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矿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抽采技术及效果研究
1
作者 陈本良 袁亮 +5 位作者 薛生 降文萍 杨科 周韬 李丹丹 吴静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3,共9页
淮南矿区为典型高瓦斯矿区,煤层碎软、渗透率低、瓦斯含量偏高、抽采难度大,为探讨地面煤层气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在矿区的技术可行性与瓦斯治理效果,在分析矿区主要煤层13-1煤储层特征基础上,采用应力解除法进行了煤层三向地应力测试,... 淮南矿区为典型高瓦斯矿区,煤层碎软、渗透率低、瓦斯含量偏高、抽采难度大,为探讨地面煤层气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在矿区的技术可行性与瓦斯治理效果,在分析矿区主要煤层13-1煤储层特征基础上,采用应力解除法进行了煤层三向地应力测试,结果显示三向应力场类型主要为σ_(h,max)>σ_(v)>σ_(h,min),具有实施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的充分条件;利用MFrac Suite软件分别模拟了水平段距离煤层1、3、5 m时的压裂缝参数,压裂缝半长最大107.33 m、最小89.47 m,具有理想的压裂效果,说明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在淮南矿区具有比较好的地质适应性与可行性。以潘一煤矿13-1煤层“L”型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CBM01井为研究对象,采用井下钻孔检测与数值模拟等手段综合分析了瓦斯治理效果,结果显示CBM01井抽采415 d即显著降低了煤层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距离水平井50、65 m处瓦斯压力由6.4 MPa分别降至2.6、2.7 MPa,降低幅度均超过55%,水平段两侧各15~20 m范围内瓦斯含量由13.5 m^(3)/t降至最大9.11 m^(3)/t、最小6.92 m^(3)/t,平均7.92 m^(3)/t,约10 m范围均降至8 m^(3)/t以下。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CBM01井抽采10 a的产气效果及瓦斯治理效果,气井抽采10 a累计产气约272.08×10^(4)m^(3),水平段倾向单侧约150 m范围内气含量均降至8 m^(3)/t以下、压力均降至3 MPa以下。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在淮南矿区瓦斯治理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矿区 分段压裂 水平井 抽采效果 瓦斯治理 检测钻孔
下载PDF
多工况输气管道泄漏声波信号自适应去噪
2
作者 薛生 谢晓贤 +1 位作者 郑晓亮 王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39,共13页
为实现极低信噪比下管道泄漏声波信号去噪,基于多通道信号的相关性,提出使用相关系数矩阵筛选变分模态分解所得模态分量。针对不同工况的泄漏信号,提出不依赖真值的去噪质量评价指标,将其作为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基于Pareto前... 为实现极低信噪比下管道泄漏声波信号去噪,基于多通道信号的相关性,提出使用相关系数矩阵筛选变分模态分解所得模态分量。针对不同工况的泄漏信号,提出不依赖真值的去噪质量评价指标,将其作为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基于Pareto前沿获取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佳模态数K和惩罚因子η,实现多工况自适应去噪。搭建了输气管道泄漏多工况实验平台,在不同工况、不同输入信号信噪比(-8~4 dB)下验证所提方法的去噪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噪声,-8 dB时去噪信号信噪比提升2.84 dB以上。对比基于单目标优化的去噪方法,-8 dB下新方法的信噪比和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3.65 dB和3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泄漏 自适应去噪 相关系数矩阵 多目标灰狼优化 PARETO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进展及展望
3
作者 薛生 郑晓亮 +2 位作者 袁亮 来文豪 张玉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4-694,共31页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仍时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不仅能指导防突措施科学的运用、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确保煤矿工人的作业安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一门涉及概率论、统...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仍时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不仅能指导防突措施科学的运用、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确保煤矿工人的作业安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一门涉及概率论、统计学和计算机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可以挖掘突出事故和指标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机器学习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已得到相对广泛的关注,并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其在突出预测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对机器学习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分析其在突出预测中面临的难点并展望其发展方向。首先,简述煤与瓦斯突出假说、发生机理与预测指标选择的研究现状;介绍机器学习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ELM)和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EL)等算法的应用,以及特征选择和缺失数据填补在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创新,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突出预测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例如事故与非事故样本的不平衡、数据的指标缺失和机器学习中的小样本等;最后,展望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改进算法性能、优化特征工程和增加样本量等。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有望开发出更为复杂、精准的模型,以提高对突出事故的准确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机器学习 突出预测 特征选择
下载PDF
不同剪切端面和围压下损伤煤体孔渗特性实验研究
4
作者 郑春山 董洋洋 +2 位作者 薛生 江丙友 赵洋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煤体损伤是影响渗透率变化和瓦斯流动的重要因素;采用多剪切端面损伤渗流测试系统和核磁共振仪,分析了不同剪切端面和围压下损伤煤体孔渗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损伤煤体内中大孔增多,吸附空间向渗流空间转化,孔隙间连通性变好;50%剪... 煤体损伤是影响渗透率变化和瓦斯流动的重要因素;采用多剪切端面损伤渗流测试系统和核磁共振仪,分析了不同剪切端面和围压下损伤煤体孔渗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损伤煤体内中大孔增多,吸附空间向渗流空间转化,孔隙间连通性变好;50%剪切端面情况下,渗流空间(驰豫时间T_(2)>10 ms)平均面积百分比由9.89%增大为14.94%;剪切应力作用下,煤体轴向变形量不断增大,50%剪切端面比30%剪切端面导致的轴向变形量大,而围压值越大,轴向变形量越小;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煤体渗透率先降低后缓慢增加,当应力达到煤体强度阈值时,损伤煤体渗透率以指数形式增大,50%剪切端面对应的渗透率值普遍比30%剪切端面的大,前者是后者的7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损伤煤体渗透率 多剪切端面 孔渗特性 围压 瓦斯流动
下载PDF
低渗煤中氮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吸附的表征模型
5
作者 杨靖浩 刘会虎 +3 位作者 张琨 刘峻麟 薛生 徐宏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0-985,共6页
地质领域常以等温吸附试验为研究方法,探究煤中气体之间的吸附行为。以刘庄矿13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N_(2)、CO_(2)气体吸附实验,在综合分析拟合回归系数平方R^(2)、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v与相对误差s的基础上,选出低渗煤中气... 地质领域常以等温吸附试验为研究方法,探究煤中气体之间的吸附行为。以刘庄矿13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N_(2)、CO_(2)气体吸附实验,在综合分析拟合回归系数平方R^(2)、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v与相对误差s的基础上,选出低渗煤中气体吸附的最佳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对于低渗煤中N_(2)吸附的模型拟合精度由高到低为:优化L模型>优化D-A模型>优化D-R模型>D-A模型>L模型>D-R模型>F模型;对于低渗煤中CO_(2)吸附的模型拟合精度由高到低为:优化L模型>优化D-A模型=优化D-R模型>D-A模型>L模型>D-R模型>F模型。实验结果可作为低渗煤层中气体吸附及CO_(2)封存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煤 吸附模型 氮气 二氧化碳 刘庄矿区
下载PDF
基于低温液氮浸溶处理的淮南矿区松软中阶煤孔隙特征
6
作者 李峰 薛生 +1 位作者 涂庆毅 张远远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3,共11页
为了研究低温液氮浸溶处理对淮南矿区中阶煤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影响,采用不同液氮浸溶时间处理煤样,通过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对煤体的孔隙结构加以测定,结合分形理论从多角度分析不同浸溶时间下煤体孔隙的发育规律及其尺度特征。结果表... 为了研究低温液氮浸溶处理对淮南矿区中阶煤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影响,采用不同液氮浸溶时间处理煤样,通过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对煤体的孔隙结构加以测定,结合分形理论从多角度分析不同浸溶时间下煤体孔隙的发育规律及其尺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液氮浸溶时间的增加,煤体总孔容由198.089×10^(-3) cm^(3)/g上升至371.553×10^(-3) cm^(3)/g,总比表面积则由4.984m^(2)/g下降至4.496 m^(2)/g,效果显著;煤体吸附孔减小,渗流孔增加,吸附孔的孔隙连通性增加形成更大级别的孔隙,逐渐向渗流孔转变;渗流孔分形维数和吸附孔分形维数与液氮浸溶时间呈现负线性相关,液氮浸溶对于渗流孔分形维数比对吸附孔分形维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渗流孔分形维数和吸附孔分形维数随着液氮浸溶时间的增大逐渐降低,表明了煤体内部孔隙随着液氮浸溶时间的增大结构复杂程度降低,孔隙之间的贯通性增强,煤体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增加;综合分形维数随着煤体平均孔径和总孔体积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总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液氮浸溶时间的增加,煤体综合分形维数下降,煤体的吸附能力有所减弱,渗流能力有所增强,有助于提升淮南矿区低渗煤层煤层气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浸溶 压汞 氮气吸附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液氮致裂
下载PDF
低轨卫星L频段中继通信载荷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冕 赵晖 +4 位作者 胡一皓 刘才瑞 薛晟 王晋阳 梁显锋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针对深远海和陆基间高速率实时数据通信需求,完成了一种应用于低轨卫星的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L频段中继通信载荷的设计和实现。该中继通信载荷将通信天线、射频前端、信号处理单元、电源变换单元和接口单元等集成化设计。接收前端... 针对深远海和陆基间高速率实时数据通信需求,完成了一种应用于低轨卫星的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L频段中继通信载荷的设计和实现。该中继通信载荷将通信天线、射频前端、信号处理单元、电源变换单元和接口单元等集成化设计。接收前端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设计,发射前端设计了GaN功率放大器以提高接收单元G/T值和发射单元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IRP)。信号处理单元集成了零中频接收结构和直接射频调制结构,可完成反向链路8Mb/s载荷数据接收解调及前向链路数据处理转发的功能。载荷单机和装星后的环境模拟测试以及星地通信回路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装星载荷可实现L频段卫星通信。整机质量为12.87 kg,在工作温度-25℃~+55℃范围内,发射端功率放大器输出大于30 W时,最大功耗为91.2 W(3.04 A/30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L频段中继通信 相控阵天线
下载PDF
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8
作者 薛盛 张玄 +5 位作者 何淋波 李莉 钟丽桢 黄少波 易耀辉 邵友元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64-67,71,共5页
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旨在研发一种灵敏度高、温变区间小、耐酸耐碱的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并将其应用在温变防伪涂料。选取黑色发色剂OBD-1、双酚A、十六醇为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壁材料,... 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旨在研发一种灵敏度高、温变区间小、耐酸耐碱的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并将其应用在温变防伪涂料。选取黑色发色剂OBD-1、双酚A、十六醇为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壁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外部形貌,通过激光粒径测定仪对微胶囊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微胶囊制备时的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和样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制备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热敏黑OBD-1 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原位聚合法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声场分析
9
作者 王强 薛生 +2 位作者 郑晓亮 张磊 谢晓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1-331,共11页
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声场产生机理和特性尚不明确,制约着管道泄漏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方法分析管道泄漏的气固作用,结合宽频噪声源模型和阵... 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声场产生机理和特性尚不明确,制约着管道泄漏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方法分析管道泄漏的气固作用,结合宽频噪声源模型和阵列成像技术进行泄漏声场分析和测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泄漏高速喷流冲击土壤致使泄漏孔外部形成空洞,并在泄漏孔和空洞内产生四极子声源。土壤阻隔导致流体速度和湍流动能减小,能量由流体传递至土壤颗粒,土壤颗粒运动速度达到了10 m/s。1 MPa管道内压下,泄漏喷流的最大流速超过1000 m/s,由此产生的气动噪声声压级达到了180 dB。相较于其他方向,泄漏孔向上时空洞更大,流场和声场能量更强。声场成像结果证明泄漏孔与声源重合,基于地面阵列的泄漏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泄漏 流固耦合 气动声学 声场成像 颗粒运动
下载PDF
埋地管道泄漏三维坐标-波速联合估计方法
10
作者 王强 薛生 +1 位作者 郑晓亮 郑春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9,共11页
为实现埋地输气管道泄漏精确定位,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在土表检测泄漏振动声波,并提出基于非均匀L形阵列的泄漏源三维坐标和波速联合估计方法。大孔径非均匀L形阵列内嵌小孔径L子阵,由小孔径子阵结合Root-MUSIC算法求解远场信源DOA与波速... 为实现埋地输气管道泄漏精确定位,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在土表检测泄漏振动声波,并提出基于非均匀L形阵列的泄漏源三维坐标和波速联合估计方法。大孔径非均匀L形阵列内嵌小孔径L子阵,由小孔径子阵结合Root-MUSIC算法求解远场信源DOA与波速的约束关系,再利用大孔径L阵进行波速和近场信源距离的二维空间谱估计,最后根据估计结果计算三维坐标从而降低计算量。定位实验结果验证了L形阵列性能的优越性,基于L形阵列的联合估计法能够估计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泄漏振动声波传播速度,并得出泄漏源的三维坐标。相较于使用理论波速的定位方法,联合估计法定位误差降低了90.9%,避免了理论波速误差对定位的不利影响。联合估计法的计算耗时比直接三维空间谱估计降低了88%,且定位精度保持不变。根据远/近场判据计算出信源范围rmin~rmax,实验验证该范围内可实现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泄漏 波速估计 三维定位 非均匀L阵 空间谱估计
下载PDF
煤矿井下空气质量革命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亮 薛生 +1 位作者 郑晓亮 江丙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0,共9页
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以粉尘为主的毒害物质、高温、高湿、噪声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诱发的职业疾病长期困扰煤矿从业人员,目前职业病危害已超过安全事故对职工的伤害,严重制约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井下空气质量... 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以粉尘为主的毒害物质、高温、高湿、噪声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诱发的职业疾病长期困扰煤矿从业人员,目前职业病危害已超过安全事故对职工的伤害,严重制约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理念,全面总结了井下控降尘技术(包括煤层注水减尘技术、喷雾降尘技术、通风排尘技术、化学试剂抑尘技术、井下空气质量革命控降尘体系)、燃油车辆尾气治理、井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理论与技术突破,立足于“分源-分区-分级-分策”的粉尘高效治理理念,寻求建立多源多相多场粉尘协同降尘与综合治理的理论体系;指明了采掘区域粉尘高效智能防控技术及装备、矿井粉尘环境多参量同步智能监测技术及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指出必须充分融合理工医管学科建立煤矿粉尘防控多主体协同体系,为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由目前的起步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分步实现煤矿从业人员生命全周期职业健康的目标,最终做到煤矿职业病少发病或零发病,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空气质量革命 粉尘治理 防控尘 尾气治理 智能预警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丙梅 薛生 杨超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利用集成学习方法对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指标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集成学习方法中7种分类预测模型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7种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将模型的准确度和... 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利用集成学习方法对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指标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集成学习方法中7种分类预测模型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7种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将模型的准确度和海明损失作为评价指标,得出XGBoost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可以相对有效地对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进行预测。最后,利用SHAP值对XGBoost模型进一步解释,冲击地压危险性受弹性能指数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危险性预测 集成学习 海明损失 SHAP值 XGBoost
下载PDF
低渗煤中N_(2)吸附模型适用性分析
13
作者 杨靖浩 刘会虎 +2 位作者 张琨 薛生 徐宏杰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9期27-32,共6页
以中国两淮煤田低渗含煤区刘庄矿13煤和祁东矿7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N_(2)等温吸附试验。以回归系数平方、标准差和相对误差三种指标综合分析了Langmuir模型(简称L模型)、Toth模型(简称T模型)、Dubinin-Astakhov(简称D-A模型)、Dubinin-R... 以中国两淮煤田低渗含煤区刘庄矿13煤和祁东矿7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N_(2)等温吸附试验。以回归系数平方、标准差和相对误差三种指标综合分析了Langmuir模型(简称L模型)、Toth模型(简称T模型)、Dubinin-Astakhov(简称D-A模型)、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简称D-R模型)、Optimize Langmuir模型(简称优化L模型)、Optimize Toth模型(简称优化T模型)、Optimize Dubinin-Astakhov模型(简称优化D-A模型)、Optimize 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简称优化D-R模型),共8种模型对低渗煤中N_(2)吸附曲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组煤样中N_(2)吸附都符合经典IUPAC等温吸附分类标准中的第Ⅰ型等温吸附曲线;8种模型对低渗煤中N_(2)吸附的拟合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优化T模型>T模型>优化L模型>优化D-A模型>优化D-R模型>D-A模型>L模型>D-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模型 氮气 低渗煤 两淮煤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盐湖黏土中锂、铷、铯超常富集及其开发潜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彤 陈建洲 +5 位作者 丁成旺 马玉亮 梁辉 薛晟 张涛 杜小春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5-1927,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盐类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钾、钠、镁、锂、硼、溴、碘等盐类矿产。前人针对第四纪现代盐湖矿床、碎屑孔隙卤水矿床、古近纪—新近纪盐类矿床开展了大量的勘查和研究工作,为建设世界级盐湖... 1研究目的(Objective)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盐类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钾、钠、镁、锂、硼、溴、碘等盐类矿产。前人针对第四纪现代盐湖矿床、碎屑孔隙卤水矿床、古近纪—新近纪盐类矿床开展了大量的勘查和研究工作,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类沉积 古近纪—新近纪 盐类矿产 盐类矿床 超常富集 产业基地 盐湖
下载PDF
原生微生物降解煤对煤体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张远远 薛生 李峰 《安全》 2023年第9期23-30,共8页
为探究原生微生物降解煤对煤体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的影响,选用焦家寨煤矿新鲜煤样,采用半胱氨酸和生理盐水浸提其中原生微生物并进行厌氧培养;通过液氮吸附实验和压汞实验对煤体的孔隙结构进行测定,结合分形理论定量分析煤体孔隙特征。... 为探究原生微生物降解煤对煤体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的影响,选用焦家寨煤矿新鲜煤样,采用半胱氨酸和生理盐水浸提其中原生微生物并进行厌氧培养;通过液氮吸附实验和压汞实验对煤体的孔隙结构进行测定,结合分形理论定量分析煤体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微生物处理后,微孔孔容增加35.08%,比表面积增加48.06%;小孔孔容增加131.15%,比表面积增加98.60%;中孔孔容减少10.45%,比表面积减少2.81%;大孔孔容增加15.45%,比表面积增加9.60%;处理组微小孔分形维数为2.50263,比对照组降低1.5%;中孔分形维数为2.03579,比对照组增加8.05%。微生物厌氧降解处理对煤体孔隙发育效果显著;微小孔分形维数降低,煤体表面变得光滑、均匀质增强;中孔分形维数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煤孔隙 液氮 压汞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UKF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电流抑制方法
16
作者 宋汶秦 朱旭 +2 位作者 赵春娟 薛晟 王满良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基于柔直系统暂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对故障情况下MMC交流侧输出电流进行追踪,将故障电流分为稳态最大电流与不可控电流,通过在电流参考轴上对不可控电流分量进行消除,从而达到抑制故障电流的... 基于柔直系统暂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对故障情况下MMC交流侧输出电流进行追踪,将故障电流分为稳态最大电流与不可控电流,通过在电流参考轴上对不可控电流分量进行消除,从而达到抑制故障电流的目的。最后,通过软件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无迹卡尔曼滤波 电流限幅
下载PDF
TF-R1-脲醛树脂原位聚合法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
17
作者 钟丽桢 李莉 +3 位作者 何淋波 薛盛 刘柳 邵友元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9期60-64,共5页
以热(压)敏玫红TF-R1、双酚A、十六醇为原料,制备了TF-R1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然后以复配物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探究了原料配比对复配物变色性能的影响、转速及SiO2对芯材乳化液粒径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微胶... 以热(压)敏玫红TF-R1、双酚A、十六醇为原料,制备了TF-R1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然后以复配物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探究了原料配比对复配物变色性能的影响、转速及SiO2对芯材乳化液粒径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微胶囊成型的影响,并评价了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m(TF-R1)∶m(双酚A)∶m(十六醇)为1∶5∶60,复配物的温变区间为47.4~52.7℃;最佳转速为2000 r·min^(-1),加入适量SiO2能够有效分散芯材乳化液;当n(尿素)∶n(甲醛)为2∶3时,脲醛树脂预聚体的性能最佳;在预聚体浓度为25%、芯壁比为1∶3.5、缩聚时间为2.75 h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温变区间为50.1~56.3℃,变色时间为70.7 s,复色时间为65.1 s,变色可逆性良好,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TF-R1 脲醛树脂
下载PDF
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量化判识方法——以寺河矿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伟 袁亮 +4 位作者 张国亮 都海龙 薛生 贺光会 韩云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6-1023,共8页
为准确量化和动态反映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以沁水盆地寺河矿为研究区,采集煤体解吸瓦斯,测试分析了3号煤层及其7层邻近煤层解吸瓦斯组成成分,CH4,C2H6,CO2稳定碳同位素值,CH4氢同位素值及其分布特征,建立了基于稳定碳氢同位素和... 为准确量化和动态反映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以沁水盆地寺河矿为研究区,采集煤体解吸瓦斯,测试分析了3号煤层及其7层邻近煤层解吸瓦斯组成成分,CH4,C2H6,CO2稳定碳同位素值,CH4氢同位素值及其分布特征,建立了基于稳定碳氢同位素和组分平均值的采空区瓦斯分源计算模型,实现采空区沿走向推进时各煤层瓦斯来源的量化分源计算,并完成了与传统分源预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寺河矿主要煤层解吸气组分和稳定碳氢同位素值在横纵向均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瓦斯中甲烷体积分数随煤层深度增大而增大,瓦斯碳氢同位素随深度增大出现偏重的特点,5302工作面采空区沿走向瓦斯涌出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分本煤层涌入主体阶段、近邻近层涌入过渡阶段、动态平衡稳定阶段。随工作面推进,采空区内3号煤瓦斯涌出占比逐渐下降,最终稳定在20%~25%,近邻近层呈现先升后降并趋稳的特征,最终稳定在20%~25%,远邻近层9和15号瓦斯涌入主要在滞后工作面110 m后逐渐上升后趋稳,9号煤瓦斯最终占比20%~25%,15号煤瓦斯最终占比30%~35%。与传统分源预测结论相比,稳定碳氢同位素量化分源可以反映采空区内各煤层瓦斯涌出的动态演化过程,相比分源预测结论更有利于指导工作面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瓦斯来源 碳氢同位素 分布特征 分源计算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输出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兴贵 薛晟 李晓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30-2140,共11页
为克服传统交流微电网输出电压谐波含量高和对外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半桥串联结构的微电网,即将微源、交直流变流器及储能装置等组成的发电单元接入MMC子模块直流侧构成三相逆变系统,再通过交... 为克服传统交流微电网输出电压谐波含量高和对外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半桥串联结构的微电网,即将微源、交直流变流器及储能装置等组成的发电单元接入MMC子模块直流侧构成三相逆变系统,再通过交流母线接入滤波器、保护装置及负载等组成微电网。基于系统孤岛运行等效电路,建立系统输出电压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系统输出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输出电压波动、能量调度和微源输出功率协调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Simulink中搭建了系统模型。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推导和分析的正确性,验证了该微电网拓扑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孤岛运行 输出特性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综合法的城市供电系统安全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媛媛 张泓磊 +3 位作者 张振振 杨斌 薛生 郑晓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145,149,共6页
为了科学地评价城市供电系统安全,从运行方式、设备因素、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四方面综合考虑城市供电系统安全性,建立了一套城市供电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城市供电... 为了科学地评价城市供电系统安全,从运行方式、设备因素、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四方面综合考虑城市供电系统安全性,建立了一套城市供电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城市供电系统安全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运用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有机耦合,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排序;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体城市供电系统安全性模型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将此方法运用在某市供电系统中进行安全评价,最终结果验证了此方法在城市供电系统安全评价中的良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电系统 安全评价 改进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博弈论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