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草素调控白细胞介素-6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勋 左婉云 +5 位作者 肖政辉 肖云彬 陈智 曾云红 李文凤 黄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IL)-6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逆转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组(MCT-PAH组)、肺动脉高压紫草素干预组(MCT-PAH+S... 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IL)-6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逆转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组(MCT-PAH组)、肺动脉高压紫草素干预组(MCT-PAH+SH组),每组8只。造模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右室肥厚指数,HE染色鉴定肺动脉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IL-6、IL-21、CD163等分子的表达及定位。结果:与CON组相比,MCT-PAH组大鼠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缩短,心脏右室内径(RVID)增宽,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减低,右室肥厚指数增加,右室收缩压(RVSP)升高,肺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且以中膜肥厚显著。与MCT-PAH组相比,MCT-PAH+SH组大鼠PAAT延长,RVID略减少,TAPSE增加,右室肥厚指数改善,RVSP降低且肺血管肥厚程度改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CT-PAH组大鼠肺小动脉中IL-6的表达水平较CON组升高,MCT-PAH+SH组较MCT-PAH组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T-PAH组大鼠肺组织IL-6、IL-21表达水平较CON组增加,MCT-PAH+SH组较MCTPAH组下降。MCT-PAH组大鼠肺血管壁CD163表达水平较CON组明显升高,MCT-PAH+SH组较MCT-PAH组显著减低。结论:紫草素干预改善PAH大鼠右心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及其下游分子IL-21、CD163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紫草素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情境模拟教学在儿科住培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江花 朱晟 +3 位作者 罗海燕 肖政辉 颜璐璐 周海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8期71-76,共6页
目的 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儿科住培的89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2020级住培生37名设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2021级住... 目的 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儿科住培的89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2020级住培生37名设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2021级住培生52名设为试验组,除传统教学外,还行情境模拟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住培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试验组对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自身能力提升满意度评价。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案例分析分数[(47.57±6.86)分]高于对照组[(40.3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教师教学课程设计更合理,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及进行引导性反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0.4%试验组住培生认为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86.5%认为提高应变能力,88.5%认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92.3%认为提高临床思维能力,90.4%认为提高团队协助能力。结论 情境模拟教学提高了急救应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危不慌的心理素质,提高了住培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降低了临床医疗工作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模拟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儿科 急诊医学 思维能力 岗位胜任力
下载PDF
小儿外科危重创伤患者院际转运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袁远宏 张慧 +6 位作者 肖政辉 卢秀兰 胥志跃 张新萍 康霞艳 赵小平 朱丽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49-654,共6页
目的分析院际转运的小儿外科危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为其安全有效转运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转运中心主动院际转运的232例小儿危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小儿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 目的分析院际转运的小儿外科危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为其安全有效转运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转运中心主动院际转运的232例小儿危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小儿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是否≥8分,分为非重伤组(即PTS≥8分组,108例)和重伤组(即PTS<8分组,124例),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创伤病因及部位、转运过程中的处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创伤病因患儿的处理及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2例转运患儿中,男160例(69.0%),女72例(31.0%)。平均年龄4岁6个月。3~6岁为接诊人数最多年龄段(96例,41.3%)。转运距离中位数为72 km,总转运时间为(2.68±1.06)h。非重伤组与重伤组患儿性别(男/女:76/32比84/40)、年龄[<1岁/1~3岁(含3岁)/3~6岁(含6岁)/>6岁:11/20/42/35比13/26/54/31]、转运距离[0~100 km(含100 km)/100~200 km(含200 km)/>200 km:62/30/16比66/41/27]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转运时间(<1 h/1~2 h/>2 h:40/45/23比22/64/38)的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患儿病因以碰撞伤最常见,部位以颅脑损伤最常见,两组患儿在创伤病因(碰撞伤/高处坠落伤/交通意外伤/其他:77/12/10/9比12/52/43/17)和创伤部位(颅脑损伤/肢体骨折/多发伤/其他:34/38/11/25比38/26/39/21)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在转运过程中均未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儿的途中处理(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药/血管活性药/液体复苏:3/6/2/2比14/16/6/6)和不良事件(气道导管脱出/留置针脱出/发绀/心跳呼吸骤停:1/1/1/0比3/2/2/0)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后处理:经手术处理223例(96.1%)、非手术处理9例(3.9%);两组患儿在手术处理构成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转归:好转/治愈221例(95.3%),出现伤残/后遗症6例(2.6%),死亡5例(2.2%);两组患儿在转归构成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配备专业的转运团队和转运设备,在转运前做好准确的病情评估和沟通,转运途中密切监护病情变化并能及时处置,转运后能通过优化的流程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手术等治疗,有助于提高创伤危重患儿院际转运的安全性,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危重病 转诊和会诊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意外伤害危重患儿229例院际转运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袁远宏 张慧 +6 位作者 肖政辉 卢秀兰 胥志跃 张新萍 康霞艳 赵小平 朱丽凤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16-1020,103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院际转运意外伤害危重患儿的现状和临床特征,探讨意外伤害危重患儿院际转运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转运中心主动院际转运的229例小儿意外伤害危重患儿的资料,对其转运前的一般...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院际转运意外伤害危重患儿的现状和临床特征,探讨意外伤害危重患儿院际转运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转运中心主动院际转运的229例小儿意外伤害危重患儿的资料,对其转运前的一般情况、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情况、转运路程和时间、转运过程中的处理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9例转运患儿中男153例(66.8%),女76例(33.2%);平均年龄4.62岁,3岁1个月~6岁为人数最多年龄段(92例,40.2%)。转运距离的中位数为80 km,总的转运花费时间为(1.54±1.02)h。PCIS评分>80分107例(46.7%),PCIS评分80~71分80例(34.9%),PCIS评分≤70分42例(18.3%),三组患儿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转运距离和转运时间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重症患儿意外伤害类型中以异物最常见,其次是烧/烫伤和钝器伤/锐器伤,除了<1岁的患儿以烧/烫伤最常见外,其他年龄段的患儿均以异物且主要为气道异物为主。转运前PCIS总分为(89.56±9.05),转运后PCIS总分为(90.42±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57,P>0.05)。转运过程中未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不良事件。住院后130例(56.8%)经手术处理、99例(43.2%)非手术处理,经手术处理的主要为创伤性意外,未行手术的主要为中毒、溺水和其他意外伤害。最终好转/治愈206例(89.9%),出现伤残/后遗症17例(7.4%),死亡6例(2.6%)。结论目前通过儿童专科医院院际转运体系进行意外伤害危重患儿转运,有助于解决下级医院医疗条件和水平不足的问题。根据意外伤害危重患儿的特点制定和优化处置流程和方案,特别是加强小儿外科在转运体系中的作用,更有利于意外伤害危重患儿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害 危重患儿 院际转运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院间转诊风险智能评估与决策模型构建
5
作者 袁远宏 张慧 +7 位作者 肖政辉 胡外光 凌科峰 卢秀兰 胥志跃 张新萍 赵小平 朱丽凤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5期48-54,共7页
因受基层医院条件、设备和技术等限制,重症患儿常需要通过院间转诊到三级医院得到有效的救治,但重症患儿在转运过程中会受到包括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转运过程中所需时间(准备时间、反应时间、稳定时间和返程时间)、转诊急救团队专业技... 因受基层医院条件、设备和技术等限制,重症患儿常需要通过院间转诊到三级医院得到有效的救治,但重症患儿在转运过程中会受到包括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转运过程中所需时间(准备时间、反应时间、稳定时间和返程时间)、转诊急救团队专业技能、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转诊风险和时机也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可用性、实用性和科研的需要,儿童医院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重症患儿院间转诊风险智能评估与决策模型,可以辅助医生对重症患儿院间转诊进行远程诊断与决策,降低重症患儿转诊风险,提高转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风险评估 决策模型 院间转运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儿童重症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雄 肖政辉 +7 位作者 贺杰 杨梅雨 曹建设 蔡姿丽 胥志跃 卢秀兰 范江花 张新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入住PICU且临床检查资料完整的4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入住PICU且临床检查资料完整的4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55例患儿中男311例、女144例,中位年龄11个月,其中发生VAP 43例,发生率为9.45%。发生VAP患儿的原发病最常见为先天性喉气管发育畸形合并肺部感染(23.3%),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18.6%)。单因素分析提示,与非VAP组相比,VAP组患儿经口气管插管和再插管以及全部肠外营养的比例较高,机械通气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插管类型(经口)(OR=1.87,95%CI:1.48~9.75)、机械通气时间(OR=1.14,95%CI:1.08~2.35)、再插管(OR=3.42,95%CI:1.26~5.57)、早期用抗生素(OR=4.55,95%CI:2.21~8.77)均为影响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U患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综合评价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减少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湘西北牛蹄塘组探井页岩气富集要素的对比和启示 被引量:9
7
作者 黄俨然 肖正辉 +4 位作者 焦鹏 秦明阳 余烨 王玺凯 曹涛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0-2248,共9页
基于湘西北地区牛碲塘组是近年来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以该区井花页1井、慈页1井及常页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目的层实钻地层及气显示特征,系统对比页岩气生烃、储集及保存等方面的富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慈页1井和常页1井的原牛牛... 基于湘西北地区牛碲塘组是近年来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以该区井花页1井、慈页1井及常页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目的层实钻地层及气显示特征,系统对比页岩气生烃、储集及保存等方面的富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慈页1井和常页1井的原牛牛蹄塘组可进一步划分为杷榔组和牛碲塘组,与花页1井一致;牛蹄塘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已经历大规模生烃的过程;各探井以吸附状态页岩气为主,且均含有一定的氮气,历史上牛蹄塘组含气层可能受到过破坏;牛蹄塘组基本表现出极低孔隙度及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有较强的压裂改造能力;研究区具有生烃时期早、抬升时期早及幅度大的特征,大规模构造改造及断裂发育,总体上对页岩气保存不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埋深、地层压力、储层物性、脆性矿物质量分数等因素与地层含气量的相关性均不明显,高吸附能力仅是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的1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慈页1井及常页1井在局部较好的保存条件下有较高的含气性,常页1井高含气性反映出最后1次抬升的时间晚,对页岩气的保存非常有利,因此,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指标,在勘探过程中需从构造样式、断裂空间分布特征、目的层产状和完整程度、埋藏深度及演化历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重点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 牛蹄塘组 页岩气 富集因素 保存条件
下载PDF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mechanism of multi-seam drainage in a CBM well:An example from Zhucang syncline 被引量:3
8
作者 Jiang Wei Wu Caifang +2 位作者 Wang Qiao xiao zhenghui Liu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6期1101-1108,共8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ong volatility of physical property in vertical direction, high gas content, high resource abundance and large exploitation potentiality of coal reservoir in Bide-Santang basin o...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ong volatility of physical property in vertical direction, high gas content, high resource abundance and large exploitation potentiality of coal reservoir in Bide-Santang basin of Zhina coal field, we study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propagation rules of reservoir pressure drop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as productivity in CBM multi-seam drainage in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production data of X-2 well of Zhucang syncline in Bide-Santang basin,by simulating the gas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CBM wel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tiple seam with COMET3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we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as productiv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multi-seam drainage, and illuminate the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mechanism of multiseam drain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meability, reservoir pressure gradient, 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 and fluid supply capacity of stratu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gas productivity of multi-seam drainage while coal thickness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it. Permeability, reservoir pressure gradient and fluid supply capacity of stratum affect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reservoir pressure drop and thereby affect the final gas productivity.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 on gas productivity of multiseam drainage is reflected in the gas breakthrough time and effective desorptio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cang syncline CBM Multi-seam drainage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剑雄 彭丹 +9 位作者 熊亮 罗翠 刘美华 肖政辉 张新萍 朱丽辉 陈艳红 刘琼洁 李思思 宋宇雷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儿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肠内营养支...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儿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48 h开展肠内营养情况,白蛋白、总蛋白变化,营养中断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入住PICU时间。结果两组患儿胃肠道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48 h开展肠内营养的例数,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白蛋白、总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患儿营养中断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P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儿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营养指标,减少营养中断次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PICU时间,从而促进患儿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 早期肠内营养 患儿
下载PDF
同卵双胞胎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远宏 张慧 +4 位作者 肖政辉 张新萍 杨梅雨 范江花 宋宇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OTCD的临床诊疗经过和实验室结果,并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同胞弟弟,14岁4月,病程1年... 目的:探讨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OTCD的临床诊疗经过和实验室结果,并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同胞弟弟,14岁4月,病程1年余,1年前曾出现呕吐,此次仍以呕吐起病,后出现频繁抽搐、昏迷。血氨增高,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提示尿嘧啶和乳清酸增高。同胞哥哥,无明显临床表现,血氨正常,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提示尿嘧啶和乳清酸正常。遗传病医学外显子组基因测序明确其致病位点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基因c.119G> A (p.Arg40His),患儿母亲携带c.119G> A(p.Arg40His)突变。结论:OTC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神经、精神症状或消化道症状患儿应尽早完善血氨、血尿质谱分析,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确诊则需要基因检测。治疗上以降低血氨,避免高氨血症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为原则,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高氨血症 串联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病情识别及干预课程在P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美华 肖政辉 +4 位作者 彭剑雄 张新萍 张丽 刘琼洁 张川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3期2138-2142,共5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儿的病情识别及干预课程对提高P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科的37名PICU专科护士,通过查阅书籍、参考文献、咨询专家及对PICU医护人员的访谈自行设置培训课程进行短期的培训。于培训前后...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儿的病情识别及干预课程对提高P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科的37名PICU专科护士,通过查阅书籍、参考文献、咨询专家及对PICU医护人员的访谈自行设置培训课程进行短期的培训。于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情景模拟考试与考核,并调查医生对护士病情识别与干预能力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5.03±2.05)分,高于培训前的(80.57±2.94)分;培训后的平均情景模拟成绩为(85.16±1.59)分,高于培训前的(79.30±4.30)分;培训后的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自评分和他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医生对护士病情识别与干预能力的满意度由78.38%上升至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危重患儿的病情识别及干预课程能有效地提高PICU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使护士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识别 干预课程 PICU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下载PDF
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云彬 曾云红 +6 位作者 肖政辉 李文凤 陈智 杨舟 向金星 左超 王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AH-CP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5例患儿,男2例、女3例,初诊年龄0.08~4.4岁.主要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肝脾大、肝功能异常、...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AH-CP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5例患儿,男2例、女3例,初诊年龄0.08~4.4岁.主要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肝脾大、肝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内畸形.腹部超声示肝内外门体静脉分流.腹部增强CT和心导管造影可显示肝内外血管的走形和发育.结论PAH-CPS可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超声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腹部增强CT扫描、心导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 肺动脉高压 儿童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脓毒症大鼠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海银 隆彩霞 +4 位作者 罗兰 陈艳瑛 刘萍萍 肖政辉 张树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3期31-34,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HupA)对脓毒症大鼠脑病的保护作用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盲肠没有结扎也没有被刺穿)、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模]和治疗组(HupA+CLP),每组20只。生物信号记录...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HupA)对脓毒症大鼠脑病的保护作用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盲肠没有结扎也没有被刺穿)、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模]和治疗组(HupA+CLP),每组20只。生物信号记录仪监测术后12 h大鼠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中LC3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LC3、Beclin1、Lamp-1和Rab7)。结果模型组MAP低于假手术组,HR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AP高于模型组,HR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治疗组海马神经元基本正常,模型组海马细胞紊乱,结构不清楚,神经元出现急性创伤性改变。治疗组LC3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eclin1、LAMP-1和Rab7表达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NF-κB、LC3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Beclin1、Rab7和LAMP-1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pA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脓毒症大鼠海马自噬的发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脓毒症 盲肠穿刺 自噬 大鼠 生命体征
下载PDF
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金星 肖政辉 +5 位作者 王丹 肖云彬 杨舟 左超 王祥 陈智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G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合并GA患儿病例资料,收集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患儿的用药剂量、疗程、凝血功...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G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合并GA患儿病例资料,收集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患儿的用药剂量、疗程、凝血功能、心电图改变、心脏彩超、出血事件及血栓事件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56(0.82,5.93)岁,华法林钠联合阿司匹林抗凝组(联合组)29例,单用阿司匹林抗凝组(阿司匹林组)13例。两组患儿比较,联合组凝血酶原时间(PT)(20.01±5.47)秒、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47.82±9.50)秒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9±0.57,均高于阿司匹林组的(12.73±1.10)秒、(38.16±5.64)秒和0.92±0.76(P<0.05);联合组有20例出血事件,均为小出血,阿司匹林组无出血事件;联合组血栓形成事件1例,阿司匹林组血栓形成事件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诊断发生出血事件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5.0%;血栓事件的ROC曲线,诊断发生血栓事件的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70.0%。结论:INR在1.52~2.25时,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合并GA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川崎病 巨大冠状动脉瘤
下载PDF
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美华 陈艳红 +6 位作者 彭剑雄 肖政辉 刘琼洁 张新萍 康霞艳 熊亮 朱丽辉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PICU首次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302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留取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PICU首次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302例和对照组318例,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器配合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对照组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留取痰培养标本。比较2组痰培养标本质量、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痰培养标本质量好于对照组(Z=-4.571,P<0.001),留取痰培养标本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t=-32.600,P<0.001)。结论PICU患儿采取一次性吸痰器留取痰培养标本,可大大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缩短标本留取时间,节约人力,避免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吸痰器 痰培养标本 危重患儿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袁远宏 张慧 +6 位作者 肖政辉 张新萍 卢秀兰 胥志跃 尹强 陈卫坚 贺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出现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的疗效。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1例因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接受血型相合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MR的7月龄...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出现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的疗效。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1例因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接受血型相合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MR的7月龄患儿为研究对象。该患儿肝移植术后一直使用他克莫司+泼尼松二联抗排斥治疗,术后1个月内出现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异常,行移植肝穿刺活检,完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抗体检测,并予血浆置换治疗。结果肝穿刺活检结果提示急性排斥反应、补体C4d染色阳性,结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Ⅱ类特异性抗体阳性这一结果,确诊为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导致的AMR。确诊后予甲泼尼龙静脉冲击+静脉丙种球蛋白+吗替麦考酚脂口服治疗,并调整相关免疫抑制药物剂量,效果不理想,后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每2日1次,共5次,治疗1个月后患儿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已随访3年,复查过程中行移植肝穿刺活检5次,显示排斥反应逐步减轻,肝功能基本维持正常,未出现AMR复发。结论血型相容的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也可发生术后AMR,确诊后尽早联合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可能更有利于肝移植术后急性AMR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方法 活体供者/分类 血浆置换 移植物排斥 免疫抑制法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甘草酸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17
作者 周海银 隆彩霞 +4 位作者 罗兰 陈艳瑛 刘萍萍 肖政辉 张树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8期24-28,39,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GA)对脓毒症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GA 50 mg/kg组、脓毒症组、脓毒症+GA 25 mg/kg组、脓毒症+GA 50 mg/kg组,每组6只。脓毒症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建模。将HBZ... 目的研究甘草酸(GA)对脓毒症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GA 50 mg/kg组、脓毒症组、脓毒症+GA 25 mg/kg组、脓毒症+GA 50 mg/kg组,每组6只。脓毒症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建模。将HBZY-1细胞分为对照组、100μmol/L GA组、LPS组、LPS+GA 50μmol/L组和LPS+GA 100μmol/L组,LPS组用含10μg/ml LPS的培养基培养24 h构建肾炎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BZY-1细胞凋亡、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脓毒症大鼠肾间质、肾小球和肾小管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细胞肿胀和空泡变性等改变,GA治疗后脓毒症大鼠肾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脓毒症+GA 25 mg/kg组和和脓毒症+GA 50 mg/kg组大鼠肾组织中TNF-α、ICAM-1、VCAM-1表达水平低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GA 50 mg/kg组大鼠肾组织MCP-1水平低于脓毒症组(P<0.05)。LPS+GA 50μmol/L组和LPS+GA 100μmol/L组HBZY-1细胞环氧化酶-2、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LPS组(P<0.05或P<0.01);LPS+GA 100μmol/L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低于LPS组(P<0.01)。LPS+GA 100μmol/L组HBZY-1细胞Bcl-2/Bax相对表达高于LPS组(P<0.01);LPS+GA 50μmol/L组和LPS+GA 100μmol/L组HBZY-1细胞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低于LPS组(P<0.01)。LPS+GA 50μmol/L组和LPS+GA 100μmol/L组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LPS组(P<0.01);LPS+GA 100μmol/L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LPS组(P<0.01)。结论GA对脓毒症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大鼠 肾组织 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原发性髓系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袁远宏 张慧 +4 位作者 肖政辉 罗海燕 杨龙贵 段尉 范江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共3页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是由髓系原始细胞或未成熟髓系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肿块,常伴随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出现,也可出现于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程中,罕见于AML发生之前。外周血和骨髓...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是由髓系原始细胞或未成熟髓系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肿块,常伴随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出现,也可出现于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程中,罕见于AML发生之前。外周血和骨髓均无白血病表现,称为原发性MS。MS可出现在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年和儿童,男性多于女性。M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误诊率较高。笔者现报告l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MS患儿,探讨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对M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白血病 发热 首发症状
下载PDF
国内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翠 刘美华 +5 位作者 刘世华 彭剑雄 朱丽辉 肖政辉 张新萍 谭小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调查“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1年5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上以“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将文献数据使用Excel、Cit... 目的调查“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ICU患者早期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1年5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上以“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将文献数据使用Excel、Citespa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发表的文献量、期刊、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内容以图谱形式展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75篇,前10位文献期刊分布共有7个是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收录,不同机构之间合作交流较少;目前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相关研究以“急危重症机械通气、肌力、应用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住院时间、焦虑、抑郁”为研究热点。从相关文献内容中可知,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相关开展率较低,开展对象多数为成人,儿童的相关研究很少;尚未制定出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标准方案,影响急危重症患者开展早期活动的障碍因素较多。结论国内“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加强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研究,从而提高我国急危重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急危重症患儿 早期活动 文献计量分析 护理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miR-499a-5p、MMP-16 mRN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宇雷 曹建设 +3 位作者 王承娟 贺杰 肖政辉 张新萍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069-1074,1080,共7页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微小RNA-499a-5p(miR-499a-5p)、基质金属蛋白酶16(MMP-16)mRN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儿105例作为ARDS组,根...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清微小RNA-499a-5p(miR-499a-5p)、基质金属蛋白酶16(MMP-16)mRN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儿105例作为ARDS组,根据氧指数(OI)分为轻度亚组39例、中度亚组42例、重度亚组24例,根据住院28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亚组88例和死亡亚组17例,选取同期医院体检健康儿童4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qPCR法检测血清miR-499a-5p、MMP-16 mRNA水平,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ARDS患儿血清miR-499a-5p、MMP-16 mRNA水平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499a-5p、MMP-16 mRNA水平对ARDS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组血清miR-499a-5p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MMP-16 m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1.349、24.932,P均<0.001)。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miR-499a-5p水平依次降低,MMP-16 mRNA水平依次升高(F=215.087、99.676,P均<0.001)。死亡亚组血清miR-499a-5p水平低于存活亚组,MMP-16 mRNA水平高于存活亚组(t=4.074、3.907,P均<0.001)。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RDS患儿血清miR-499a-5p与MMP-16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603,P<0.001);ARDS患儿血清miR-499a-5p水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OI均呈负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呈正相关(r=-0.662、-0.782、0.509、0.535,P均<0.001),MMP-16 mRNA水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OI呈正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642、0.752、-0.519、-0.587,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499a-5p、MMP-16 mRNA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ARDS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781、0.888,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Z=1.995、2.162,P=0.046、0.031)。结论 ARDS患儿血清miR-499a-5p水平降低,MMP-16 mRNA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ARDS患儿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小RNA-499a-5p 基质金属蛋白酶16 炎性反应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