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定点医院管理经验分享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建国 范巧玲 +11 位作者 陆春梅 许普 闫钢风 淳于凌峰 刘亚尊 陈轶维 卢燕鸣 张婷 俞蕙 王立波 许姜姜 周文浩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9-845,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性疫情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5月,上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容易免疫逃逸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儿童病例数骤增。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立,在儿童专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性疫情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巨大挑战。2022年3~5月,上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Omicron变异株传染性强、容易免疫逃逸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儿童病例数骤增。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立,在儿童专科医院和方舱医院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自2022年4月7日至6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定点医院共收治871例儿童新冠肺炎病例,其中3岁以下儿童568例(65.2%),轻型/普通型病例870例(99.9%),1例重型病例。该文报告该定点医院对儿童新冠肺炎病例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构建病例入院流程,强化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规范化诊疗,优化重症管理预警和救治系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护理策略,落实“一人一策”中医中药治疗方案,优化出院流程、加强床位周转,严格全轨迹防控、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构建结构化病历系统、借助信息平台、适应病例大流量工作模式,开展科学研究、分析诊疗经验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39-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Omicron变异株 医院管理 儿童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免疫抑制和免疫健全脓毒症患儿28天内死亡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纯颖 刘婷彦 +3 位作者 应佳云 陈伟明 闫钢风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目的评估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因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收入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考察免... 目的评估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因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收入PICU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考察免疫抑制患儿入PICU 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15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PICU出院诊断脓毒症连续病例385例,排除入科后24 h内死亡和PICU获得性脓毒症病例,251例PICU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免疫抑制组110例(43.8%),免疫健全组141例。与免疫健全组比较,免疫抑制组以住院转入患儿(70%)为主,PICU维持治疗需求(血管活性药物、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高、24 h PRISM评分高,不明确感染部位比例高,免疫抑制组接受ECMO治疗者全部死亡,持续肾脏代替治疗(CRRT)存活率为17.4%,入PICU第28 d病死率69.1%。免疫健全组和免疫抑制组28 d内存活和死亡患儿比较,除脓毒性休克、有创机械通气、CRRT、PRISMⅢ评分、乳酸>2 mmol·L^-1比例、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脱离PICU时间、24 h内放弃治疗、总放弃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免疫抑制组入PICU 28 d内存活和死亡因素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RISMⅢ评分、有创机械通气、乳酸>2 mmol·L^-1是免疫抑制组和免疫健全组入PICU 28 d内病死率的共同危险因素,休克是免疫抑制组入PICU 28 d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儿病死率较高;伴免疫抑制相关基础疾病的脓毒症患儿病死率更高;PRISMⅢ评分、48 h内有创机械通气和入院乳酸值(>2 mmol·L^-1)是其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建立早期预警指标,对免疫抑制患儿进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免疫抑制 粒细胞缺乏 预后模型 28天病死率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四相开关磁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桑徐阳 颜钢锋 +1 位作者 王远东 时侠圣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5,共6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大、启动时转子震荡的问题,将改进磁链估算模型和PWM技术应用到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中。对四相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合适的磁链模型和开关表,分析了电机启动时转子震荡...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大、启动时转子震荡的问题,将改进磁链估算模型和PWM技术应用到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中。对四相开关磁阻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合适的磁链模型和开关表,分析了电机启动时转子震荡的原因,设计了参考转速变化的磁链估算模型;将PWM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结合起来,提出了通过占空比调节控制周期内等效电压的大小,进而控制转矩改变量大小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优化前后电机的启动性能和转矩脉动抑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改进磁链估算模型后,有效解决了启动时转子震荡的问题,提高了启动转矩;引入PWM的开关磁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转矩脉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启动优化 脉宽调制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室早期感染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铮铮 陶金好 +8 位作者 闫钢风 程晔 蔡小狄 陈扬 谢新宝 陈功 陆国平 陈伟明 沈丛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1-248,共8页
目的研究单中心儿童专科医院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室期间早期感染特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9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肝移植术后患儿,统计术后早期病原体检出率、种类、感染部... 目的研究单中心儿童专科医院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室期间早期感染特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9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肝移植术后患儿,统计术后早期病原体检出率、种类、感染部位及耐药情况。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对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70例肝移植术后患儿。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肝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病例为31例(44.3%),其中27例(87.1%)微生物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病原菌131株,来源分别为下呼吸道(深部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61株(46.6%)、腹腔引流液39株(29.8%)、血液及中心导管21株(16.0%)、尿路10株(7.6%)。多部位感染常见,同一病例2个部位及以上感染率为45.0%。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占67.1%,革兰阳性菌占11.5%,真菌占27.4%。前3位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3株(25.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株(6.9%)及铜绿假单胞菌8株(6.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株;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26株,19.9%),对氟康唑敏感。按照感染部位排列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最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假单胞菌,尿路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9 h(P=0.038)、PICU住院时间中位数为7天(P=0.017)、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8天(P=0.013),他克莫司最高浓度为15.9 ng/mL(P=0.014),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于1岁(OR=4.37,95%CI:1.03~18.6,P=0.046)与术后感染有关。结论儿科医院近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患儿早期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为呼吸道及腹腔感染;病原体主要是G-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其中G-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特点;移植后早期感染可能与患儿的年龄(小于1岁)、手术时间长、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PICU住院时间长以及他克莫司浓度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儿童 耐药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钢风 陆国平 +1 位作者 陆铸今 陈伟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1-705,共5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目前推荐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通过体外循环改善患者氧合和去除二氧化碳,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肺功能,在ARDS应用时具有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改善低氧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目前推荐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通过体外循环改善患者氧合和去除二氧化碳,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肺功能,在ARDS应用时具有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改善低氧血症等优势。近年来该技术在儿童ARDS应用的报道逐渐增多。该文就ECMO在儿童ARD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game analysis based on an agent-based artificial stock market re-examined 被引量:1
6
作者 LIU Cheng WU Yi-li yan gang-fe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64-569,共6页
This work re-exam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game analysis (Joshi et al., 2000) based on an agent-based model, Santa Fe Institute Artificial Stock Market. Allowing for recent research work on this artificial model, ... This work re-exam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game analysis (Joshi et al., 2000) based on an agent-based model, Santa Fe Institute Artificial Stock Market. Allowing for recent research work on this artificial model, this paper’s modified game simulations found that the dividend amplitude parameter is a crucial factor and that the original conclusion still holds in a not long period, but only when the dividend amplitude is large enough. Our explanation of this result is that the dividend amplitude pa- rameter is a measurement of market uncertainty. The greater the uncertainty, the greater the price volatility, and so is the risk of investing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greater the risk, the greater the advantage of including technical r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based model Technical trading Asset prices SIMULATION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非血液肿瘤疾病患儿侵袭性真菌 感染临床研究
7
作者 崔利丹 闫钢风 +9 位作者 朱珺珍 何明丽 张群群 梅世月 雷志 刘敏 苏军 李远哲 成怡冰 陆国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目的总结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血液肿瘤疾病患儿不同类型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非血液肿瘤疾病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 目的总结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血液肿瘤疾病患儿不同类型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非血液肿瘤疾病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真菌结果阳性共267例,其中确诊IFI 59例。其中非血液肿瘤疾病58例,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11±4.09)岁。IFI合并各系统慢性基础疾病28例。IFI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生素(100.00%)、留置各种导管(98.28%)、应用糖皮质激素(41.38%)、营养不良(20.69%)。58例IFI患儿中念珠菌感染31例(53.45%),曲霉菌12例(20.69%),呼吸道感染53例(91.38%)。IFI同期检出单纯病毒5例、单纯细菌23例、混合病原30例。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CI)组和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组患儿进行比较,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CI和IPA患儿营养不良和粒细胞缺乏等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I在PICU并不少见,且预后差。念珠菌和曲霉菌仍是PICU中IFI的主要致病菌,呼吸道是最常见的IFI感染部位。IFI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存在营养不良和IgM降低的患儿发生ICI概率可能更高,应及早识别并经验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缺乏患儿更易合并IPA,该类患儿临床启动早期经验性治疗时要覆盖曲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