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CO-2卫星数据的中国CO_(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杨梅焕 邓彦昊 +2 位作者 王涛 姚明昊 赵滢滢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0,共9页
大气CO_(2)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对CO_(2)的监测一直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利用2015—2022年OCO-2卫星观测的CO_(2)柱浓度混合比数据(XCO_(2)),基于克里金插值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CO_(2)... 大气CO_(2)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对CO_(2)的监测一直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利用2015—2022年OCO-2卫星观测的CO_(2)柱浓度混合比数据(XCO_(2)),基于克里金插值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CO_(2)浓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有以下3个结论。1)基于OCO-2卫星数据的XCO_(2)数据集精度较高,与地面监测站(瓦里关站、鹿林站)观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仅为1.75 ppm和1.58 ppm,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6。2)年际上,2015—2022年中国年均XCO_(2)由399.52 ppm增至417.64 ppm,年均增速为2.56 ppm/a,高于过去10年全球CO_(2)浓度平均增速(2.06 ppm/a),但在2019年之后XCO_(2)增速呈下降趋势。季节上,XCO_(2)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XCO_(2)最高,夏季最低。3)空间分布上,XCO_(2)表现出东部高,西部、东北地区低的空间分布特征。XCO_(2)浓度高值区域集中在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城市群。中国东北、西南地区XCO_(2)增速较快,高于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反演 OCO-2 XCO_(2) 时空分析
下载PDF
招远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识别
2
作者 王锦 孙幼政 +1 位作者 杨梅焕 陈宝强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7期22-26,共5页
以招远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景观连通性综合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利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关键点,进而构建沿海资源富集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建议... 以招远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景观连通性综合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利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关键点,进而构建沿海资源富集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建议。结果表明:①招远市生态源地面积为23.1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②共识别出生态廊道28条,生态夹点25个,生态障碍点37个,生态断裂点31个;③基于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保护优化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中小型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廊道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长激素在青春期前儿童的应用对生长速率及骨龄进展分析
3
作者 曾橹炜 朱黄羽 +3 位作者 郑翔蓉 杨美环 吴春斌 陈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9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矮小症小儿在青春期前应用不同剂量的生长激素对患儿生长速率与骨龄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基于纳排标准筛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青春期前矮小症小儿为观察对象,依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均分三组,进行常规治疗的2... 目的分析矮小症小儿在青春期前应用不同剂量的生长激素对患儿生长速率与骨龄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基于纳排标准筛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青春期前矮小症小儿为观察对象,依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均分三组,进行常规治疗的20例小儿为对照组,联合高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的30例小儿为高剂量组,联合低剂量的30例小儿为低剂量组,对照三组小儿的发育信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三组患儿的骨龄(BA)、身高、BA/生活年龄(CA)、生长速率(GR)、身高均值标准差积分(HtSDS)、成年身高预测(PAH)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6、12、18个月,三组患儿的BA、身高、HtSDS、PAH、GR均升高(均P<0.05)。在治疗后的6、12、18个月高剂量组小儿的身高、HtSDS、PAH、GR表达高于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且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症小儿在青春期前应用高剂量生长激素相较于低剂量可更为显著的提升患儿生长速率,且不会明显增加骨龄发育,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青春期前 高剂量 生长速率 骨龄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 对水热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梅焕 李扬 +3 位作者 王涛 王钰尧 李奇虎 夏正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0,79,共8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研究陆地植被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MODIS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产品,利用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毛乌素沙地2001—2019年植被WUE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水热条件...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研究陆地植被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MODIS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产品,利用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毛乌素沙地2001—2019年植被WUE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水热条件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毛乌素沙地2001—2019年GPP、ET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而植被WUE呈微弱的线性减少趋势。空间上,毛乌素沙地植被WUE以减少趋势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64.53%,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②不同植被类型WUE中,林地、灌丛WUE呈线性增加趋势,湿地、农田、草地和荒漠呈线性减少趋势。③毛乌素沙地植被WUE对降水敏感性存在阈值效应,阈值为300 mm,即阈值范围内植被WUE随降水增加而增加,超过阈值后,植被WUE随降水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蒸散发 变化趋势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梅焕 王钰尧 +2 位作者 王涛 李奇虎 李扬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我国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为探究气候变化引起的该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本文基于9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选用11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M-K检验和交叉小波变换,探究了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时空... 我国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为探究气候变化引起的该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本文基于9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选用11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M-K检验和交叉小波变换,探究了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除持续干燥指数(CDD)表现为下降趋势外,其它10个指数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强度、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表现出增加趋势。除持续干燥指数外,极端降水指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西北干旱区降水增加主要由极端降水增加所致。极端降水增加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区西北侧,即额尔齐斯-乌伦古河流域、伊犁河流域和天山北坡。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增加与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关系密切,其次为东亚夏季风和ENSO。研究结论认为应加强我国西北干旱区灾害监测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科学认识极端降水与大尺度气候因素关系,降低极端降水导致的气象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交叉小波变换 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区的西安市城市热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杨梅焕 姚明昊 +4 位作者 王涛 李雅雯 邓彦昊 赵滢滢 张政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44-1653,共10页
快速城市化过程引起的城市热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改善城市热环境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9-2022年9期70 m分辨率的ECOSTRESS数据,结合局地气候... 快速城市化过程引起的城市热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改善城市热环境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9-2022年9期70 m分辨率的ECOSTRESS数据,结合局地气候区(Local Climate Zone,LCZ)分类,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统计等方法,对城市热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为城市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建筑类型(LCZ1-7)局地气候区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72.94%。其中紧凑型中低层建筑(LCZ2-3)局地气候区分布在城市一环路以内,开敞型建筑类型(LCZ4-7)局地气候区分布在城市一环和绕城高速之间,自然类型(LCZA,LCZB)局地气候区和大型低层和硬地面(LCZ7)局地气候区分布于绕城高速周边。(2)日间,紧凑型建筑类型(LCZ3)局地气候区地表温度最高,水体(LCZA)地表温度最低;夜间,水体(LCZA)地表温度最高,植被(LCZB)地表温度最低。紧凑型建筑类型(LCZ1-3)地表温度高于开敞型建筑类型(LCZ4-6),且日间地表温度表现为紧凑型高层(LCZ1)<紧凑型中层(LCZ2)<紧凑型低层(LCZ3),夜间反之。(3)日间,地表温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紧凑型建筑类型(LCZ1-3)局地气候区为主的城市二环路内,地表温度低值区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研究区东南部和二环西北部边缘区域的植被(LCZA)和水体(LCZB)局地气候区内;夜间地表温度高值区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水体(LCZB)和绕城高速内的建筑类型(LCZ1-6)区域,地表温度低值区与日间相似。(4)地表温度与NDVI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口和夜间灯光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西安市未来建筑类型应多以开敞型建筑为主,并在开敞型建筑类型(LCZ4-7)局地气候区中加强城市绿化,同时,在紧凑型建筑类型(LCZ1-3)局地气候区中建设通风廊道,可起到改善城市热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局地气候区 城市热环境 ECOSTRESS 日尺度 西安市
下载PDF
黄土高原2000—2020年生态网络演变及关键修复区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菊花 杨永崇 +4 位作者 王涛 杨梅焕 谢艳玲 郭志炜 陈佳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3,77,共6页
生态修复工程对国家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生态质量评价及构建生态网络是识别生态修复区域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构建2000、201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网络,并分析其演变特征,识别不... 生态修复工程对国家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生态质量评价及构建生态网络是识别生态修复区域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构建2000、201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网络,并分析其演变特征,识别不同时期生态关键修复区。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空间上呈西北差东南优的分布特征。2000—2010年,生态质量改善趋势明显,占总面积的53.55%。②200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廊道数量增加,总长度减少。生态廊道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林地、耕地。重要廊道多分布于研究区东南部生态源地附近,数量占比逐年增加;西北部廊道数量少、距离远、重要性低、连通性较差。③黄土高原生态关键修复区中,生态夹点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东部,障碍点分散在东部和南部,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耕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生态断裂点分布广泛,在黄土高原东部省会城市周边较集聚。本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遥感生态指数 电路理论 生态夹点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梅焕 靳小燕 王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目的]分析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区域荒漠化土地治理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双逻辑函数法拟合植被生长曲线,利用动态... [目的]分析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区域荒漠化土地治理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双逻辑函数法拟合植被生长曲线,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植被生长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和生长季长度(GSL)3个物候参数,利用Theil-Sen Median和Mann-Kendall方法对物候进行趋势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及F检验方法研究物候与气候的关系。[结果]①SOS呈提前趋势,平均提前0.7 d/a,EOS变化趋势不明显,GSL呈延长趋势,平均延长0.65 d/a。②SOS的多年均值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第90—140 d,在空间上由东到西逐渐推迟,EOS的多年均值主要集中在第300—330 d,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提前,GSL多年均值集中在第180—250 d,空间上由东到西逐渐缩短。③植被SOS与春季累计降水量、3—4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为90.81%,83.85%和61.70%,与春季季前平均温度、3—4月平均温度呈负相关的区域面积为58.85%,60.01%和51.95%。植被EOS与秋季季前累计降水量、9月降水量和10月降水量成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为54.99%,63.67%和42.34%,与秋季季前平均温度、9—10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为54.95%,44.7%和50.5%。[结论]毛乌素沙地植被SOS总体呈提前趋势,植被EOS变化趋势不明显,植被GSL呈延长趋势。春季季前累计降水量和3月降水量是影响植被SOS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9月降水量是植被EOS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 NDVI 气候变化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NDVI植被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梅焕 张美晨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5期105-108,I0007,共5页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5个区县为研究区,采用2003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季相、生长季和年际轻度NDVI空间变化情况,得到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植被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5个区县为研究区,采用2003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季相、生长季和年际轻度NDVI空间变化情况,得到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植被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从NDVI季相的年际变化来看,毛乌素沙地植被在春季呈轻度退化趋势,在夏季呈轻度改善趋势,秋季和冬季基本不变,其中东南部植被增加大于西北部,夏季植被增加最明显;②植被生长季的年际变化特征与夏季相似,改善土地主要分布于神木市和榆阳区,其他地区分布较零散;③从2003-2015年NDVI年际变化来看,基本不变等级面积占比为33.61%,植被处于轻度退化等级的面积占比为46.74%,轻度改善等级的面积占比为15.51%。总体而言,2003-2015年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植被整体呈微弱恢复态势,反映该区域的生态建设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季相变化 年际变化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县域生态用地演变及生态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晓露 郭岚 +2 位作者 杨梅焕 张全文 王益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0-908,共9页
为研究低山丘陵区域生态用地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转移,以泗水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分析泗水县的生态用地变化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 为研究低山丘陵区域生态用地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转移,以泗水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分析泗水县的生态用地变化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7年,泗水县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明显,呈不断减少趋势,共减少3.60×10^(3) hm^(2),2007—2017年生态用地的总体转移速率远大于1997—2007年间的转移速率,草地的转移面积占比最大,且转出部分大于转入部分,属于减少型生态用地,而林地、水域和耕地属于增加型生态用地。1997—2017,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共增加1.42×10^(8)元,耕地和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林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其中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到河流的距离、人口密度和到乡镇中心的距离是影响生态用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泗水县生态补偿和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也可为山区生态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泗水县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 郭岚 +2 位作者 杨梅焕 赵刚 王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0,共9页
1998-2012年气候变暖停滞(hiatus)是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该现象表现为气温增速变缓、不变或出现下降趋势。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研究该区域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对于科学调整区域... 1998-2012年气候变暖停滞(hiatus)是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该现象表现为气温增速变缓、不变或出现下降趋势。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研究该区域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对于科学调整区域植被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1970-2019年毛乌素沙地气温和降水地面观测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对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9年,毛乌素沙地年际和季节平均气温、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表现出“暖湿化”特征;1998-2012年,毛乌素沙地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为-0.70℃/10a(P<0.05),存在明显的hiatus现象。Hiatus现象发生期间,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降温速率最高,年降水量仍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增加速率最高;hiatus现象结束后(2012-2019),毛乌素沙地年际和季节平均气温变化速率达到1970-2019年的2~3倍;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秋季减少速率最高,春季增加速率最高。Hiatus现象发生期间和结束后的年际和季节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呈明显相反的变化过程。研究认为毛乌素沙地1998-2012年存在明显的hiatus现象,表现为年平均气温显著下降、年降水量增加的特征。Hiatus现象发生期间和结束后的气温、降水反向变化需引起重视,可能会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态环境变化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停滞 气温 降水 变化趋势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地理探测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晓露 郭岚 +2 位作者 杨梅焕 张全文 李琛强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评估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国土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景泰县为研究区,以2009—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景泰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评估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国土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景泰县为研究区,以2009—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景泰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借鉴生态服务价值当量估算法定量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采用地理探测模型对县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①2009—2017年,景泰县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其占比分别从2009年的14.58%和1.90%,增加到2017年的14.87%和2.31%;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较少,但减少幅度较剧烈;水域小幅增长。②近8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共减少了约22.08×10^(6)元,耕地、水域土地类型的ESV呈增加趋势;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类型的ESV均呈减少趋势。③空间分布上,景泰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减少的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分布格局呈西南高、东北低。④地理探测分析表明影响景泰县ESV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密度、到行政中心最短距离等指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景泰县要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证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半干旱生态脆弱区
下载PDF
沿海资源富集区景观格局脆弱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辉辉 杨永崇 +2 位作者 杜嵩 杨梅焕 陈宝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9,247,共10页
探究最佳尺度下景观格局脆弱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功能优化。选择沿海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研究区,以2008年、2013年、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信息损失评价模型和半变异函数确定最佳空间粒度和幅度,构建了研... 探究最佳尺度下景观格局脆弱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功能优化。选择沿海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研究区,以2008年、2013年、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信息损失评价模型和半变异函数确定最佳空间粒度和幅度,构建了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评价模型;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得到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分布图;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对区域景观格局脆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90 m栅格大小和2 km方形网格为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最佳分析尺度;②2008—2018年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脆弱度有所上升,表现为低脆弱度区面积占比不断下降,高脆弱度区面积不断扩张,景观格局脆弱程度不断加剧;③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在空间上呈显著正相关,空间聚集效应明显,高—高值聚集区主要发生在西北区域,并有继续向北蔓延的趋势,低—低值聚集区未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城市合理开发和规划提供支持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脆弱度 尺度效应 半变异函数 空间自相关 沿海资源富集区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egetation Index Variability and Its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Mongolia
14
作者 yang meihuan LI Yawen +6 位作者 WANG Tao WANG Juanle LI Pengfei LI Ting HUANG Jing Ochir ALTANSUKH Davaadorj DAVAASURE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4年第5期1175-1184,共10页
The Mongolian Plateau,a vital ecological barrier in northern China,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studying vegetation dynamics in Mongoli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warming.Such studies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 The Mongolian Plateau,a vital ecological barrier in northern China,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studying vegetation dynamics in Mongoli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warming.Such studies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global warm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ronger ecological barrier in northern China.Here,we analyz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n Mongolia using 8 km resolution GIMMS NDVI3g data from 1990 to 2022,along with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elevation data.Trend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DVI and temperature,as well as precipitation.The results showed four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se relationships.(1)The NDVI in Mongoli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990 to 2022 at a rate of 0.0015 yr^(-1)(P<0.05).(2)Mongolia’s NDVI increased from 1990 to 2022 in 60.73%of the country.Of this total,the area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accounted for 31.67%and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edges.The area experiencing a significant decrease accounted for 15.67%and was mainly located on the southwestern edges.(3)The NDVI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s in all regions except for those at elevations of 1500-2000 m.The greatest rate of increase was observed between 500 and 1000 m,and the increasing trend weakened as elevat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 before gradually becoming significant again.Additionally,the NDV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cross different slopes,and the rate of increase decreased as the slope increased.(4)From 1990 to 2022,Mongolia’s NDVI was mos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This occurred over 66.75%of the total land area,with 17.21%of the region exhibiting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mainly in the southwest.Conversely,the NDVI demonstra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recipitation,encompassing 86.71%of the total land area.Approximately 40.44%of the regio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primarily in the southwest.In conclusion,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the vegetation state in Mongolia improved.However,due to the warming and drying climate,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vegetation degradation in the south-central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slope elevation trend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Mongoli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