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B-g-MAH反应挤出工艺及性能
1
作者 辛超 许广通 +3 位作者 马敏春 成世杰 陈骏逸 赵永仙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5,118,共6页
采用反应挤出工艺制备聚丁烯-1接枝马来酸酐改性材料,研究了挤出机温度、螺杆转速及原料放置时间对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共单体苯乙烯(St)、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反应体系的影响,分析了接枝物iPB-g-MAH-co-St在挤出机工业化制... 采用反应挤出工艺制备聚丁烯-1接枝马来酸酐改性材料,研究了挤出机温度、螺杆转速及原料放置时间对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共单体苯乙烯(St)、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反应体系的影响,分析了接枝物iPB-g-MAH-co-St在挤出机工业化制备中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挤出温度对制备iPB-g-MAH的影响较大,在170~210℃区间内,接枝率最高可达3.05%,最低仅为1.29%,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为180~200℃;螺杆转速对反应挤出制备iPB-g-MAH的接枝率影响较小,在60~140 r/min转速区间内,接枝率最大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40%,适宜的反应转速为120 r/min;配置好的原料放置时间过长导致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降解iPB-1,接枝物的接枝率与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在实际生产中需严格控制物料的放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 聚丁烯-1 马来酸酐 挤出工艺 放置时间
下载PDF
闽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空间格局探析——基于文化景观视角
2
作者 刘淑虎 黄龙英 +1 位作者 黄静馨 许广通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构建全面展现闽江流域历史演化脉络和鲜明价值特征的区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充分汲取文化景观理念中的“历史层积”与“价值关联”方法,结合熵权-TOPSIS模型、核密度分析与最小生成树模型等定量方法与可视化工具,文章首先系统地梳... 为构建全面展现闽江流域历史演化脉络和鲜明价值特征的区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充分汲取文化景观理念中的“历史层积”与“价值关联”方法,结合熵权-TOPSIS模型、核密度分析与最小生成树模型等定量方法与可视化工具,文章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闽江流域历史层积过程,从古代格局溯源与现今格局识别两方面,解析各时期流域的演化脉络、空间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古今层积中提炼闽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及与之相关的格局要素,最终确立价值关联下闽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一江一脉两山、多点三轴三区”空间格局,实现自然山水、人文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全方位展现,为地区未来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历史保护 闽江流域 空间格局
下载PDF
Pt-Sn工业重整催化剂失活过程金属分散性的原子尺度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彦娟 郑爱国 +2 位作者 王春明 徐广通 马爱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重整催化剂活性铂原子的表面分散特性与催化剂的活性密切相关。借助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Cs-STEM),针对金属Pt、Sn质量分数均为0.3%左右的低负载量的工业Pt-Sn/γ-Al_(2)O_(3)重整催化剂,采用STEM方法研究了不同工业状态下Pt原... 重整催化剂活性铂原子的表面分散特性与催化剂的活性密切相关。借助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Cs-STEM),针对金属Pt、Sn质量分数均为0.3%左右的低负载量的工业Pt-Sn/γ-Al_(2)O_(3)重整催化剂,采用STEM方法研究了不同工业状态下Pt原子在催化剂载体表面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活性元素Pt以单原子或小原子簇形式分散,催化剂失活的过程是活性Pt原子不断聚集的过程;当Pt-Sn金属聚集体尺寸大到不能再生分散时,则催化剂活性无法恢复。本研究从工业剂角度给出了金属原子分散性与催化剂性能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Pt-Sn/γ-Al_(2)O_(3) 重整催化剂 微观结构 活性组分
下载PDF
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α-烯烃齐聚反应体系中催化剂BF_(3)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文慧 徐冰 +2 位作者 苏朔 徐广通 史军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8-464,共7页
BF_(3)作为α-烯烃齐聚反应催化剂,其含量控制对催化反应的调控与产品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仪器测试条件与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建立利用燃烧离子色谱测定BF_(3)·醇催化的α-烯烃齐聚反应体系中F元素含量... BF_(3)作为α-烯烃齐聚反应催化剂,其含量控制对催化反应的调控与产品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仪器测试条件与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建立利用燃烧离子色谱测定BF_(3)·醇催化的α-烯烃齐聚反应体系中F元素含量,进而计算出BF_(3)含量的方法,并考察了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测定BF_(3)质量分数范围为2.68~53.50 g/kg的样品,前处理时适量的正丁醇和白油可有效稳定和稀释样品;测定稀释样品中F元素含量的标准曲线分为2段,线性范围分别为300~2000 mg/L和2000~3000 mg/L,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2和0.9940;测定5次BF_(3)质量分数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方法检出限取决于前处理时的取样量,当取样量为5 g时,检出限为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离子色谱 BF3 聚Α-烯烃 F含量测定 烯烃齐聚反应
下载PDF
Spectral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Graphene-Based Two- Dimensional Carbon Materials
5
作者 Diao Yuxia Xiang Yanjuan +3 位作者 Xin Mudi He Wenhui xu guangtong Qiu Lime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2-21,共10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pectral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graphene, N-doped graphene, and graphenemodified with functional group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urface and microstructure are charact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pectral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graphene, N-doped graphene, and graphenemodified with functional group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urface and microstructure are characterized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ompared with high-purity graphene, the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leads to moredefects in the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The quality of graphene, reflected by the intensity ratio of peak D and G modesin the Raman spectroscopy,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graphene-based two-dimensional carbon materials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igh-puritygraphene, and the absorption peaks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are obvious.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resultsillustrate the diverse chemical states of carbon, and the atomic ratio of carbon to oxygen directly reflects the quality ofthe graphene-based materials. The results of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samplesprovide an excellent basi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graphen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carbon material RAMAN FTIR XPS TEM
下载PDF
过氧化氢及其基本有机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 被引量:16
6
作者 史延强 夏玥穜 +3 位作者 温朗友 郜亮 徐广通 宗保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48-2059,共12页
烃类氧化与氮化反应是生产基础有机化学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反应,在满足和丰富人类物质需求方面贡献巨大,传统的工业氧化与氮化工艺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需绿色化转型。作为公认的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在烃类氧化和氮化的绿色生产工... 烃类氧化与氮化反应是生产基础有机化学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反应,在满足和丰富人类物质需求方面贡献巨大,传统的工业氧化与氮化工艺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需绿色化转型。作为公认的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在烃类氧化和氮化的绿色生产工艺中应用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过氧化氢生产现状,重点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浆态床过氧化氢生产技术,以己内酰胺、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为例,介绍了过氧化氢在绿色烃类氧化和氮化反应中的应用,汇报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在绿色化工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工业实践结果。多个成套绿色化工技术的成功开发突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多个化工生产基地提供全流程绿色生产技术,有力保障了我国化工行业的绿色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工 过氧化氢 烃氧化 烃氮化 己内酰胺 环氧丙烷 环氧氯丙烷
下载PDF
Zn/ZSM-5中Zn的赋存状态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忻睦迪 邢恩会 +3 位作者 欧阳颖 徐广通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50,共9页
利用原位水热合成法、液相离子交换法、等体积浸渍法、机械混合法以及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具有不同赋存状态的Zn改性ZSM-5分子筛(Zn ZSM-5),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27 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Zn的赋存状态进行全面表征。结果... 利用原位水热合成法、液相离子交换法、等体积浸渍法、机械混合法以及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具有不同赋存状态的Zn改性ZSM-5分子筛(Zn ZSM-5),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27 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Zn的赋存状态进行全面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原位水热合成以及液相离子交换法可使Zn物种以Zn 2+形式迁移至分子筛阳离子位;机械混合法以及固相离子交换法可使Zn物种以骨架外ZnO的形式赋存于分子筛表面;等体积浸渍法引入的Zn物种同时以赋存于阳离子位的Zn 2+以及分子筛外表面的ZnO颗粒形式存在;Zn物种与分子筛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Zn ZSM-5分子筛在正庚烷催化裂解反应中提高了BTX(苯、甲苯、二甲苯)的收率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改性 ZSM-5 阳离子位 氧化锌 催化裂解
下载PDF
S Zorb吸附剂中Zn2SiO4对汽油辛烷值及吸附剂脱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邹亢 刘超文 +3 位作者 徐广通 邱丽美 徐莉 王文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8-574,共7页
为了研究S Zorb吸附剂中Zn2SiO4对汽油辛烷值及吸附剂脱硫能力的影响,从S Zorb装置上采集了3个具有不同Zn2SiO4质量分数的吸附剂,以FCC汽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进行了脱硫实验。系统研究了吸附剂的物相组成和表面Ni元素化学态的... 为了研究S Zorb吸附剂中Zn2SiO4对汽油辛烷值及吸附剂脱硫能力的影响,从S Zorb装置上采集了3个具有不同Zn2SiO4质量分数的吸附剂,以FCC汽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进行了脱硫实验。系统研究了吸附剂的物相组成和表面Ni元素化学态的变化对汽油硫质量分数、脱硫前后辛烷值损失(ΔRON)和烃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吸附剂中Zn2SiO4物相质量分数的增加,其脱硫能力明显降低,同时吸附剂外表面n(NiS)/n(Total Ni)也随之增加。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吸附剂外表面n(NiS)/n(Total Ni)增加会导致吸附剂对FCC汽油中烯烃的吸附能力减弱,降低了烯烃加氢饱和的机会,使得FCC汽油脱硫前后的ΔRON减小。C4~C6烯烃加氢饱和生成链烷烃是导致FCC汽油辛烷值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脱硫 辛烷值 硅酸锌(Zn2SiO4) 硫化镍 汽油烃组成
下载PDF
Pt-Sn/γ-Al_(2)O_(3)工业失活重整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向彦娟 郑爱国 +4 位作者 忻睦迪 袁蕙 王春明 徐广通 马爱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1,共7页
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工业失活Pt-Sn/γ-Al_(2)O_(3)型PS-Ⅴ重整催化剂的载体形貌与微观结构,活性金属位置、尺寸与聚集状态等信息进行了深入表征。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结果显示失活剂载体结构完好,与新鲜剂无明显差异,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 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工业失活Pt-Sn/γ-Al_(2)O_(3)型PS-Ⅴ重整催化剂的载体形貌与微观结构,活性金属位置、尺寸与聚集状态等信息进行了深入表征。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结果显示失活剂载体结构完好,与新鲜剂无明显差异,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失活剂中载体部分转化为蜂窝状或片状结构的α-Al_(2)O_(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活性金属形成了大量的Pt-Sn合金聚集体,尺寸在20~150 nm之间,统计平均尺寸为50 nm左右;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Cs-STEM)观测结果表明未聚集的Pt原子在载体表面依然呈现原子级分散特性;CO探针原位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失活剂中Pt金属形成聚集。同时从载体和金属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工业失活剂微观结构,给出了其结构变化与催化剂性能下降之间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CO探针原位红外光谱 Pt-Sn/γ-Al_(2)O_(3) 重整催化剂 失活剂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可逆性吸脱附材料用于气相色谱法测定喷气燃料中芳烃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延强 徐广通 +2 位作者 常春艳 张智华 陶志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2-652,共11页
为提高喷气燃料中芳烃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分析速率,解决荧光指示剂吸附法面临的荧光指示剂供应问题,提出采用气相色谱(GC)快速测定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方法。通过制备芳烃可逆性吸脱附材料,并将其用于气相色谱柱固定相,实现了... 为提高喷气燃料中芳烃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分析速率,解决荧光指示剂吸附法面临的荧光指示剂供应问题,提出采用气相色谱(GC)快速测定喷气燃料中芳烃总量的方法。通过制备芳烃可逆性吸脱附材料,并将其用于气相色谱柱固定相,实现了喷气燃料中饱和烃与芳烃的气相色谱分离。该气相色谱法的芳烃测定结果与芳烃配制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9999,加标回收率100%±5%,定量结果准确,重复性标准偏差为0.21%,重复性良好。为确定该气相色谱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定了加氢裂化和直馏两种工艺来源的喷气燃料样品,讨论了喷气燃料饱和烃和芳烃相对密度对喷气燃料中芳烃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换算结果的影响,并与GB/T 11132—2008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法)和NB/SH/T 0939—2016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采用核磁共振(NMR)分析方法对加氢裂化和直馏两种工艺来源的喷气燃料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烯烃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和直馏两种工艺来源的喷气燃料样品中烯烃最大质量分数不超过1%,不会对芳烃含量的测定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芳烃 吸附材料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滚动规划框架的多无人机协同轨迹快速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广通 邹汝平 +2 位作者 王祝 孙景亮 龙腾 《无人系统技术》 2021年第2期33-39,共7页
面向多无人机协同轨迹快速规划的需求,提出基于滚动规划框架轨迹高效求解方法,将协同轨迹规划问题分解为若干短时域规划子问题,通过降低求解维度,提升协同轨迹规划效率。在考虑飞行性能与避障/避撞约束的基础上,设计了终端状态启发的目... 面向多无人机协同轨迹快速规划的需求,提出基于滚动规划框架轨迹高效求解方法,将协同轨迹规划问题分解为若干短时域规划子问题,通过降低求解维度,提升协同轨迹规划效率。在考虑飞行性能与避障/避撞约束的基础上,设计了终端状态启发的目标函数,确保滚动规划结果能够准确收敛到终端状态。定制基于剩余距离的速度调节机制,通过动态调速保证规划结果的时间一致性。使用序列凸优化方法求解短时域轨迹规划问题,进一步提升规划效率。典型任务想定下的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满足避障/避撞与性能约束的前提下,快速生成短时域协同轨迹(耗时小于1s),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协同轨迹规划 滚动规划框架 凸规划 速度调节机制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聪 徐广通 +1 位作者 宗保宁 谢在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8-702,共15页
燃料电池汽车(FCV)以氢气作燃料可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所带来的排放污染和大量化石能源消耗问题。氢燃料的纯度特别是氢气中一些痕量杂质的存在将影响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保障燃料电池的长周期良好运行,在FCV氢源国际和... 燃料电池汽车(FCV)以氢气作燃料可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所带来的排放污染和大量化石能源消耗问题。氢燃料的纯度特别是氢气中一些痕量杂质的存在将影响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保障燃料电池的长周期良好运行,在FCV氢源国际和国家标准ISO 14687-2、SAE J2719及GB/T 37244中均对各杂质含量提出相应的限值要求。为系统认识、评价氢气中重要痕量杂质分析的各技术标准方法,以便在氢气纯度分析中得到合理的应用,本文全面整合了除颗粒物外的其他13种气体杂质的现有分析技术标准及对应方法,分析了各方法与测定要求的满足情况;综合阐述了各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际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氢气中各杂质分析以离线技术为主、集成度低、实施性差等问题,提出需自主设计多种关键杂质组分同时分析的集成联用方法,构建满足FCV用氢气品质保证的完整分析监测体系以及未来应主要向在线分析技术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氢气 痕量杂质 在线分析
下载PDF
预浓缩与GC-SCD/MS联用测定燃料电池车用氢气中超痕量多形态硫化物和甲醛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聪 王亚敏 +3 位作者 张祎玮 徐广通 宗保宁 谢在库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0-1451,共12页
为更准确高效地实现氢气中多种超痕量杂质的测定,将预浓缩技术、气相色谱(GC)搭载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和质谱仪(MS)集成联用,同时测定氢燃料中的超痕量形态硫和甲醛。采用特制冷阱预浓缩捕集并排空样品基体,单毛细柱分离后经微流切割... 为更准确高效地实现氢气中多种超痕量杂质的测定,将预浓缩技术、气相色谱(GC)搭载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和质谱仪(MS)集成联用,同时测定氢燃料中的超痕量形态硫和甲醛。采用特制冷阱预浓缩捕集并排空样品基体,单毛细柱分离后经微流切割分流,实现了一次进样,分别在SCD和MS上同时测定氢气中的超痕量形态硫和甲醛。参照ISO 21087—2019的规范完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进样500 mL时,硫化氢和甲醛的检出限分别低达0.011 nmol/mol和0.208 nmol/mol,均优于目前已报道的灵敏度水平。各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达0.995以上;重复精密度为1.60%~8.24%,加标回收率为92.96%~103.40%。该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高,集成高效,对中国燃料电池车用氢气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 预浓缩 硫化学发光检测法 硫化物测定 甲醛测定
下载PDF
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原子尺度微观结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文会 张乐 +5 位作者 向彦娟 韩伟 户安鹏 李会峰 徐广通 郑爱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借助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Cs-STEM)对Al 2O 3负载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进行原子尺度结构表征,以期解析活性相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Al 2O 3表面,存在金属单原子、“原子簇”及“小金属簇”等“碎片”结构,该结... 借助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Cs-STEM)对Al 2O 3负载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进行原子尺度结构表征,以期解析活性相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Al 2O 3表面,存在金属单原子、“原子簇”及“小金属簇”等“碎片”结构,该结构利用常规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无法清晰地观察到。通过分析这些微观结构的衬度信息及结合X射线能谱的结果(STEM-EDS)可知,该“碎片”结构为分散在Al 2O 3载体表面的活性金属组分。根据不同外界条件(硫化度、温度)下HDS催化剂的原子尺度结构图可分析出,这些金属“碎片”结构随硫化程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逐渐发生聚集,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MoS 2活性相片晶。此外,将微观结构与HDS活性进行关联可知,“碎片”结构对催化剂的HDS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镜 加氢脱硫催化剂 微观结构 活性组分
下载PDF
发生学视角下运河古村的空间解析及保护策略——以浙东运河段半浦古村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广通 何依 +1 位作者 殷楠 孙亮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7期77-85,共9页
文章以运河古村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村落空间构成与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当前保护规划呈现的当前化、表象化与零散化问题,借鉴发生学研究方法,将运河古村历史环境视为动态建构的过程,从宗族社会与运河经济入手,对古村空间进行"还... 文章以运河古村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村落空间构成与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当前保护规划呈现的当前化、表象化与零散化问题,借鉴发生学研究方法,将运河古村历史环境视为动态建构的过程,从宗族社会与运河经济入手,对古村空间进行"还原"与"叠合",厘清村落演化的时间脉络与空间拓展过程,揭示两大作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充分认识运河古村的价值特色,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运河古村空间精准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运河 半浦古村 空间解析 保护策略 发生学
下载PDF
硅铝材料酸性和孔径对减压渣油接触裂化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小敏 汪燮卿 +3 位作者 徐广通 张书红 郑金玉 邹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5-1051,共7页
以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热解色谱和热重质谱,考察了无序介孔硅铝材料(JSA)的酸性和孔径对其接触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剂/油质量比条件下,当JSA的孔径相近时,随着JSA中弱B酸酸量和总酸量的增加,减压渣油的初始裂化温度逐渐降... 以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热解色谱和热重质谱,考察了无序介孔硅铝材料(JSA)的酸性和孔径对其接触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剂/油质量比条件下,当JSA的孔径相近时,随着JSA中弱B酸酸量和总酸量的增加,减压渣油的初始裂化温度逐渐降低,裂化能力增强,裂化产物中汽、柴油馏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增大,C 20+馏分相对质量分数减小;同时,减压渣油接触裂化的生焦率低,JSA上积炭的起始燃烧温度逐渐升高;在酸性相当条件下,JSA孔径小于15.85 nm时,孔径的变化对减压渣油起始裂化温度、裂化产物分布、生焦率、接触剂上的积炭影响不明显;JSA孔径增至15.85 nm以上时,C 20-馏分相对质量分数减小,C 20+馏分相对质量分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介孔硅铝材料(JSA) 酸性 孔径 减压渣油 接触裂化
下载PDF
利用Operando IR-MS研究S Zorb工艺中烯烃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蕙 徐广通 +4 位作者 史延强 忻睦迪 陈帅 邱丽美 邹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9,共9页
设计构建了用于S Zorb反应化学研究的Operando IR-MS分析表征平台,开发了烯烃加氢反应Operando IR-MS表征技术。以炼油厂运行装置使用的S Zorb工业新剂、待生剂及参比剂为对象,以正丁烯为反应探针分子,系统考察了影响烯烃加氢造成辛烷... 设计构建了用于S Zorb反应化学研究的Operando IR-MS分析表征平台,开发了烯烃加氢反应Operando IR-MS表征技术。以炼油厂运行装置使用的S Zorb工业新剂、待生剂及参比剂为对象,以正丁烯为反应探针分子,系统考察了影响烯烃加氢造成辛烷值损失的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与新剂相比,待生剂的烯烃相对消耗量大幅减少,其变化趋势与吸附剂中ZnS和碳的质量分数均成负相关;吸附剂表面的活性Ni对加氢和脱硫反应贡献均较大;吸附剂上NixSy的生成及量的增加抑制烯烃的加氢反应。因此,在保证脱硫率前提下为降低汽油的辛烷值损失,可通过抑制吸附剂上过多的活性Ni、选择性调变表面Ni的存在形态、合理控制吸附剂表面ZnS和积炭量等综合方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ndo IR-MS表征技术 S Zorb吸附脱硫技术 催化剂 烯烃加氢反应 辛烷值损失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社区微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以武汉钢花120社区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许广通 何依 毕瑜菲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1期108-115,共8页
该文以老旧社区微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社区微空间类型与特征进行了界定。然后针对社区微空间与居民生活紧密关联性,反思当前"旧改"中单一的大拆大建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借鉴扬·盖尔的"PSPL调研法",以生活性... 该文以老旧社区微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社区微空间类型与特征进行了界定。然后针对社区微空间与居民生活紧密关联性,反思当前"旧改"中单一的大拆大建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借鉴扬·盖尔的"PSPL调研法",以生活性问题为导向对社区微空间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以空间性需求为导向对社区微生活进行详实的调查,进而提出将"微空间的生活化"和"微生活空间化"作为社区微空间的两种优化策略,并以钢花120社区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倡导一种面向社会生活网络营建的居民自组织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微空间 PSPL调研法 评价 优化策略 钢花社区
下载PDF
反应挤出制备GMA接枝聚烯烃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广通 张攀岗 +2 位作者 陈强 祁小宁 赵永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2期50-53,共4页
介绍了化学滴定法和红外光谱分析2种表征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烯烃接枝率的方法,分析了GMA熔融接枝聚烯烃的反应机理,从反应挤出接枝物的影响因素、性能变化及其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反应挤出制备GMA接枝聚烯烃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聚烯烃 反应挤出 接枝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下载PDF
反应挤出制备i PB-g-GMA的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攀岗 许广通 +2 位作者 辛超 陈骏逸 赵永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5-8,共4页
以全同立构聚丁烯-1(i PB-1)、过氧化二异丙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i PB-g-GMA。结果表明:GMA的接枝率在挤出温度190℃时最高,接枝率随主机螺杆转速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熔体流动速率(MFR)在... 以全同立构聚丁烯-1(i PB-1)、过氧化二异丙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i PB-g-GMA。结果表明:GMA的接枝率在挤出温度190℃时最高,接枝率随主机螺杆转速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熔体流动速率(MFR)在转速为60 r/min时最大。随着挤出温度的升高,接枝物拉伸性能降低,弯曲性能、缺口冲击强度和邵氏硬度等均略有下降;转速增加使其弯曲性能、缺口冲击强度和邵氏硬度等力学性能均略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 全同立构聚丁烯-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