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A12包铝薄板阳极氧化膜黑点原因分析及解决
1
作者 闫思洁 王晓伟 邵星海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6,共7页
[目的]2A12包铝薄板在硫酸阳极氧化及封闭后表面出现大量针尖状黑点。解决该问题对指导生产极其重要。[方法]先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比了黑点位置和正常区域阳极氧化膜及基体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然后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黑点出现的原因,... [目的]2A12包铝薄板在硫酸阳极氧化及封闭后表面出现大量针尖状黑点。解决该问题对指导生产极其重要。[方法]先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比了黑点位置和正常区域阳极氧化膜及基体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然后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黑点出现的原因,并进行验证试验,提出了控制膜层黑点的措施。[结果]2A12包铝薄板表面存在含碳夹杂物,对应部位在阳极氧化过程中不参与反应成膜。阳极氧化前用硝酸-氢氟酸处理2A12包铝薄板,黑点问题得以解决。[结论]原材料状态是影响包铝薄板硫酸阳极氧化的因素之一。因此除了控制好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严格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包铝薄板 硫酸阳极氧化 黑点缺陷 故障解决
下载PDF
考虑基坐标系误差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倪华康 杨泽源 +3 位作者 杨一帆 陈新渡 严思杰 丁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7-655,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与基坐标系位姿误差的六轴串联型机器人误差标定方法。首先基于MD-H方法建立了IRB6700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模型,得到机器人连杆几何参数误差到机器人末端位姿误差的映射关系;然后进一步考虑了基坐标系...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与基坐标系位姿误差的六轴串联型机器人误差标定方法。首先基于MD-H方法建立了IRB6700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模型,得到机器人连杆几何参数误差到机器人末端位姿误差的映射关系;然后进一步考虑了基坐标系的位姿误差,并建立了考虑基坐标系误差的机器人误差模型;此外,针对传统标定方法操作繁琐、偶然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辨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标定过程的可操作性与标定精度。最后,开展了本体标定实验与基坐标系误差扰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将机器人位置误差的平均值由3.1928 mm减小至0.1756 mm,位置误差的标准差由0.5494 mm下降到0.0830 mm。基坐标系位姿误差扰动前后参数辨识的结果一致性高于99%,标定精度及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运动学标定 误差模型 基坐标系位姿误差
下载PDF
基于刚度定向的工业机器人铣削姿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靖 张小俭 +3 位作者 吴毅 叶松涛 严思杰 陆家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57-1964,共8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结构非对称引起的主刚度方向难以确定、因刚度低导致的铣削过程中容易发生模态耦合颤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加工系统主刚度定向方法,并利用机器人功能冗余特性优化姿态,以提高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计算工业机器人末端... 针对工业机器人结构非对称引起的主刚度方向难以确定、因刚度低导致的铣削过程中容易发生模态耦合颤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加工系统主刚度定向方法,并利用机器人功能冗余特性优化姿态,以提高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计算工业机器人末端笛卡儿坐标系中的刚度椭球,确定切削平面内机器人的主刚度方向;通过建立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到机器人铣削模态耦合颤振的稳定性判据;基于刚度定向方法,提出一种机器人铣削姿态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其他参数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工业机器人姿态,可以保证机器人沿给定轨迹加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模态耦合颤振 刚度定向 姿态优化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数据驱动模型的橡胶材料机器人磨抛去除廓形预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杰 杨泽源 +3 位作者 时强胜 匡民兴 严思杰 丁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5-24,共10页
在机器人磨抛加工中,材料去除廓形的准确预测对提高加工形位精度、实现闭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飞机加筋壁板牺牲层等大型复杂构件采用的橡胶类材料具有高弹性与耐磨性,其磨抛后的材料去除廓形预测极具挑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整体... 在机器人磨抛加工中,材料去除廓形的准确预测对提高加工形位精度、实现闭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飞机加筋壁板牺牲层等大型复杂构件采用的橡胶类材料具有高弹性与耐磨性,其磨抛后的材料去除廓形预测极具挑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整体趋势扩散技术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MTD-XGBoost)的橡胶材料机器人磨抛去除廓形预测方法。首先,分析橡胶材料磨抛去除机理,并确定影响其材料去除的独立因素。然后,提出基于三角隶属度函数的虚拟样本生成方法解决了样本稀缺、模型精度差等问题。进一步对样本数据进行了聚类去噪,并采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建立材料去除廓形与打磨头进给速度、旋转速度、工具倾角、法向接触力以及磨粒粒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虚拟样本生成方法有效解决小样本数据下的预测难题,最大预测误差降低30.3%。相比于支持向量机、贝叶斯回归等方法,所提预测方法在小样本下具有明显优势,并最终实现了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的橡胶材料去除廓形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机器人磨抛 材料去除廓形 虚拟样本 极端梯度提升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辅助相机的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全局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庆如 严思杰 +2 位作者 陈巍 吴龙 徐小虎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74-1284,共11页
为解决现有的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在大视场测量时,相机之间无公共视场,导致标定工具要求高、全局标定过程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相机的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全局标定方法.首先,将辅助相机作为中介,它与线结构光传... 为解决现有的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在大视场测量时,相机之间无公共视场,导致标定工具要求高、全局标定过程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相机的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全局标定方法.首先,将辅助相机作为中介,它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相机有1/2左右的视场重叠,构成了双目子系统,通过拍摄标定板不同姿态的图像来建立辅助相机和相邻两个线结构光传感器的空间几何关系.然后基于此通过坐标转换求解出相邻两个无公共视场线结构光传感器的位置关系,最后再逐步换算求解出局部坐标系向全局坐标系统一的变换矩阵,完成全局标定过程.此方法对标定工具要求低,不需要借助高精度测量设备及复杂靶标,只需简易的棋盘格靶标即可完成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的全局标定,标定过程简单,并且可达到较高的标定精度.测量试验表明,该方法的全局标定误差是0.067 mm,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为后续大构件的机器人“测量-加工”一体化作业提供精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相机 大视场 全局标定 多目视觉线结构光测量系统
原文传递
面向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刀尖动态特性分析与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松涛 严思杰 +2 位作者 李文韬 徐小虎 陆家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61-275,共15页
在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器人结构刚度较低、末端负载配置复杂以及工件局部弱刚性等问题,导致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颤振现象,进而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而机器人铣削加工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刀尖动态特性... 在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器人结构刚度较低、末端负载配置复杂以及工件局部弱刚性等问题,导致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颤振现象,进而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而机器人铣削加工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刀尖动态特性,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刀尖频响函数(FRF)预测方法,能够实现任意姿态下的刀尖频响预测,进而实现机器人铣削加工稳定性预测,在通过加工参数优化来进一步提升工件表面加工质量。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加权叠加法,减少了实验量并放宽了对实验位姿的要求。然后,给定任意多个基准实验姿态实测的刀尖频响函数,所提出的模型就能够预测出一定工作空间范围内任意目标姿态下的机器人刀尖频响函数。接着又提出了一种线性化模态参数叠加法,避免了频响函数直接叠加产生的多模态现象,提高了预测准确率。最后,通过开展机器人模态实验与铣削加工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而通过加工参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加工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稳定性 加工位姿 再生颤振 频响函数 模态混叠
原文传递
一种稀疏混合ICP匹配方案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子玮 张小俭 +1 位作者 严思杰 代星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7-849,共13页
稀疏匹配,作为能有效处理含有离群点、噪声等干扰因素的点云匹配方法,成为了近年来较为实用的匹配算法.本文通过对稀疏ICP(点对点)与稀疏TDM(点对面)求解流程的分析以及对特征不明显点云的匹配实验,发现稀疏ICP易陷入局部最优、稀疏TDM... 稀疏匹配,作为能有效处理含有离群点、噪声等干扰因素的点云匹配方法,成为了近年来较为实用的匹配算法.本文通过对稀疏ICP(点对点)与稀疏TDM(点对面)求解流程的分析以及对特征不明显点云的匹配实验,发现稀疏ICP易陷入局部最优、稀疏TDM易在切平面发生滑移等问题.为了克服稀疏ICP与稀疏TDM算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稀疏混合ICP算法(稀疏Mixed-ICP).在匹配过程中,通过Sigmoid权值函数融合了稀疏ICP与稀疏TDM的求解流程,使算法拥有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抑制滑移的能力,而且保留了稀疏匹配应对离群点、噪声干扰的优势.同时,本文利用包围盒划分的方法,有效地减少参与匹配的离群点数目,提高了匹配的成功率.实验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特征不明显点云匹配的问题,而且对不同程度的离群点与噪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匹配 特征不明显点云 稀疏Mixed-ICP 包围盒划分
原文传递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for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blade considering coexistence of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varying curvature 被引量:3
8
作者 XU XiaoHu YE SongTao +3 位作者 yanG ZeYuan yan sijie ZHU DaHu DING H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957-970,共14页
Precision prediction of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is challenging facing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blade,since this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lastic deformation.The resulting poor prediction ac... Precision prediction of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is challenging facing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complex blade,since this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lastic deformation.The resulting poor prediction accuracy,to a great extent,is attributed to the existing prediction model which less considers the dynamics.In this paper,an improved scallop height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and assess the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varying curvature of blade,then robotic belt grinding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rface roughness.Finall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callop height are analyzed,and the suitable empirical equ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is proposed to assess and predict the surface quality from the aspect of blade concave and convex surface by adopting the constant scallop height mach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belt grinding scallop height elastic deformation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machining techniques of complex surfaces 被引量:2
9
作者 LI Xiang Fei HUANG Tao +4 位作者 ZHAO Huan ZHANG XiaoMing yan sijie DAI Xing DING H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915-1939,共25页
Complex surfaces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energy,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es.As one of the major means of manufacturing such as complex surfaces,the multi-axis numerical control(NC)machining technique makes mu... Complex surfaces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energy,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es.As one of the major means of manufacturing such as complex surfaces,the multi-axis numerical control(NC)machining technique makes much contribution.When the size of complex surfaces is large or the machining space is narrow,the multi-axis NC machining may not be a good choice because of its high cost and low dexterity.Robotic machining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NC machining.Sinc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operating space,good dexterity,and easy to realize parallel machining,it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traditional NC machining.However,whether it is the multi-axis NC machining or the robotic machining,owing to the complex geometric properties and strict machining requirements,high-efficiency and high-accuracy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has always been a great challenge and remains a cutting-edge problem in the current manufacturing field.In this paper,by surveying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parts and large complex surfaces,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efficiency and high-accuracy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are reviewed thoroughly.Then,a series of typical applications are introduced to show the state-of-the-art on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especially the recently developed industrial software and equipment.Finally,the summary and prospect of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are addressed.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is may be the first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by the multiaxis NC and robotic machining techniqu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surfaces multi-axis NC machining robotic machining machining dynamics and control process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