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虎 徐良成 张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院...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收治的院前急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院前急救,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实施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心动过速转归率、血细胞指标、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血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复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选择普罗帕酮、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各有优劣。普罗帕酮起效快,安全性相对较低,胺碘酮起效慢,安全性更高,适用范围广,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救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在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公豪 徐良成 +2 位作者 赵艳丽 彭中兴 赵云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期99-103,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慢性激活可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系统性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S介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效应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和病理效应。基于此,AngⅡ可用于构建多种心血管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慢性激活可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系统性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S介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效应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和病理效应。基于此,AngⅡ可用于构建多种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在针对RASS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介绍AngⅡ在构建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其在高血压、心肌肥大和纤维化、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心房颤动及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作为干预靶点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血管疾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药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
3
作者 李公豪 徐良成 +2 位作者 刘琨 赵云峰 尹德录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09-212,共4页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远期疗效与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中药因其多效性和安全性,可降低ISR发生率。该文介绍中药干预ISR的基础实验和临床前应用情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ATH/EVMT/ATO复合阻燃剂对HDPE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晓松 熊煦 +3 位作者 李珊珊 马立波 徐亮成 居定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8,共5页
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主要原料,POE-g-MAH为相容剂,氢氧化铝(ATH)、膨胀蛭石(EVMT)和三氧化二锑(ATO)为复合抑烟阻燃剂,通过密炼、粉碎和注塑等工艺制备了抑烟型阻燃HDPE材料。分析了POE-g-MAH含量、ATH/EVMT配比及(ATH/EVMT)填充量... 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主要原料,POE-g-MAH为相容剂,氢氧化铝(ATH)、膨胀蛭石(EVMT)和三氧化二锑(ATO)为复合抑烟阻燃剂,通过密炼、粉碎和注塑等工艺制备了抑烟型阻燃HDPE材料。分析了POE-g-MAH含量、ATH/EVMT配比及(ATH/EVMT)填充量对HDPE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OE-g-MAH能够增强ATH、EVMT与HDPE基体的相容性,适量添加能够提高HDPE材料的力学性能。当POE-g-MAH含量占(ATH/EVMT)填充量的10%、ATH/EVMT配比为3∶2、(ATH/EVMT)填充量为90份(54/36)、ATO为8份时,抑烟阻燃HDPE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8.36 MPa、弯曲强度为35.86 MPa、冲击强度为7.30 kJ/m^(2),抑烟阻燃性能达到F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抑烟阻燃 力学性能 膨胀蛭石 氢氧化铝
下载PDF
偶联剂对天然橡胶/气相法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硫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亮成 陈晓松 +1 位作者 高炜斌 熊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9-654,共6页
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化制得天然橡胶(NR)/气相法白炭黑复合材料。采用无转子硫化仪、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双(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NR/气相法... 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化制得天然橡胶(NR)/气相法白炭黑复合材料。采用无转子硫化仪、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双(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NR/气相法白炭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69用量增加,DCP硫化NR的硫化速度指数下降,硫化时间延长,NR/气相法白炭黑复合材料的100%和300%定伸应力下降;气相法白炭黑表面因A151处理而接枝上了有机结构,当A151用量为气相法白炭黑的1.5wt%时,胶料的力学性能最佳。SEM表明,气相法白炭黑经过偶联剂Si69、A151处理后在天然橡胶内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气相法白炭黑 偶联剂 过氧化二异丙苯
下载PDF
薄层塑化技术要点和进口与国产环氧生物塑化材料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宝营 粱亮 +3 位作者 刘明 xu liangcheng 史伟同 张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8-951,共4页
目的:详细阐述薄层塑化技术要点,比较进口环氧树脂与国产环氧树脂(特宁)塑化标本的特点。方法:选取犬头标本1个,将其连续矢状位切片,并按切片顺序分为奇数组与偶数组,经脱水、脱脂、浸胶、裱片、硬化等步骤制作薄层塑化切片,... 目的:详细阐述薄层塑化技术要点,比较进口环氧树脂与国产环氧树脂(特宁)塑化标本的特点。方法:选取犬头标本1个,将其连续矢状位切片,并按切片顺序分为奇数组与偶数组,经脱水、脱脂、浸胶、裱片、硬化等步骤制作薄层塑化切片,在浸胶过程中奇数组选用进口环氧树脂;偶数组选用国产环氧树脂,其他实验步骤2组完全相同。结果:在浸胶反应的早期、中期、晚期,国产组产生的气泡明显要比进口组速度快而且数量多,国产环氧树脂具有更低的黏稠度和更高的渗透性。国产环氧树脂与进口环氧树脂具有相似的质量和特性。国产环氧树脂组切片与进口环氧树脂组切片相比可能组织回缩更小、透明度更好、组织间分辨率更高。结论:国产环氧树脂与进口环氧树脂有着相似的质量和特性,制作出的产品都有很好的透明度和组织分辨率,但国产环氧树脂相比具有较低的黏稠度,渗透性更强,可能制成产品组织回缩更小、透明度和组织分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塑化 进口环氧树脂 国产环氧树脂 特点
下载PDF
基于有向网络理论的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焦玉玲 徐良成 +2 位作者 李津 张鹏 李思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针对制造企业的复杂装配线工作站优化设计和生产柔性化要求,提出基于有向网络理论的解决办法.首先结合装配线平衡问题简单算例,说明装配流水线作业流程图满足有向图特征,并用矩阵表示,将复杂网络图信息转换为可计算的数据信息,实现了流... 针对制造企业的复杂装配线工作站优化设计和生产柔性化要求,提出基于有向网络理论的解决办法.首先结合装配线平衡问题简单算例,说明装配流水线作业流程图满足有向图特征,并用矩阵表示,将复杂网络图信息转换为可计算的数据信息,实现了流水装配线平衡的计算机计算与程序设计.其次以29个节点装配流程为例,在满足作业元素的时间、流水节拍以及作业元素优先关系的约束条件下,以装配线时间损失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有向图网络理论计算装配线平衡问题和U型装配线设计,平衡率达到93.81%,验证了有向网络图理论求解生产线平衡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实现了计算机程序计算.本研究为制造企业大型流水线设备自动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网络图 U型装配线 启发式算法 时间损失率
下载PDF
简单直线和U型装配线平衡中的改进阶位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焦玉玲 邢小翠 +2 位作者 朱春凤 徐良成 邹连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8,共6页
针对简单直线和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提出了改进阶位法.依据产品加工的作业元素时间和优先关系,综合考虑作业元素的时间阶位值和位置阶位值,求得综合阶位值.运用改进阶位法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得到简单直线、单U型和双U型装配线的生产... 针对简单直线和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提出了改进阶位法.依据产品加工的作业元素时间和优先关系,综合考虑作业元素的时间阶位值和位置阶位值,求得综合阶位值.运用改进阶位法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得到简单直线、单U型和双U型装配线的生产线平衡结果.结合算例1,对简单直线和U型装配线平衡效果与分枝定界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改进阶位法的结果优于分枝定界法;结合实验算例2,验证了改进阶位法平衡效果好于时间阶位法,因此,改进阶位法是求解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双U型装配线 改进阶位法
下载PDF
理论研究三氟取代己烯与甲基二恶唑酮的酰胺化反应
9
作者 徐良成 张祥标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40-42,共3页
我们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p^(*)Ir催化三氟取代己烯与甲基二恶唑酮的反应机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催化循环圈主要包括烯烃的配位、C(sp^(3))-H键活化、甲基二恶唑酮的配位、烯丙基-铱-氮宾体的生成及其异构化、迁移插入和质子脱金... 我们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p^(*)Ir催化三氟取代己烯与甲基二恶唑酮的反应机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催化循环圈主要包括烯烃的配位、C(sp^(3))-H键活化、甲基二恶唑酮的配位、烯丙基-铱-氮宾体的生成及其异构化、迁移插入和质子脱金属化。C-H键活化是该酰胺化反应的速率决速步骤,并且影响着这个反应的收率。甲基二恶唑酮配位反应和迁移插入反应是反应大量放热主要的原因。该酰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9.7 kcal/mol,大约放能60 kcal/mol,与温和条件下反应是可进行的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P Ir催化 C0H键活化 迁移插入 酰胺化反应
下载PDF
母粒法制备聚丙烯/炭化纤维素纳米晶复合材料
10
作者 马立波 李珊珊 +2 位作者 陆红霞 徐亮成 陈晓松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共5页
将冷冻干燥的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高温处理,制成炭化纤维素纳米晶(CCNC),采用超声母料法将CCNC以母料的形式与聚丙烯(PP)制成PP/CCNC复合材料。使用SEM观察了CNC炭化前后的形貌变化情况以及CCNC在复合材料的分散情况;通过拉伸性能测... 将冷冻干燥的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高温处理,制成炭化纤维素纳米晶(CCNC),采用超声母料法将CCNC以母料的形式与聚丙烯(PP)制成PP/CCNC复合材料。使用SEM观察了CNC炭化前后的形貌变化情况以及CCNC在复合材料的分散情况;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考察了CCNC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DMA测试了CCNC对复合材料黏弹性的影响。SEM结果表明:CNC经过冷冻干燥、高温炭化后,由纳米棒状结构变成有序带状结构;复合材料的断面表明CCNC可以以纳米片的形式分散在PP基体中。拉伸测试结果表明:CCNC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模量上升。强度下降表明CCNC与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DMA测试结果发现:CCNC可明显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30%的CCNC即可使模量提高135.7%;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随着CCNC的加入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料法 纤维素纳米晶 炭化 聚丙烯
原文传递
希氏束起搏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重构改善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珠 任斐 +3 位作者 田静 徐良成 苏炳新 尹德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84-92,共9页
背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获益明显,但因其致心脏收缩不同步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逐渐被广泛关注。目的通... 背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获益明显,但因其致心脏收缩不同步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逐渐被广泛关注。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希氏束起搏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获得文献全文,检索时限为2010—2019年。搜索关键词或主题词为"希氏束起搏""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His bundle pacing""Heart failure""Cardiac dysfunction"。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并完成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4篇文献,最终共纳入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包括5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QRS间期(QRSd)短于术前[标准化均数差(SMD)=-2.15,95%CI(-2.78,-1.53),Z=6.75,P<0.001];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术前[SMD=1.26,95%CI(0.93,1.59),Z=7.55,P<0.001];术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低于术前[SMD=-2.11,95%CI(-2.77,-1.46),Z=6.29,P<0.001];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MD=-0.96,95%CI(-1.49,-0.44),Z=3.60,P<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SMD=-1.12,95%CI(-1.76,-0.48),Z=3.43,P=0.001]小于术前;术后6 min步行距离(6MWD)长于术前[SMD=2.69,95%CI(1.91,3.47),Z=6.77,P<0.001];术后左房室瓣反流(MR)小于术前[SMD=-0.71,95%CI(-1.07,-0.36),Z=3.93,P<0.001];术后脑钠肽(BNP)低于术前[SMD=-1.00,95%CI(-1.40,-0.59),Z=4.78,P<0.001];术后与术前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9,95%CI(-0.96,0.17),Z=1.37,P=0.171]。对纳入ORSd、LVEF、NYHA分级、LVEDD的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均未见明显发表偏倚(P>0.05)。结论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希氏束起搏通过逆转心室重构来明显提高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心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希氏束起搏 心脏重构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