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粪便Cu、Zn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俊香 邹国元 +5 位作者 孙钦平 李钰飞 赵祥 郎乾乾 刘本生 李吉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259,共6页
为了解畜禽粪便中Cu、Zn含量在近年来的变化趋势,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牛粪、猪粪和鸡粪中的Cu、Zn含量、随时间变化和区域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畜禽粪便中Cu、Zn含量表现为猪粪(500.9、1 121.5 mg/kg)>鸡粪(121.8、436.3 mg/kg)>... 为了解畜禽粪便中Cu、Zn含量在近年来的变化趋势,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牛粪、猪粪和鸡粪中的Cu、Zn含量、随时间变化和区域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畜禽粪便中Cu、Zn含量表现为猪粪(500.9、1 121.5 mg/kg)>鸡粪(121.8、436.3 mg/kg)>牛粪(52.1、202.6 mg/kg)。猪粪Zn含量随年代变化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增加速率约为55.9 mg/(kg·年);鸡粪Cu含量随年代变化呈下降趋势(P<0.05),下降速率约为6.55 mg/(kg·年)。不同区域猪粪Cu、Zn含量有差异,广西猪粪Cu含量最高,平均值为796.6 mg/kg,湖南省猪粪Zn含量最高,平均为1 674.1 mg/kg。研究表明,鸡粪中的Cu近年来得到较好的控制,而猪粪Zn控制效果较差;由于猪粪Cu、Zn含量高,长期施用条件下存在土壤Cu、Zn累积的风险,因此应重点加强饲料行业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特征 有机肥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连续施用城镇达标生活污泥对苹果和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影响
2
作者 白家云 许俊香 +6 位作者 孙钦平 姚海 杨英杰 和亮 高始涛 熊建军 刘艳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2,共10页
为探究连续施用生活污泥对苹果和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中量施用污泥(T2)、高量施用污泥(T3)和低量施用污泥(T4)4个处理,分析污泥不同用量、不同施用年限苹果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 为探究连续施用生活污泥对苹果和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中量施用污泥(T2)、高量施用污泥(T3)和低量施用污泥(T4)4个处理,分析污泥不同用量、不同施用年限苹果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苹果中的Cd、Cr、Pb、Hg和As含量均未超过限量标准。施用污泥3 a,土壤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低于警戒线71.98%~75.98%、66.57%~69.90%、92.32%~94.01%、78.59%~90.40%、17.22%~23.29%;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低于警戒线9.51%~16.08%、82.50%~86.75%。施用污泥3 a,Hg和As含量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比背景值增长29.52倍、83.14%。T2—T4处理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与背景值相比升高78.38%、95.69%、48.18%,Hg的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从11.00%~17.02%增长至19.32%~33.70%,As从21.55%~24.61%增长至31.54%~39.17%。基于Cd和Hg计算的污泥安全施用年限较短,为32.30~116.31、36.07~129.91 a。综上,连续施用生活污泥3 a,苹果果实和土壤均处于无污染状态;随施污泥年限增加,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Hg和As)、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均升高,其中Hg和As是主要贡献因子。基于施肥量计算的污泥安全施用年限,Cd和Hg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元素。污泥合理利用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园土壤 城镇达标生活污泥 重金属污染风险
下载PDF
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三维有限元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徐俊祥 王艳强 +1 位作者 李旭 罗滔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为了了解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支护后围岩的稳定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例,采用隐式弹粘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地下洞室群毛洞工况、锚杆+锚索+衬砌联合支护工况及支护参数优化后围岩的变形... 为了了解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支护后围岩的稳定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例,采用隐式弹粘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地下洞室群毛洞工况、锚杆+锚索+衬砌联合支护工况及支护参数优化后围岩的变形、应力场分布及D-P点安全系数。结果表明:采用锚杆+锚索+衬砌联合支护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小地下洞室群围岩的位移量,提高D-P点安全系数,使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围岩的稳定性更好。锚杆长度在6m~8m范围变化及锚索预应力变化对围岩的变形、应力以及D-P点安全系数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围岩局部有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动态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分层开挖 锚喷支护 三维有限元 D-P点安全系数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长度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志杰 徐成 +4 位作者 王嘉伟 魏子棋 李瑞尧 徐君祥 杨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16,共8页
为研究不同长度玄武岩纤维(BF)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随龄期发展的规律,设置相同掺量、不同长度纤维工况,比较喷射混凝土不同龄期基础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探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3种长度(6、16、50 mm)BF掺入对... 为研究不同长度玄武岩纤维(BF)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随龄期发展的规律,设置相同掺量、不同长度纤维工况,比较喷射混凝土不同龄期基础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探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3种长度(6、16、50 mm)BF掺入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所提高,前期随龄期增长快,后期增长较慢,长度变化对强度提升效果影响存在差异。2)综合评价,抗压强度排序为BF-16>BF-50>BF-6。3)经曲线拟合分析可知,BF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近似满足公式y=a×x^b的关系。4)3种长度(6、16、50 mm)BF掺入后,混凝土抗剪强度随龄期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BF对喷射混凝土抗剪强度起负作用。5)弯曲韧性试验中,BF喷射混凝土初裂荷载有所提升,但不存在明显裂后韧性。6)BF长度对混凝土初裂荷载发展不存在明显优劣规律,综合考虑BF-16为最优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龄期 纤维长度
下载PDF
铜、锌污染梯度对自然林地和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钰飞 李吉进 +3 位作者 许俊香 刘本生 乔玉辉 孙钦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2-1503,共12页
为从污染程度的角度探索土壤线虫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以重金属铜和锌为扰动因子,设置不同程度的胁迫水平,通过恒温培养试验对比高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林地和低生物多样性的农田土壤线虫群落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林地土... 为从污染程度的角度探索土壤线虫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以重金属铜和锌为扰动因子,设置不同程度的胁迫水平,通过恒温培养试验对比高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林地和低生物多样性的农田土壤线虫群落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林地土壤线虫数量随Cu和Zn的添加浓度升高而降低;农田土壤线虫总数呈现低浓度扰动条件下降低,中、高浓度又反弹的现象。占绝对优势的食细菌线虫数量变化规律与线虫总数相近;自然林地中捕食杂食性线虫仅在添加高浓度Zn处理有所减少,而在农田土壤中,中、高浓度Cu,以及低浓度Zn处理均呈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重金属梯度对自然林地线虫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是降低了农田线虫的香农指数,提高了优势度。总体上,Cu和Zn扰动对自然林地线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上,对农田线虫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生态指数上。就污染程度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的角度而言,高多样性的自然林地线虫群落对Cu和Zn污染的抵抗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食物网 线虫多样性 抵抗力 稳定性 重金属胁迫
下载PDF
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钰飞 许俊香 +6 位作者 刘本生 孙钦平 李吉进 刘建斌 郎乾乾 孙仁华 靳红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1-1930,共10页
为探索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基于BIOLOG微平板培养方法,对比了鸡粪源、猪粪源和牛粪源沼液在等氮条件下加入土壤后的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同无任何添加的对照相比,不同来源的沼液对... 为探索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基于BIOLOG微平板培养方法,对比了鸡粪源、猪粪源和牛粪源沼液在等氮条件下加入土壤后的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同无任何添加的对照相比,不同来源的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牛粪沼液处理中最高,而猪粪沼液中微生物量碳则同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鸡粪沼液引发了微生物最高的碳源利用强度,而猪粪沼液则表现出抑制的趋势。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在鸡粪沼液处理中达到最高,显著高于猪粪沼液(P<0.05)。对于氨基酸碳源的利用,各沼液处理均表现出抑制的趋势,但仅在猪粪沼液处理中达显著水平(P<0.05)。鸡粪沼液相比其他处理显著促进了微生物对羧酸的利用(P<0.05)。相比其他处理,鸡粪沼液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McIntosh均一度指数的最高值也出现在鸡粪沼液处理,但其仅显著高于猪粪沼液处理(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猪粪沼液处理的微生物碳代谢群落同对照的差异最大,相比而言牛粪和鸡粪沼液对微生物代谢群落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不同来源沼液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其长期的效应有待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微生物量碳氮 群落代谢特征
下载PDF
秦皇岛市沿海浴场海蜇蜇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峰 张重阳 +6 位作者 葛昀 李宏巨 徐俊祥 吕喆 王耀辉 杨兴伟 周建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分析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海蜇蜇伤的预防、海蜇暴发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至2018年秦皇岛市暑期(7~8月)沿海各浴场救护站上报的2659例海蜇蜇伤患者数、性别、年龄构成,... 目的分析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海蜇蜇伤的预防、海蜇暴发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至2018年秦皇岛市暑期(7~8月)沿海各浴场救护站上报的2659例海蜇蜇伤患者数、性别、年龄构成,蜇伤严重程度等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海水表层温度与海蜇蜇伤患者数的相关性。结果在秦皇岛市沿海7个浴场中,东山浴场(1101例)和浅水湾沿线(1365例)蜇伤人数最多,最少的是黄金海岸浴场(只有5例),2016、2017、2018年不同浴场蜇伤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77、1890、492例,χ2=490.611,P<0.05)。2659例患者中儿童(≤14岁)1124例,成人1535例;男性1570例,女性1089例。各浴场海蜇蜇伤患者以轻中型为主,轻型患者2589例(97.37%),中型61例(2.29%),重型9例(0.34%)。海水表层温度与蜇伤例数间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秦皇岛市海蜇蜇伤主要分布在东山浴场和浅水湾沿线,构成特点以轻型为主,同时受到科普宣传、医疗救护、环境因素、海蜇集合漂移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蜇伤 环境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蒙华铁路阳城隧道土砂分界地层分界面位置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杰 李瑞尧 +3 位作者 徐海岩 唐力 徐君祥 周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5-1445,共11页
为了解决隧道穿越土砂分界地层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土砂分界地层围岩稳定性进行探究,重点探讨地层种类及其厚度变化对围岩变形、塑性区扩展及支护结构受力的... 为了解决隧道穿越土砂分界地层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土砂分界地层围岩稳定性进行探究,重点探讨地层种类及其厚度变化对围岩变形、塑性区扩展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单一地层,土砂分界地层会影响洞周应力分布,分界面处围岩容易先出现塑性区,且土砂分界地层围岩变形性质与软弱的全砂岩地层更为接近; 2)在土砂分界地层分界面处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收敛,易出现拉应力; 3)土砂分界地层中,随着砂层所占比例的增大,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不断增大,且分界面所在台阶处支护结构的应力发展会提前达到更高的峰值; 4)当分界面出现在上台阶时,围岩会产生极大的塑性变形,支护结构承受相对较大的应力,是土砂分界地层中最不利的分界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土砂分界地层 围岩稳定性 现场试验 室内试验 数值试验
下载PDF
规模化蛋鸡养殖粪污污染防治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俊香 孙钦平 +2 位作者 李钰飞 刘本生 李吉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明确我国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粪污从产生到处理过程中现行的主流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模式,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养殖场实地调研对粪污污染防治全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粪污污染防治全程包括蛋鸡养殖、粪污清理、粪污收集运输和粪污资源化... 为明确我国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粪污从产生到处理过程中现行的主流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模式,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养殖场实地调研对粪污污染防治全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粪污污染防治全程包括蛋鸡养殖、粪污清理、粪污收集运输和粪污资源化处理4个环节。蛋鸡养殖环节多采用层叠式笼养和阶梯式笼养;粪污清理环节通常采用传送带清粪和刮粪板清粪;粪污收集运输环节的主流技术是“传送带收集-车辆运输”和“储存池暂存-车辆运输”;粪污处理环节主要包括肥料化处理和饲料化处理2种技术。基于以上分析,形成了6项典型技术模式,分别是传送带清粪-第三方堆肥技术模式、刮粪板清粪-第三方堆肥技术模式、传送带清粪-饲料化处理技术模式、刮粪板清粪-饲料化处理技术模式、刮粪板清粪-就地堆肥技术模式和刮粪板清粪-就地饲料化处理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蛋鸡养殖 粪污 污染防治 技术模式
下载PDF
沼液淹没土壤抑制根结线虫及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钰飞 刘本生 +4 位作者 许俊香 李吉进 郎乾乾 乔玉辉 孙钦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9-1257,共9页
为探索沼液抑制根结线虫的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以番茄为试供作物,对比了种植前沼液淹没土壤(BSS)、种植期间浇灌沼液(BS)和加热(HE)3种方法对根结线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与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CK)处理相比, BSS处理抑制根结... 为探索沼液抑制根结线虫的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以番茄为试供作物,对比了种植前沼液淹没土壤(BSS)、种植期间浇灌沼液(BS)和加热(HE)3种方法对根结线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与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CK)处理相比, BSS处理抑制根结线虫效果最为明显,防效高达97.1%,根结指数分别比HE和BS处理降低96.9%和92.9%。HE处理尽管在处理土壤后显著降低了根结线虫数量,但在最后破坏性取样时(结束试验)出现反弹,根结线虫数量甚至高于CK处理。对于土壤线虫群落,CK处理中以植食性线虫为主(81.8%);两个沼液处理中食细菌线虫占优势(平均78.3%),且其中的杂食捕食性线虫在土壤前处理后消失,在试验结束时又重新出现,但所占比例依然非常低。沼液淹水方式的高效防控效果揭示了利用沼液防控根结线虫的关键期在于线虫入侵到植物根部之前的幼虫期。然而,在盆栽系统中,沼液淹水的方式也对作物生长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趋势。高量沼液施用防控病害的同时引发的植物毒害作用以及环境污染风险,需要进一步开展田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沼液 淹水 土壤线虫群落 土壤食物网
下载PDF
蒙华铁路阳城隧道土石分界处地层大变形机理分析及整治措施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杰 李瑞尧 +2 位作者 徐海岩 徐君祥 唐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63,83,共4页
蒙华铁路阳城隧道在穿越土石分界处时出现了软岩大变形,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和进度。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从围岩物理力学性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土石分界处地层大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 蒙华铁路阳城隧道在穿越土石分界处时出现了软岩大变形,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和进度。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从围岩物理力学性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土石分界处地层大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变形是由不良地质和施工共同作用所致。针对大变形提出了反压回填、加密降水、注浆加固、换拱以及设置横撑的整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大变形整治 试验研究 土石分界处地层 整治措施
下载PDF
含水率对全风化红砂岩地层隧道围岩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志杰 徐君祥 +2 位作者 李瑞尧 唐力 徐海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全风化红砂岩胶结程度极差,水敏感性高,遇水易软化崩解,隧道开挖过程中极易产生大变形,探究含水率对该地层隧道施工影响极有必要。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全风化红砂岩隧道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变形... 全风化红砂岩胶结程度极差,水敏感性高,遇水易软化崩解,隧道开挖过程中极易产生大变形,探究含水率对该地层隧道施工影响极有必要。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全风化红砂岩隧道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加密降水措施。研究结果发现:全风化红砂岩存在最优含水率,当围岩含水率在12.74%左右时,围岩岩性较好;数值模拟显示围岩处于最优含水率时,围岩变形最小。由天然含水率加密降水至最优含水率附近可有效减少围岩变形量,降低幅度可达40%~50%;现场采取加密降水后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实测值与数值模拟值拟合较好,最大偏差10%左右,证实数值模拟有相当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含水率 全风化红砂岩 围岩变形 降水措施
下载PDF
考虑川藏铁路控制性工程的甲供物资基地选址决策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锦 徐君翔 +1 位作者 郭静妮 唐秋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5,共10页
剖析国内外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考虑决策者的决策心理行为,改进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利用直觉模糊交叉熵定义新的记分函数,基于G1赋权法和熵值法构建组合赋权模型,提出基于改进前景理论的直觉模糊多属性... 剖析国内外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考虑决策者的决策心理行为,改进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利用直觉模糊交叉熵定义新的记分函数,基于G1赋权法和熵值法构建组合赋权模型,提出基于改进前景理论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针对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的"两桥两隧"控制性工程建设特征和沿线重点工程布局情况,拟设定11个甲供物资基地作为备选址方案,考虑决策者的不同决策偏好,运用本文提出的改进决策方法,得到不同决策偏好下的最优选址方案排序。结果表明:如果决策者是冒险型的,则最佳选址方案为康定和波密;如果决策者是中间型的,则最佳选址方案为林芝和康定;如果决策者是保守型的,则最佳选址方案为林芝和泸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甲供物资 选址决策 前景理论 直觉模糊集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深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志杰 王如磊 +5 位作者 徐君祥 吴凡 李学广 窦廷明 李炜 张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1-1939,共9页
风积沙作为一种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不稳定围岩,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探究风积沙围岩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开展现场量测试验,根据实测的围岩压力分布特征,得到深埋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式,... 风积沙作为一种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不稳定围岩,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探究风积沙围岩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开展现场量测试验,根据实测的围岩压力分布特征,得到深埋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现场量测数据对比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埋风积沙地层围岩压力分布很不均匀,但普遍拱部较小,初期支护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计算分析得深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压力采用太沙基计算公式是较为合理的,进一步优化得深埋风积沙隧道垂直方向围岩压力计算图示采用“双峰”形分布,水平方向围岩压力计算图示采用“阶梯”形分布,相比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传统模式更安全,与实际衬砌受力状态更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风积沙隧道 围岩压力 初期支护 现场监测 荷载分布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敏哲 徐君翔 +1 位作者 冯宗贤 朱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2-245,共4页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接受的康复治疗方法分两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康复训练...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接受的康复治疗方法分两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48例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萎缩程度;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43/50)相比,试验组97.91%(47/48)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酸痛疲劳、屈伸受限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酸痛疲劳、屈伸受限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和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和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与试验组6.25%(3/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月板出现损伤的患者接受关节镜术后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康复效果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术后康复
下载PDF
混杂复合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杰 李瑞尧 +3 位作者 徐君祥 徐成 朱敢平 史瑞瑾 《路基工程》 2020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切口梁,对11种配合比的单掺及混掺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以比例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断裂能为评判指标,对其断裂性能、混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F纤维和PF单掺...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切口梁,对11种配合比的单掺及混掺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以比例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断裂能为评判指标,对其断裂性能、混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F纤维和PF单掺纤维混凝土断裂试验呈现出脆性破坏;试验中CTF,PF纤维断裂试验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2,1.0 kg/m^3;基于双掺纤维(CTF+PF)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试验中双掺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计算得到对应于fl,fu和GF的混杂效应系数分别为1.146,1.117,1.247,呈混杂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复合纤维 切口梁试验 断裂性能 混杂效应
下载PDF
基于工厂调研的堆肥原料种类和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俊香 孙钦平 +3 位作者 郎乾乾 李钰飞 刘本生 李吉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12-2418,共7页
为了解我国堆肥原料种类和理化性质,于2017—2018年对全国34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展调研,采集堆肥原料样品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累计采集动物粪便、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蔬菜尾菜、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和餐厨垃圾等堆肥... 为了解我国堆肥原料种类和理化性质,于2017—2018年对全国34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展调研,采集堆肥原料样品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累计采集动物粪便、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蔬菜尾菜、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和餐厨垃圾等堆肥原料样品共36种523个,未采集到马粪、驴粪、骡子粪和圈粪。畜禽粪便氮磷钾总养分呈升高趋势,牛粪、猪粪、羊粪和鸡粪与20 a前相比分别增加27.4%、8.2%、1.7%和26.9%,其中氮增加幅度为-12.5%~19.7%,磷增加幅度为17.1%~56.1%,钾增加幅度为-8.2%~21.9%。不同原料N/P差异性大,畜禽粪便N/P普遍低于秸秆类。在过去的20 a间,马粪、驴粪、骡子粪和圈粪等不再是主要的堆肥原料。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堆肥N/P与C/N呈显著正相关,堆肥时可通过调控C/N获得适宜的N/P,减少土壤磷素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调研 堆肥原料 种类变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一种基于LSTM的OFDM-VLC后失真补偿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俊翔 林邦姜 +2 位作者 汤璇 申晓欢 赖奇伟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
非线性是限制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传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虽然可以有效提升VLC的频谱效率,但其较高的峰均值比使得系统受到更多非线性损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后失真补偿方法,建立局... 非线性是限制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传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虽然可以有效提升VLC的频谱效率,但其较高的峰均值比使得系统受到更多非线性损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后失真补偿方法,建立局部信号的联系,补偿VLC系统中的线性与非线性传输损伤。仿真表明:视距传输下,相比于基于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基于沃尔泰拉级数和基于记忆多项式的后失真补偿方法,基于LSTM的后失真补偿方法改善了信号的前向误差幅度性能,在达到相同误码率条件下提高了信号的偏置电压和动态范围,降低了约4 dB的信噪比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线性补偿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工矿企业人员安全与智能跟踪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军祥 罗立群 武圆梦 《中国矿业》 2021年第9期88-96,共9页
针对工矿企业人员的潜在危险和智能矿山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强化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探讨了以互联网与数字技术为媒介,跟踪人员的智能定位技术;概述了矿山人员安全的传统监管特点和传统安全监管的安全局限,以... 针对工矿企业人员的潜在危险和智能矿山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强化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探讨了以互联网与数字技术为媒介,跟踪人员的智能定位技术;概述了矿山人员安全的传统监管特点和传统安全监管的安全局限,以人员定位跟踪技术方法与精度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定位技术手段和定位传输精度特点,总结了TOA、AOA、TDOA、RSSI四种数字化定位系统原理和定位模型;以矿山选矿厂各生产车间的3D模型为例,构建选矿厂车间生产人员的定位模型并组网跟踪。通过监控计算机程序与信号交互网络图,介绍了实现工矿企业人员安全的智能跟踪过程和通信传输效率;从电气、通风、供暖、排水以及数据捕捉等方面,通过示例说明了管理因素和日常运行维护对矿山监控系统进行系统优化与改进的效果,总结了矿山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以更好地实现智能矿山的安全生产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人员定位 智能跟踪 网络监控 潜在危险
下载PDF
The Kiloton Class Jiaojia Gold Deposit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Genesis 被引量:25
20
作者 SONG Mingchun DENG Jun +7 位作者 YI Pihou YANG Liqiang CUI Shuxue xu junxiang ZHOU Mingling HUANG Tailing SONG Guozheng SONG Yingx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01-824,共24页
The recent deep prospecting results in the Jiaojia area of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ndicate that the Jiaojia ore field composed of several individual gold deposits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is actually an ultra-large ... The recent deep prospecting results in the Jiaojia area of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ndicate that the Jiaojia ore field composed of several individual gold deposits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is actually an ultra-large gold deposit.This deposit covers an area of ~40 km2,and shows a structural control by the Jiaojia fault and its secondary faults.Gold orebodies generally occur along the same mineralization-alteration belt,and the main orebodies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 or exhibit a parallel or overlapping distribution.This deposit's reserves are estimated to be 1,200t of gold,being the first gold deposit of more than 1000t gold reserves in China.The No.Ⅰ-1 orebody in the Shaling-deep Sizhuang ore blocks holds gold reserves greater than 350 t,or 29 percent of the total reserves,followed by the No.Ⅰ orebody in Matang-Jiaojia ore blocks with exceeding 150t gold reserves.This deposit mainly occurs in the footwall of the Jiaojia fault,and presents zoned patterns in mineralization,alteration and structures.The strongly mineralized zones agree with strongly altered and tectonically fractured zones.These orebodies display strataform-like,veinlike or lenticular shapes,and generally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pinching out and reappearing,branching and converging,expanding and shrinking.The orebodies commonly occur along positions where the fault strike changes and in gentle locations with dips changing from steep to gentle.The main orebodies are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and tend to be gentle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deep.The orebodies mainly plunge to the southwest,with plunge angle of 45°-606° Orebodies near the main plane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have more gold resource than those away from main fault zone.The slant depth of orebodies is generally larger than the length along its strike direction; orebodies become thick and gold grades become low from the shallow area to the deep area.Ore-forming fluids are H2O-CO2-NaCl±CH4 type with medium-temperature and moderate to low salinity.Sulfur isotopic values (δ34SCDT) for gold ores range between 11.08‰ and 12.58‰,indicating mixed sulfur sources; hydrogen isotopic values (δDVSMOW) range from-83.68‰ to-116.95‰ and oxygen isotopic values (δ18OV-SMOW) range between 12.04‰ and 16.28‰.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suggest that ore-form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primary magma,and mixing with a large amount of atmospheric water during the late stage.The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gold deposits are associated with magmatic activities which have mantle crust-mixed source,and also share some similarities with orgenic and epithermal hydrothermal golddeposits.Because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gold deposits with unique metailogenic features and formation setting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gold deposit types in the world,we call it the Jiaojiatype gold deposits.The kiloton class Jiaojia gold deposit is related to fluid activities,extension and detachment resulted from thermal upweiling of magmas.The strong 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to late stage of early Cretaceous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lead to active fluids,and provided abundant ore-forming materials for gold depsoits.Moreover,many extensional structures resulting from crustal extension provided favourable space for orebody posi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loton class Jiaojia gold deposit deep prospecting Jiaojia fault ore-hosting regularity genesis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