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陆坡海底峡谷地形复杂度分析方法
1
作者 李金洋 张建兴 +4 位作者 王冰 杜梦迪 张毅涵 阳凡林 栾振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地形复杂度指数是描述地形变化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基于南海陆坡北港隆起区的水深网格数据,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建立计算海底地形复杂度的模型,融合研究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和高程变异系数4... 地形复杂度指数是描述地形变化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基于南海陆坡北港隆起区的水深网格数据,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建立计算海底地形复杂度的模型,融合研究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和高程变异系数4种地形因子,分析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复杂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19×19网格,最佳统计窗口面积为1.7689 km^(2);研究区北部及南部区域地形平坦,地形复杂程度较低,复杂度指数<2.35;中部区域存在规模不同的峡谷,地形复杂程度较高,复杂度指数平均>3.37,其中,中部偏东区域因海底峡谷最为发育,地形复杂度指数可达7.77。研究区地形复杂度的定量分析结果与海蚀作用的强弱程度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这对系统开展南海海底峡谷形态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维护海洋工程设施安全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复杂度 均值变点分析 多因子分析 南海海底峡谷
下载PDF
基于D-P算法和最优路径的海山地理实体边界划定方法
2
作者 崔丙浩 吴自银 +4 位作者 赵荻能 阳凡林 刘志豪 姚宜斌 孙中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海底地理实体的划定与命名是当前国际海洋权益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然而,由于海底地理实体边界的量化界定技术缺乏,导致其界线确定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P算法和最优路径的海底地理实体边界划定方法。将... 海底地理实体的划定与命名是当前国际海洋权益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然而,由于海底地理实体边界的量化界定技术缺乏,导致其界线确定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P算法和最优路径的海底地理实体边界划定方法。将高分辨率水深模型转换为二维水深矩阵,从横向与纵向进行剖面分析,采用极值点简化和D-P算法进行二次简化的方法,通过坡度变化定位和基部高程定位等基本条件综合判断,从而实现了单体海山的山体与其基部的自动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路径寻优的方法实现了连体型海山的自动分割。该方法在南海海底地理实体划定中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体 山脚点 D-P算法 路径寻优 边界识别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
3
作者 余璇 石绥祥 +2 位作者 徐凌宇 王蕾 yang fanlin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21年第2期36-56,共21页
赤潮作为海洋灾害,对海洋渔业、生态、经济,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一直以来,赤潮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它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使得赤潮预报极具挑战。针对赤潮预报的研究问题,本文收集了厦门海域赤潮发生前后的海洋... 赤潮作为海洋灾害,对海洋渔业、生态、经济,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一直以来,赤潮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它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使得赤潮预报极具挑战。针对赤潮预报的研究问题,本文收集了厦门海域赤潮发生前后的海洋监测数据,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散布矩阵、复相关系数方法,分析多环境因子与赤潮发生多要素的关联情况,重点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LSTM与CNN融合方法,挖掘环境因子的时序依赖,发现序列数据的局部特征,对赤潮发生进行预报。在厦门一号和厦门二号数据集中,本方法在预报未来12小时内的赤潮情况时,RMSE、MAE误差分别达到0.5218、0.5043。通过协同对比模型进一步确定赤潮发生的预报概率,在两个数据集上的最终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7.58%,63.49%。本研究为赤潮的分析预报提供了探索经验,证明了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赤潮预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赤潮 相关性分析 预报
下载PDF
机载LiDAR测深在海洋测绘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智敏 杨安秀 +3 位作者 阳凡林 宿殿鹏 冯成凯 王明伟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4期43-47,共5页
针对海洋测绘中遇到的环境恶劣、任务繁重等情况,分析了机载Li DAR测深应用到海洋测绘中的可行性。介绍机载Li DAR测深原理、优势、典型设备,针对系统最大穿透深度、最浅探测深度、测点密度及测深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 针对海洋测绘中遇到的环境恶劣、任务繁重等情况,分析了机载Li DAR测深应用到海洋测绘中的可行性。介绍机载Li DAR测深原理、优势、典型设备,针对系统最大穿透深度、最浅探测深度、测点密度及测深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机载Li DAR测深符合海洋测绘的需求,应用到海洋测绘中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水深测量 机载LiDAR测深 测点密度 测深精度比对
下载PDF
利用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地形辅助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 被引量:7
5
作者 阳凡林 朱正任 +3 位作者 李家彪 冯成凯 邢喆 吴自银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84,共14页
海底底质分类对于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波束探测是实现大范围海底底质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通常基于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提取角度响应(AR)特征及反向散射图像特征进行底质分类。由于特征来源较... 海底底质分类对于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波束探测是实现大范围海底底质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通常基于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提取角度响应(AR)特征及反向散射图像特征进行底质分类。由于特征来源较单一,分类器结构简单,往往分类精度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层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方法。除反向散射强度特征外,还利用地形特征,将特征向量转换为波形图,再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分类。试验对比不同特征组合以及BP网络、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随机森林(RF)4种常规分类器,本文模型算法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4.86%,Kappa系数为0.93,精度具有明显优势,效率也比较高。表明该方法有效利用两种数据类型所蕴含的海底底质信息,充分发挥卷积神经网络权值共享、高效率等特点,实现高分辨率海底底质分类,可对海底底质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反向散射图像 角度响应 底质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广义高斯模型的机载测深LiDAR波形拟合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贤昆 阳凡林 +3 位作者 张汉德 宿殿鹏 董梁 王明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0-1185,共6页
针对传统LiDAR测深波形拟合算法受噪声干扰严重、对微弱回波信号及复杂波形拟合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高斯模型的波形拟合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滤波前后尾段波形的差异估计波形的噪声;然后利用广义高斯模型提取海面与海底反射信... 针对传统LiDAR测深波形拟合算法受噪声干扰严重、对微弱回波信号及复杂波形拟合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高斯模型的波形拟合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滤波前后尾段波形的差异估计波形的噪声;然后利用广义高斯模型提取海面与海底反射信号分量,并对剩余信号进行迭代拟合;最后利用LM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参数进行约束,避免冗余分量。采用南海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该算法拟合微弱回波及复杂波形能力强,不论在浅水(回波发生叠加)还是深水,其拟合精度均优于传统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高斯模型 机载测深LiDAR 双高斯拟合
下载PDF
沿海GPS/GLONASS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朝阳 邢喆 +3 位作者 周兴华 阳凡林 唐秋华 周东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基于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20个测站31d的数据,从数据处理模式、系统组合和卫星截止高度角等方面研究沿海地区GPS/GLONASS数据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以CODE提供的对流层产品和探空数据资料作为标准值来评价对流层延迟的精度。结果表明... 基于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20个测站31d的数据,从数据处理模式、系统组合和卫星截止高度角等方面研究沿海地区GPS/GLONASS数据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以CODE提供的对流层产品和探空数据资料作为标准值来评价对流层延迟的精度。结果表明,截止高度角为10°时,采用双差网解GPS/GLONASS组合系统提取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略优于双差网解GPS单系统和精密单点定位GPS/GLONASS组合系统,各方法提取结果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截止高度角设置对天顶对流层精度影响较大,截止高度角为30°时,采用双差网解GPS单系统提取的结果精度最优,但其精度较低截止高度角时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GLONASS 天顶对流层延迟 双差 精密单点定位 截止高度角
下载PDF
联合重力异常和重力垂直梯度异常数据反演皇帝山海域海底地形 被引量:1
8
作者 阳凡林 沈瑞杰 +2 位作者 梅赛 屠泽杰 辛明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135,共10页
海底地形对开展海洋科学调查和研究十分重要。以多波束为主的回声测深技术测量成本高且效率低,几十年来仅实现了全球约20%的海床测绘。对于空白区(特别是深海区域),可以借助重力异常和重力垂直梯度异常进行回归分析反演得到,但该方法得... 海底地形对开展海洋科学调查和研究十分重要。以多波束为主的回声测深技术测量成本高且效率低,几十年来仅实现了全球约20%的海床测绘。对于空白区(特别是深海区域),可以借助重力异常和重力垂直梯度异常进行回归分析反演得到,但该方法得到的比例因子鲁棒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考虑到两种重力数据在表征海底地形长短波长的不同优势,本文结合滑动窗口赋权和稳健回归分析来反演海底地形。在太平洋皇帝山海域(35°~45°N,165°~175°E)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船测检核点处,本文构建模型的标准差为61.02 m,相比于单一重力数据反演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14.92%(重力异常)和2.08%(重力垂直梯度异常),能较好地反映皇帝海山链的地形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重力垂直梯度异常 海底地形 稳健回归分析 滑动窗口
下载PDF
顾及波束入射角的常梯度声线跟踪水下定位算法 被引量:23
9
作者 辛明真 阳凡林 +2 位作者 薛树强 王振杰 韩云峰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35-1542,共8页
海水声速的时空变化会使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折射,有效消除声波的折射效应对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在声速剖面已知的情况下,声线跟踪是削弱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声线跟踪方法要求波束入射角为已知,而基于距离交会原理... 海水声速的时空变化会使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折射,有效消除声波的折射效应对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在声速剖面已知的情况下,声线跟踪是削弱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声线跟踪方法要求波束入射角为已知,而基于距离交会原理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通常未对波束入射角进行直接观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顾及波束入射角的常梯度声线跟踪水下定位算法,采用搜索法确定波束入射角,通过对声线跟踪与定位解算的迭代计算,实现波束入射角和目标坐标的渐次修正。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迭代求解超越方程的解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利用声速剖面消除了声线折射效应的影响,且解算法计算效率优于搜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学定位 常梯度声线跟踪 折射效应 声速剖面 长基线系统 波束入射角
下载PDF
顾及收发分置影响的海洋大地基准声线跟踪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辛明真 葛茂荣 +4 位作者 阳凡林 刘焱雄 鲍李峰 石波 罗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09-3817,共9页
海水声速变化引起的声波折射效应是影响海洋大地基准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声线跟踪是已知准确声速剖面情况下消除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然而现有的水声测距定位解算广泛基于收发同置假设,即认为声波的往返路径和测量载体的位置在较短... 海水声速变化引起的声波折射效应是影响海洋大地基准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声线跟踪是已知准确声速剖面情况下消除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然而现有的水声测距定位解算广泛基于收发同置假设,即认为声波的往返路径和测量载体的位置在较短的观测时延内不会发生变化,导致海洋大地基准的深海定位结果引入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顾及收发分置影响的海洋大地基准声线跟踪定位方法,基于往返时延差最小原则结合常梯度声线跟踪搜索得到目标最优坐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声线距离分配往返时延的牛顿迭代解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最后通过深海试验证明了顾及收发分置影响的海洋大地基准声线跟踪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基准 收发分置 折射效应 常梯度声线跟踪 声速剖面 波束入射角
下载PDF
台湾浅滩多尺度沙波地貌的地形傅里叶分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超 吴自银 +4 位作者 周洁琼 阳凡林 赵荻能 刘洋 鲁号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144,共9页
海底沙波在全球广泛分布、成因复杂,但往往多种尺度的沙波叠加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沙波地貌体系,导致难以进行量化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傅里叶分析方法,设计了巴特沃斯滤波器,将水深数据变换到频率域,进而将复杂沙波地貌分... 海底沙波在全球广泛分布、成因复杂,但往往多种尺度的沙波叠加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沙波地貌体系,导致难以进行量化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傅里叶分析方法,设计了巴特沃斯滤波器,将水深数据变换到频率域,进而将复杂沙波地貌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单一类型沙波。并以台湾浅滩复杂的沙波地貌体系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分解量化出3种空间尺度的沙波:巨型沙波(波长>100 m,波高>5 m)、中型沙波(波长5~100 m,波高0.4~5 m)和沙波纹(波长<5 m,波高<0.4 m)。本文提出的海底沙波地貌量化分析方法,有助于研究不同尺度海底沙波的成因与机理,对沙波区海洋工程的安全评估也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沙波 傅里叶分析 多尺度分解 台湾浅滩 多波束测深
下载PDF
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豪 赵荻能 +3 位作者 吴自银 阳凡林 王明伟 周洁琼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单波束测深技术在近海及河口水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动态海洋环境的影响,很难有效获取不同时期同一位置的水深数据,这给快速变化的近海地形的准确对比与分析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该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 单波束测深技术在近海及河口水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动态海洋环境的影响,很难有效获取不同时期同一位置的水深数据,这给快速变化的近海地形的准确对比与分析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该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分析方法。通过初始不确定度计算、水深及不确定度传递、卡尔曼滤波更新等步骤构建时序地形剖面,并基于假设检验完成剖面地形演变分析。用两期次河口区单波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了可与实际地形剖面有效对比的水深剖面,并可对地形骤变区域作出准确评估,对于快速变化的河口水下三角洲尤其是航道区域的演变分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测深 水深剖面 不确定度 地形演变 假设检验
下载PDF
融合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精细化DEM生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华毅 李守军 +3 位作者 张梓巍 阳凡林 毛冬海 陈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3,共7页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字高程模型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基于点云密度选取融合范围,将分块后的影像点云配准到激光点云的孔洞和稀疏区域。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融合效果,保持激光点云的精度并保留更多的细节特征,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高质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 影像点云 分块配准 点云融合 差分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数据实时存储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宿殿鹏 阳凡林 +3 位作者 冯成凯 王明伟 卜宪海 杨安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1-597,共7页
基于船载水陆一体化测量系统,设计一体化测量数据存储格式、多线程网络通信、时间同步控制以及时间匹配技术,实现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数据实时存储功能,并将采集的多源数据统一存储到文件中。实验证明,该存储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集... 基于船载水陆一体化测量系统,设计一体化测量数据存储格式、多线程网络通信、时间同步控制以及时间匹配技术,实现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数据实时存储功能,并将采集的多源数据统一存储到文件中。实验证明,该存储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克服多传感器存储效率冗余的缺陷,提高测量数据存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水陆一体化测量系统 多线程网络通信 时间同步 内存池技术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测深系统进行海岸带测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宿殿鹏 阳凡林 +3 位作者 陈亮 王仕强 陈雨 陈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全覆盖的海岸带浅水地形数据一直是海洋测绘的难点之一。无人机载LiDAR测深是一种有效的海岸带水陆地形一体化测量技术,利用RIEGL VQ-840-G ALB系统在山东青岛海域开展了无人机载LiDAR测深实验。基于获得的青岛实测... 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全覆盖的海岸带浅水地形数据一直是海洋测绘的难点之一。无人机载LiDAR测深是一种有效的海岸带水陆地形一体化测量技术,利用RIEGL VQ-840-G ALB系统在山东青岛海域开展了无人机载LiDAR测深实验。基于获得的青岛实测ALB数据,从海底点密度、最浅探测深度、最大探测深度、测深精度四个方面定量分析无人机载LiDAR测深系统的测量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无人机载LiDAR测深系统对海岸带测绘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无人机载LiDAR测深青岛实验的水深点密度达603个/m^(2),最浅探测深度仅0.16 m,最大探测深度(基于平均海面)达6.14 m;通过与船载单波束测深数据和陆上RTK数据对比,水下测深精度为17.6 cm,陆上高程精度为5.2 cm,能够满足海岸带测绘的要求,相关成果可以为我国无人机载LiDAR测深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载LiDAR测深 RIEGL VQ-840-G系统 最浅探测深度 最大探测深度 测深精度 海岸带一体化测绘
下载PDF
海底地形数据组织与可视化选取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殿称 卜宪海 +2 位作者 阳凡林 云天宇 艾波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海洋测绘数据信息化是构建智慧海洋的基础,而海底地形数据是海洋测绘数据中的重要内容。为更加便捷和高效地管理与利用地形数据,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需求,研发了海底地形数据管理平台。首先,基于海底地形数据的特点,提出多分辨率海底地形... 海洋测绘数据信息化是构建智慧海洋的基础,而海底地形数据是海洋测绘数据中的重要内容。为更加便捷和高效地管理与利用地形数据,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需求,研发了海底地形数据管理平台。首先,基于海底地形数据的特点,提出多分辨率海底地形组织模型,对不规则区域的海底地形进行多分辨率模型构建,实现了对多波束实测数据的组织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尺度海底地形分级渲染优化算法与海底地形数据空间截取算法,利用分级渲染与数据裁剪算法实现对海底地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预览和选取服务;最后,以典型的多波束测深数据为例,基于研发平台完成了数据从存储、组织管理到可视化预览选取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同时可为海底地形数据管理服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数据 地形数据组织 地形分级渲染 空间数据截取 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雁冰 韩喜彬 +5 位作者 胡智龙 赵宁 阳凡林 葛倩 许冬 高金耀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7,共10页
基于SRTM15_Plus水深数据,利用地形表面流水分析与等高线几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进行识别,分析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共识别出海底峡谷531条,按照平面形态分为直线型、蛇曲型和树枝型三种,数量分别为239条... 基于SRTM15_Plus水深数据,利用地形表面流水分析与等高线几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进行识别,分析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共识别出海底峡谷531条,按照平面形态分为直线型、蛇曲型和树枝型三种,数量分别为239条、75条和217条。直线型峡谷主要分布在白令海盆地、千岛盆地、南海等海域;蛇曲型峡谷主要分布在孟加拉湾东部俯冲带海域;树枝型峡谷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和南海海槽交界处,南海以及苏门答腊俯冲带海域。根据峡谷的形态与分布,结合研究区内构造背景,讨论了峡谷“直线型-蛇曲型”的形态演化进程,并依据树枝型峡谷主干谷的形态信息,推测存在“蛇曲型-树枝型”、“直线性-树枝型”的形态演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大陆边缘 海底峡谷 识别 分布特征 演化
下载PDF
基于弹性梯度下降模型的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向涛 阳凡林 +3 位作者 宿殿鹏 王贤昆 郭亚栋 李劭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20,共11页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水深反演耗时较多,且由于学习率和动量参数的设置使权值更新存在模糊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梯度下降模型的BP神经网络水深反演算法。弹性梯度下降模型直接改变权重更新值的大小,消除学习率和动量参数的影响,...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水深反演耗时较多,且由于学习率和动量参数的设置使权值更新存在模糊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梯度下降模型的BP神经网络水深反演算法。弹性梯度下降模型直接改变权重更新值的大小,消除学习率和动量参数的影响,减少计算参数,能快速获取最优的模型权值。为评估算法的有效性,利用中国南海甘泉岛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为准确、有效地反演水深信息,反演精度和效率均优于传统算法(RMSE由1.159 m降到0.863 m,MAE由0.856 m降到0.649 m,模型训练所耗时间由52 s降到18 s),在0~15 m水深段的RMSE低于1 m,反演效果较好,且在不同水深区间均取得良好的改进结果,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反演 弹性梯度下降 BP神经网络 遥感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海洋地磁日变改正研究
19
作者 张连伟 樊妙 +3 位作者 张峰 阳凡林 郭灿文 马永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21年第2期1-20,共20页
基于现有地磁日变理论和改正方法,对国际公开地磁静日变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和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综合分析,判断大于0.2 Hz频段为磁扰变化场在频域的体现,并利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将数据分离,完善了已有的地磁静日变改正方法。根据日变数据... 基于现有地磁日变理论和改正方法,对国际公开地磁静日变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和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综合分析,判断大于0.2 Hz频段为磁扰变化场在频域的体现,并利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将数据分离,完善了已有的地磁静日变改正方法。根据日变数据特征和一维离散小波分解特性,选定sym8小波作为基本小波对数据进行7层分解,将日变数据中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与磁扰部分在保证保真度条件下有效分离,并与傅里叶级数分解和低通滤波处理效果作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处理效果更佳。日变数据中短、长期变化与磁扰两部分数据的有效分离并分别改正可提高海洋地磁测量日变改正质量,降低海洋地磁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累积程度,提高了现行日变改正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磁测量 地磁静日变改正 磁扰 小波变换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wo Bayesian-point-estimation methods in multiple-source localiz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LI Qianqian MING Pingshou +2 位作者 yang fanlin ZHANG Kai WU Ziy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1-17,共7页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represents the limiting factor in matched-field localization. Within a Bayesian framework, both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 source parameters are considered to be unknown variables....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represents the limiting factor in matched-field localization. Within a Bayesian framework, both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 source parameters are considered to be unknown variables. However,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multiple-source localization greatly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and computational demands of the inverse problem. In the paper, the closed-form maximumlikelihood expressions for source strengths and noise variance at each frequency allow these parameters to be sampled implicitly, substantially reducing the dimensionality and difficulty of the inversion. This paper compares two Bayesian-point-estimation methods: the maximum a posteriori(MAP) approach and the marginal posterior probability density(PPD) approach to source localization. The MAP approach determines the sources locations by maximizing the PPD over all 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The marginal PPD approach integrates the PPD over the unknowns to obtain a sequence of margin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ver source range or depth.Monte Carlo analysis of the two approaches for a test case involving both geoacoustic and water-column uncertainties indicates that:(1) For sensitive parameters such as source range, water depth and water sound speed, the MAP solution is better than the marginal PPD solution.(2) For the less sensitive parameters, such as,bottom sound speed, bottom density, bottom attenuation and water sound speed, when the SNR is low, the marginal PPD solution can better smooth the noise, which leads to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MAP solution.Since the source range and depth are sensitive paramete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P approach provides a slightly more reliable method to locate multiple sources in an unknow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localization Bayesian-point-estimation method uncertain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