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蛹虫草转录物组学的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1
作者 张虎成 邓丽娜 +8 位作者 章宇宁 罗帅 刘霖颖 杨军 杨国伟 范海涛 高博 杨冬清 柴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8-461,共14页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我国著名的中药,而虫草素是蛹虫草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通过转录物组分析野生型C.militaris、虫草素高产菌株C.militaris GYS60和低产菌株C.militaris GYS80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利...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我国著名的中药,而虫草素是蛹虫草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通过转录物组分析野生型C.militaris、虫草素高产菌株C.militaris GYS60和低产菌株C.militaris GYS80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获得3株菌株的转录物组数据,以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与C.militaris相比,在GYS60和GYS80中,分别有145和470个上调基因及96和594个下调基因;GYS60与GYS80相比,GYS60有306个上调基因和207个下调基因。这些基因经过GO和KEGG分析,与C.militaris相比,GYS60和GYS80分别有10和8个与嘌呤途径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与GYS80相比,GYS60有12个基因差异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8个关键酶的基因表达与转录物组分析一致。在GYS60中,参与虫草素生物合成的嘌呤核苷酸代谢中的氧化还原酶(CCM_07507,cmORE)、3′,5′-环AMP磷酸二酯酶(CCM_02777,cmAPE)、转移酶(CCM_04722,cmTRF)和腺苷酸环化酶(CCM_06928,cmADC)表达量显著上调。这些发现提高了我们对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理解和对其他次级代谢产物代谢通路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转录物组分析 生物合成途径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2
作者 姜超 薛亚楠 +4 位作者 曹雨清 董菊 王均琴 杨东清 李国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BM、CNKI等数据库,收集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信息提取和质量评价。根据GRADE证据... 目的系统评价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BM、CNKI等数据库,收集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信息提取和质量评价。根据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与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19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相较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方式,联合了犀角地黄汤的中西结合疗法可以提高总有效率[RD=0.18,95%CI(0.15,0.21),P<0.01],降低复发率[RD=-0.17,95%CI(-0.3345,-0.0042),P<0.05]和不良反应率[RD=-0.05,95%CI(-0.0905,-0.0047),P<0.01],减少紫癜消退时间[MD=-6.73,95%CI(-10.58,-2.89),P<0.01],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MD=-3.49,95%CI(-5.54,-1.43),P<0.01],腹痛消退时间[MD=-1.97,95%CI(-2.23,-1.71),P<0.01],关节肿痛消退时间[MD=-6.60,95%CI(-8.88,-4.31),P<0.01]。各项结局指标的GRADE分级包括中、低和极低级。结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以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过敏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攀 郭顺 +4 位作者 杨东青 彭勇 闫德俊 李东 王克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1-2089,共9页
在附加与焊枪同步运动的超声振动辅助条件下,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备2219铝合金单道多层沉积件,并分析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附加超声振动后试样的晶粒明显细化,晶粒粒径在20μm以下的比例由29.32%提升至46.59%,平均... 在附加与焊枪同步运动的超声振动辅助条件下,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备2219铝合金单道多层沉积件,并分析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附加超声振动后试样的晶粒明显细化,晶粒粒径在20μm以下的比例由29.32%提升至46.59%,平均粒径由36.80μm下降至30.19μm。同时,在试样的显微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亚晶区。经附加超声振动后,试样的显微硬度由79.9HV提升至93.8HV,试样在竖直方向上的拉伸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水平方向上的屈服强度也有所提升,但伸长率显著下降,这可能与拉伸件中存在的缺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超声振动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小麦小穗不同粒位粒重形成的生理特性差异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艳霞 杨卫兵 +7 位作者 尹燕枰 郑孟静 陈金 杨东清 骆永丽 庞党伟 李勇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5-1724,共10页
为探明小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明确限制小穗上位弱势粒充实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TN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0(SN20)为材料,调查检测了灌浆过程中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全... 为探明小麦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明确限制小穗上位弱势粒充实的主要原因,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TN1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山农20(SN20)为材料,调查检测了灌浆过程中小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与籽粒柄连接处横面的组织结构与不同粒位籽粒粒重的关系。花后籽粒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与籽粒内GA和IAA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小穗基部籽粒中较高的GA和IAA含量可使蔗糖向淀粉转化开始早,籽粒分化快,灌浆速率高,是小穗基部籽粒粒重高的生理机制;扫描电镜图显示小麦籽粒灌浆初期小穗基部籽粒柄维管束横面面积明显大于上位籽粒,微观空隙小且排列较整齐,有利于同化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的运输,是小穗基部籽粒粒重增长快、灌浆速率高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位 粒重 内源激素 可溶性糖 全氮含量
下载PDF
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Ⅱ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兆新 刘妍 +7 位作者 刘婷如 何美娟 姚远 杨坚群 甄晓宇 栗鑫鑫 杨东清 李向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7-1676,共10页
以大花生品种606为材料,设置基肥∶拔节期∶始花期比例为35%∶35%∶30%,调查同比例的普通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施用后麦套花生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和品质变化,以期探明花生叶片光系统II性能对不同肥料类型的生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花生结... 以大花生品种606为材料,设置基肥∶拔节期∶始花期比例为35%∶35%∶30%,调查同比例的普通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施用后麦套花生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和品质变化,以期探明花生叶片光系统II性能对不同肥料类型的生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花生结荚后期,各处理叶面积指数(LAR)、叶绿素含量(Chl)和净光合速率(Pn)均呈降低趋势;与施用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复合肥显著增加了花生叶片Chl含量,提高了LAR和Pn,延缓了叶片衰老。JIP-test分析表明,施肥可以引起荧光诱导曲线(OJIP曲线)显著变化,其中K、J和I点的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JCRF处理显著提高叶片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降低K点的可变荧光FK占Fj–Fo振幅的比例(Wk)和J点的可变荧光Fj占振幅Fo–Fp的比例(Vj),表明PSI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综合性能以及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均明显提高,其中受体侧性能的改善大于供体侧。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控释复合肥处理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提高11.3%和15.2%,同时显著增加了花生籽仁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脂肪中油酸/亚油酸(O/L)的比值。因此,在等N-P2O5-K2O比例和等养分条件下,控释复合肥较普通复合肥可显著改善麦套花生叶片光合性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复合肥 麦套花生 光合特性 产量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妍 刘兆新 +8 位作者 何美娟 张倩 姚远 刘婷如 杨坚群 甄晓宇 栗鑫鑫 杨东清 李向东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大田连作覆膜条件下,以大花生品种"山花108"为试验材料,以常规种植冬前免耕(MG)为对照,设冬前翻耕(FG)和越冬作物压青(YQ)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花生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 大田连作覆膜条件下,以大花生品种"山花108"为试验材料,以常规种植冬前免耕(MG)为对照,设冬前翻耕(FG)和越冬作物压青(YQ)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连作花生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YQ和FG处理明显促进连作花生的营养生长,YQ促进营养生长作用主要在生育前期,FG的作用主要在生育后期;与MG相比,YQ和FG均显著提高了连作花生叶面积指数、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了荚果和籽仁产量。与MG相比,YQ和FG荚果产量平均增加14.83%和8.30%,籽仁产量平均增加16.21%和5.22%,YQ的增产效果好于FG。从产量构成因素看,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连作花生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和果重。此外,YQ和FG较MG还显著增加了籽仁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O/L比值,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改善了花生品质。综合比较3种栽培方式,在覆膜栽培条件下,结合越冬作物压青对于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花生 栽培方式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播种深度对花生生育进程和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甄晓宇 杨坚群 +8 位作者 栗鑫鑫 刘兆新 高芳 赵继浩 李颖 钱必长 李金融 杨东清 李向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6-1397,共12页
在春播、土壤水分适宜以及起垄覆膜种植模式条件下,选用大花生品种山花108,设置3、5、7、9、11、13和15 cm (SD3、SD5、SD7、SD9、SD11、SD13和SD15) 7种播种深度,研究播种深度对花生生育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抗... 在春播、土壤水分适宜以及起垄覆膜种植模式条件下,选用大花生品种山花108,设置3、5、7、9、11、13和15 cm (SD3、SD5、SD7、SD9、SD11、SD13和SD15) 7种播种深度,研究播种深度对花生生育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2年结果表明,播种深度明显影响花生出苗时间,与SD5 处理相比,SD15 处理的出苗期推迟5 d,产量形成期缩短2.5 d。播深过浅(3 cm)或过深(>7 cm)显著降低了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导致叶面积指数(LAI)显著降低;且降低了产量形成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导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播种过深(>7 cm)显著降低了产量形成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导致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各播深处理相比,SD5处理的荚果和籽仁产量较高,主要是由于其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及出仁率的提高,播种深度超过7cm后,减产显著。因而,春花生适宜的播种深度应控制在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深度 花生 生育进程 抗氧化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坚群 甄晓宇 +5 位作者 栗鑫鑫 刘兆新 刘妍 姚远 杨东清 李向东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在长年花生连作地块上,以多年连作花生(DDH)为对照,对两年玉米花生间作(TJZ),两年花生玉米轮作(TLY)两种耕作方式与连作花生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耕作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DDH处理相比,TJZ... 在长年花生连作地块上,以多年连作花生(DDH)为对照,对两年玉米花生间作(TJZ),两年花生玉米轮作(TLY)两种耕作方式与连作花生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耕作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DDH处理相比,TJZ处理和TLY处理在结荚期、饱果期和收获期均能提高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促进花生生长发育;TJZ处理和TLY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TJZ处理和TLY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和干物质积累量。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的荚果产量提高了15.09%和13.55%,籽仁产量提高19.21%和15.91%,且TJZ处理和TLY处理的出仁率和单株结果数高于DDH处理。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均提高了花生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TJZ处理主要提高蛋白质含量,TLY处理主要提高粗脂肪含量。综合比较玉米花生间作和轮作两种耕作方式均能缓解花生的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 花生连作 生理特性 产量品质
下载PDF
AZ91镁合金TIG电弧增材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倪程 朱科宇 +3 位作者 范霁康 彭勇 杨东青 王克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2-699,共8页
为了探索AZ91镁合金在航空航天产品壳体和轻量化结构件等领域的应用,基于TIG增材制造工艺进行了镁合金增材试验,成功制备了一个单道多层薄壁样件,并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增材样件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区域... 为了探索AZ91镁合金在航空航天产品壳体和轻量化结构件等领域的应用,基于TIG增材制造工艺进行了镁合金增材试验,成功制备了一个单道多层薄壁样件,并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增材样件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区域的显微组织基本上都是等轴状细晶组织,晶内和晶界处有第二相β-Mg_(17)Al_(12)析出。样件各区域的硬度值接近,硬度平均值为62 HV;相比于传统压铸方法,增材样件整体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样件中部区域的抗拉强度为276 MPa,提升了20%;断后试样的伸长率为13.1%,提升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电弧增材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蛋白质热聚集行为机理及其对蛋白质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畅鹏 杜鑫 +3 位作者 杨东晴 董依迪 石硕 夏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18-325,共8页
蛋白质热聚集行为是食品加工过程中较常发生的现象。热处理条件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发生热聚集。热聚集体的大小、形态、界面性等直接影响蛋白质凝胶特性、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 蛋白质热聚集行为是食品加工过程中较常发生的现象。热处理条件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发生热聚集。热聚集体的大小、形态、界面性等直接影响蛋白质凝胶特性、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从而影响富含蛋白质食品的品质。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热聚集行为的机理、分类和表征手段,重点综述了蛋白质热聚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蛋白质热聚集行为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为研究复杂蛋白质体系热聚集行为及对食品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热聚集行为 凝胶特性 溶解性 起泡性 乳化性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琳 任黎栋 +1 位作者 杨冬青 钟静红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手术,七氟烷组患者采用...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手术,七氟烷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2 h、手术结束、术后24 h和术后48 h心率、平均动脉血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的水平及两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恢复质量。结果丙泊酚组患者在气腹2 h、手术结束和术后24 h时心率和平均动脉血压均低于七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患者气腹2 h、手术结束、术后24 h和术后48 h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丙泊酚组;手术结束时血清IL-8水平高于丙泊酚组;气腹2 h、手术结束、术后24 h血清IL-10水平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者术后24 h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和总得分低于丙泊酚组;术后48 h身体舒适度、疼痛和总得分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中,丙泊酚静脉麻醉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麻醉 术后恢复 丙泊酚 七氟烷
下载PDF
TC4钛合金脉冲电子束焊温度场模拟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霁康 张建 +3 位作者 许海鹰 彭勇 杨东青 王克鸿 《焊接技术》 2021年第9期11-16,I0011,I0012,共8页
为了分析脉冲电子束焊过程中温度场变化行为,文中采用改进的圆锥体热源和高斯面热源组成的组合热源对TC4钛合金薄板脉冲电子束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脉冲特征参数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规律。脉冲束流主要对工件的加热和初始冷却... 为了分析脉冲电子束焊过程中温度场变化行为,文中采用改进的圆锥体热源和高斯面热源组成的组合热源对TC4钛合金薄板脉冲电子束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脉冲特征参数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规律。脉冲束流主要对工件的加热和初始冷却过程有影响,使焊缝区温度出现脉冲效应,焊缝中心峰值温度高于直流电子束焊接的,而在工件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脉冲作用,焊缝熔池冷却速度加快。随着频率的提高,焊缝区温度脉冲效应减弱,焊缝中心峰值温度有所下降;束流基值相同条件下,占空比较大时,能够增强焊缝区温度脉冲效应;在平均束流相同时,随着束流基值、峰值之间差值的增大,温度脉冲效应更加显著,使焊缝中心峰值温度升高,并能够加快脉冲周期内熔池的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脉冲束流 电子束焊 温度场 模拟仿真
下载PDF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Abscisic Acid or Gibberellin Acid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Starch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in Grains of Wheat 被引量:11
13
作者 PENG Dian-liang CAI Tie +4 位作者 YIN Yan-ping yang Wei-bing NI Ying-li yang dong-qing WANG Zhen-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551-1559,共9页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of wheat starch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hat can affect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wheat products. Two high-yield winter wheat cultivar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of wheat starch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hat can affect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wheat products. Two high-yield winter wheat cultivar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ABA or GA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hase of the initial grain filling on starch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starch components in grains at matur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bimodal curve was found in the volume and surface area distribution of grain starch granules, and a unimodal curve was observed for the number distribution under all treatments. The exogenous ABA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s (both by volume and by surface area) of B-type (〈9.9 Ixm in diameter) starch granules, with a reduction in those of A-type (〉9.9 ~tm) starch granules, while, the exogenous GA3 led to converse effects on size distribution of those starch granules. The exogenous ABA also increased starch,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contents at maturity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 Application of GA3 significantly reduced starch content, amylopectin content but increased the 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 The 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 showed a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olume proportion of granules 〈9.9 μm, bu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volume proportion of granules 22.8-42.8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cisic acid GIBBERELLIN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STARCH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下载PDF
Ethylene and Spermidine in Wheat Grains in Relation to Starch Content and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Under Water Deficit 被引量:5
14
作者 yang Wei-bing LI Yong +5 位作者 YIN Yan-ping JIANG Wen-wen PENG Dian-liang CUI Zheng-yong yang dong-qing WANG Zhen-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2141-2153,共13页
Two wheat cultivars (Triticum aestivum 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post-anthesis severe water deficit (SD) on starch content and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ethylene and spermidi... Two wheat cultivars (Triticum aestivum 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post-anthesis severe water deficit (SD) on starch content and granu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ethylene and spermidine (Spd). Comparison to the well-watered (WW) treatment, SD led to lower Spd and higher 1-aminocylopropane-l-carboxylic acid (ACC) concentrations and ethylene evolution rate (EER) in grains at the critical stage of forming starch granules. Application of Spd or aminoethoxyvinylglycine (AVG) significantly reduced ACC concentration and EER and increased Spd concentration, while ethephon or methylglyoxal-bis (MGBG) had an opposite impact. The volume and surface area distribution of starch granules showed a bimodal curve, while the number distribution exhibited a unimodal curve. SD caused a marked drop in grain weight, grain number and starch content, also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proportion (both by volume and by surface area) of B-type starch granules (〈10 Ixm), with an increase in those of A-type starch granules (〉10 ~tm). Application of Spd or AVG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both by volume and by surface area) of B-type starch granules under SD.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ethylene and Spd showed an antagonism rel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B-type granule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t would be good for the formation of B-type starch granules to have the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higher Spd and lower ACC concentrations and ethylene emission under 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ene evolution rate 1-aminocy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PERMIDINE severe water deficit wheat (Triticumaestivum L.)
下载PDF
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栋清 金萍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2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70例瘢痕子宫经产妇资料,根据不同诱导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通过静脉滴注催产... 目的分析双球囊导管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于诱导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70例瘢痕子宫经产妇资料,根据不同诱导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通过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导分娩,研究组产妇通过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导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诱导分娩时间、总分娩时间、产后24h出血总量、宫颈裂伤和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等。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宫颈裂伤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5min后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分娩时长、第一产程时长、总产程时长、产后24h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联合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导分娩,可显著提高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产妇宫颈成熟度与阴道分娩成功率,且安全保障性良好,可在一定范围内结合有需求的产妇进行推广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导管 催产素 诱导 瘢痕子宫 足月分娩
下载PDF
BloomRouter:A Framework for Dissemination of Compressed XML Stream
16
作者 BAO Xiao-yuan TANG Shi-wei +2 位作者 yang dong-qing SONG Zai-sheng WU Li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6年第1期100-106,共7页
As our best knowledge, in the Publish/Subscrib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few research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routing of compressed XML (extended markup language) data. A high-speed compressed XM... As our best knowledge, in the Publish/Subscrib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few research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routing of compressed XML (extended markup language) data. A high-speed compressed XML data routing and dissemination framework BloomRouter is proposed. In BloomRouter, a Bloom Filter based prefilte r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filter out compressed XML elements that users do not care; after that an interval tree dis seminator forwards target elements to the corresponding end users by matching the incomming compressed XML elements with indexed users' query regions.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we can efficiently filter/query the compressed incoming XML data, and then route the query result to the corresponding subseri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bloom filters compression data stream
下载PDF
小麦行距配置对套种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兆新 刘婷如 +5 位作者 刘妍 杨坚群 甄晓宇 栗鑫鑫 杨东清 李向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51-1959,共9页
以大花生品种早熟型‘山花108’和晚熟型‘780-15’为试验材料,设置小麦3种行距配置(25 cm、30 cm、大小行40 cm+20 cm)和2种花生种植方式(麦套、夏直播),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夏花生产量构成、光合特性、抗氧化活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 以大花生品种早熟型‘山花108’和晚熟型‘780-15’为试验材料,设置小麦3种行距配置(25 cm、30 cm、大小行40 cm+20 cm)和2种花生种植方式(麦套、夏直播),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夏花生产量构成、光合特性、抗氧化活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当扩大小麦行距、相同平均行距下选用大小行种植,可提高套种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增大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强光合能力,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麦套花生产量高于夏直播花生并且以大小行处理产量最高.与小麦行距30 cm相比,大小行处理山花108和780-15两品种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提高6.3%、13.3%和7.7%、16.5%.表明大小行种植有助于扩大光合面积,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同时缓解花生植株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延缓衰老,从而提高麦套花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花生 行距配置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抗氧化系统 产量
原文传递
外源乙烯利施用时期对花生源库形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芳 李岳容 +4 位作者 张琼 刘兆新 赵继浩 杨东清 李向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958,共8页
为了解决源库关系不协调而限制花生产量提高的问题,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山花9号’花生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10、20、30 d 3个喷施时期,以不喷施处理为对照,探讨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花生源库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花后10和20 d喷... 为了解决源库关系不协调而限制花生产量提高的问题,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山花9号’花生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10、20、30 d 3个喷施时期,以不喷施处理为对照,探讨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花生源库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花后10和20 d喷施乙烯利可显著减少花生的开花数量、果针数、幼果数,提高秕果数和饱果数,而花后30 d喷施处理对开花数量、果针数和幼果数无抑制作用。喷施乙烯利可以增加花生单株叶面积,开花后10 d喷施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增幅最大,随着喷施时期的推迟增幅减小。花后10和20 d喷施乙烯利显著提高了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但花后30 d喷施处理只能在短期内提高光合速率,对生育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从源库综合性状来看,花后20 d喷施乙烯利的源库关系最协调,有利于促进同化物向荚果的运输,提高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从而提高产量。因此,喷施乙烯利是解决花生"花多不实、果多不饱"源库失衡现象的有效措施,生产中使用乙烯利控花应选择在开花后20 d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花生 源库特征 产量
原文传递
桑柏生发剂治疗脱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东清 蔡云 +3 位作者 吴承艳 吴承玉 周雯 张蕾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400-1402,1406,共4页
目的观察桑柏生发剂对脱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门诊治疗的70例“郁热虫浊”型斑秃及“郁热虫浊”型脂溢性脱发患者中,实际完成研究的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桑柏生发剂(获国家发明专... 目的观察桑柏生发剂对脱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门诊治疗的70例“郁热虫浊”型斑秃及“郁热虫浊”型脂溢性脱发患者中,实际完成研究的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桑柏生发剂(获国家发明专利:LZ200810196315.2,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精制),对照组使用2%米诺地尔酊外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6个月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7%vs80.00%,P>0.05)。经桑柏生发剂治疗患者,其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104),CD4^+、CD8^+、CD19^+和CD16^+/CD56^+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变化(P均>0.05);经米诺地尔酊治疗患者,除CD3^+高于治疗前(P=0.037)、CD4^+/CD8^+呈升高趋势(P=0.052)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高于对照组(P=0.010),其他各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用桑柏生发搽剂治疗“郁热虫浊”型脱发与外用米诺地尔酊疗效相近,两种外用药治疗脱发头皮局部炎症不会对全身的免疫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柏生发剂 斑秃 脂溢性脱发 郁热虫浊 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