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组学联用的活鱼暂养及运输应激研究进展
1
作者 岑剑伟 陈琛 +6 位作者 姚世鹏 黄卉 郝淑贤 魏涯 杨少玲 何静怡 王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鱼类长途保活运输技术是我国“南鱼北运”实施的主要方法。鱼类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如低温、盐度变化、碱性胁迫等环境因素影响,结合多组学联合的研究方法对鱼类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代谢物,... 鱼类长途保活运输技术是我国“南鱼北运”实施的主要方法。鱼类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如低温、盐度变化、碱性胁迫等环境因素影响,结合多组学联合的研究方法对鱼类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应激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识别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代谢物,进而解析调控网络及生物标志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有助于理解鱼类运输过程中的健康状况,优化暂养及运输条件,提高活鱼品质与存活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在运输中产生各类应激的组学研究进展,为精准调控鱼类保活运输中的各项环境指标及深入研究活鱼运输应激的相关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保活运输 转录组 蛋白质组 代谢组 多组学联用
下载PDF
坛紫菜多糖对微冻南美白对虾仁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柏蛟 杨贤庆 +5 位作者 潘创 魏涯 杨少玲 赵永强 陈胜军 许加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1,共8页
该研究通过探讨坛紫菜多糖浸泡的南美白对虾仁在微冻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蛋白质角度揭示坛紫菜多糖抗冻保鲜的潜在机制。将虾仁分别用5 mg/mL坛紫菜多糖,蒸馏水(空白对照)和5 mg/mL焦磷酸钠(阳性对照)浸... 该研究通过探讨坛紫菜多糖浸泡的南美白对虾仁在微冻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蛋白质角度揭示坛紫菜多糖抗冻保鲜的潜在机制。将虾仁分别用5 mg/mL坛紫菜多糖,蒸馏水(空白对照)和5 mg/mL焦磷酸钠(阳性对照)浸泡处理后于-3℃微冻贮藏,每5 d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坛紫菜多糖浸泡虾仁可显著延缓总巯基含量下降,防止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上升,阻碍平均粒径增加和Zeta电位绝对值的下降(P<0.05),抑制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和聚集。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坛紫菜多糖显著抑制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相对含量的降低(P<0.05)。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坛紫菜多糖能缓解肌原纤维蛋白中发色基团暴露,维持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坛紫菜多糖能保持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完整性。该研究为坛紫菜多糖作为新型绿色无磷抗冻保鲜剂添加到水产品冷冻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多糖 南美白对虾 肌原纤维蛋白 微冻 蛋白氧化 蛋白结构 抗冻保鲜剂
下载PDF
基于梯度降温的草鱼暂养及有水保活运输技术
3
作者 何静怡 魏涯 +7 位作者 岑剑伟 郝淑贤 陈胜军 黄卉 赵永强 王悦齐 杨少玲 林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78,共8页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基于梯度降温探究其半休眠温度及临界温度,研究温度(12~24℃)对草鱼存活和水质氨氮质量浓度的影响。分别以1、3、5℃/h的降温速率将水温从室温(23~25℃)降至半休眠温度(16℃)后保活,以室温暂养为对照组,以保活0、12、2...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基于梯度降温探究其半休眠温度及临界温度,研究温度(12~24℃)对草鱼存活和水质氨氮质量浓度的影响。分别以1、3、5℃/h的降温速率将水温从室温(23~25℃)降至半休眠温度(16℃)后保活,以室温暂养为对照组,以保活0、12、24、36、48 h作为采样时间点,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获得适合草鱼冷驯的最大降温速率。结果表明:草鱼的半休眠温度为16℃,临界低温为6~8℃,最佳降温速率为3℃/h。在16℃条件下草鱼应激迟缓、代谢降低,水中氨氮含量较低。除谷草转氨酶水平外,3℃/h降温条件下其他血清生化指标的最大值均显著小于1℃/h及5℃/h降温条件(P<0.05),该降温速率下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随保活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增趋势,保活36 h达最小值(5.27 mmol/mg);相比对照组,3个降温处理组的各生化及抗氧化指标随保活时间延长均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以3℃/h对草鱼进行冷驯化,其应激更小,进入半休眠状态时间更合适。本研究可为草鱼的暂养和运输流程提供关键参数,从而指导操作和降低运输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休眠 降温速率 应激 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共混和层层自组装方法协同交联剂对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牌 杨少玲 +7 位作者 戚勃 杨贤庆 李春生 王迪 赵永强 李来好 胡晓 陈胜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制膜方式结合交联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共混膜相比,双层膜表现出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添加交联剂后,膜的水蒸气透过率(P<0.05)显著降低,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和不透明度提高。其中柠檬酸交联的双层膜综合性能最佳,即拉伸强度51.57 MPa,断裂伸长率26.02%,水溶性24.42%,溶胀率101.67%。FT-IR分析表明柠檬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发生酯化反应形成CO进行共价交联,而阿魏酸通过与成膜基质形成氢键进行非共价交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琼胶和海藻酸钠的相容性良好,各膜表面均平整、光滑,而添加交联剂后,膜截面褶皱减少,膜结构更加紧密。由此表明,层层自组装技术和交联剂的结合使用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更好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海藻酸钠 层层自组装 交联剂
下载PDF
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
5
作者 赫兰 杨少玲 +2 位作者 张颖 张春爽 钟晓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支架术后再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LEASO支架植入术后25根血管(20例患者)的常规血管超声、SMI和数字减影...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支架术后再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LEASO支架植入术后25根血管(20例患者)的常规血管超声、SM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DSA为“金标准”,观察SMI对LEASO的诊断价值。结果再狭窄程度评估:DSA显示闭塞7枚(28.0%),重度狭窄14枚(56.0%),中度狭窄4枚(16.0%);常规血管超声显示闭塞13枚(52.0%),重度狭窄9枚(36.0%),中度狭窄3枚(12.0%);SMI显示闭塞9枚(36.0%),重度狭窄12枚(48.0%),中度狭窄4枚(16.0%)。一致性分析:常规血管超声与DSA一致性强度中等(Kappa=0.558),SMI与DSA一致性强度高(Kappa=0.868),SMI与常规血管超声一致性强度中等(Kappa=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MI评估再狭窄程度与DSA的一致性强,且优于常规血管超声,或可成为LEASO支架术后随访、判断支架内再狭窄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超声微血管成像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2022年河北省血站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HeBEQA项目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常缨 张晓桐 +11 位作者 张子璇 田庆华 李松 杨少玲 康宇 陈立侠 张媛 赵烜赫 冯丽娜 孙俊华 刘玥 唐银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20-923,共4页
目的 基于河北省省内各血站形成可比口径的愿望,对省内12家血站开展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项目,以探讨检测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的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检测规则,结合质评... 目的 基于河北省省内各血站形成可比口径的愿望,对省内12家血站开展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项目,以探讨检测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的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检测规则,结合质评品样本的说明书操作规范,参评实验室按实验室日常的检测流程进行检测。设置的质量指标项目有血细胞计数(WBC、RBC、Hb、HCT、MCV、MCH、MCHC、PLT 8项)、生化项目(总蛋白含量1项)、凝血项目(纤维蛋白原含量、Ⅷ因子含量2项)。结果 各单位在实验室人员操作、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试剂批间差影响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尤其在生化项目和凝血项目上体现明显。生化项目合格率最低,仅为72.75%。血细胞计数的合格率最高,达98.75%。结论 随着本年度项目的逐步推进,各单位质控实验室的日常血液抽检的质量监测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仍需及时发现和总结不足,向高标准实验室看齐,在省内血液质量控制方面达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室间质评 血液抽检 河北省 血站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对盐渍海蜇脱铝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孙万青 岑剑伟 +5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春生 邓建朝 潘创 杨少玲 冯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以盐渍海蜇为原料,探究微酸性电解水对盐渍海蜇的浸泡脱铝效果。经单因素实验筛选浸泡时间、料液比、有效氯质量浓度参数,采用响应面模型对浸泡条件进行优化,从色差、质构及显微分析角度评价脱铝处理对海蜇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脱... 以盐渍海蜇为原料,探究微酸性电解水对盐渍海蜇的浸泡脱铝效果。经单因素实验筛选浸泡时间、料液比、有效氯质量浓度参数,采用响应面模型对浸泡条件进行优化,从色差、质构及显微分析角度评价脱铝处理对海蜇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脱铝条件为有效氯质量浓度37 mg/L,浸泡时间27 min,料液比1∶4。在此条件下,铝脱除量为120.17 mg/kg,脱除率为30.41%。各因素对脱铝效果的排序为有效氯质量浓度>时间>料液比。随着浸泡时间、料液比和有效氯质量浓度的增大,试验组及对照组产品的硬度、咀嚼性逐渐降低,弹性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后盐渍海蜇色泽的亮度(L*)与白度(W)均显著增加。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处理后海蜇的微观结构无孔隙出现,结构仍较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海蜇 微酸性电解水 脱铝 品质变化
下载PDF
不同交联剂对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牌 杨少玲 +7 位作者 戚勃 杨贤庆 李春生 王迪 赵永强 李来好 胡晓 陈胜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琼胶和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亲水性胶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生物降解性。为提高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应用性能,以琼胶、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料,甘油为增塑剂,阿魏酸、单宁酸、柠檬酸和丁二酸为交联剂,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了琼胶/海藻... 琼胶和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亲水性胶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生物降解性。为提高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应用性能,以琼胶、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料,甘油为增塑剂,阿魏酸、单宁酸、柠檬酸和丁二酸为交联剂,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性能、耐水性、阻湿性、不透明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微观结构,研究了4种交联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交联剂均显著提高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耐水性和阻湿性(P<0.05),但显著降低了膜的透明度(P<0.05),且当阿魏酸和单宁酸添加量为5%、柠檬酸和丁二酸为10%时,交联剂对复合膜的改善作用最好。4种交联剂中,柠檬酸交联膜的性能最好,当添加量为10%时,其拉伸强度为46.98 MPa,断裂伸长率为17.87%,水溶性为24.17%,溶胀率为38%,水蒸气透过率为0.51 g·mm·(m^(2)·h·kPa)^(−1)。FTIR分析显示,柠檬酸和丁二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分子中的羟基(−OH)发生酯化反应,改善复合膜的性能,阿魏酸和单宁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形成分子间氢键实现交联。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琼胶和海藻酸钠的相容性良好,交联剂可使复合膜截面更加致密、光滑。因此,适量添加4种交联剂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理化性能,为包装薄膜的制备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海藻酸钠 交联剂 可食膜
下载PDF
五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比较
9
作者 张红珍 杨少玲 +5 位作者 赫兰 林文华 顾家红 赵坤 胡静 彭媛媛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972-979,共8页
目的比较logistics分类(LR)、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GNB)、补充朴素贝叶斯分类(CNB)、支持向量机(SVM)和k近邻分类(KNN)五种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11... 目的比较logistics分类(LR)、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GNB)、补充朴素贝叶斯分类(CNB)、支持向量机(SVM)和k近邻分类(KNN)五种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11月30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将数据集按8∶2的比例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logistic回归确定模型预测变量,应用5倍重采样技术,测试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综合比较五种ML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五种预测模型的准确度62.2%~83.0%、灵敏度62.5%~83.6%、特异度77.4%~100.0%、AUC 0.629~0.936,其中GNB模型的准确度83.0%、特异度100.0%、AUC 0.936较高,与其他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种模型均可用于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其中GNB模型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风险预测
下载PDF
水产品预制菜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卉 陈胜军 +7 位作者 赵永强 岑剑伟 杨少玲 王悦齐 相欢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160,共9页
随着消费者对方便、快捷加工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冠疫情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水产品预制菜越来越广受喜爱。水产原料独有的营养功能特性和加工适性使其可以广泛用于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预制菜的开发,但其特有的腥味、质构及... 随着消费者对方便、快捷加工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冠疫情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水产品预制菜越来越广受喜爱。水产原料独有的营养功能特性和加工适性使其可以广泛用于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预制菜的开发,但其特有的腥味、质构及易腐败特性,要求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风味和品质改良与保持技术以及贮藏技术来提升预制菜产品的品质。影响水产品预制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因此在原料采收阶段、加工过程、冷链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及控制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未来可通过营养保持与品质控制等加工技术的提升使水产品预制菜更趋向于营养化、优质化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预制菜 原料特性 加工技术 质量安全
下载PDF
中国不同海域养殖坛紫菜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少玲 戚勃 +5 位作者 杨贤庆 林婉玲 邓建朝 吴燕燕 马海霞 荣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0,共6页
文章分析比较了中国6个养殖海域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坛紫菜水分质量分数为9.68%~12.31%,广东的晒干紫菜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的烘干紫菜(P<0.05);粗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0.5%(干基,下同);灰分质量分... 文章分析比较了中国6个养殖海域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坛紫菜水分质量分数为9.68%~12.31%,广东的晒干紫菜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的烘干紫菜(P<0.05);粗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0.5%(干基,下同);灰分质量分数为7.85%~9.55%(霞浦最高,东山最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3.40%~36.38%(霞浦最高,莱芜最低);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0.15%~32.41%与11.52%~12.27%,水平较高,但营养价值评分(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很低,其中东山坛紫菜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蛋氨酸+胱氨酸是坛紫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坛紫菜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且产地间差异较大,霞浦坛紫菜中钾(K)、钙(Ca)、铁(Fe)、锌(Zn)、铜(Cu)、钴(Co)、钒(V)含量最高,南澳以钠(Na)和硒(Se)含量最高,东山以镁(Mg)含量最高,温州以锰(Mn)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营养成分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含盐量对腌制大黄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燕燕 陶文斌 +5 位作者 郝志明 林婉玲 杨贤庆 杨少玲 魏涯 潘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02-109,共8页
为了解食盐对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食盐添加量(6%、9%、12%、15%,质量分数)对鱼肉的蛋白质、质构、pH值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中食盐含量≤9%时,盐溶性蛋白含量及总巯基含量稳定;鱼肉中食盐含量对蛋白质、pH值及... 为了解食盐对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食盐添加量(6%、9%、12%、15%,质量分数)对鱼肉的蛋白质、质构、pH值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中食盐含量≤9%时,盐溶性蛋白含量及总巯基含量稳定;鱼肉中食盐含量对蛋白质、pH值及质构品质的影响显著(P<0.05),总氮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非蛋白氮及蛋白质水解指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pH值呈下降趋势,鱼肉的硬度和弹性呈上升趋势,咀嚼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在食盐含量≤6%时,主要是烃类为主;在食盐含量≥9%时,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多,达65种,主要是醇类、醛类、酮类等物质。因此,腌制大黄鱼时,含盐量控制在9%能更好地保持产品的品质及风味,该研究为大黄鱼的盐腌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食盐含量 品质特性
下载PDF
鲍鱼及其副产物综合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胜军 杨少玲 +3 位作者 刘先进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81,共6页
鲍鱼作为海珍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养殖产量的不断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鲍鱼养殖和消费国家。为提高鲍鱼产品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鲍鱼加工技术也逐渐向综合利用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本文综述... 鲍鱼作为海珍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养殖产量的不断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鲍鱼养殖和消费国家。为提高鲍鱼产品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鲍鱼加工技术也逐渐向综合利用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本文综述鲍鱼肉的加工利用现状(干鲍、冻鲍、鲍鱼罐头),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具体介绍;同时综述鲍鱼加工下脚料(内脏)及鲍鱼壳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现状,并对鲍鱼综合加工与利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鲍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副产物 加工利用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婉玲 刘芳芳 +5 位作者 李来好 吴燕燕 杨少玲 黄卉 杨贤庆 林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0-317,共8页
为探究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提取原料、漂洗鱼糜、斩拌鱼糜的肌球蛋白,通过测定总巯基、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浊度等基本性质,并结合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技术对肌球蛋白二... 为探究漂洗和斩拌对海鲈鱼肌球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提取原料、漂洗鱼糜、斩拌鱼糜的肌球蛋白,通过测定总巯基、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浊度等基本性质,并结合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技术对肌球蛋白二级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原料,漂洗鱼糜肌球蛋白总巯基含量降低19.5%,活性巯基增大63.9%,而斩拌鱼糜肌球蛋白总巯基和活性巯基的质量分数相比漂洗鱼糜分别降低22.6%和66.8%,漂洗鱼糜的肌球蛋白变性程度最大;肌球蛋白浊度和表面疏水性在经过漂洗和斩拌均增大,漂洗对表面疏水性影响更大,斩拌对浊度影响更大;红外光谱研究结果显示,漂洗对二级结构影响更明显,原料经过漂洗后,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了33.16%,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增加了79.42%,β-折叠和β-转角分别增加1.11%和10.38%,斩拌后,鱼糜肌球蛋白二级结构变化率较低;漂洗和斩拌都可改变肌球蛋白的表面形貌,使肌球蛋白聚集簇明显减小,聚集高度增加。研究结果证明,漂洗和斩拌对肌球蛋白理化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是鱼糜具有更好的凝胶性能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检测 肌球蛋白 变性聚集 二级结构 表面形貌
下载PDF
罗非鱼副产物抗菌肽的制备及其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岑剑伟 赵敏 +6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黄卉 赵永强 魏涯 杨少玲 林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9-45,共7页
以罗非鱼副产物为原料,采用酸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抗菌肽,以期提高罗非鱼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以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测定酶解产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concentrati... 以罗非鱼副产物为原料,采用酸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抗菌肽,以期提高罗非鱼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以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测定酶解产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以评价其抑菌效果,并采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igh-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SEC)法分离酶解产物,获得肽段分子质量分布图。通过对冻干粉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探索氨基酸组成与抑菌活性的关系及其作为水产动物饲料添加成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40℃,pH 2.0,料液比1∶5(g∶mL),酶添加量为0.7%,对无乳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3.38 mm,MIC达到12.5μg/μL,说明可以通过酶解方法得到对无乳链球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抗菌肽产品。经最优条件酶解后的罗非鱼副产物粗肽分子质量有68.08%分布在3000 Da以下。氨基酸分析表明,酶解物中与抑菌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并具有均衡的氨基酸组成,初步表明罗非鱼副产物酶解肽具有较强的营养和功能潜力,为罗非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副产物 抗菌肽 无乳链球菌 氨基酸组成 分子质量
下载PDF
基于混菌发酵的鳜鱼发酵工艺优化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燕燕 王悦齐 +6 位作者 沈颖莹 陈茜 李春生 赵永强 杨少玲 潘创 李来好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探索人工接种、混菌发酵鳜鱼(Siniperca chuatsi)技术,弥补传统发酵鳜鱼较为粗放、经验式的加工方式,提升产品品质,将菌种混合接种于鳜鱼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配比和发酵剂接种量... 为探索人工接种、混菌发酵鳜鱼(Siniperca chuatsi)技术,弥补传统发酵鳜鱼较为粗放、经验式的加工方式,提升产品品质,将菌种混合接种于鳜鱼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配比和发酵剂接种量)进行优化,测定产品水分、pH、氨基态氮、总酸、硫代巴比妥酸的反应值(TBARS)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并与传统自然发酵鳜鱼产品比较,探究接种发酵对发酵鳜鱼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最佳鳜鱼发酵工艺为:按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m[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m[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1∶1∶3混合,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为4 d。对比自然发酵鳜鱼,接种混菌发酵鳜鱼的水分质量分数和pH分别下降了2.04%和0.46%,在较短发酵时间内其氨基态氮质量分数与自然发酵鳜鱼相近,总酸质量分数增加了29.27%,TBARS和TVB-N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了35.00%和53.10%。整体而言,接种混菌有助于改善发酵鳜鱼的品质和安全性,缩短发酵时间,控制发酵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鳜鱼 混菌发酵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下载PDF
羧甲基琼胶对罗非鱼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戚勃 杨少玲 +5 位作者 王悦齐 胡晓 杨贤庆 潘创 李来好 王露楠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9,共7页
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reus)鱼糜为原料,通过向鱼糜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羧甲基琼胶(Carboxymethyl agar,CMA),并测定鱼糜凝胶的强度、持水性、质构特性、色泽、蛋白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研究了CMA对鱼糜凝胶性能的... 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reus)鱼糜为原料,通过向鱼糜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羧甲基琼胶(Carboxymethyl agar,CMA),并测定鱼糜凝胶的强度、持水性、质构特性、色泽、蛋白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研究了CMA对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2.0%时,CMA可显著提高鱼糜的凝胶强度(P<0.05),最高达70.7%;1.5%~2.5%的CMA可显著提高凝胶持水性(P<0.05);添加量为1.5%~2.0%时,CMA对鱼糜凝胶的质构特性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添加量为0.5%时,CMA对鱼糜凝胶具有显著的增白效果(P<0.05);CMA对鱼糜蛋白化学作用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适量添加可以破坏离子键,促进氢键、疏水键和二硫键的形成,促使鱼糜发生胶凝化;SDS-PAGE电泳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CMA促使了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之间的交联,添加1.5%的CMA可使鱼糜凝胶形成均匀、致密的网络结构。总之,罗非鱼鱼糜中添加1.0%~1.5%的CMA,改变了鱼糜的持水性、化学作用力和蛋白质的聚集性,增强了蛋白质的交联作用,改进了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从而提升了鱼糜的凝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琼胶 罗非鱼鱼糜 凝胶特性 持水性 质构特性
下载PDF
鲨鱼肌肉与鱼翅营养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少玲 戚勃 +5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赵永强 王锦旭 岑剑伟 魏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4-191,共8页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鲨鱼肌肉和鱼翅的营养差异,以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和大青鲨(Prionace glauca)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2种鲨鱼肌肉、鱼翅(包括全翅和翅针,下同)的各种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鲨鱼的肌肉和鱼翅蛋白质量分数...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鲨鱼肌肉和鱼翅的营养差异,以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和大青鲨(Prionace glauca)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2种鲨鱼肌肉、鱼翅(包括全翅和翅针,下同)的各种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鲨鱼的肌肉和鱼翅蛋白质量分数均很高(24.34%~37.03%),其中同一鲨鱼的鱼翅蛋白质量分数高于肌肉;2种鲨鱼肌肉和鱼翅的粗脂肪质量分数都非常低,均小于0.50%;鲨鱼全翅因其鱼皮表面有砂质导致灰分质量分数特别高(6.18%~7.09%),但肌肉的灰分质量分数(1.23%~1.63%)仅略高于翅针(0.86%~0.90%)。鲨鱼的肌肉和鱼翅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总体上鱼翅中氨基酸总量(total amino acid,TAA)高于肌肉,但肌肉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质量分数(41.94%~42.42%)高于鱼翅(17.93%~22.61%),且只有肌肉满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氨基酸模式标准(EAA/TAA≥40%且EAA/非必需氨基酸≥60%),因此,鲨鱼肌肉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远高于鱼翅,是一种优质蛋白源,而鱼翅并非优质蛋白源。通过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ore,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3种氨基酸评分发现:鲨鱼肌肉的AAS、CS以及EAAI值均显著高于鱼翅,约为鱼翅的2倍,说明鲨鱼肌肉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鱼翅。蛋氨酸+半胱氨酸是鲨鱼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亮氨酸(根据AAS结果)或蛋氨酸+半胱氨酸(根据CS结果)为鱼翅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鲨鱼肌肉中共检出13种脂肪酸,且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质量分数>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质量分数>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质量分数;鱼翅中共检出16种脂肪酸,且SFA质量分数>MUFA质量分数>PUFA质量分数。鲨鱼肌肉和鱼翅中均含有丰富的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均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PUFA/SFA>0.4),但肌肉的PUFA/SFA明显高于鱼翅。鲨鱼肌肉和鱼翅中均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且鱼翅中胶原蛋白质量分数(7.61%~11.99%)明显高于肌肉(0.27%~0.41%)。鲨鱼肌肉和鱼翅中还含有一定的硫酸软骨素,其中全翅中硫酸软骨素含量非常高(镰状真鲨和大青鲨分别为2.67 mg/g和10.87 mg/g),而肌肉和翅针中含量较少(质量分数低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肌肉 鲨鱼鱼翅 全翅 翅针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技术比较二种多脂鱼在腌干过程中的菌相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秋杏 吴燕燕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赵永强 杨少玲 王悦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4-1244,共11页
通过比较研究多脂红肉鱼(蓝圆鲹)和白肉鱼(带鱼)腌干加工中菌相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加工过程对菌相的影响并寻找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优势菌。在腌干加工过程中采用Illumina平台的MiSeq技术比较分析了两种多脂鱼的菌相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 通过比较研究多脂红肉鱼(蓝圆鲹)和白肉鱼(带鱼)腌干加工中菌相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加工过程对菌相的影响并寻找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优势菌。在腌干加工过程中采用Illumina平台的MiSeq技术比较分析了两种多脂鱼的菌相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种鱼的菌相主要分布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在科水平上,初始原料的蓝圆鲹和带鱼分别含7个和15个科的细菌,带鱼包括了蓝圆鲹的所有菌群,肠杆菌科作为共同的优势菌,在蓝圆鲹和带鱼中分别占47%和26%。从腌制开始,两种鱼的菌群数都大量减少,弧菌和芽孢杆菌科作为共同优势菌,前者平均占蓝圆鲹和带鱼的40.3%和42.2%,后者则平均占16.7%和13.3%。原料中,蓝圆鲹和带鱼都包含了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弧菌科和希瓦氏菌科这4种腐败菌,加工阶段,两种鱼的优势腐败菌都为弧菌科。乳酸菌包括链球菌科和乳杆菌科,仅出现在带鱼中。研究表明,在腌干加工中,带鱼的细菌减少程度大于蓝圆鲹,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两种鱼含共同的菌群和优势菌,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腌干后两种鱼的腐败菌大大减少,说明腌干加工有利于降低鱼类腐败的可能性。可选择带鱼作乳酸菌的分离以进行后续的抗氧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脂鱼类 腌干加工 菌相分析 ILLUMINA MiSeq技术 优势菌
下载PDF
虾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胜军 陶飞燕 +4 位作者 潘创 马海霞 杨少玲 李春生 魏涯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1期68-75,共8页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甲壳类水产品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低脂高蛋白特性的虾及其加工产品因在贮藏流通过程中存在黑变和腐败现象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品质劣变、货架期缩短等问题严重降低了虾类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分析虾产...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甲壳类水产品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具有低脂高蛋白特性的虾及其加工产品因在贮藏流通过程中存在黑变和腐败现象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品质劣变、货架期缩短等问题严重降低了虾类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分析虾产品的品质劣变原因并对虾产品进行品质控制尤为重要。目前在水产品流通过程中,低温贮藏能使产品中的微生物及内源酶类得到控制,是一种有效便捷的保鲜方法。文章分析了造成虾品质劣变的重要因素,对冷藏、冰温、微冻、冻藏及相关低温综合技术应用于虾产品的国内外保鲜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水产品贮藏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抑制品质劣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贮藏 保鲜技术 品质 货架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