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l tumor of bone,NGCTB)(包含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软骨母细胞瘤和5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样本和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3.3G34W、p63及SATB2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判断H3.3G34W、p63及SATB2的阳性率在各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包括H3.3G34W、p63及SATB2的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H3.3G34W、p63及SATB2在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1.5%、90.7%、92.6%;在N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4%、28.9%、62.7%。与NGCTB组相比,GCTB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41.222±14.849)vs.(16.566±9.439);P<0.001],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51.9%vs.48.1%,P<0.001)。与NGCTB组相比,GCTB组中H3.3G34W(81.5%vs.2.4%,P<0.001);p63(90.7%vs.28.9%,P<0.001)和SATB2(92.6%vs.62.7%,P<0.001)的阳性率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单因素预测模型,同时行ROC曲线分析,表明年龄(AUC=92.9%,P<0.001)、性别(AUC=64.5%,P=0.004)、H3.3G34W阳性率(AUC=89.5%,P<0.001)、p63阳性率(AUC=80.9%,P<0.001)、SATB2阳性率(AUC=65.0%,P=0.003)是GCTB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混合预测模型,并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混合模型展现出比单因素模型更好的预测价值(AUC=98.4%,P<0.001)。结论H3.3G34W、p63及SATB2是有效诊断GCTB的分子标记物,且三者联合应用更能提高GCTB的诊断预测效能。展开更多
背景使用行政管理数据时,确立清晰、适当的慢性病洗脱期时长是正确确定反复就医的慢性病患者发病时点、确定新发病例的基础。目的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综述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以期为我国研究者后续使用行政管理数据识别慢性病新发病例...背景使用行政管理数据时,确立清晰、适当的慢性病洗脱期时长是正确确定反复就医的慢性病患者发病时点、确定新发病例的基础。目的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综述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以期为我国研究者后续使用行政管理数据识别慢性病新发病例时确认洗脱期长短、正确识别新发病例提供思路。方法于2021年10月,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获取有关利用行政管理数据探究慢性病发病、患病情况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10-01。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并采用定性研究报告评价标准(SRQR)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后,使用描述性分析法总结洗脱期时长的确定方法。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纳入文献的SRQR评分均≥15分,方法学质量较好。文献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行政管理数据完整、丰富的国家(地区),聚焦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肿瘤、精神分裂症等多种慢性病。研究指出,设定合适的洗脱期时长是准确识别发病病例的基础。目前,文献中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限定法、一致性检验法和逆向生存函数法三大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限定法,逆向生存曲线法的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直接限定法、一致性检验法和逆向生存函数法均有相应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的选择标准、判断标准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探究。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目前具有响应率低、缺乏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确定程序性...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目前具有响应率低、缺乏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确定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能否作为预测HNSCC中PD-1单抗免疫治疗获益情况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50例接受PD-1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的中晚期HNSCC的组织标本及临床数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PD-L2表达量,采用SPSS 26.0软件根据基本临床特征、PD-L1与PD-L2表达量分组统计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PD-L2在HNSCC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有超过80%的患者肿瘤组织可检出PD-L2表达;PD-L2的表达量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结局,PD-L2高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8.8(16.0~21.7)个月,而PD-L2低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0(9.1~1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2可作为评估HNSCC中PD-1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获益的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l tumor of bone,NGCTB)(包含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软骨母细胞瘤和5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样本和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3.3G34W、p63及SATB2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判断H3.3G34W、p63及SATB2的阳性率在各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包括H3.3G34W、p63及SATB2的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H3.3G34W、p63及SATB2在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1.5%、90.7%、92.6%;在N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4%、28.9%、62.7%。与NGCTB组相比,GCTB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41.222±14.849)vs.(16.566±9.439);P<0.001],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51.9%vs.48.1%,P<0.001)。与NGCTB组相比,GCTB组中H3.3G34W(81.5%vs.2.4%,P<0.001);p63(90.7%vs.28.9%,P<0.001)和SATB2(92.6%vs.62.7%,P<0.001)的阳性率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单因素预测模型,同时行ROC曲线分析,表明年龄(AUC=92.9%,P<0.001)、性别(AUC=64.5%,P=0.004)、H3.3G34W阳性率(AUC=89.5%,P<0.001)、p63阳性率(AUC=80.9%,P<0.001)、SATB2阳性率(AUC=65.0%,P=0.003)是GCTB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混合预测模型,并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混合模型展现出比单因素模型更好的预测价值(AUC=98.4%,P<0.001)。结论H3.3G34W、p63及SATB2是有效诊断GCTB的分子标记物,且三者联合应用更能提高GCTB的诊断预测效能。
文摘背景使用行政管理数据时,确立清晰、适当的慢性病洗脱期时长是正确确定反复就医的慢性病患者发病时点、确定新发病例的基础。目的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综述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以期为我国研究者后续使用行政管理数据识别慢性病新发病例时确认洗脱期长短、正确识别新发病例提供思路。方法于2021年10月,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获取有关利用行政管理数据探究慢性病发病、患病情况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10-01。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并采用定性研究报告评价标准(SRQR)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后,使用描述性分析法总结洗脱期时长的确定方法。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纳入文献的SRQR评分均≥15分,方法学质量较好。文献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行政管理数据完整、丰富的国家(地区),聚焦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肿瘤、精神分裂症等多种慢性病。研究指出,设定合适的洗脱期时长是准确识别发病病例的基础。目前,文献中确定洗脱期时长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限定法、一致性检验法和逆向生存函数法三大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限定法,逆向生存曲线法的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直接限定法、一致性检验法和逆向生存函数法均有相应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的选择标准、判断标准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文摘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目前具有响应率低、缺乏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确定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能否作为预测HNSCC中PD-1单抗免疫治疗获益情况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50例接受PD-1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的中晚期HNSCC的组织标本及临床数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PD-L2表达量,采用SPSS 26.0软件根据基本临床特征、PD-L1与PD-L2表达量分组统计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PD-L2在HNSCC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有超过80%的患者肿瘤组织可检出PD-L2表达;PD-L2的表达量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结局,PD-L2高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8.8(16.0~21.7)个月,而PD-L2低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0(9.1~1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2可作为评估HNSCC中PD-1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获益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