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改性界面剂对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才千 徐利敏 +3 位作者 曾领雄 潘勇 李科锋 李君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2,47,共7页
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后的工作性能取决于新旧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增强新旧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界面剂。通过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斜剪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界面过渡区SEM形貌分析,对比研究了纳米SiO_(2)溶液、纳米SiO_(2)... 混凝土结构修补加固后的工作性能取决于新旧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增强新旧混凝土黏结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界面剂。通过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斜剪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界面过渡区SEM形貌分析,对比研究了纳米SiO_(2)溶液、纳米SiO_(2)砂浆、砂浆、丁苯乳胶、环氧树脂5种类型界面剂以及凿毛处理的界面黏结效果,分析了纳米SiO_(2)溶液、纳米SiO_(2)砂浆作为界面剂提升界面黏结性能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75%纳米SiO_(2)砂浆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的修补效果最好,其界面过渡区的水化反应更充分,生成的网状C-S-H凝胶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密,28 d的斜剪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27.3 MPa和6.3 MPa,其斜剪强度甚至比最优粗糙度(6 mm)26.5 MPa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斜剪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界面剂
下载PDF
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抗渗性能和微观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韬剑 杨才千 +2 位作者 李科锋 曾领雄 许福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4-23,69,共11页
采用试验的方法探究了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劈裂黏结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其使用形式包括喷洒稀释溶液及作为增强相的砂浆界面剂两种方式,并与整体现浇试件及传统界面凿毛组的抗渗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采用试验的方法探究了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劈裂黏结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其使用形式包括喷洒稀释溶液及作为增强相的砂浆界面剂两种方式,并与整体现浇试件及传统界面凿毛组的抗渗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纳米界面剂的黏结面微观结构进行了探究.最后,从界面强度、抗渗性能和微观机理3方面分析了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纳米SiO_(2)界面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界面黏结强度及其抗渗性能,其中纳米SiO_(2)砂浆界面剂效果明显优于纳米SiO_(2)溶液组,且两者均存在最优掺量,分别为3.75%和2.5%;随着界面粗糙度的增加,黏结试件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逐渐降低;界面相对渗透系数与劈裂强度呈负相关,且相比于劈裂强度,相对渗透系数对界面缺陷更敏感.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的掺入改变了界面过渡区(ITZ)水化产物数量和C-S-H凝胶形貌,有效抑制了界面孔隙网络贯通,使ITZ微观结构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剂 界面处理 纳米SIO2 黏结性能 渗透试验
下载PDF
蜂窝梁一体化架桥机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峥 张益伟 +1 位作者 杨才千 许福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92-100,共9页
蜂窝梁一体化架桥机作为全预制装配式桥梁的重要施工机械,使用期间结构的静动力性能是影响一体化安装施工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其静动力性能,分别采用了应变传感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光电图像测量仪对关键截面的应变、挠度进行监... 蜂窝梁一体化架桥机作为全预制装配式桥梁的重要施工机械,使用期间结构的静动力性能是影响一体化安装施工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其静动力性能,分别采用了应变传感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光电图像测量仪对关键截面的应变、挠度进行监测,并对结构的强度、刚度进行分析评估.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提取结构的动位移,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此外,建立了结构主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其分析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两者均证明了其强度及刚度满足规范要求.基于动位移数据采用峰值拾取法能够有效识别架桥机的自振频率,有限元计算的一阶自振频率为4.08 Hz,相对于实测分析结果的最大误差仅为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预制装配式桥梁 蜂窝梁一体化架桥机 静动力性能 强度评估 刚度评估 监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砒砂岩中植物促生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邓琳 王涛 +3 位作者 殷涂童 何琳燕 杨才千 梁止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1-217,共7页
[目的]筛选砒砂岩土壤中植物促生芽孢杆菌,为微生物强化植物改良砒砂岩土壤的科学设想提供资源和技术基础。[方法]以产生植物激素IAA(indole acetic acid)、铁载体和生物膜为筛选指标,从内蒙古砒砂岩区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筛选植物促生芽... [目的]筛选砒砂岩土壤中植物促生芽孢杆菌,为微生物强化植物改良砒砂岩土壤的科学设想提供资源和技术基础。[方法]以产生植物激素IAA(indole acetic acid)、铁载体和生物膜为筛选指标,从内蒙古砒砂岩区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筛选植物促生芽孢杆菌,采用盆栽试验探究植物促生芽孢杆菌改良砒砂岩土壤特性和促进苜蓿和黑麦草生长的作用。[结果]筛选到的12株芽孢杆菌产生IAA、铁载体和生物膜的能力不同,分别属于Bacillus halotolerans,B.atrophaeus,B.siamensis和B.zhangzhouensis种群。与对照相比,B.halotolerans P75能够显著增加砒砂岩土壤的有机质含量(24.7%)、速效磷含量(11.9%)和速效钾含量(21.0%)等养分指标,每1 g土壤可培养细菌达到7.4 lg CFU,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增强(58.8%)。接种B.halotolerans P75后,在砒砂岩土壤中生长的苜蓿和黑麦草干重增加22.3%~81.5%,[结论]从生长于砒砂岩土壤的苜蓿根内筛选到B.halotolerans P75,可提高砒砂岩土壤肥力,促进苜蓿和黑麦草生长,具有强化植物改良砒砂岩土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植物促生细菌 芽孢杆菌 改良 土壤特性
下载PDF
预埋波纹管浆锚高强锚栓抗拔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俊 蒋恩浩 +3 位作者 刘艳芝 龙士国 杨才千 张白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3,134,共9页
为实现装配外露式钢柱脚节点的全预制装配化,提出了预埋波纹管后灌入高强浇筑料来锚固高强锚栓的连接方式。为研究该类高强锚栓的黏结锚固性能,以高强锚栓直径d、锚固长度la、波纹管直径D及其与高强锚栓直径d的比值D/d为试验参数,进行... 为实现装配外露式钢柱脚节点的全预制装配化,提出了预埋波纹管后灌入高强浇筑料来锚固高强锚栓的连接方式。为研究该类高强锚栓的黏结锚固性能,以高强锚栓直径d、锚固长度la、波纹管直径D及其与高强锚栓直径d的比值D/d为试验参数,进行了直接预埋和预埋波纹管浆锚2类锚固方式的27组,共计54个连接件的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埋波纹管浆锚高强锚栓相较于直接预埋锚固高强锚栓具有更稳定的黏结锚固性能;高强锚栓的黏结应力主要集中分布在la=10d以内;波纹管孔径比D/d可取为2.0~3.1;当高强锚栓直径为16 mm时,锚固长度取7d;当高强锚栓直径为20 mm和24 mm时,锚固长度取10d即可,规范中规定的锚固长度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锚栓 预埋波纹管 高强浇筑料 拉拔试验 黏结锚固性能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柱与独立基础浆锚连接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俊 彭月 +4 位作者 曹子美 许福 赵晨辉 杨才千 张白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0,共9页
为研究预埋波纹套管内预制混凝土柱与独立基础浆锚连接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预制装配式柱和1个现浇柱的拟静力低周循环往复荷载试验。试验重点研究了柱纵筋锚固长度、轴压比、柱底纵筋局部脱黏(柱底锚固纵筋5倍直径范围内)对预制柱... 为研究预埋波纹套管内预制混凝土柱与独立基础浆锚连接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预制装配式柱和1个现浇柱的拟静力低周循环往复荷载试验。试验重点研究了柱纵筋锚固长度、轴压比、柱底纵筋局部脱黏(柱底锚固纵筋5倍直径范围内)对预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柱纵筋锚固长度为10d时(d为钢筋直径),基础发生了开裂破坏,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破坏形态由基础开裂破坏变为柱脚弯曲破坏;为使预制柱与现浇柱的抗震性能相当,柱纵筋最小浆锚长度不宜小于20d;轴压比一定时,对柱纵筋进行局部脱黏处理,可改善试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柱纵筋锚固长度一定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试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及刚度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柱 浆锚连接 抗震性能 锚固长度 局部脱黏
下载PDF
双头管封装光纤Bragg光栅低温传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才千 文峰 +3 位作者 周正 杨宁 姚远 李帅 《光学仪器》 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下测量温度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双头管式封装结构,探究了涂覆层材料和封装形式对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低温传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同时,试验研究了封装长度对双头管式传感器中心波长与温度的关系,通过...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下测量温度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双头管式封装结构,探究了涂覆层材料和封装形式对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低温传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同时,试验研究了封装长度对双头管式传感器中心波长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多次重复试验测定了传感器低温灵敏度和重复性误差。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折丙烯酸酯涂覆层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在77~273 K液氮环境中其增敏效果相对于聚酰亚胺和裸光纤更为显著;采用双头管封装后,FBG中心波长与温度具有高度线性关系,且能有效解决无封装裸FBG易受荷载扰动特性;适当提高封装长度有利于提高封装体系灵敏度系数。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头管式封装FBG低温传感器灵敏度可达14~20 pm/K,测试误差和灵敏度优于传统FBG低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双头管式 低温传感器 灵敏度 精度
下载PDF
不同固体微生物菌剂对砒砂岩土壤性质和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涛 杨怡钧 +4 位作者 邓琳 何琳燕 许铭纹 杨才千 梁止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102,共7页
为研制改良砒砂岩土壤、强化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剂,该研究以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P75、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D10、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H3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B01为原料,利... 为研制改良砒砂岩土壤、强化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剂,该研究以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P75、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D10、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H3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B01为原料,利用生物基材吸附混合,制备4种单一固体微生物菌剂和多种复合固体微生物菌剂。通过分析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氮磷钾含量、酶活性和细菌数量等指标来研究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砒砂岩土壤性质和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照组相比,微生物菌剂能够使砒砂岩土壤pH值降到中性附近,促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增加了土壤细菌数量,同时促进了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其中以含菌株P75、D10和H3以及含菌株P75、D10、H3和HB01的复合菌剂的效果最佳。该试验研究可以为微生物菌剂在砒砂岩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方面的应用提供试验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 育苗 砒砂岩 微生物菌剂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才千 刘飞 +1 位作者 潘勇 李科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339,共6页
为了揭示冻融下快硬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纤维增强快凝混凝土开展了冻融循环研究,测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率,并提出了聚乙烯醇纤维早强混凝... 为了揭示冻融下快硬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纤维增强快凝混凝土开展了冻融循环研究,测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率,并提出了聚乙烯醇纤维早强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冻融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掺入0.2%~0.4%的聚乙烯醇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整体密实度及抗冻融能力,试件从脆性破坏过渡到延性破坏;150次冻融循环后,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小于17.8%;200次冻融循环后,抗折强度损失率及纵波波速下降幅度分别小于16%和10.6%.所提指数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能较好地反映聚乙烯醇纤维快凝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 力学性能 纤维掺量 冻融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才千 李帅 +4 位作者 王博昆 陈耀井 洪万 瞿冯 潘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7-972,共6页
针对表面布有蜂窝麻面等复杂噪声的混凝土裂缝,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方法.首先,通过灰度变换、高斯滤波、信息增强等技术弱化、去除噪声,增强图像中裂缝的亮度,提高裂缝与背景的对比度;然后,采用OTSU阈值分割... 针对表面布有蜂窝麻面等复杂噪声的混凝土裂缝,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混凝土裂缝高抗噪提取方法.首先,通过灰度变换、高斯滤波、信息增强等技术弱化、去除噪声,增强图像中裂缝的亮度,提高裂缝与背景的对比度;然后,采用OTSU阈值分割算法去除伪裂缝,基于裂缝与干扰噪声面积的差异,引入动态阈值,实现各类型裂缝的提取;最后,基于边缘检测和裂缝骨架细化处理,计算裂缝的长度、宽度和面积3项特征参数.基于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际桥梁拍摄的4组裂缝图像结果表明,4组裂缝的平均宽度分别为2.01、1.07、1.34、0.97 mm,说明该方法适用于不同背景下各类型裂缝的提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噪声 动态阈值 抗噪性能 裂缝骨架
下载PDF
砒砂岩风化特性试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才千 刘强 +2 位作者 瞿冯 赵艳兵 吴智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5,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不同深度的砒砂岩进行矿物成分检测及微观结构观测,研究了不同深度砒砂岩的风化特性,选取次生矿物总量、孔隙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深度砒砂岩的风化程度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砒砂岩中... 采用X射线衍射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不同深度的砒砂岩进行矿物成分检测及微观结构观测,研究了不同深度砒砂岩的风化特性,选取次生矿物总量、孔隙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不同深度砒砂岩的风化程度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砒砂岩中所含的矿物种类相同,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方解石、伊利石、黑云母、高岭石等,但所含的次生矿物总量不同,随着深度的增加,次生矿物总量降低;随着深度的增加,砒砂岩表面粗糙度逐渐减小,微裂隙、孔隙的尺寸及数目逐渐减少,砒砂岩受外界环境影响减小,风化程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风化 矿物成分 微观结构 孔隙率
下载PDF
相变云砼石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东方 梁威 +4 位作者 杨才千 陈俊 李敏 许福 徐利敏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3-49,共7页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云砼石为吸附基体,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提高云砼石的石蜡吸附率,使用环氧树脂与水泥粉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封装,制备相变云砼石骨料和相变云砼石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吸附可大幅提升...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云砼石为吸附基体,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提高云砼石的石蜡吸附率,使用环氧树脂与水泥粉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封装,制备相变云砼石骨料和相变云砼石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吸附可大幅提升相变云砼石骨料的石蜡吸附率,环氧树脂与水泥粉的复合封装可将石蜡泄漏率降低至0.2%以下。随着相变骨料掺量的增加,相变云砼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其储放热效果逐渐增强。当相变骨料掺量为50%(质量分数,下同)时,相变云砼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9 MPa,相较于普通云砼石混凝土(36.7 MPa)下降了15.8%,劈裂抗拉强度为3.2 MPa,相较于普通云砼石混凝土(4.6 MPa)下降了30.4%。相变云砼石混凝土的储热性能良好,经过150次相变循环后其强度呈现上升的趋势,满足LC30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石蜡 复合相变骨料 相变混凝土 封装 力学性能 热工性能
下载PDF
黄河砒砂岩区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文艺 申震洲 +3 位作者 姚京威 杨才千 李晓龙 李长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砒砂岩区是黄河流域生态最脆弱、复合侵蚀最严重的粗泥沙集中来源的核心区,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确立的生态保护重大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砒砂岩区生态治理关键技术。针对砒砂岩区生态退化和复合侵蚀的治理问题,通... 砒砂岩区是黄河流域生态最脆弱、复合侵蚀最严重的粗泥沙集中来源的核心区,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确立的生态保护重大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砒砂岩区生态治理关键技术。针对砒砂岩区生态退化和复合侵蚀的治理问题,通过典型抽样调查、遥感解译统计、室内水化与力学试验、野外原位观测与示范验证等多种方法,重点研发了砒砂岩区生态治理若干关键技术。介绍了砒砂岩区块体状重力侵蚀治理、砒砂岩改性材料谷坊建造、砒砂岩煤矸石改性利用、砒砂岩质地土壤改良提质、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等的关键技术原理与内容,以及这些技术的示范应用效果;展望了砒砂岩区生态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砒砂岩区生态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并推进脆弱生态区治理技术的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重建 重力侵蚀 土壤改良 生态治理 砒砂岩区
下载PDF
水灰比对高温下混凝土质量损失及抗压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白 陈俊 +3 位作者 杨鸥 杨才千 龙士国 许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2-1019,1060,共9页
为研究水灰比对不同温度作用下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的影响,对不同受火温度和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高温下及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试验和质量损失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高温下及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 为研究水灰比对不同温度作用下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的影响,对不同受火温度和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高温下及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试验和质量损失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高温下及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质量损失均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通过试验拟合回归分析,建立了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与受火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可通过质量损失、受火温度来预估高温下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灰比 高温 混凝土 残余抗压强度 质量损失
下载PDF
泥水平衡盾构渣浆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滨彬 阳栋 +3 位作者 杨子汉 李水生 杨才千 许福 《施工技术》 CAS 2021年第7期63-68,共6页
目前,泥水平衡盾构主要应用于过江隧道及城市富水隧道施工,但是其施工程中产生了大量废弃泥浆,大部分企业采用外运方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如何以更为高效、环保、低能耗的方式处理这些废弃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目前,泥水平衡盾构主要应用于过江隧道及城市富水隧道施工,但是其施工程中产生了大量废弃泥浆,大部分企业采用外运方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如何以更为高效、环保、低能耗的方式处理这些废弃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首先介绍了泥水平衡盾构渣浆处理系统,然后总结了目前渣浆处理的3种主要方式:(1)利用盾构渣浆作为壁后注浆材料,实现其循环利用;(2)采用化学絮凝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使渣浆固液分离;(3)借鉴石油钻井渣浆处理技术对盾构渣浆进行固化。归纳而言,应使渣浆尽可能多的循环利用,然后高效率低能耗的处理,同时使渣浆得到更有效的固化实现其固化产物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泥水平衡盾构 渣浆 壁后注浆 固液分离 固化处理
下载PDF
二次受力下PVA-RFCC加固RC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微微 杜文平 +4 位作者 杨才千 王冲 朱发旺 潘勇 孟春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19,41,共6页
通过对1根未加固对比梁和3根加固梁进行正截面四点弯试验研究,探讨了二次受力对聚乙烯醇纤维增强钢丝网水泥基复合材料(PVA-RFCC)加固RC梁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RFCC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材料,与加固对比梁相比,二次受力对PVA-RFCC... 通过对1根未加固对比梁和3根加固梁进行正截面四点弯试验研究,探讨了二次受力对聚乙烯醇纤维增强钢丝网水泥基复合材料(PVA-RFCC)加固RC梁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RFCC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材料,与加固对比梁相比,二次受力对PVA-RFCC加固RC梁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系数(屈服阶段)影响比较小,但开裂荷载和刚度系数(弹性阶段)均降低约30%。二次受力对试验梁的抗弯性能影响与试验梁在加固之前的损伤程度有关;当损伤程度分别为加固对比梁的27.6%,82.8%时,位移延性系数分别增加54.1%和降低26.6%。因此,当梁处于初始损伤状态时对其进行加固,可以提高梁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受力 PVA-RFCC 抗弯性能 刚度系数 位移延性系数 损伤程度
下载PDF
加固层厚度对PVA⁃RFCC加固梁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文平 杨才千 王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67-4073,共7页
为了提高加固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提出一种聚乙烯醇纤维增强钢丝网水泥基复合(PVA⁃RFCC)新型加固材料,是由钢筋网和钢丝网作为增强材料,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作为基体构成。设计7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四点弯... 为了提高加固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提出一种聚乙烯醇纤维增强钢丝网水泥基复合(PVA⁃RFCC)新型加固材料,是由钢筋网和钢丝网作为增强材料,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作为基体构成。设计7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四点弯试验,重点探讨了加固层(CRL)厚度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最佳CRL厚度计算表达式进行推导。结果得出:当CRL仅为PVA⁃ECC或仅含钢丝网(SM)时,试验梁弯曲性能随着CRL厚度增大而降低;当CRL中包含钢筋网(RM)或SM⁃RM时,试验梁弯曲性能随着CRL厚度的增大而增强。CRL厚度与极限荷载呈二次函数关系,SM⁃RM是最优加固方式,SM主要提高试验梁延性,RM主要提高试验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结合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CRL为PVA⁃ECC或仅含SM时,试验梁的最佳CRL厚度为40 mm;仅加RM或SM⁃RM时,最佳CRL厚度为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网 钢丝网 加固层厚度 弯曲性能 延性 刚度
下载PDF
加固层长度对PVA-RFCC加固梁抗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文平 杨才千 +2 位作者 王冲 潘勇 孟春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了推广PVA-RFCC在桥梁加固中的运用,针对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RFCC加固矩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实验研究.探讨了加固层长度对该梁弯曲性能及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的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 为了推广PVA-RFCC在桥梁加固中的运用,针对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RFCC加固矩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实验研究.探讨了加固层长度对该梁弯曲性能及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的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加固层长度与梁总长度之比(l/L)小于0.5时,极限承载力增长速率小于未加固梁;当l/L>0.5时,极限承载力增长速率明显增加.当l/L<0.7时,位移延性系数呈现出抛物线式波动;当l/L>0.7,位移延性系数骤降.为了保证位移延性系数不大幅度降低的同时改善承载力,建议l/L控制在0.5~0.7之间.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该等效计算方法可以运用在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RFCC 弯曲性能 加固层长度 延性 等效计算方法
下载PDF
PVA-ECC钢丝网复合薄板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袁微微 杜文平 +3 位作者 杨才千 王冲 潘勇 孟春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和钢丝网协同作用下试件的弯曲性能,本试验共设计了10组复合薄板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主要考虑钢丝网类型、钢丝网横向连接间距和层数等参数的因素.详细分析了试件失效特性、荷载挠度曲...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和钢丝网协同作用下试件的弯曲性能,本试验共设计了10组复合薄板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主要考虑钢丝网类型、钢丝网横向连接间距和层数等参数的因素.详细分析了试件失效特性、荷载挠度曲线、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VA-ECC与钢丝网协同作用良好,二者结合大幅提升了PVA-ECC的抗弯性能,钢丝网的加入大幅提高了试件的强度、刚度和耗能性能,刚度提高38%以上,极限强度和耗能能力分别提高3倍和4倍以上;随着钢丝网横向连接间距的增大,试件的力学性呈现出削弱的趋势.试件呈现出显著的应变硬化特性能和“多且密”的多缝开裂延性破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ECC 钢丝网 弯曲性能 刚度比 裂缝开展
下载PDF
A new ecological control method for Pisha sandstone based on 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被引量:14
20
作者 LINAG Zhishui WU Zhiren +2 位作者 Mohammad NOORI yang caiqian YAO Weny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790-796,共7页
The Pisha sandstone-coverd area is among the regions that suffer from the most severe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in China and is the main source of coarse sand for the Yellow Riv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new eros... The Pisha sandstone-coverd area is among the regions that suffer from the most severe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in China and is the main source of coarse sand for the Yellow Riv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new erosion control method using W-OH solution, a type of 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to prevent the Pisha sandstone from water erosion. We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W-OH on water erosion resistance and vegetation-growth promotion through simulated scouring tests and field demonstrations on the Ordos Plateau of China. The results of simulated scouring tests show that the water erosion resistance of W-OH treated area was excellent and the cumulative sediment yield reduction reached more than 99%. In the field demonstrations,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reached approximately 95% in the consolidation-green area, and there was almost no shallow trenches on the entire slope in the treated area. In comparison, the control area experienced severe erosion with deep erosion gullies appeared on the slope an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was less than 30%. This study illustrated that W-OH treatment can protect the Pisha sandstone from erosion and provide the vegetation seeds a chance to grow. Once the vegetation matured, the effects of consolidation-growth mutual promotion can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ater erosion resistance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osion resistance field experiment growth promotion sediment yiel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