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cathodic protection performance and preventing biofouling dual functional Cu_(2)ZnSnS_(4)/TiO_(2)nanotube composite material
1
作者 XUE Jun-jie QIN Ying-nan +3 位作者 yan ke-xin SAND Wolfgang GAO Hong-tao WANG N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583-3595,共13页
A new typ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cathodic protection technology(a combination of seawater corrosion and biological fouling resistance)is being actively researched to alleviate the serious corrosion of marine metal m... A new typ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cathodic protection technology(a combination of seawater corrosion and biological fouling resistance)is being actively researched to alleviate the serious corrosion of marine metal materials.At present,there is almost no research on anti-corrosion and anti-fouling dual functional materials.In this paper,Cu_(2)ZnSnS_(4)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iO,nanotubes through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modific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time is 24 h,Cu_(2)ZnSnS_(4)/TiO_(2)nanocomposite material exhib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coupling with the protected 304 SS,with its open circuit potential shifts negatively to-1.04 V.This material improves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hotochemical cathodic protection of 304 stainless steel.The high removal rat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up to 93%)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 also proved that it has the effect of the anti-biological fou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lectrochemical cathodic protection ANTI-CORROSION Cu_(2)ZnSnS_(4) anti-biofouling Staphylococcus aureu
下载PDF
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蝗总科系统发生分析
2
作者 常会会 刘玄增 +1 位作者 严可欣 谢朝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11,共12页
【目的】对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和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和分析,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蝗总科(Acridoidea)内部尤其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方... 【目的】对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和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和分析,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蝗总科(Acridoidea)内部尤其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测定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碱基组成、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密码子使用频率(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tRNA二级结构等进行分析。以已知的蝗总科34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内群,以蜢总科(Eumastacoidea)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外群,构建13 PCGs+2 rRNA基因序列联合数据集,并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蝗总科系统发生关系。【结果】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561和15798 bp,均为闭合环状分子(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R544953和OR253923),均包含37个基因(13个PCGs、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及1个控制区,且均存在KD基因重排现象(即trnK-trnD发生重排形成trnD-trnK),A+T含量分别为74.4%和75.8%,存在明显的AT偏好性,基因排序、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和RSCU均与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其他物种相似。22个tRNA基因中有21个均能形成三叶草结构,只有trnS AGN缺少DHU臂。ML和BI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癞蝗科(Pamphag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斑翅蝗科(Oedipodidae)、网翅蝗科(Arcypteridae)、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及剑角蝗科(Acrididae)聚为一支,且支持癞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单系性;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物种聚为一支,并与蝗总科其他物种形成姐妹群关系;锥头蝗科负蝗亚科(Atractomorphinae)具有单系性,瘤锥蝗科因锥头蝗科物种的加入而不具有单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对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构建了蝗总科系统发生树,结果支持锥头蝗科、癞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单系性。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两个科的物种相互嵌套形成一个分支,支持将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中的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合并为一个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生 蝗总科 锥头蝗科 瘤锥蝗科
下载PDF
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早白垩世构造古地貌控砂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勇 纪友亮 +7 位作者 蒙启安 万宏峰 张革 任钰涛 严可欣 梁涛 陈富瑜 强志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3-511,共19页
构造活动是源-汇系统中形成古地貌和砂分散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在早白垩世是一个典型的断陷湖盆,经历了多期幕式断陷活动,但同沉积构造活动及其配置所产生的古地貌对层序结构特征、沉积体系及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构造活动是源-汇系统中形成古地貌和砂分散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在早白垩世是一个典型的断陷湖盆,经历了多期幕式断陷活动,但同沉积构造活动及其配置所产生的古地貌对层序结构特征、沉积体系及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仍不明确。文中以地震、测井、岩心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古地貌控砂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结合断层活动性分析,阐明了不同类型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和规律。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的综合研究表明:受控盆主断裂的幕式断陷活动及同沉积断裂的差异断陷活动影响,塔南凹陷发育横向凸起和走向斜坡2种类型的构造调节带,这些构造调节带是水系入盆的通道,控制着盆地的主体物源方向、沉积体系类型与分布特征;根据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发育部位,共识别出4种类型构造坡折带,分别是陡坡断崖型坡折带、陡坡断阶型坡折带、缓坡反向断阶型坡折带和盆内坡折带,它们各自控制了不同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沉积物入盆后,沉积物分散体系和砂体的分布特征受同沉积断裂的组合样式控制,研究区共发育梳状断裂系、叉状断裂系和平行断裂系3种同沉积断裂平面组合;与构造调节带相对应的断裂坡折带低部位是大型储层砂体,特别是低位扇三角洲或盆底扇砂体发育的有利部位,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断陷湖盆源-汇系统理论、指导断陷湖盆砂体分布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沉积构造活动 构造调节带 构造坡折带 控砂机制 下白垩统 塔南凹陷
下载PDF
燕麦蛋白-结冷胶冷诱导凝胶微观结构与控释特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晨 袁哲 +2 位作者 闫可心 胡海玥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热变性后的燕麦蛋白(oat protein isolate,OPI)与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葡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形成OPI-GG冷诱导凝胶,通过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 热变性后的燕麦蛋白(oat protein isolate,OPI)与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葡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形成OPI-GG冷诱导凝胶,通过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微结构以及分子构象的变化,探究不同凝胶微结构与凝胶控释特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G添加量为0.1%、pH 5时,凝胶硬度最大,随着GG浓度升高,凝胶硬度逐渐变弱。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的观察可知OPI-GG凝胶可形成两种网络微结构,在pH 4和pH 5时,OPI与GG之间由于静电引力使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形成致密且均匀的单网络微结构;在pH 6和pH 7时,OPI与GG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产生相分离,从而形成双网络结构。具有不同微结构的OPI-GG凝胶可作为基质包埋核黄素,双网络结构的凝胶可有效提高核黄素的包埋率(75%),其在pH 1.2磷酸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浸泡2 h后核黄素的释放率为33%;致密的单网络结构OPI-GG凝胶包埋率为61%,在pH1.2 PBS中可有效阻止核黄素的释放,其释放率为18%,并在pH 7.4 PBS中使核黄素逐步释放,8 h后释放率为53%。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制备的OPI-GG双网络结构冷凝胶具有较好的核黄素包埋能力,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OPI-GG单网络冷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能力,因此,不同微结构的OPI-GG冷凝胶具有作为营养素包埋和递送体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结冷胶 凝胶结构 控释性能 双网络结构
下载PDF
冷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海玥 闫可心 +2 位作者 赵娅柔 何琳琳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探究冷冻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质的影响,选取0.04 g/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研究,以-5℃和-20℃作为冷冻温度,冷冻3 d。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 为探究冷冻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质的影响,选取0.04 g/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研究,以-5℃和-20℃作为冷冻温度,冷冻3 d。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静态多散射稳定性分析仪以及倒置荧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冷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微观结构以及乳化性质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经冷冻处理和未经冷冻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亚基组成基本相同,冷冻使蛋白产生可逆变性;冷冻处理后的样品最大吸收峰在340 nm,证明冷冻后的大豆分离蛋白三级构象发生变化;冷冻后蛋白的β-类型结构均少于80%,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结构增多、β-转角减少,表明冷冻使大豆分离蛋白结构趋于无序化。通过研究浓度为0.002 g/mL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的粒径分布、稳定性和微观结构,发现未经冷冻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粒径多数在20μm以下,冷冻后,乳状液粒径峰型变宽,多数粒径分布在10μm~50μm之间,表明产生了聚集体;通过对乳状液微观结构的观察和对稳定性的测定,发现冷冻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中存在蛋白聚集体,且稳定性与未经冷冻处理蛋白乳状液相比明显较差,表明冷冻处理对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及乳化性质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冷冻处理 乳状液 三级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严可心 肖汀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31-633,共3页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是指使用了加量至最高4倍标准剂量的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但是症状未能得到缓解的慢性荨麻疹。目前国际指南建议的慢性荨麻疹三线治疗为奥马珠单抗,四线治疗为环孢素。在国内,也可以选择中成药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例...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是指使用了加量至最高4倍标准剂量的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但是症状未能得到缓解的慢性荨麻疹。目前国际指南建议的慢性荨麻疹三线治疗为奥马珠单抗,四线治疗为环孢素。在国内,也可以选择中成药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例如抗组胺药物与雷公藤多苷或昆仙胶囊等联合使用。目前缺乏等级较高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雷公藤多苷和昆仙胶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该文对近期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药物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难治性 慢性 奥马珠单抗 环孢素 雷公藤多苷 治疗
下载PDF
低吸油豆渣油炸裹层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夏衣旦·买买江 张楠 +3 位作者 石磊 闫可心 汪建明 郑志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将豆制品加工中的副产物豆渣研制开发为低吸油的油炸裹层,以豆渣为基料,研究酶解处理、颗粒大小、水分含量及表面活性剂对油炸样品含油率和含水率的影响;以油炸样品含油率和含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油炸裹层的... 为将豆制品加工中的副产物豆渣研制开发为低吸油的油炸裹层,以豆渣为基料,研究酶解处理、颗粒大小、水分含量及表面活性剂对油炸样品含油率和含水率的影响;以油炸样品含油率和含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油炸裹层的最佳制备参数条件为:豆渣经胰蛋白酶酶解处理后,粉碎豆渣至110目,调整水分含量至60%,添加1.5%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此条件下油炸样品含油率为11.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油炸裹层 含油率 工艺优化 正交
下载PDF
弗格森埃希菌生长曲线及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相思宇 陈建 +3 位作者 闫可心 李明宣 闫宗斌 薛书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54,共4页
为测定弗格森埃希菌半数致死量,采用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弗格森埃希菌的生长曲线,并确定菌液与稀释倍数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弗格森埃希菌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弗格森埃希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 h^12 h时... 为测定弗格森埃希菌半数致死量,采用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弗格森埃希菌的生长曲线,并确定菌液与稀释倍数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弗格森埃希菌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弗格森埃希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 h^12 h时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在12 h以后进入稳定期;采用活菌计数法绘制弗格森埃希菌对数生长期OD值与活菌数的函数关系,得到回归方程y=11.09x+0.157,R^2=0.995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确定了弗格森埃希菌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944×10^7 CFU,95%置信区间为1.557×10^7~4.817×10^7 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埃希菌 生长曲线 活菌数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细胞穿膜肽作为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可心 闫宗斌 +3 位作者 韩金成 张雪梅 薛书江 许应天 《特产研究》 2021年第6期147-150,156,共5页
细胞穿膜肽是一种包含5~3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自身不仅可穿透细胞膜,而且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还可以转运亲水分子(肽、蛋白质和核酸)以及纳米粒子等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入胞内进入细胞后可降解。由于细胞穿膜肽具有上述优点,近年来细胞穿... 细胞穿膜肽是一种包含5~3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自身不仅可穿透细胞膜,而且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还可以转运亲水分子(肽、蛋白质和核酸)以及纳米粒子等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入胞内进入细胞后可降解。由于细胞穿膜肽具有上述优点,近年来细胞穿膜肽已在肿瘤靶向治疗、新药开发、基因治疗和细胞转染载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对细胞穿膜肽的分类、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分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可欣 林滢莹 +3 位作者 童话 蔡毓灵 陈美端 姜倩 《特区经济》 2021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文旅融合大背景之下,茶文旅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身份与诉求朝着多元化发展,对学界和商界划分利益相关者类型也提出新要求。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旅游是其支柱型产业。因此,本文以武夷山茶文旅产业为例,采用多维细分法,从旅游系统出发... 文旅融合大背景之下,茶文旅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身份与诉求朝着多元化发展,对学界和商界划分利益相关者类型也提出新要求。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旅游是其支柱型产业。因此,本文以武夷山茶文旅产业为例,采用多维细分法,从旅游系统出发,初步划分出扮演相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将文旅融合作为视角,通过文化和旅游这两个维度,运用"文化—旅游"四象限模型,对扮演相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本文指出,与文化联系的紧密度越高,其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文化诉求就越强烈;与旅游联系的紧密度越高,其通过旅游获利的经济诉求就越强烈,但也存在追求旅游体验和以文化获利的情况。文化诉求和经济诉求不同,相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的类型也就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更加细致、微观的类别判定方法,对文旅融合下的其他文旅产业研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文化旅游融合 利益相关者 类型学 武夷山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苏娟 闫柯鑫 戴永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11期79-81,89,共4页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小学教师作为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是事关我国义务教育战略推行的大事。在此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平台进行介绍,包...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小学教师作为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是事关我国义务教育战略推行的大事。在此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平台进行介绍,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与系统实现,为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业务功能 系统架构 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茶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严可欣 林滢莹 +2 位作者 陈美端 童话 蔡毓灵 《湖南包装》 202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基于目前众多茶文旅产品单一、文旅融合浮于表面等现状,从文旅融合的视域出发,以南平市茶文化创意产品为例,探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依据多模态隐喻理论,从元素、色彩、文字和材质4个维度转喻产品文化理念,为设计赋予文化内涵... 基于目前众多茶文旅产品单一、文旅融合浮于表面等现状,从文旅融合的视域出发,以南平市茶文化创意产品为例,探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依据多模态隐喻理论,从元素、色彩、文字和材质4个维度转喻产品文化理念,为设计赋予文化内涵。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根据多模态隐喻理论,找到地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结合点,通过实现产品设计元素的普遍性、叙事性和鲜活性,来实现理念可视、产品可读和品牌忠诚,并由此创造南平市茶文化创意产品“茗心”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茶文化 文旅融合 隐喻理论
下载PDF
稳定干扰IFITM1表达的细胞系建立及对PRV、PCV2、TGE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佳怡 王爱兵 +4 位作者 杨凌宸 颜可欣 谭磊 王教顺 袁晓民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3-609,共7页
为构建稳定干扰(IFITM1)基因表达的猪空肠上皮细胞系J2-KD(knockdown,KD),并研究干扰IFITM1表达后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影响。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LKO.1-EGFP-Puro-IFITM1重组... 为构建稳定干扰(IFITM1)基因表达的猪空肠上皮细胞系J2-KD(knockdown,KD),并研究干扰IFITM1表达后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影响。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LKO.1-EGFP-Puro-IFITM1重组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表达IFITMshRNA的慢病毒,48 h后收集病毒上清。用收获的慢病毒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J2细胞)后,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及细胞有限稀释法,通过RT-PCR鉴定后,获得稳定干扰IFITM1基因的细胞系,并由MTT法验证干扰IFITM1表达对J2细胞生长无影响,将成功构建的干扰IFITM1表达的J2稳定细胞系命名为J2-KD。分别用PCV2、PRV和TGEV感染J2-KD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的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稳定干扰IFITM1表达的J2细胞系(J2-KD);在J2-KD细胞中PCV2和TGEV病毒复制拷贝数出现升高,而PRV出现降低的现象。表明,干扰IFITM1基因明显抑制PRV病毒复制,而促进TGEV和PCV2的复制,这为进一步研究猪源IFITM1蛋白功能及阐明其抗病毒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 稳定细胞系 慢病毒载体 伪狂犬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