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钴铬铂靶材废料中回收纯铂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家春 董海刚 +6 位作者 吴跃东 王亚雄 杨海琼 保思敏 童伟锋 赵文虎 周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6,共5页
采用氧化酸溶-氯化铵沉淀-离子交换的方法从钴铬铂靶材废料回收铂。物料溶解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6:1(m L/g)、氧化剂氯酸钠用量35 g、于95℃经4 h可完全溶解100 g物料。溶解液经氯化铵选择性沉淀铂后,主体杂质元素钴和铬被去除。获得的... 采用氧化酸溶-氯化铵沉淀-离子交换的方法从钴铬铂靶材废料回收铂。物料溶解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6:1(m L/g)、氧化剂氯酸钠用量35 g、于95℃经4 h可完全溶解100 g物料。溶解液经氯化铵选择性沉淀铂后,主体杂质元素钴和铬被去除。获得的粗铂溶解后经离子交换提纯,微量杂质元素的含量进一步降低。最终煅烧获得的海绵铂纯度大于99.995%,满足钴铬铂靶材的再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靶材 回收 纯铂
下载PDF
低浓度含铑有机废液中硫化沉铑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家春 李强 +5 位作者 周伟 吴跃东 童伟锋 杨海琼 保思敏 董海刚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5-149,共5页
应用硫化沉淀法处理乙酰丙酮铑废液,以沉淀形式回收铑。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体系pH值对铑沉淀率的影响,优化了硫化沉淀铑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时间为6 h,初始pH值为6~7.5,终点pH值小于9.5,饱和硫化... 应用硫化沉淀法处理乙酰丙酮铑废液,以沉淀形式回收铑。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体系pH值对铑沉淀率的影响,优化了硫化沉淀铑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时间为6 h,初始pH值为6~7.5,终点pH值小于9.5,饱和硫化钠溶液用量为理论量的20倍,搅拌转速为300 r/min时,铑沉淀率最高为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沉淀法 含铑废液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微波辅助高效溶解铑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文明 赵家春 +4 位作者 童伟锋 杨海琼 吴跃东 李博捷 董海刚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铑的高效快速溶解是铂族金属冶金领域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是公认的难题。微波具有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的特点,在微波辅助溶解下能够使溶解体系的温度、压力迅速提高并保持稳定;同时微波作用可以降低溶解反应活化能,提高了溶液体系中活性氯... 铑的高效快速溶解是铂族金属冶金领域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是公认的难题。微波具有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的特点,在微波辅助溶解下能够使溶解体系的温度、压力迅速提高并保持稳定;同时微波作用可以降低溶解反应活化能,提高了溶液体系中活性氯与铑的化学反应速度。采用微波辅助高效溶解工艺,在王水浓度50%、体系压力4.0 MPa、溶解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铑的溶解率达到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微波 加压溶解
下载PDF
皮肤镜辅助诊断不典型疥疮20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海琼 郑玉洁 朱英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2期87-88,共2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皮肤镜确诊的20例不典型疥疮的临床资料,误诊为湿疹9例、结节性痒疹1例、人工性皮炎1例、荨麻疹3例、皮肤瘙痒症2例、丘疹性荨麻疹2例、毛囊炎1例、银屑病1例。20例患者皮肤镜检查均见到典型的疥...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皮肤镜确诊的20例不典型疥疮的临床资料,误诊为湿疹9例、结节性痒疹1例、人工性皮炎1例、荨麻疹3例、皮肤瘙痒症2例、丘疹性荨麻疹2例、毛囊炎1例、银屑病1例。20例患者皮肤镜检查均见到典型的疥疮结构:白色隧道及其末端棕色或深褐色小三角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疥疮 皮肤镜 偏振光
下载PDF
皮肤镜辅助诊断不典型泛发性体癣一例
5
作者 杨海琼 董昳莅 +1 位作者 景东云 吕成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9期591-592,共2页
患者,女,24岁。面、躯干、双上肢红斑、鳞屑伴痒3个月。皮肤科查体:面部、躯干、双上肢散在分布绿豆至黄豆大红斑,上有少许白色鳞屑,部分皮损中心破损结痂。皮肤镜检查提示可能存在真菌感染,建议行真菌检查。真菌涂片镜检:菌丝阳性;真... 患者,女,24岁。面、躯干、双上肢红斑、鳞屑伴痒3个月。皮肤科查体:面部、躯干、双上肢散在分布绿豆至黄豆大红斑,上有少许白色鳞屑,部分皮损中心破损结痂。皮肤镜检查提示可能存在真菌感染,建议行真菌检查。真菌涂片镜检:菌丝阳性;真菌培养为犬小孢子菌。诊断为体癣。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随访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癣 皮肤镜
下载PDF
婴儿孢子丝菌病一例
6
作者 杨海琼 周立东 赵丽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期43-44,共2页
患儿,女,10个月。右侧面部斑块8个月。皮肤科查体:右侧面部一横条状红色斑块,上可见黄白色鳞屑、少许褐色结痂。真菌培养阳性,形态学鉴定为孢子丝菌。诊断: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治疗: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50 mg日1次口服,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日... 患儿,女,10个月。右侧面部斑块8个月。皮肤科查体:右侧面部一横条状红色斑块,上可见黄白色鳞屑、少许褐色结痂。真菌培养阳性,形态学鉴定为孢子丝菌。诊断: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治疗: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50 mg日1次口服,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日2次外用,治疗12周后其上痂屑脱落,但斑块缩小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 婴儿
下载PDF
四川朱鹮人工繁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海琼 陈绪玲 李裕冬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前,我国已有30多年的朱鹮人工繁育历史,人工繁育技术日渐成熟,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研究主要对四川朱鹮繁育基地人工繁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基于实践经验以及现有的文献资料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 目前,我国已有30多年的朱鹮人工繁育历史,人工繁育技术日渐成熟,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研究主要对四川朱鹮繁育基地人工繁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基于实践经验以及现有的文献资料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和预防方案。2017—2019年四川朱鹮繁育基地共繁育朱鹮107只,发现弃卵雄鸟6例、死亡胚胎78例、育雏期疾病8种共94例。经分析,弃卵行为可能是由外界干扰造成,胚胎死亡则可能与亲鸟营养缺乏相关,而育雏期疾病大都由饲喂不当、育雏环境管控不严、雏鸟营养不良所致。因此,加强朱鹮繁殖期和育雏期的管理、改善朱鹮亲鸟和雏鸟的营养水平有助于减少朱鹮人工繁育中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人工繁育 蛋破损 胚胎死亡 育雏期疾病
下载PDF
26例误诊传染性软疣皮肤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玉洁 杨海琼 宋仁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598-601,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我院门诊首诊误诊但皮肤镜下可见典型传染性软疣(MC)特征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首诊被误诊为痒疹5例、湿疹4例、毛囊炎3例、皮肤肿瘤3例、粟丘疹3例,疖2例、黄色肉芽肿1例、疣1例、瘢痕1例、...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我院门诊首诊误诊但皮肤镜下可见典型传染性软疣(MC)特征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首诊被误诊为痒疹5例、湿疹4例、毛囊炎3例、皮肤肿瘤3例、粟丘疹3例,疖2例、黄色肉芽肿1例、疣1例、瘢痕1例、疥疮结节1例、角化棘皮瘤1例、未诊断1例,皮肤镜下均可见MC的特异性结构,即病灶中央黄白色结构和周围皇冠状血管,中央黄白色结构呈四叶草形10例、多叶形7例、圆形5例及非特异形1例,四叶草形+多叶形1例、四叶草形+圆形1例、圆形+多叶形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皮肤镜
下载PDF
朱鹮受精卵人工孵化失水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海琼 李裕冬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6-950,共5页
众多研究证实鸟类受精卵的孵化失水率与孵化率以及幼雏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但有关朱鹮孵化失水率的研究却比较少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人工孵化技术对朱鹮受精卵的孵化失水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雏受精卵在... 众多研究证实鸟类受精卵的孵化失水率与孵化率以及幼雏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但有关朱鹮孵化失水率的研究却比较少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人工孵化技术对朱鹮受精卵的孵化失水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雏受精卵在破壳前的平均失水率和日均失水率分别为(10.71±1.92)%和(0.43±0.08)%,均显著高于未出雏受精卵。出雏受精卵在孵化前期(1—9 d)、中期(10—18 d)和后期(19—25 d)的日均失水率相对稳定,而未出雏受精卵则表现出前期日均失水率较高,中期和后期日均失水率逐渐降低的趋势。此外,本研究发现朱鹮受精卵较为理想的失水范围为10.01%—14.80%,其孵化率可达88.9%,补救实验结果表明调整孵化湿度或卵壳通透性可改善部分(2/8)失水异常受精卵的失水情况以及孵化成功率,建议在日后的朱鹮人工孵化工作中应加强失水率的监测,及时对失水异常受精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受精卵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人工孵化 失水率 孵化率
下载PDF
基于均相沉淀法制备高纯度球形钌粉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洪营 赵家春 +3 位作者 吴跃东 保思敏 杨海琼 董海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4-300,共7页
针对高纯度球形钌粉制备技术难题,基于均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球形钌粉并分析其过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氯化钌溶液经5级离子交换纯化处理后,以尿素为均相沉淀剂,控制钌的质量浓度为10 g/L、尿素与钌的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95℃、... 针对高纯度球形钌粉制备技术难题,基于均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球形钌粉并分析其过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氯化钌溶液经5级离子交换纯化处理后,以尿素为均相沉淀剂,控制钌的质量浓度为10 g/L、尿素与钌的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 h,获得球形或类球形钌粉前驱体,经煅烧氢还原、混酸煮洗后,可获得纯度大于99.999%的球形或类球形钌粉。在均相沉淀过程中,尿素缓慢水解生成的OH-均匀分布在溶液中,与钌络合离子反应,生成球形钌粉前驱体,煅烧后得到球形钌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钌 离子交换 均相沉淀 前驱体 高纯球形钌粉
下载PDF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8例皮肤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海琼 彭琳琳 +1 位作者 郑玉洁 朱英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2-786,共5页
目的 探讨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faciei,LMDF)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方法 收集本科门诊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LMDF的18例患者共计135处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其皮肤镜下的图像特征。结果 18例LMDF患者... 目的 探讨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faciei,LMDF)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方法 收集本科门诊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LMDF的18例患者共计135处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其皮肤镜下的图像特征。结果 18例LMDF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0~84岁,平均39.6岁。累及面中部者16例,同时累及颈部者1例,14例累及双眼周。皮肤镜下主要图像特征依次为:①橘黄色或红黄色半透明均质结构103/135(76.30%);②靶样毛囊角栓59/135(43.70%);③线状血管48/135(35.56%),其中位于皮损上者26/135(19.26%),且不贯穿皮损中心,位于皮损周围者22/135(16.30%);④红褐色均质结构11/135(8.15%)。其中橘黄色或红黄色半透明均质背景上靶样毛囊角栓最具特征性。结论 LMDF患者的皮损在皮肤镜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皮肤镜检查可能为本病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图像特征 皮肤镜
下载PDF
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的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海琼 彭琳琳 +1 位作者 景东云 崔红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患者女,63岁,农民。胸腹部结节、斑块、溃疡2年半。曾被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并予糖皮质激素、米诺环素等反复治疗1年余,用药时皮疹有所好转,停药后皮疹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呈炎性肉芽肿改变,脓液真菌培养鉴定为孢子丝菌... 患者女,63岁,农民。胸腹部结节、斑块、溃疡2年半。曾被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并予糖皮质激素、米诺环素等反复治疗1年余,用药时皮疹有所好转,停药后皮疹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呈炎性肉芽肿改变,脓液真菌培养鉴定为孢子丝菌。诊断: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予特比萘芬口服,治疗3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目前仍在随访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 皮肤播散型 坏疽性脓皮病 误诊
下载PDF
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1例
13
作者 杨海琼 崔红艳 +1 位作者 赵丽艳 朱英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9-490,共2页
患者女,27岁,左前臂斑块伴瘙痒1年。患者无家族遗传病史,最初诊断为慢性湿疹。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其间可见角化不全柱,其下端的表皮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以淋巴细胞为主的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最终确诊:疣... 患者女,27岁,左前臂斑块伴瘙痒1年。患者无家族遗传病史,最初诊断为慢性湿疹。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其间可见角化不全柱,其下端的表皮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以淋巴细胞为主的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最终确诊: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治疗: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疣状斑块型 误诊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82例皮肤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玉洁 杨海琼 崔红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确诊的82例传染性软疣227处皮损的皮肤镜特征。结果227处皮损中,临床检查显示120处(52.86%)可见脐凹和孔,20处(8.81%)可见血管;皮肤镜检中,198... 目的探讨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确诊的82例传染性软疣227处皮损的皮肤镜特征。结果227处皮损中,临床检查显示120处(52.86%)可见脐凹和孔,20处(8.81%)可见血管;皮肤镜检中,198处(87.22%)可见脐凹和孔,214处(94.27%)可见血管。皮肤镜下血管分别为皇冠状(132处,58.15%)、点状(34处,15.00%)和混合模式(48处,21.15%)。点状血管模式比例在有炎症或剥脱的病变(86.00%)明显高于无炎症或剥脱的病变(22.03%,χ^(2)=81.685,P<0.001),存在湿疹的病变(50.00%)明显高于没有湿疹的病变(33.85%,χ^(2)=17.784,P<0.001)。白色至黄色无定形结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圆形(40.53%)、四叶草形(33.48%)、多叶形(20.26%)、非特异型(5.73%)。结论传染性软疣在皮肤镜下可见孔、血管结构和黄白色无定形结构,血管的形态模式以皇冠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染性软疣 皮肤镜检查 皮肤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Pd/ZrO2-Al2O3催化剂中载体制备对CH4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君臣 杨海琼 +5 位作者 张爱敏 郭淼鑫 郑婷婷 赵云昆 罗永明 黄卫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05-3509,共5页
为推动ZrO2-Al2O3在天然气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实际应用,并阐明其制备条件对负载催化剂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本工作以ZrO2-Al2O3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ZrO2-Al2O3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ZrO2-A... 为推动ZrO2-Al2O3在天然气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实际应用,并阐明其制备条件对负载催化剂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本工作以ZrO2-Al2O3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ZrO2-Al2O3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ZrO2-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对CH4低温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中,相比于浸渍法和胶溶法,沉淀法更能提高催化剂活性;锆源、铝源优选中,以Zr(NO3)4为锆源、拟薄水铝石为铝源时能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组分配比中,以质量比ZrO2:Al2O3=10:90的催化活性最高。XRD、低温N2吸附、CO脉冲吸附的结构表征表明,ZrO2-Al2O3复合氧化物的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是促进贵金属Pd分散,提升催化剂低温CH4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基催化剂 ZRO2-AL2O3 CH4转化 尺寸效应 尾气净化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MHC class Ⅱ A genes in Hainan Eld's deer(Cervus eldi hainanus) 被引量:1
16
作者 LIU HongYi yang haiqiong GE YunF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7期2148-2153,共6页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genes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e immune system of vertebrates against antigens.They are also 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genetic structure,and are vital to species-level populati...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genes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e immune system of vertebrates against antigens.They are also 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genetic structure,and are vital to species-level 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es and disease risk assessments.In this study,two DRA and two DQA sequences were isolated from Hainan Eld's deer(Cervus eldi hainanus) using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heteroduplex(SSCP-HD) analysis.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DQA sequences,especially in their exon 2 regions,but only minim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ants of the DRA gene.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Ceel-MHC class Ⅱ A variants with those from six other species revealed that these molecules share high homology among ruminants.A phylogenetic tree of four class Ⅱ A sequences from Hainan Eld's deer and the other species placed the newly identified DQA and DRA genes on two distinct branches(100%-supportively),and further divided the two DQA sequences into 98%-supportive DQA1 and 99%-supportive DQA2 clusters,respectively.Therefore,this study identified monomorphic Ceel-DQA1 and Ceel-DQA2 genes,and one dimorphic Ceel-DRA gene from Hainan Eld's d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MHC 基因 核苷酸序列分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快速扩增CDNA末端 种群生存力分析 单链构象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