean 被引量:8
18
作者 YANG Xiaoqiu SHI Xiaobin +14 位作者 ZHAO Junfeng YU Chuanhai GAO Hongfang CHEN Aihua LU Yuanzheng CEN Xianrong LIN Weiren ZENG Xin xu Hehua REN Ziqiang ZHOU Shengqi xu ziying SUN Jinlong KAMIYA Nana LIN Jian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97,共12页
文章报道了一批新的海底底水温度(BWT)数据,其中南海(SCS)158个站位、东印度洋(EIO)30个站位及西太平洋(WPO)37个站位。基于这批新的BWT数据,获得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底水温度与水深经验关系,可为地球物理和物理海洋提供准确、可靠的海... 文章报道了一批新的海底底水温度(BWT)数据,其中南海(SCS)158个站位、东印度洋(EIO)30个站位及西太平洋(WPO)37个站位。基于这批新的BWT数据,获得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底水温度与水深经验关系,可为地球物理和物理海洋提供准确、可靠的海底温度边界。这将有助于海底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估。同时,这批实测数据表明:1)水深超过3500m的海域,其底水温度在南海约为2.47℃,比东印度洋(~1.34℃)和西太平洋(~1.60℃)稍微偏高。这与大洋传送带模式所预测的情况比较吻合。该模式认为:低温高盐的海水,从北大西洋格陵兰岛和冰岛附近海域下沉到深层,然后向南流动,再与南极洲周围海域的低温高盐海水一同向北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而南海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热带边缘海,其内部海水与印度洋和菲律宾海交换有限,导致海水温度整体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2)台西南盆地水深在2700~3000m的部分站位,其底水温高达约3.00℃,明显高于其周边同水深海域底水温度(平均值约为2.33℃)。这可能是台西南盆地海底水热活动导致的结果。3)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水深超过4800m海域,底水温度随着水压增大稍有升高,其升高率分别为10.6mK·MPa^(-1)和12.0mK·MPa^(-1)。这与理论估算的深层底水绝热压力温度梯度范围较为吻合。这也意味着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深层底水,主要由绝热自压作用导致其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底水温度(BWT) 南海(SCS) 东印度洋(EIO) 西太平洋(WPO) 大洋传送带模式
下载PDF
黄粉虫的饲养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会利 徐子英 +1 位作者 王富平 李文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82-186,共5页
黄粉虫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繁殖快、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等,在食用与饲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此外,黄粉虫可以作为天敌昆虫扩繁的寄主,也被开发与利用于处理农业垃圾、降解塑料等。在我国畜牧业... 黄粉虫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繁殖快、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等,在食用与饲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此外,黄粉虫可以作为天敌昆虫扩繁的寄主,也被开发与利用于处理农业垃圾、降解塑料等。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动物蛋白质饲料大多数依赖于进口,国际贸易的受阻又制约着畜牧业发展,因而黄粉虫有望成为新一代蛋白质饲料的来源。本文阐述了黄粉虫的作用,综述了黄粉虫的利用价值,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扩大黄粉虫饲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蛋白质饲料 饲养价值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DEA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子颖 徐晨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5期192-197,共6页
科技创新能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支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在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构建两阶段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度中... 科技创新能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支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在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构建两阶段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结果表明: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整体效率偏低;大部分城市存在重视技术研发而忽视成果转化的问题;研发阶段主要依赖规模经济效益,转化阶段纯技术效率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大部分企业的创新效率有待提高。研究成果为不同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效率 两阶段DEA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