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功率履带越野车用液力变矩器循环工况构建
1
作者 闫清东 杜艺舟 +1 位作者 刘城 魏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1,共9页
为解决液力变矩器的传统稳态试验工况同实车工况契合度不高、无法反应实车上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功率履带越野车用液力变矩器循环工况。在某型履带车辆实车工况数据基础上,统计分析液力变矩器在实车运行中的工况特征,选取了12... 为解决液力变矩器的传统稳态试验工况同实车工况契合度不高、无法反应实车上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功率履带越野车用液力变矩器循环工况。在某型履带车辆实车工况数据基础上,统计分析液力变矩器在实车运行中的工况特征,选取了12个统计特征参数和10个比例特征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况数据进行了降维处理,通过无监督学习中的K均值聚类算法完成了数据片段的聚类分析,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整合闭锁工况,获取典型工况片段用于循环工况重构,利用汉宁窗对片段进行平滑连接。以循环工况与总体数据主要特征值平均误差、连接处转速差值总和及斜率差值总和为目标,借助模拟退火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构建基于实车数据、契合液力变矩器实车运行特征的循环工况。结果表明,最终所得工况由叶轮转速——时间和闭锁信号——时间组成,主要特征参数平均相对误差为2.92%,与实车数据的工况特征表现一致。本研究成果为设计液力变矩器的可靠性试验工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液力传动 实车数据 工况分析 循环工况
下载PDF
半无限区域雪壤与车轮交互作用接触动力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闫清东 朱明 +2 位作者 魏巍 刘城 王美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5-933,共9页
车轮与雪壤交互作用是车辆在高原、极地等环境下安全行驶的基础。为构建准确表征车轮与雪壤接触过程的车轮-雪壤交互动态模型,建立圆盘加载仿真模型,获取典型雪壤的压力-沉陷关系;基于硬质雪壤建立车轮-雪壤交互数值仿真模型,对车轮-雪... 车轮与雪壤交互作用是车辆在高原、极地等环境下安全行驶的基础。为构建准确表征车轮与雪壤接触过程的车轮-雪壤交互动态模型,建立圆盘加载仿真模型,获取典型雪壤的压力-沉陷关系;基于硬质雪壤建立车轮-雪壤交互数值仿真模型,对车轮-雪壤交互接触作用力进行数值仿真。利用圆盘加载试验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车轮-雪壤交互平均接触应力关系建立车轮-雪壤交互接触作用力解析模型,利用仿真结果对解析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半无限区域下的圆盘加载数值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反映雪壤的压力-沉陷特性,车轮-雪壤交互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际车轮行驶的下陷量、运动阻力系数有较好的一致性;车轮行驶滑移率为正时,车轮载荷-沉陷关系和车轮-雪壤交互接触作用力趋于稳定,车轮行驶滑移率为负时,车轮下陷量变大,由此导致垂向支持力正应力部分和运动阻力增加;车轮行驶滑移率为正时,车轮-雪壤交互解析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车轮-雪壤交互接触作用力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雪壤交互 压力-沉陷 接触作用力 半无限区域
下载PDF
无人机系列化旋翼气动噪声特性对比研究
3
作者 闫清东 王东升 +1 位作者 高普 魏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旋翼的气动噪声是各类旋翼无人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为降低无人机整体噪声和提升其声隐身性能,文中针对某无人机的系列化等径旋翼开展定转速气动噪声特性的对比研究.分别建立各旋翼气动噪声特性预测大涡模拟计算模型,将获取的各旋翼表面压... 旋翼的气动噪声是各类旋翼无人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为降低无人机整体噪声和提升其声隐身性能,文中针对某无人机的系列化等径旋翼开展定转速气动噪声特性的对比研究.分别建立各旋翼气动噪声特性预测大涡模拟计算模型,将获取的各旋翼表面压力脉动信息作为声学求解输入,基于FW-H方程计算了等距(3R)和不同方位的旋翼远场噪声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5个型号旋翼等距处总声压级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不大于4.3%,气动噪声呈现明显的偶极子特性,气动噪声径向声压级明显高于轴向值,且不同旋翼的气动噪声声压级与旋翼转矩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旋翼升力间关系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气动噪声 大涡模拟 声压级
下载PDF
冲焊型液力变矩器叶片回弹规律及抑制技术
4
作者 刘城 陈勃含 +2 位作者 穆洪斌 闫清东 魏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82,共9页
冲压焊接型液力变矩器由于便于量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其是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液力变矩器性能直接由叶片形状决定,由于叶片在冲压过程中存在回弹变形,因此针对叶片冲压回弹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冲压... 冲压焊接型液力变矩器由于便于量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其是自动变速箱的核心部件.液力变矩器性能直接由叶片形状决定,由于叶片在冲压过程中存在回弹变形,因此针对叶片冲压回弹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冲压过程及回弹变形进行仿真,并采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回弹程度对变矩器外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在叶片中间流线处开设拉延筋抑制叶片冲压起皱和回弹现象,最后制造叶片样件验证回弹抑制有效性,并通过液力变矩器样机试验验证流场数值模型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出口回弹对变矩器性能影响显著,最高效率和起动泵轮能容分别增大了0.067%、8.18%,起动变矩比减小了1.41%.样机实验验证表明冲压回弹仿真模型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准确度高,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度较好,拉延筋结构可以较好的抑制叶片最大回弹偏差并改善回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冲焊型液力变矩器 回弹 数值模拟 外特性
下载PDF
液力变矩器轴向力转速效应研究
5
作者 刘城 金宸 +2 位作者 郭猛 闫清东 魏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4-1281,共8页
液力变矩器是大功率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轴向力是影响传动系统可靠性、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受转速影响明显.因此,文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及实验手段,建立了带内、外环泄漏区及进出口流道的液力变矩器轴向力仿真模型,... 液力变矩器是大功率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轴向力是影响传动系统可靠性、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受转速影响明显.因此,文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及实验手段,建立了带内、外环泄漏区及进出口流道的液力变矩器轴向力仿真模型,研究了液力变矩器轴向力形成机理及其随转速变化规律,进行了轴向力测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轴向力预测模型对液力变矩器各叶轮轴向力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轴向力随着泵轮转速的升高而升高,随着速比的降低而升高,泵轮、涡轮的轴向力随叶轮转速变化主要受泵轮与涡轮背面在涡轮侧形成的流道以及叶轮内外环影响,而导轮轴向力随叶轮转速变化主要受导轮叶片影响.本研究为液力变矩器结构设计、寿命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轴向力边界条件,同时,为轴向力抑制技术提供了可信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轴向力 流场仿真 传动系统
下载PDF
单向联轴器折叠弹簧设计方法
6
作者 王嘉轩 刘城 +2 位作者 郭猛 闫清东 魏巍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年第3期264-272,共9页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单向联轴器压紧机构为传统的圆柱弹簧,其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且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偏载,降低联轴器可靠性。为提高单项联轴器可制造性和寿命,本文提出一种折叠弹簧,采用卡式第二定理推导出其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并...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单向联轴器压紧机构为传统的圆柱弹簧,其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且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偏载,降低联轴器可靠性。为提高单项联轴器可制造性和寿命,本文提出一种折叠弹簧,采用卡式第二定理推导出其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弹簧的压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其分段线性的刚度特性。提出了折叠弹簧参数化设计方法,在给定工作载荷和工作长度的情况下,以等刚度假设为前提,压缩长度、工作段占比和长厚比为约束条件,能够实现弹簧结构参数的快速优化设计。最后,研制了折叠弹簧样件,进行弹簧刚度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仿真模型及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弹簧 单向联轴器 弹簧等效刚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空间大扭曲叶片拔模路径优化及验证
7
作者 解晓钰 刘城 +2 位作者 闫清东 魏巍 陈勃含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3年第4期45-50,62,共7页
分体或整体式砂芯铸造是目前大功率液力变矩器叶轮的主要生产方式,整体式砂芯铸造精度高,但需要叶片能够在砂芯成型后拔出.传统的方法为不断进行样件试制和试拔,研发周期长,同时也增加了成本,文章针对整体式砂芯铸造工艺中空间大扭曲叶... 分体或整体式砂芯铸造是目前大功率液力变矩器叶轮的主要生产方式,整体式砂芯铸造精度高,但需要叶片能够在砂芯成型后拔出.传统的方法为不断进行样件试制和试拔,研发周期长,同时也增加了成本,文章针对整体式砂芯铸造工艺中空间大扭曲叶片拔模问题开展数学建模和样件试验研究,将复杂三维叶片拔模问题简化为空间三维实体无碰撞通过约束空间的数学模型,利用UG/Grip二次开发实现叶片与约束空间的干涉碰撞检测,结合遗传优化算法,以最小干涉体积为优化目标进行叶片拔模性分析,构建空间大扭曲叶片拔模性判别及拔模路径计算模型.通过UG与MATLAB的联合仿真,实现了空间复杂三维叶片拔模性分析及拔模路径计算,研制了相应样件并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大扭曲叶片的可制造性评价,成果可为其它需要整体铸造的复杂大扭曲空间实体可制造性分析提供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大扭曲叶片 可制造性评价 拔模
下载PDF
基于扁平电机的轻混式履带车辆综合传动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天刚 闫清东 +4 位作者 盖江涛 侯威 王志涛 帅志斌 孙雪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33-2241,共9页
根据履带车辆对高供电能力、高体积功率密度、高机动性能、多使用功能、轻质量等发展需求,综合考虑液力机械综合传动、电力驱动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依据一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液力机械综合传动、机电复合传动、纯电驱动、重... 根据履带车辆对高供电能力、高体积功率密度、高机动性能、多使用功能、轻质量等发展需求,综合考虑液力机械综合传动、电力驱动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依据一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液力机械综合传动、机电复合传动、纯电驱动、重混式综合传动、轻混式综合传动5种传动类型优选,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扁平电机的轻混式多功能综合传动方案。该方案可有效补足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供电能力短板,提高体积功率密度,提升机动性能,扩展履带车辆动力舱功能,有效控制质量;同时对该方案参数匹配与机动性能预测等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履带车辆动力舱的布置安装问题,避免了由于原方案导致车辆的车长方向过长引起的其他问题,结构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轻混式综合传动 传动方案 机动性能
下载PDF
液力传动车辆闭锁充油动态缓冲特性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巍 彭卉 +4 位作者 刘旭 简洪超 谢文浩 闫清东 朱浩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8-1364,共7页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闭锁过程的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及阶跃升压各阶段对闭锁品质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缓冲升压阶段的缓冲斜率进行优化,通过所构造的闭锁品质评价函数比较优化前后冲击度、滑摩时间及滑摩功等品质评价参数,并搭建闭锁特性试验验证台架对优化前后闭锁品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对动态闭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优化后闭锁品质较优化前有明显改善,冲击度显著降低,基于闭锁品质评价函数的品质优化方法能够为液力传动车辆的闭锁特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传动 缓冲油压 优化设计 闭锁品质
下载PDF
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伟达 闫清东 +3 位作者 宋小庆 李宏才 魏巍 徐丽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189,192,共5页
针对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研制了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演示与操作实验平台,完成了教学实验平台的架构设计、软硬件设计及教学实验设计,并基于该教学平台开展了教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该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效... 针对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研制了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演示与操作实验平台,完成了教学实验平台的架构设计、软硬件设计及教学实验设计,并基于该教学平台开展了教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该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 教学实验平台 软硬件设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城 闫清东 魏巍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2年第4期55-57,62,共4页
针对车辆用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构建了液力变矩器的基于CFD的叶栅系统三维设计方法、低流动损失精细设计流程,基于两相流动的性能精确预测方法以及其与发动机的动态匹配方法及评价体系,研制了系列化高功率密度高效率液力变矩器产品,... 针对车辆用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构建了液力变矩器的基于CFD的叶栅系统三维设计方法、低流动损失精细设计流程,基于两相流动的性能精确预测方法以及其与发动机的动态匹配方法及评价体系,研制了系列化高功率密度高效率液力变矩器产品,在车辆及工程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液力传动 液力变矩器 流场分析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 and Experiment Validation of Fluid Torque by Shear Stress under Influence of Fluid Temperature in Hydro-viscous Clutch 被引量:6
12
作者 CUI Hongwei YAO Shouwen +2 位作者 yan qingdong FENG Shanshan LIU Qi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2-40,共9页
The current design of hydro-viscous clutch(HVC) in tracked vehicle fan transmission mainly focuses on high-speed and high power. However, the fluid tor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luid temperature can not be predicte... The current design of hydro-viscous clutch(HVC) in tracked vehicle fan transmission mainly focuses on high-speed and high power. However, the fluid tor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luid temperature can not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by conven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fluid torque of HVC by taking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fluid into account, the test rig is designed. The outlet oil temperature is measured and fitted with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 oil film thickness, oil flow rate, and inlet oil temperature. Meanwhile, the film torque can be obtained. Based on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uid torque is proposed in cylindrical coordinate. Iterative method is employ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The radial and tangential speed distribution, rad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oretical flow rate a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The models of equivalent radius and fluid torque of friction pairs are introduced.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ngential speed distribution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rotating speed between the friction plate and the separator disc. However, the radial speed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dominated by pressure difference at the lower rotating speed. The oil film fills the clearance and the film torqu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otating speed. However, when the speed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centrifugal forc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fluid distribution. The pressure is negative at the outer radius when inlet flow rate is less than theoretical flow, so the film starts to shrink which decreases the film torque sharply. The theoretical fluid torque ha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new fluid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may predict the film tor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more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viscous clutch fluid torque by shear stress experiment valid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Analysis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Dual-mode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Program 被引量:6
13
作者 LI Hongcai yan qingdong +1 位作者 XIANG Changle WANG Weid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24-529,共6页
Automotive industry,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But proplems such as energy com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posed at the same time.Electro-mec... Automotive industry,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But proplems such as energy com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posed at the same time.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onsidered one of avilable workarounds.It is brought forward a kind of design methods of dual-mode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rotational speed characteristics and dual-mode drive diagrams.With the motor operating behavior of running in four quadrants and the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mp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shing single planetary gear train,four kinds of dual-mode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scheme are designed.And the velocity,torque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s of one of the programs are analyzed.The magnitude of the electric split-flow pow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so in the parameters matching design,it needs to reduce the power needs under the first mode of the motor.The motor,output rotational speed rang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mode switching point ha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design of the planetary gear set.The analysis method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ybrid vehicles' design.As the involved rotational speed and torque relationships are the natural contact of every part of transmission system,a theory basis of system program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i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dual-mode rotational speed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加强自主创新精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访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博士生导师闫清东教授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云硕 《起重运输机械》 2021年第14期14-17,共4页
本期我们采访到北京理工大学动液传动研究室学术带头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液力传动技术委员会委员、液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闫清东教授。实验室在闫清东教授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现在正同... 本期我们采访到北京理工大学动液传动研究室学术带头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液力传动技术委员会委员、液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闫清东教授。实验室在闫清东教授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现在正同国家一起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理工大学 学术带头人 教学名师 流体传动与控制 科技成果转化 高等学校 液力传动 自主创新精神
下载PDF
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城 闫清东 +2 位作者 李娟 李晋 邹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47-155,共9页
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由于其内部流速高、局部压力低而易出现空化现象,导致其液力性能恶化。针对液力变矩器内空化现象进行试验及数值研究,通过对不同转速、不同速比及不同补偿油压力下液力变矩器性能测试,获得空化随工况及供油条件变... 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由于其内部流速高、局部压力低而易出现空化现象,导致其液力性能恶化。针对液力变矩器内空化现象进行试验及数值研究,通过对不同转速、不同速比及不同补偿油压力下液力变矩器性能测试,获得空化随工况及供油条件变化规律。构建基于Rayleigh-Plesset的全流道瞬态空化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液力变矩器内部两相空化流动进行预测,利用应力混合涡模拟湍流模型精确捕捉涡流状态,实现对有/无空化下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及液力特性的计算。结果表明,液力变矩器在高泵轮转速、低速比及低补偿压力下容易发生空化,空化程度随着速比的下降而升高,在起动工况时达到最大。在空化工况下,液力变矩器导轮流道内产生大量空泡,空泡阻碍油液流动,导致循环流量降低,进而使液力变矩器传递功率的能力下降,起动工况下能容系数降低高达31%。全流道瞬态空化模型能够实现液力变矩器空化特性的精确预测,对变矩比、能容系数及效率的最大预测误差由无空化的30%降低至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空化 流场仿真 两相流动 大涡模拟
原文传递
考虑泄漏区的液力变矩器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清东 孟祥禄 魏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40,共5页
为研究液力变矩器泄漏区流动损失及其对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带泄漏区与无泄漏区的液力变矩器单流道模型,并进行稳态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现:考虑泄漏区时,变矩比和泵轮转矩系数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 为研究液力变矩器泄漏区流动损失及其对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带泄漏区与无泄漏区的液力变矩器单流道模型,并进行稳态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现:考虑泄漏区时,变矩比和泵轮转矩系数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1%和4.6%.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速比的增大,主循环流量与泄漏流量逐渐减小,泄漏流量占液力变矩器主循环流量的4%左右;泄漏区存在明显的二次流现象,旋涡与过流截面的急剧变化导致了泄漏区的损失,且低速比时流动损失更大;相比无泄漏区仿真模型,泄漏区出口液流能够减小泵轮入口处的涡流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数值模拟 间隙流动 泄漏区 流动损失
原文传递
液力变矩器导轮叶片表面压力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清东 宋泽民 +2 位作者 魏巍 谭路 刘博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为深入理解液力变矩器这种典型旋转叶轮机械内部复杂三维流动现象,获取导轮叶片表面典型部位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定子叶片表面液体压力场测试方案,通过在导轮叶片压力面埋入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对不同输入转速和速比工况下的导轮叶片... 为深入理解液力变矩器这种典型旋转叶轮机械内部复杂三维流动现象,获取导轮叶片表面典型部位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定子叶片表面液体压力场测试方案,通过在导轮叶片压力面埋入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对不同输入转速和速比工况下的导轮叶片表面典型部位压力进行试验测试并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测试数据与模拟结果高度吻合,较准确地描述了叶片表面压力场的变化趋势,叶片表面压力脉动频率与旋转叶轮转速及叶片数有关。这种压力测试方法不仅能对流场数值模拟进行有效性验证,同时也能为叶轮动态性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变矩器 压力测试 计算流体力学 定子叶片
原文传递
液力缓速器虹膜空损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巍 刘堂柱 +1 位作者 闫清东 安媛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37-245,共9页
为有效抑制液力缓速器空转功率损失,参考虹膜光圈机构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虹膜式空损抑制方法,通过虹膜机构阻隔循环圆气流过流通径来抑制空损功率。建立虹膜式空损抑制机构完全起效及未起效两种工况下的液力缓速器全流道计算模型,通... 为有效抑制液力缓速器空转功率损失,参考虹膜光圈机构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虹膜式空损抑制方法,通过虹膜机构阻隔循环圆气流过流通径来抑制空损功率。建立虹膜式空损抑制机构完全起效及未起效两种工况下的液力缓速器全流道计算模型,通过不同转速全气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获取液力缓速器空损转矩、空损功率特性与内流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虹膜机构完全起效时能够有效隔断动轮和定轮间的气体循环流动以降低功率损失,当动轮转速为4000 r/min时,虹膜机构完全起效空损功率为0.8 kW,与无空损抑制机构时的空损功率61.6 kW相比,降低至1.3%;与现有的扰流柱空损抑制机构完全起效时的空损功率15.8 kW相比,降低至5.1%。设计缓速器台架试验,验证虹膜机构完全起效时能够显著抑制空转损失,从而大幅提升车辆行驶的功率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空转损失 过流通径 虹膜机构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