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空间用高性能恒流源技术
1
作者 谢臻震 曾鹏翔 +1 位作者 张兴 徐泽锋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6期16-19,共4页
半导体激光器性能优异,目前在空间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其是一种电流敏感型器件,对于驱动电源提出了高性能的要求。这里基于空间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电平Buck变换器的高性能恒流源驱动电源,通过反逻辑控制电路既满足大占空比应... 半导体激光器性能优异,目前在空间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其是一种电流敏感型器件,对于驱动电源提出了高性能的要求。这里基于空间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电平Buck变换器的高性能恒流源驱动电源,通过反逻辑控制电路既满足大占空比应用,同时实现软启动功能;采用改进隔离变压器驱动电路实现开关管大占空比隔离驱动;结合2型补偿器的电流内环和PI补偿器的电压外环满足恒流源的稳态精度和动态特性。最后,通过Saber仿真软件和硬件实物样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恒流源效率可达98.2%,且无上电浪涌电流,证实了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恒流源 反逻辑控制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在胸外科日间手术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贞贞 郑丽萍 +3 位作者 谢园园 刘菊梅 陆青青 陆琳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胸外科日间手术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胸外科日间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及术后电话回访,观察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术前访视、健康...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胸外科日间手术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胸外科日间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及术后电话回访,观察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及术后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疾病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前准备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术前准备得分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对行胸外科日间手术患者进行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胸外科 微信公众平台 宣教 疾病知晓度 焦虑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蒙古鲌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化浩 谢桢桢 +1 位作者 胡良雄 张小谷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39,共7页
运用传统形态度量、框架结构形态度量和几何形态学等3种鱼类形态分析方法,结合多变量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几何形态变形网格图分析,以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作对照,对鄱阳湖流域5个野生群体(南北港群体、新妙湖群体、青岚湖群体、庐山西海... 运用传统形态度量、框架结构形态度量和几何形态学等3种鱼类形态分析方法,结合多变量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几何形态变形网格图分析,以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作对照,对鄱阳湖流域5个野生群体(南北港群体、新妙湖群体、青岚湖群体、庐山西海群体和章江群体)和1个南昌市养殖群体,共499尾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样本的形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分析,在3种形态分析方法中,几何形态学方法判别正确率最高,达93. 99%。聚类分析显示,南昌市人工繁育养殖群体相对独立,其次为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鄱阳湖流域5个野生群体聚类在一起,表明南昌市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体侧形态有较大差异,鄱阳湖流域野生群体与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有一定的差异,鄱阳湖流域各地理群体间形态差异相对较小。几何形态变形网格图显示,鄱阳湖野生群体与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南昌养殖群体间的差异主要在体高和头部区域(特别是颏部),鄱阳湖流域各地理群体形态差异主要在头部(特别是颊部)、躯干部的近背鳍区域和腹部腹缘区域。结合栖息环境条件分析,鄱阳湖流域蒙古鲌各地理群体生活水体小环境的较大差异可能是导致其形态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差异 群体 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lostridium perfringensα-toxin and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age Display Technology
4
作者 Wang Hong-wei Liu Hai-xin +3 位作者 xie zhen-zhen Zhang Yue Zhong Ming Li Guang-x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3期76-86,共11页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phospholipase C(plc),also calledα-toxin,is encoded by the plc gene Clostridium perfringers.The production ofα-toxin ca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gas gangrene.Vaccina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phospholipase C(plc),also calledα-toxin,is encoded by the plc gene Clostridium perfringers.The production ofα-toxin ca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gas gangrene.Vaccina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best solutions against Clostridium infections.In this study,an anti-Cpα-toxin monoclonal antibody(mAbs)A10E5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which had better biological reactivity.Then,the phage random 12-peptide library was used to screen mAb A10E5 protein.After four rounds of screening,three peptides with high affinity to the anti-α-toxin mAbs were screened.Two 12-peptide peptide Q and peptide E with higher inhibition rate were obtained by indirect ELISA.Two polypeptides of 500μg·mL^(-1)synthesized in vitro were mixed with30μg·mL^(-1)α-toxin at a concentration to treat Hela cells.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of the peptid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urvival rate of Hela cells compared with theα-toxin group,and the effect of peptide Q was more obvious.The chickens were immunized with phages expressing two different affinity polypeptides and then challenged.The results of chicken weight change,intestinal lesion score,bacterial count,and antibody titer in peripheral blood showed that the two phages expressing the polypeptides had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chickens compared with the PBS group,and peptide Q had better protection effect.In conclusion,the high affinity peptide with mAb A10E5 was screened in this study,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plc polypeptide vaccine was verified by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phospholipase C PHAGE PEPTIDE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淮安市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
5
作者 徐梦颖 骆善彩 +1 位作者 谢真珍 秦成云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淮安市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19年淮安市城区3家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评估气象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结果2018—2019年,3家医...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淮安市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19年淮安市城区3家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评估气象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结果2018—2019年,3家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平均门诊量为790.68人次,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与日平均气温(r=-0.66,P<0.05)、相对湿度(r=-0.26,P<0.05)均呈负相关。DLNM模型结果显示低温和高温、低湿和高湿均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增加,且存在累积滞后效应。日平均气温≤16℃时,每降低1℃,累积效应在滞后1 d(lag1)~滞后12 d(lag12)出现危害效应,在lag7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1.99%(1.64%~2.34%);日平均气温>16℃时,每增加1℃,累积效应在lag1~lag7出现危害效应,在lag4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1.64%(1.44%~1.85%)(P值均<0.05)。相对湿度≤78%时,每降低10%,累积效应在lag1~lag7、lag9~lag10出现危害效应,在lag1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2.56%(1.91%~3.21%);相对湿度>78%时,每增加10%,累积效应在lag1~lag6出现危害效应,在lag3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1.78%(1.55%~2.01%)(P值均<0.05)。结论淮安市日均气温、相对湿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密切相关,高温、低温及高湿、低湿均会造成发病风险升高,低温、低湿危害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气象因素 广义相加模型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母亲围生期抑郁与4岁儿童行为问题关联队列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松林 谢珍珍 +5 位作者 李金灿 奚健雅 朱琳 袁伟 纪红蕾 梁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围生期不同时点抑郁状况与4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基于2012年在上海建立的闵行出生队列,本研究纳入653对母子对。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母亲孕中期、孕晚期、产后6个月和产后12个月时的抑郁状况,采用儿童行为量... 目的探讨母亲围生期不同时点抑郁状况与4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基于2012年在上海建立的闵行出生队列,本研究纳入653对母子对。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母亲孕中期、孕晚期、产后6个月和产后12个月时的抑郁状况,采用儿童行为量表评估4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运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母亲抑郁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母亲孕中期、孕晚期、产后6个月和产后12个月可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9.71%(121/614)、10.45%(56/536)、8.65%(45/520)和4.65%(23/495)。调整协变量后,4个时点母亲抑郁均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其中孕中期和产后12个月母亲抑郁效应更强。孕中期母亲抑郁与儿童情感反应、躯体主诉、攻击行为和内向性行为异常风险增加有关,RR(95%CI)分别为2.01(1.04~3.89)、2.29(1.20~4.34)、1.97(1.11~3.50)和1.67(1.09~2.55);产后12个月母亲抑郁与儿童焦虑/抑郁、注意问题、退缩、攻击行为、内向性行为和外向性行为异常风险增加有关,RR(95%CI)分别为3.27(1.36~7.89)、2.76(1.19~6.40)、2.77(1.30~5.90)、2.65(1.24~5.66)、2.64(1.48~4.71)和2.76(1.42~5.34)。母亲仅在孕期发生抑郁或仅在产后发生抑郁的结果与主分析中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的结果类似。结论围生期不同时点母亲抑郁与4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其中母亲孕中期和产后12个月抑郁与儿童行为异常的关联更强,且母亲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在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的负面影响中均可发挥独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母亲抑郁 神经行为发育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妊娠期全氟化合物暴露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关联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珍珍 何更生 +6 位作者 栾敏 刘晓敏 曹文成 陈雅菲 袁伟 苗茂华 梁红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0-538,共9页
[背景]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孕妇血液和羊水中均可检出该类物质,提示子代胎儿期即可暴露于PFASs。而目前关于孕期PFASs暴露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作用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探讨妊娠期PFASs暴露... [背景]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孕妇血液和羊水中均可检出该类物质,提示子代胎儿期即可暴露于PFASs。而目前关于孕期PFASs暴露对子代神经行为发育作用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不一致。[目的]探讨妊娠期PFASs暴露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之间的关联。[方法]基于2012年4—12月在上海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建立的闵行出生队列,本研究纳入646对母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孕妇(孕12—16周)血浆中11种PFASs质量浓度(后称为浓度),包括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烷酸(PFUdA)、全氟十二烷酸(PFDoA)、全氟十三烷酸(PFTrDA)、全氟十四烷酸(PFTeDA)、全氟十六烷酸(PFHxDA)和全氟癸烷磺酸(PFDS)。当婴儿6月龄时,通过家访向父母或其他看护人员询问完成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以评估其神经行为发育状况。采用稳健的泊松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妊娠期PFASs暴露与婴儿6月龄ASQ-3的每个能区发育问题/延迟之间的关联。[结果]646例孕妇体内8种PFASs检出率超过85%。PFOA和PFOS的浓度最高,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9.76μg·L^-1和10.67μg·L^-1。母亲孕期血浆PFOS、PFSA(包括PFHxS和PFOS)和∑PFASs的浓度(经自然对数转换后)与婴儿精细动作能区发育问题/延迟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调整后相对危险度(a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60(1.03~2.48)、1.90(1.19~3.04)和2.11(1.16~3.83)。性别分层后发现母亲血浆PFOS、PFSA和∑PFASs浓度越高,女婴精细动作和解决问题能区发育问题/延迟的发生风险越高:精细动作能区,aRRPFOS(95%CI)为2.89(1.50~5.58),aRRPFSA(95%CI)为4.10(2.00~8.40),aRR∑PFASs(95%CI)为3.37(1.37~8.30);解决问题能区,aRRPFOS(95%CI)为1.82(1.06~3.13),aRRPFSA(95%CI)为2.22(1.17~4.23),aRR∑PFASs(95%CI)为2.25(1.07~4.73)。男婴中未发现PFASs浓度与各能区发育问题/延迟风险存在关联。[结论]母亲妊娠期PFASs暴露可能会增加6月龄女婴精细动作和解决问题能区发育问题/延迟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妊娠期暴露 婴儿 神经行为发育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