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45年来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
1
作者 张银国 陈建文 +9 位作者 龚建明 梁杰 廖晶 王建强 杨长清 赵青芳 孙晶 杨传胜 雷宝华 袁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共22页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青岛所)自1979年重建始,便开启了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工作的序幕。45年来,青岛所持续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黄东...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青岛所)自1979年重建始,便开启了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工作的序幕。45年来,青岛所持续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黄东海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海域和海丝路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并于2019和2021年开展了2个航次的北印度洋重点海域联合地质科学考查。本文回顾了45年以来青岛所海域油气调查与研究历史,梳理了取得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技术、东部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新认识、印度扇近海盆地的科学考查发现与认识、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总体形势与战略性方向,梳理了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展望了油气调查主要领域和方向,这对进一步摸清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服务海域油气矿政管理和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新区新层系 油气资源调查 战略研究
下载PDF
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几何学特征及演化
2
作者 李章鹏 梁杰 +8 位作者 李森 陈建文 廖晶 龚建明 张银国 王建强 杨艳秋 杨传胜 雷宝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共14页
以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二维地震资料开展地震精细解释与几何学分析,刻画水道-堤岸体系几何学特征及时空演化过程,探讨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发育演化主要期次及特征。结果表明,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 以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二维地震资料开展地震精细解释与几何学分析,刻画水道-堤岸体系几何学特征及时空演化过程,探讨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发育演化主要期次及特征。结果表明,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可划分为中新世、上新世及更新世至今三大期次,整体表现出“单期水道-侧向迁移-扁长型”到“多期水道-垂向叠置-厚窄型”的演化特征。深入探讨中新世以来上印度扇水道-堤岸体系的几何学特征及演化可为重力流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研究提供新的例证,并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水道-堤岸体系 中新世 上印度扇
下载PDF
海洋低信噪比小道距地震处理关键技术
3
作者 颜中辉 杨传胜 +4 位作者 王小杰 刘鸿 杨睿 刘欣欣 李海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4,共14页
海洋高分辨小道距地震探测方法具有高精度、作业方式灵活、适应区域广等优势,在浅表天然气水合物高精度识别、近海底地层层序确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基于现阶段研发设备的固有问题,原始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低、成像品质差。针对小道距高分... 海洋高分辨小道距地震探测方法具有高精度、作业方式灵活、适应区域广等优势,在浅表天然气水合物高精度识别、近海底地层层序确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基于现阶段研发设备的固有问题,原始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低、成像品质差。针对小道距高分辨率电缆固有的背景噪声严重、沉放深度和主频高引起的虚反射严重、电缆姿态不稳导致信号反射时间-距离不符合双曲线变化规律等问题,采用“叠前多域噪声压制技术”“基于F-K鬼波压制技术”“基于相干函数控制的电缆等浮校正技术”等关键手段,逐步质控,处理后的地震剖面信噪比高、波组特征清楚、地层反射连续性好,能满足浅层地质构造特征识别及地层层序划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道距地震探测 低信噪比 电缆等浮校正 噪声压制 鬼波效应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界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地质条件及封存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建文 孙晶 +6 位作者 杨长清 杨传胜 谢明英 孙晓娜 王建强 袁勇 曹珂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1,共8页
目前可用于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体包含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田、玄武岩等,其中,深部咸水层广泛分布于全球大多数沉积盆地,具有封存能力大、技术成熟、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质体。相较于陆域,海域碳封存具... 目前可用于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体包含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田、玄武岩等,其中,深部咸水层广泛分布于全球大多数沉积盆地,具有封存能力大、技术成熟、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质体。相较于陆域,海域碳封存具有封存潜力大、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封存周期长等优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东海陆架盆地面积大,盆地构造稳定性较高,属于次冷-次热盆地,碳封存目标层厚度大、分布广,具有良好的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地质条件,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程度较高,实施二氧化碳咸水层地质封存的工程条件成熟。在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中,东海陆架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为高适宜。综合考虑勘探开发程度、区域构造稳定性、地热条件、二氧化碳咸水层地质封存物质条件和地质封存工程实施条件等可影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前景评价的参数,分别评价了各区带二氧化碳封存前景。其中,台北坳陷和浙东坳陷碳封存前景最好,适宜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长江坳陷和海礁隆起碳封存前景较好,可作为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备选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封存前景 二氧化碳封存 咸水层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条件及源汇匹配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可行 陈建文 +7 位作者 龚建明 谢明英 涂志勇 孙晓娜 杨传胜 梁杰 廖晶 吴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5,共11页
当今全球气候突变,极端天气频发,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其形成原因之一。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又受限于能源结构,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收集有关珠江口盆地的公开地质资料,与前人所提出的E级和D级碳封存适宜... 当今全球气候突变,极端天气频发,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其形成原因之一。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又受限于能源结构,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收集有关珠江口盆地的公开地质资料,与前人所提出的E级和D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指标对比,得知珠江口盆地具有巨大的碳封存潜力和较高的适宜性。分析了粤港澳琼四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认为四地区碳排放源与珠江口盆地碳封存区构成良好的源汇匹配关系,在珠江口盆地实施碳封存,不仅可以使四地区达成碳中和,而且可以使盆地内油气田开发最大效益化。因此,对珠江口盆地碳封存地质条件及源汇匹配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赤字 碳中和 地质条件 碳封存适宜性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CO_(2)地质封存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可行 陈建文 +5 位作者 龚建明 杨传胜 杨长清 谢明英 王建强 袁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共12页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了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及诸多次生灾害,CO_(2)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应运而生。中国东海沿岸CO_(2)排放源众多,但陆上盆地面积狭小,无法满足巨量CO_(2)封存的需求。根据相关学者做出的中国全海域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东...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了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及诸多次生灾害,CO_(2)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应运而生。中国东海沿岸CO_(2)排放源众多,但陆上盆地面积狭小,无法满足巨量CO_(2)封存的需求。根据相关学者做出的中国全海域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东海陆架盆地在中国近海盆地中碳封存适宜性排名第3,面积宽广且封闭性好,因此,在此基础上对东海陆架盆地开展了盆地级碳封存适宜性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级分析法确立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再根据盆地内各二级构造单元的相关地质资料,按照评价指标分级赋分表对各单元的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结合权重计算出综合适宜性评分。综合考虑碳封存容量、封闭性及可操作性的评价结果认为,台北坳陷为盆地中碳封存综合适宜性最好的单元,可作为优先实验性封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海域碳封存 适宜性评价 台北坳陷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部白垩系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可行 赵青芳 +3 位作者 吴飘 杨传胜 廖晶 龚建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8-1368,共11页
胶莱盆地具有页岩气形成条件和勘探潜力,本研究对胶莱盆地莱阳凹陷和海阳凹陷中部、西南部的白垩系莱阳组水南段和逍仙庄段露头泥页岩进行了系统采样与有机地球化学测试,以期为后续盆地内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探提供基础资料。数据分析得出... 胶莱盆地具有页岩气形成条件和勘探潜力,本研究对胶莱盆地莱阳凹陷和海阳凹陷中部、西南部的白垩系莱阳组水南段和逍仙庄段露头泥页岩进行了系统采样与有机地球化学测试,以期为后续盆地内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探提供基础资料。数据分析得出研究区白垩系莱阳组烃源岩总体品质中等-差。莱阳凹陷水南段仅有22%的样品为有机质丰度中等的Ⅱ_(2)型成熟烃源岩,海阳凹陷中部水南段仅有16%的样品为有机质丰度较差的Ⅱ_(2)型成熟烃源岩,海阳凹陷西南部水南段仅有22%的样品为有机质丰度较差的Ⅱ_(2)型低成熟烃源岩,除去以上达到有效烃源岩标准的样品,其余样品均为非烃源岩。通过分析各项有机地球化学参数,认为本次样品遭受了强烈的风化淋漓作用,导致各项参数普遍偏低,在该区烃源岩评价中的作用有限,但可提供一份基础资料作为在胶莱盆地莱阳组研究的参考。露头样品相对于井下样品品质差异较大,部分构造稳定的露头区可能烃源岩保存条件较好。结合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莱阳组水南段烃源岩在后期遭受了强烈的风化,使露头样品的测试结果表现为不利于有机质保存的氧化环境,而井下样品的测试结果则表明烃源岩形成于还原环境且生源以藻类为主,所以莱阳组烃源岩的实际品质可能优于本次样品,因此推测莱阳组水南段存在一套较好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白垩系莱阳组 水南段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建文 梁杰 +9 位作者 张银国 杨长清 袁勇 许明 王建强 雷宝华 李刚 杨艳秋 杨传胜 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共29页
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 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勘查战略领域 南黄海中-古生界 东海中生界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界油气勘探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传胜 杨长清 +4 位作者 李刚 杨艳秋 孙晶 颜中辉 王建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东海陆架盆地为我国近海最大的中—新生界叠合含油气盆地之一,并且有着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进一步分析盆地中—新生界油气前景,基于10余年来针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综合最新中—新生界研究进展,通过总结分析... 东海陆架盆地为我国近海最大的中—新生界叠合含油气盆地之一,并且有着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进一步分析盆地中—新生界油气前景,基于10余年来针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综合最新中—新生界研究进展,通过总结分析中—新生代地层发育特点、残留展布特征及盆地结构,理顺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中—新生界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前景。盆内新生界已取得油气突破前提下,基隆凹陷可作为新生界油气进一步突破的重要远景区,同时东部坳陷内的西湖凹陷深盆气藏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作为油气勘探重点目标区。盆地南部的闽江凹陷与基隆凹陷南侧则为东海陆架盆地未来取得中生界油气勘探突破的有利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研究进展 中生界 新生界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尾水管流道变形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丁鹏 杨传晟 +2 位作者 陆小康 陈波 庄庆鹤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通过分析全站扫描仪的技术参数和全站扫描的测量原理,确认全站扫描方法能够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流道变形检测。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尾水管流道变形检测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确认了检测精度符合尾水管流道变形的技术要求。利用该方法完... 通过分析全站扫描仪的技术参数和全站扫描的测量原理,确认全站扫描方法能够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流道变形检测。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尾水管流道变形检测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确认了检测精度符合尾水管流道变形的技术要求。利用该方法完成了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流道的变形检测,结合1号尾水管流道的变形检测结果确认了全站扫描法用于尾水管流道变形检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抽水蓄能电站管道变形检测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管 流道 变形检测 抽蓄 全站扫描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演化与动力学转换过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长清 杨传胜 +1 位作者 孙晶 杨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53,共15页
东海陆架盆地处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其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转换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远程推挤效应有关。中生代以来,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俯冲及多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地质构造和地球物... 东海陆架盆地处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其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转换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远程推挤效应有关。中生代以来,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俯冲及多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复杂,盆地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利用最新调查资料,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构造解析和平衡地质复原剖面等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演化过程,探讨了其构造动力学转换过程。研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晚三叠世前的被动大陆边缘和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挤压坳陷型盆地阶段,挤压应力来源于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低角度俯冲;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活动陆缘伸展断陷型盆地阶段,应力来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古近纪为弧后伸展断陷型盆地阶段。同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时间应该发生在中三叠世末期,古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和俯冲后撤代表华南中生代深部地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盆地演化 中生代 构造物理模拟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东海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长清 孙晶 +2 位作者 杨传胜 杨艳秋 肖国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92,共4页
0引言油气成藏模式是对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要素、成藏过程及其相互关联的单一模型或者多要素复合模型的总结,通常以形成油气藏的静态地质要素为基础,以油气藏形成的动态过程或其动态演化关系为主线开展研究,最终预测油气藏位置或勘探方向。
关键词 地质要素 油气藏形成 油气成藏模式 动态演化 东海盆地 勘探方向 成藏过程 复合模型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长清 杨艳秋 +5 位作者 杨传胜 孙晶 王建强 肖国林 王蛟 王明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40,共11页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中生代以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洋壳俯冲及其多构造体系叠加改造,其盆地原型、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应用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最新地震调查、钻井和...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中生代以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洋壳俯冲及其多构造体系叠加改造,其盆地原型、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应用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最新地震调查、钻井和临近陆域资料,通过海陆对比、中生界层序地层建立、构造-沉积演化过程重塑,探讨中生界油气成藏的关键问题和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存在2个超层序7个层序,中生代以来演化表现为晚三叠世前的被动大陆边缘基底、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拗陷、白垩纪活动陆缘断陷盆地;早期基底NE向格架控制中生代盆地结构与宏观含油气性,中生代两期构造演化造就了两套生储盖组合,基隆运动、渔山运动和雁荡运动控制早期油气的生成、聚集,龙井运动主要控制早期油气藏调整与改造、再成藏;继承性隆起(斜坡)闽江斜坡和"凹中凸"台北转折带是中生界油气主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方向 构造-沉积演化 中生代 油气成藏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
下载PDF
东海洋陆过渡带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传胜 杨长清 +3 位作者 杨艳秋 孙晶 颜中辉 王建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4,共14页
洋陆过渡带为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是研究大洋与大陆地球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西太平洋及邻区是全球范围内开展洋陆过渡带研究的最理想实验室。东海陆架盆地及邻区整体位于华南陆块东部,中、新生代以来遭受了多期复杂... 洋陆过渡带为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是研究大洋与大陆地球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西太平洋及邻区是全球范围内开展洋陆过渡带研究的最理想实验室。东海陆架盆地及邻区整体位于华南陆块东部,中、新生代以来遭受了多期复杂的板块碰撞、俯冲、弧后拉张等影响,完整保留了该时期的构造变形,记录了丰富的洋陆过渡带地质信息。基于近10年来获取的陆域实测资料、海区地球物理数据,综合前人中、新生界研究成果,运用海-陆对比等方法,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及邻域为研究区,梳理了毗邻陆域中、新生界构造变形,识别出4大区域不整合面、划分了4大主要构造层,总结了区内6个构造岩浆期发育及5大区域断裂展布。同时,重新梳理了海域中、新生界地层格架,细化出5类构造样式与12种构造组合,分析了断裂、火成岩,其中断裂主要沿NE−NNE、NW向展布,兼有少量沿EW向发育的小规模断裂,岩浆岩多期次活动,主要为燕山期与喜山期。结合数值模拟,认为慢速拉伸模式较为符合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板片俯冲造成的局部含水地幔熔融可能为区内岩浆岩的主要成因,详细划分了区内构造演化与盆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界 构造变形 动力学机制 东海陆架盆地 洋陆过渡带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断裂系统与盆地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艳秋 杨长清 +1 位作者 杨传胜 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1,共10页
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为研究对象,运用丰富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中生界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的展布特征,并就断裂系统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中生界断裂系统十分发育,断层表现出张性或张扭性特征... 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为研究对象,运用丰富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中生界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的展布特征,并就断裂系统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中生界断裂系统十分发育,断层表现出张性或张扭性特征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根据断裂平面展布及组合特征,可划分出3类构造样式,8种断裂组合;根据断裂发育时间,可将断裂的活动期次划分为燕山期和喜山期;受控于NE和NNE向的断裂系统,中生界盆地构造格局表现为"三凹两凸"结构特征;断裂发育的时间及特点对中生界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盆地结构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 中生代
下载PDF
某水电站闸门振动响应检测及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鹏 岳高峰 +3 位作者 余鹏翔 杨传晟 龚树东 关磊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79,共3页
利用标准振源对振动加速度信号在频域进行滤波并积分后求得振动位移的方法进行验证,确认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某闸门进行了振动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等振动响应测试,测试部位振动加速度均小于3 m/s 2,振动位移小于0.25 mm,动态应... 利用标准振源对振动加速度信号在频域进行滤波并积分后求得振动位移的方法进行验证,确认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某闸门进行了振动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等振动响应测试,测试部位振动加速度均小于3 m/s 2,振动位移小于0.25 mm,动态应力小于153.2 MPa,闸门起升初始阶段振动位移最大值超过相关要求。结合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给出闸门的振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积分 振动检测 振动位移 水工钢闸门 振动加速度
下载PDF
东海南部与鄂尔多斯中南部中生代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国林 杨长清 +2 位作者 孙晶 杨传胜 杨艳秋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0,共4页
0引言全国油气资源最新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中生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区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油区中生界的石油资源量分别占比41.3%、97.1%和26.31%。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中国近海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广泛... 0引言全国油气资源最新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中生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区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油区中生界的石油资源量分别占比41.3%、97.1%和26.31%。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中国近海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并普遍发育侏罗系、白垩系2套有效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中生界 成藏地质条件 南海北部盆地 油气勘探 石油资源量 中国近海 陆区
下载PDF
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传盛 王美姣 +4 位作者 欧林洋 黄耀欢 罗智辉 黄仁峰 雷睿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1期216-219,224,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对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肢功能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清除内乳淋巴结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肢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转移、复发及病死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清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相比,具有恢复快、出血量少、清除患者内乳淋巴结数量较多等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对患者上肢功能损伤较小,提高患者1年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清除术 乳腺癌 改良扩大根治术 上肢功能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瓯江凹陷构造单元属性讨论
19
作者 龚建明 孙晶 +7 位作者 廖晶 杨长清 李智高 王建强 杨艳秋 杨传胜 李刚 孟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1,共10页
为了明确东海陆架盆地西部瓯江凹陷的构造单元属性,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本文在前人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分析、海陆对比研究等工作。综合研究认为,瓯江凹陷为白垩纪断陷红盆,缺少... 为了明确东海陆架盆地西部瓯江凹陷的构造单元属性,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本文在前人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分析、海陆对比研究等工作。综合研究认为,瓯江凹陷为白垩纪断陷红盆,缺少侏罗纪地层,其断裂构造特征、白垩纪沉积建造和火山岩活动等类似于浙闽隆起带,而瓯江凹陷以东的闽江凹陷为白垩纪和侏罗纪的断坳转换盆地,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相-海相。地震剖面上闽江凹陷与其东侧的基隆凹陷构成一个向东倾斜的整体。海陆对比显示,瓯江凹陷与浙闽隆起侏罗纪时均处于隆升剥蚀,白垩纪时均处于断裂拉张。因此,推测瓯江凹陷与浙闽隆起带具有相似的构造单元属性,属于浙闽隆起带的一部分,其中生代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能比闽江凹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浙闽隆起 瓯江凹陷 闽江凹陷 构造单元属性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弱低频”反射的二维地震调查技术
20
作者 杨长清 杨传胜 +6 位作者 杨艳秋 孙晶 颜中辉 闫海洋 张世阳 施剑 杨睿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4期76-79,共4页
0引言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海域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层位主要针对新生界。因中生界地质结构复杂,断裂发育且后期改造强烈,其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即地震反射能量弱... 0引言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海域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油气勘探层位主要针对新生界。因中生界地质结构复杂,断裂发育且后期改造强烈,其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即地震反射能量弱、频率低、连续性差(简称“弱低频”反射),严重制约了东海中生界油气的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二维地震 地震反射 地震资料品质 我国海域 油气资源前景 含油气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