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养殖投入品应用现状及规范管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建朝 贾博凡 +5 位作者 赵永强 马海霞 岑剑伟 陈胜军 杨贤庆 李来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206,共7页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水产养殖和加工的过程中,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对于改善水质、预防疾病、提高水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投入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等原因,导致许多投入品生产与使用不...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水产养殖和加工的过程中,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对于改善水质、预防疾病、提高水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投入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等原因,导致许多投入品生产与使用不当的现象,严重威胁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必须严格规范使用水产养殖投入品,着力构建出完整的适用于投入品的生态安全评价与监管体系,减少投入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投入品使用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介绍了选择性育种等国际关注的新型研究方向,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和改善措施,帮助构建水产养殖投入品市场的良好秩序,推进水产养殖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投入品 质量安全
下载PDF
不同预冷温度对鲈鱼冰藏期间质构和色差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卉 郑陆红 +6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魏涯 翟红蕾 吴燕燕 张鹰 郝淑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02-308,共7页
以鲜活鲈鱼为对象,将其置于不同水温(15、10、5℃)中暂养0.5 h后,在冰藏条件下贮藏,分别在第0、3、6、9、12、15、18、21 d对鲈鱼的质构特性和色差进行测定,综合评价不同预冷温度对鲈鱼冰藏期间质构和色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冰藏过程... 以鲜活鲈鱼为对象,将其置于不同水温(15、10、5℃)中暂养0.5 h后,在冰藏条件下贮藏,分别在第0、3、6、9、12、15、18、21 d对鲈鱼的质构特性和色差进行测定,综合评价不同预冷温度对鲈鱼冰藏期间质构和色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冰藏过程中,不同预冷温度下鲈鱼的硬度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小幅度降低(p<0.05);而内聚性和弹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未呈现显著的规律性变化,只在小范围内上下波动(p>0.05),各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不同预冷温度对鲈鱼冰藏过程中鱼肉的质构特性影响不大。在不同预冷温度下,对照组和预冷组的鲈鱼在冰藏期间的亮度值和红度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黄度值呈缓慢上升趋势,总色差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15℃预冷处理能延缓鲈鱼冰藏时色泽变化,可以较好保持鱼肉的亮度值和红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预冷 冰藏 质构 色差
下载PDF
酶法提取鲍鱼内脏多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胜军 刘先进 +3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黄卉 李春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9-1395,共7页
【目的】优化鲍鱼内脏多糖酶解工艺条件,为鲍鱼内脏多糖的提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杂交鲍内脏为原料、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从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提取鲍鱼内脏多糖的适宜酶制剂,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 【目的】优化鲍鱼内脏多糖酶解工艺条件,为鲍鱼内脏多糖的提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杂交鲍内脏为原料、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从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提取鲍鱼内脏多糖的适宜酶制剂,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多糖提取率影响较大的蛋白酶作用条件进行优化,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其最适作用条件。【结果】胰蛋白酶是提取鲍鱼内脏多糖的适宜酶制剂;各因素对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p H>加酶量,料液比与p H的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而料液比与加酶量、p H与加酶量的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影响不显著(P>0.05)。胰蛋白酶提取鲍鱼内脏多糖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9(g/m L)、p H 8.6、加酶量2.1%、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37℃,在此条件下,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率为6.97%,与预测值(6.99%)接近。【结论】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的胰蛋白酶酶解工艺可有效提取鲍鱼内脏多糖,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内脏 酶解法 多糖提取率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鲍鱼内脏多糖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胜军 刘先进 +5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黄卉 吴燕燕 胡晓 李春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分离纯化鲍鱼内脏多糖(Abalone viscera polysaccharide,AVP),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为AVP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并初步纯化出AVP,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率... 【目的】分离纯化鲍鱼内脏多糖(Abalone viscera polysaccharide,AVP),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为AVP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并初步纯化出AVP,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3个抗氧化指标,评价AVP抗氧化能力;同时用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分离AVP,并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抗氧化能力比较。【结果】AVP质量浓度在1~1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线性方程为y=9.715x+1.0182(R^2=0.9958),半抑制浓度(IC_(50))为5.04 mg/mL;OH自由基清除率线性方程为y=6.2778x-8.5275(R^2=0.9603),IC_(50)为9.32 mg/mL;还原力线性方程为y=0.0782x+0.0045(R2=0.9989),A_(700,0.2)为2.50 mg/mL。AVP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与抗坏血酸(Vc)相比,其抗氧化能力较弱。AVP经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可分离出两个组分(AVP1和AVP2),AVP1和AVP2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AVP1抗氧化能力强于AVP2。【结论】通过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可从AVP中有效分离出AVP1和AVP2两个组分,其中AVP1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在抗氧化添加剂及保健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内脏 分离纯化 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来源鲑科鱼肌肉营养组成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岑剑伟 郝淑贤 +5 位作者 魏涯 李来好 杨贤庆 赵永强 黄卉 邓建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鲑科鱼肌肉营养组成差异,为我国虹鳟鱼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挪威大西洋鲑、丹麦银鲑和国产虹鳟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鲑科鱼肌肉营养组成差异,为我国虹鳟鱼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挪威大西洋鲑、丹麦银鲑和国产虹鳟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25%和25.31%,显著高于国产虹鳟(22.38%)(P<0.05,下同),二者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国产虹鳟,国产虹鳟蛋白营养价值与进口鲑科鱼类存在一定差距。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41%和7.19%,约为国产虹鳟(14.48%)的一半;脂肪酸种类相似,3种鲑科鱼肌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70%~84.25%,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少的是挪威大西洋鲑(15.54%),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及(84.25%)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12.92%)的含量最高,国产虹鳟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高于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尤其是亚油酸占比高达21.25%。国产虹鳟的钙、锌、铁和硒含量显著高于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结论】3种鲑科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特征,但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在风味上更优,国产虹鳟则在亚油酸及钙、锌含量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科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磊 王锦旭 +2 位作者 杨贤庆 魏涯 杨少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4-650,共7页
为丰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食品种类,制备出酸甜可口、质量安全的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黏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和稀释剂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原辅料配比和最优工艺... 为丰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食品种类,制备出酸甜可口、质量安全的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黏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和稀释剂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原辅料配比和最优工艺,原辅料经混合、制软材、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备出泡腾片,并对制备的泡腾片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最优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糖胺聚糖25%,崩解剂35%(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配比为1∶2),矫味剂三氯蔗糖3%,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润滑剂聚乙二醇(PEG) 4000 2%,余量为乳糖;按此最优工艺制备的泡腾片直径约为8 mm,重约为200 mg,硬度为5. 5~6. 5 kg,崩解时间<40 s;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14 d观察期内SD大鼠均无异常行为及死亡。研究表明,用本研究优化工艺制得的糖胺聚糖片剂产品表面光滑整洁、口感良好,质量安全,稳定可靠,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泡腾片 正交试验 质量分析
下载PDF
添加剂对罗非鱼-海鲈鱼混合鱼糜的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卉 何晓萌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魏涯 吴燕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89,共6页
研究添加剂对罗非鱼-海鲈鱼混合鱼糜的凝胶强度、失水率的影响,并结合SDS-PAGE凝胶电泳对相关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在鱼糜中添加淀粉糖类、蛋白类、天然提取物类、盐类化合物,旨在筛选能够显著增强鱼糜凝胶特性的添加剂,再结合谷氨酰... 研究添加剂对罗非鱼-海鲈鱼混合鱼糜的凝胶强度、失水率的影响,并结合SDS-PAGE凝胶电泳对相关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在鱼糜中添加淀粉糖类、蛋白类、天然提取物类、盐类化合物,旨在筛选能够显著增强鱼糜凝胶特性的添加剂,再结合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达到制备凝胶特性高的罗非鱼混合鱼糜、提高罗非鱼经济价值的目的。研究表明,添加剂组混合鱼糜的凝胶强度相比于对照组都有显著性提高(p <0. 05),尤其是TGase酶与添加剂结合对混合鱼糜的凝胶强度提高更加显著。其中TGase酶加牛血清蛋白、单宁酸、柠檬酸钠组混合鱼糜的凝胶强度分别达到了4 563. 87、4 357. 06、3 809. 08 g·mm,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6. 55%、68. 55%、47. 35%;失水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鱼糜的7. 33%(p <0. 05),分别为1. 4%、1. 62%、1. 36%;而且其电泳中肌球蛋白重链(MHC)、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M)条带更宽,说明混合鱼糜肌原纤维蛋白交联程度更高,凝胶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海鲈鱼 混合鱼糜 凝胶特性 添加剂 凝胶电泳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磊 王锦旭 +2 位作者 杨贤庆 魏涯 岑剑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9-166,共8页
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等为辅料,利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等为辅料,利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以感官分值为指标,研究配方中影响较大的组分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筛选出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为:糖胺聚糖17%,甘露醇25%,微晶纤维素4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硬脂酸镁1%,其余为乳糖;质量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和营养健康食品的相关要求;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咀嚼片对SD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高于15 g/kg,毒性分级为无毒;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糖胺聚糖 咀嚼片 响应面 感官分值 急性经口毒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合浦珠母贝肉水解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安凤 赵永强 +5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杨少玲 李春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171,共7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合浦珠母贝肉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贝肉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5 680 U/g、液料比2.8∶1(m L∶g)、酶解时间6.5 h、酶解温度5...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合浦珠母贝肉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贝肉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5 680 U/g、液料比2.8∶1(m L∶g)、酶解时间6.5 h、酶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44.27±1.23)%,与预测值基本吻合。该工艺简单方便,水解效果好,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肉 酶解 响应曲面法 水解度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祖莉 王晶 +4 位作者 杨贤庆 魏涯 李春生 相悦 赵永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50-357,共8页
藻类具有复杂多样的进化历史和生物学特征,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具有许多独特的基因和生物过程。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组学技术受到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藻类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高通量技术在藻类研究领域中的... 藻类具有复杂多样的进化历史和生物学特征,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具有许多独特的基因和生物过程。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组学技术受到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藻类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高通量技术在藻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也大大促进了藻类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藻类品质差异鉴定、养殖胁迫作用、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从事藻类组学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蛋白质组学 多组学
下载PDF
利用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及其品质控制
11
作者 周婉君 岑剑伟 +4 位作者 吴燕燕 郝淑贤 李来好 杨贤庆 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2期40-43,共4页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l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 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研究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对鱼油风味的影响,并对提取和精制进行优化.采用钾盐水浴法提取鱼油,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40min、KCl用量5g/L、盐析10min条件下鱼油提取率达36.2%;以0.02mol/L柠檬酸对鱼油去腥味,用0.02mol/L NaOH溶液调至中性;以高岭土与活性炭(1:1,m/m)混合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8%,在温度60℃条件下,脱色30min;真空处理30min除异味.通过精制工艺可获得微腥味、澄清的鱼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内脏 提取 鱼油 风味
下载PDF
4目13种淡水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玉林 林婉玲 +5 位作者 李来好 杨少玲 黄卉 杨贤庆 吴燕燕 王林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7-283,共7页
为研究不同目、不同种淡水鱼基本营养成分的差异,本文探究了4个目13种淡水鱼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发现,不同目淡水鱼的水分、脂肪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鲈形目脂肪含量比鲤形目低56.0%,鲤形目水分含量比鲶形目、鲟形目高5.7%、12.4%... 为研究不同目、不同种淡水鱼基本营养成分的差异,本文探究了4个目13种淡水鱼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发现,不同目淡水鱼的水分、脂肪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鲈形目脂肪含量比鲤形目低56.0%,鲤形目水分含量比鲶形目、鲟形目高5.7%、12.4%,鲈形目水分含量比鲶形目、鲟形目高7.9%、14.7%;从鱼种来看,不同鱼种的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鳜(Siniperca chuatsi)的蛋白质含量为20.3%,高于鲤(Cyprinus carpio)、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罗非鱼(Oreochromis spp)、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太阳鱼(Lepomis gibbosus)、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鲤(Cyprinus carpio)水分含量要高于鲇(Silurus asotus)、匙吻鲟(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的灰分含量为2.0%,高于鳜并高于其他11种淡水鱼。鲤、草鱼、鲇的脂肪含量比其他10种鱼高,乌鳢脂肪的含量最低,为0.1%;从氨基酸含量来看,13种淡水鱼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在41.8%~43.3%之间,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推荐的比例(EAA/TAA:40%),将13种淡水鱼所含17氨基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659%。13种淡水鱼的氨基酸得分排序为:罗非鱼>太阳鱼>鲤>鲇>鳜>鲈>乌鳢>草鱼>武昌鱼>黄颡鱼>鳙>鲫>匙吻鲟,罗非鱼氨基酸含量最丰富。根据因子得分将13种淡水鱼以聚类分析法聚为3类,其中第一类为罗非鱼、太阳鱼和鲤,为氨基酸高营养区;第二类为鲫、武昌鱼、鳙、草、鲈、乌鳢、鳜、鲇和黄颡鱼;第三类为匙吻鲟。本实验为淡水鱼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旨在为人群提供更优质的淡水鱼膳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南极磷虾虾青素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谈俊晓 赵永强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魏涯 岑剑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521,共8页
为加大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高南极磷虾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冷冻南极磷虾为原料,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解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提取虾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虾青素提取率为... 为加大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高南极磷虾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冷冻南极磷虾为原料,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解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提取虾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虾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设计,研究了虾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底比、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影响虾青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底比1.6%(Alcalase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比例为3∶2)、酶解时间2.1h、酶解温度51℃、水料比(m L∶g)4∶1、无水乙醇料液比(g∶m L)1∶4、振荡时间1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虾青素提取率为90.42%±0.39%,与模型理论值接近。研究表明,采用双酶复合酶解法能显著提高南极磷虾虾青素的提取效率,可为南极磷虾虾青素的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 复合酶解 提取条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15种淡水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韩迎雪 林婉玲 +7 位作者 杨少玲 李来好 黄卉 杨贤庆 王锦旭 吴燕燕 翟红蕾 郝淑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17-222,共6页
为比较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在鱼类科、目以及种属间的差异,本文采用氯仿-甲醇(体积比=2∶1)法提取15种淡水鱼背部肌肉的粗脂肪,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15种淡水鱼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15种淡水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在3.76%~14.74%... 为比较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在鱼类科、目以及种属间的差异,本文采用氯仿-甲醇(体积比=2∶1)法提取15种淡水鱼背部肌肉的粗脂肪,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15种淡水鱼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15种淡水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在3.76%~14.74%,15种淡水鱼共检出24种脂肪酸,其中8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同淡水鱼脂肪酸除个别有差异外,其他组成基本相同,但其含量因淡水鱼所在目、科和种属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均在35%以上。不同鱼种的粗脂肪中EPA和DHA总含量有所差异,鲈鱼粗脂肪中DHA和EPA最高,总含量达到30%,而泥鳅粗脂肪中的EPA和DHA总含量仅为8.51%。部分鱼种可以作为EPA和DHA的良好膳食来源,具有较高的利用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脂肪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工艺及其腥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邢贵鹏 黄卉 +6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郝淑贤 岑剑伟 林婉玲 林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40-145,共6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一种简单高效的脱腥剂,用于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腥味脱除。分别考察了紫苏液、香芹液以及白醋对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脱腥效果,以腥度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复合脱腥工艺条件,并对脱腥前后的腥性物质进行分析... 本研究旨在筛选一种简单高效的脱腥剂,用于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腥味脱除。分别考察了紫苏液、香芹液以及白醋对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脱腥效果,以腥度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复合脱腥工艺条件,并对脱腥前后的腥性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脱腥剂对腥味均有不同程度的脱除效果,且随着浓度的提高以及浸泡时间的延长,脱腥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最佳复合脱腥工艺条件为:紫苏液7%、香芹液70%、白醋5%、浸泡时间60 min,料液比1∶3,脱腥处理后腥度值仅为0.136,鱼体带有天然的植物香味,且保留了原有的风味。GC-MS结果表明,处理前后主要腥味物质醛类、醇类显著减少,相对含量降幅均达到14%~15%,酮类物质未再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加工副产物 脱腥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四种鲍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先进 陈胜军 +2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7-231,共5页
文中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绿鲍(Haliotis fulgens)和杂交鲍4种不同品种鲍鱼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及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文中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绿鲍(Haliotis fulgens)和杂交鲍4种不同品种鲍鱼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及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种鲍鱼肌肉蛋白含量在18.92%~21.63%,无显著差异(p>0.05);4种鲍鱼脂肪含量均较低,在0.04%~0.09%,无显著差异(p>0.05);总糖差异显著(p<0.05),其中杂交鲍含量最高4.81%,皱纹盘鲍含量最低3.39%;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共17种,氨基酸总量在16.24~18.12 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含量为4.78~5.08 g/100g,鲜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UAA/TAA)在43.35%~43.97%,胶原蛋白含量除杂色鲍(9.27%)外,其他3种在17.60%~17.96%。以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数据分析,杂交鲍营养价值高于其他3种。4种鲍鱼均含有丰富的棕榈酸、EPA和K、Ca、Zn等元素。因此,鲍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下载PDF
不同地区、品种及养殖模式罗非鱼营养差异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煜坤 郝淑贤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魏涯 高永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1-237,共7页
以我国南方主要养殖产区的罗非鱼为对象,选择奥尼和吉富两个优势品种,采集池塘养殖(单养)、鱼虾混养、鱼鱼混养(罗非鱼-大宗淡水鱼)三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分别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养殖模式及... 以我国南方主要养殖产区的罗非鱼为对象,选择奥尼和吉富两个优势品种,采集池塘养殖(单养)、鱼虾混养、鱼鱼混养(罗非鱼-大宗淡水鱼)三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分别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养殖模式及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罗非鱼基本营养成分差异不大;两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一致;但奥尼罗非鱼氨基酸总量(19.51 g/100 g)和必需氨基酸含量(7.96 g/100 g)均高于吉富罗非鱼,其多种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吉富(p<0.05)。鱼鱼混养罗非鱼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风味氨基酸以及部分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鱼虾混养罗非鱼(p<0.05),单养模式与另外两种养殖模式相比差异不显著。四个主要罗非鱼产区中,广东罗非鱼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更高;其鲜味氨基酸含量(7.65 g/100 g)显著高于广西和海南地区(p<0.05),氨基酸总量(19.36 g/100 g)也为四个地区中最高。广东罗非鱼的油酸(1.44 mg/g)、亚油酸(1.02 mg/g)以及DHA含量(0.91 mg/g)均高于广西和福建地区(p<0.05),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在四个地区中最高。综上分析,奥尼罗非鱼营养品质高于吉富罗非鱼;鱼鱼混养罗非鱼品质高于鱼虾混养;广东吉富罗非鱼品质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营养成分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腌制大黄鱼的低钠复合咸味剂配方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陶文斌 吴燕燕 +3 位作者 李春生 杨贤庆 林婉玲 荣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6-144,共9页
为开发一种低钠复合咸味剂腌制大黄鱼的加工技术,以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低钠盐、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YE)及壳聚糖的不同用量组合对腌制大黄鱼鱼片的感官、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及含盐量的... 为开发一种低钠复合咸味剂腌制大黄鱼的加工技术,以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低钠盐、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YE)及壳聚糖的不同用量组合对腌制大黄鱼鱼片的感官、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及含盐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及含盐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低钠复合咸味剂的最佳配方参数。结果表明,低钠盐、YE及壳聚糖对腌制大黄鱼鱼片的品质及含盐量有明显的影响。低钠复合咸味剂腌制大黄鱼片的最佳配方为:低钠盐7.57%,YE 0.39%以及壳聚糖1.48%。在此条件下,腌制大黄鱼片感官评分为75.83分,产品含盐量为3.02%,钠含量比对照组减少了23.80%,菌落总数比对照组降低了39.98%,具有良好的风味、减钠、减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低钠复合咸味剂 配方 腌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鱼糜凝胶形成方法及其凝胶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芳芳 林婉玲 +2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2-296,303,共6页
鱼糜是一种新型的水产调理食品原料,其凝胶特性决定着制品品质的优劣,改善鱼糜凝胶特性是加工优质鱼糜制品的基础。本文针对热诱导凝胶、酸致凝胶、发酵鱼糜凝胶、超声波辅助形成凝胶和超高压技术等几种形成鱼糜凝胶的方法进行综述,并... 鱼糜是一种新型的水产调理食品原料,其凝胶特性决定着制品品质的优劣,改善鱼糜凝胶特性是加工优质鱼糜制品的基础。本文针对热诱导凝胶、酸致凝胶、发酵鱼糜凝胶、超声波辅助形成凝胶和超高压技术等几种形成鱼糜凝胶的方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鱼种、漂洗工艺、擂溃、添加物等影响鱼糜凝胶特性的因素。旨在为鱼糜制品的加工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加工方法 影响因素 添加物
下载PDF
鲈鱼保鲜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海燕 吴燕燕 +3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邓建朝 李春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15-122,共8页
【目的】探讨鲈鱼保鲜加工技术及高值化加工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对鲈鱼的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和副产物(鱼油、鱼骨和胶原蛋白)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单一保鲜技术作为鲈鱼主要的保鲜方式,保鲜效果较差,加工技术研究仍... 【目的】探讨鲈鱼保鲜加工技术及高值化加工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对鲈鱼的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和副产物(鱼油、鱼骨和胶原蛋白)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单一保鲜技术作为鲈鱼主要的保鲜方式,保鲜效果较差,加工技术研究仍存在问题,加工产品种类单一,且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不足,对鲈鱼加工中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还不够透彻。【结论】不同技术的协同效应具有高效保鲜的特点,特别是复合生物保鲜剂与低温保鲜的结合在今后鲈鱼保鲜中极具发展前景。应注重不同保鲜技术的复合保鲜,不断改进鲈鱼加工技术,开发及运用现代化加工新技术,优化养殖环境,开发多元化鲈鱼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鲈鱼产品多样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保鲜 加工 副产物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