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入把握“六个原则”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贤金 王寿林 +5 位作者 秦龙 何畏 任鹏 孙佑海 董振华 别荣海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99-412,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局性、系统性战略部署,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图景。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局性、系统性战略部署,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图景。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2024年8月7日,天津大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智库组织专家学者,以深入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原则”为主题开展理论探讨。本笔谈在专家研讨基础上深化扩充,深入把握“六个原则”的重大意义,以问题为导向,从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方法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6个角度,充分阐述了“六个原则”的深刻内涵和内在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轨道 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 行稳致远
下载PDF
烧伤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超 吴振 +4 位作者 杨贤金 徐松涛 刘江宏 郑艳 巩成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80-884,共5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发...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和对照组(n=60,未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对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与鉴定,并对烧伤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共培养出74株菌株:革兰阴性菌48株(64.9%),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27.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6株(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比例、烧伤面积、手术时间、静脉置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烧伤面积≥10%、手术时间≥3 h、静脉置管时间≥7 d、WBC升高、CRP水平升高均是烧伤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时间≥48 h是烧伤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烧伤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病原菌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抗菌治疗;同时,烧伤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受年龄、烧伤面积、手术治疗时间、静脉置管时间及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加强对烧伤患者上述指标的筛查,并积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干法粘结层及贴合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杨献金 张子明 胡长浩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2期149-157,共9页
通过研究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干法粘结层及贴合的生产工艺及应用,对比分析了水性聚氨酯树脂固含量、浆料黏度、涂覆间隙、贴合方式、贴合压力、贴合间隙和浆料交联性关键因素对合成革成品品质的影响,获得了优选的关键因素参数指标和合适... 通过研究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干法粘结层及贴合的生产工艺及应用,对比分析了水性聚氨酯树脂固含量、浆料黏度、涂覆间隙、贴合方式、贴合压力、贴合间隙和浆料交联性关键因素对合成革成品品质的影响,获得了优选的关键因素参数指标和合适的干法生产工艺条件。另外,分析贴合基材后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为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实际工业大生产中的操作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革 水性聚氨酯 干法线 离型纸 粘结层
下载PDF
负压伤口疗法联合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在烧伤植皮术前创面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松涛 杨贤金 +2 位作者 郑艳 刘江宏 王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650-653,I0004,共5页
深Ⅱ度以上的烧伤创面由于坏死组织占位、渗出物聚集且常常伴有细菌感染,导致创面加深,常规换药治疗效果不佳,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较长。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是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传统制剂,具有快速脱腐生肌作用,可以促... 深Ⅱ度以上的烧伤创面由于坏死组织占位、渗出物聚集且常常伴有细菌感染,导致创面加深,常规换药治疗效果不佳,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较长。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是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传统制剂,具有快速脱腐生肌作用,可以促使较大坏死组织颗粒物分解液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但是存在坏死液化物聚集、引流效果差、不易排出体外等不足。负压伤口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在创面渗出液引流、清除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方面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负压伤口疗法 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 皮肤移植 伤口愈合 创面床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量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彭业昌 杨先进 +2 位作者 陈忠华 刘玉盼 葛俊锋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7期136-139,共4页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对输电线路覆冰进行在线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组成。在线激光垂直投射下采集输电线的图像,利用小波边缘检...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对输电线路覆冰进行在线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量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组成。在线激光垂直投射下采集输电线的图像,利用小波边缘检测算法从图像中获取激光照射区域的轮廓,并根据该轮廓计算其外接矩形,利用外接矩形的宽度和输电线直径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输电线的覆冰厚度。该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误差小于±1mm,可以用于对输电线路覆冰的全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覆冰 覆冰监测 小波边缘检测 外接矩形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干法涂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献金 张子明 李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1,80,共8页
针对溶剂型聚氨酯在合成革生产中有机溶剂大量挥发,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采用水性聚氨酯实现合成革产品的清洁化生产。研究了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产品干法涂层成膜的生产工艺及工艺关键技术参数,获得了成膜机理、浆料粘度、涂... 针对溶剂型聚氨酯在合成革生产中有机溶剂大量挥发,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采用水性聚氨酯实现合成革产品的清洁化生产。研究了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产品干法涂层成膜的生产工艺及工艺关键技术参数,获得了成膜机理、浆料粘度、涂饰间隙、生产车速、烘干温度和优选量助剂(即润湿剂和增稠剂)的工艺关键技术参数指标,实现了水性聚氨酯在干法涂层达到最佳成膜效果,为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干法涂层中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革 水性聚氨酯 干法线 离型纸
下载PDF
全粒面牛皮油蜡鞋面革涂饰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献金 刘宝权 +1 位作者 李勇 杜登举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第21期16-18,共3页
本文主要对A级牛皮坯制作全粒面油蜡鞋面革的涂饰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研究分析了全粒面油蜡鞋面革对皮坯和涂饰工艺的要求,然后重点对涂饰材料和涂饰工艺要求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涂饰工艺中使用优选的全粒面补伤膏、... 本文主要对A级牛皮坯制作全粒面油蜡鞋面革的涂饰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研究分析了全粒面油蜡鞋面革对皮坯和涂饰工艺的要求,然后重点对涂饰材料和涂饰工艺要求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涂饰工艺中使用优选的全粒面补伤膏、油蜡及非离子油蜡等涂饰材料以及优化的熨平、抛光、真空干燥工序操作,实现了全粒面油蜡鞋面革粒面平细度的明显提升,且成革真皮感强、毛孔清晰自然、底光效果好、表面光泽和油蜡手感更持久等,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 粒面 涂饰 鞋面 高档
下载PDF
220kV GIS变电站雷击过电压分布特征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中华 方炯 +1 位作者 杨先进 张阳阳 《电工技术》 2020年第7期126-128,共3页
以EMTP-ATP为研究工具,将220kV变电站与其进线段结合起来,搭建了包含电气设备、杆塔、雷电流、输电线路、避雷器及绝缘子闪络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落雷位置、接地电阻变化、工频电压影响及避雷器保护距离变化等情况下电气设备过电压分布特... 以EMTP-ATP为研究工具,将220kV变电站与其进线段结合起来,搭建了包含电气设备、杆塔、雷电流、输电线路、避雷器及绝缘子闪络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落雷位置、接地电阻变化、工频电压影响及避雷器保护距离变化等情况下电气设备过电压分布特征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变电站雷击过电压防范提供工程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EMTP-ATP 进线段 过电压 保护距离
下载PDF
U型扣环连接节点传力机理及设计方法
9
作者 俞容江 赵英杰 +3 位作者 杨先进 陈效春 汪嘉伟 张大长 《山西建筑》 2022年第4期66-69,共4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扣环连接节点,研究了扣环连接节点传力机理,提出扣环节点内力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部位节点内力并提出了U型螺栓内力计算及强度设计方法,同时,开展扣环节点强度的非线性模拟,模拟结果验证扣环节点可以满足...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扣环连接节点,研究了扣环连接节点传力机理,提出扣环节点内力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部位节点内力并提出了U型螺栓内力计算及强度设计方法,同时,开展扣环节点强度的非线性模拟,模拟结果验证扣环节点可以满足节点承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组合路面 双向变形模式 扣环节点 节点内力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ic Current on Diffusion of Aluminum in Ti3AlC2 into Zirconium Alloy
10
作者 卢博 yang xianjin +5 位作者 ZHOU Jie JING Lei SHEN Lu ZHOU Xiaobing DU Shiyu 黄庆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7年第3期645-649,共5页
The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reaction interface between Zr and Ti3AlC2 with electric current going through it. It was found that electric current greatly reduced the bond... The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reaction interface between Zr and Ti3AlC2 with electric current going through it. It was found that electric current greatly reduced the bonding temperature of Zr and Ti3AlC2. By th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interface through SEM/EDS, it was found that Al atoms diffused from the Ti3AlC2 substrate into the Zr side and reacted with Zr to form the Zr-Al compounds at the interface, which is 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Ti3AlC2-Zr bonding. The thickness of reaction layers(Zr-Al alloy) was from 0.879 to 13.945 mm depending on different sintering condition. Current direction, heating rate, soaking time, pulse patterns all influenced the diffusion of Al atoms which affected the joining quality of Zr and Ti3Al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phase diffusion bonding SPS electric current effect
下载PDF
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和Cx4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佐平 廖荣波 +2 位作者 杨显金 周永红 张翼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 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42例甲状腺癌组织石蜡标本和20例甲状腺肿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C... 目的 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42例甲状腺癌组织石蜡标本和20例甲状腺肿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Cx43的表达,数据均纳入SPSS20.0软件分析。Skp2、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Skp2与Cx43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状腺肿组织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25.0%明显低于甲状腺癌组织75.0%(χ^2=8.45,P<0.05);甲状腺肿组织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95.0%明显高于甲状腺癌组织47.6%(χ^2=9.6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侵犯是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与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kp2、Cx4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侵犯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kp2、Cx43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709,P<0.05)。结论Skp2和Cx43均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增殖、浸润及转移。Skp2、Cx43的表达情况可能作为预测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类 连接蛋白43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of porous microstructures on NiTi alloy surface with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被引量:11
12
作者 LIANG ChunYong yang yang +2 位作者 WANG HongShui yang JianJun yang xianj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700-705,共6页
Porous microstructures on Nickel-Titanium (NiTi) alloy surfaces were prepared by linearly polarized femtosecond lasers with moving focal point at a certain speed. It was found that various novel micro-structures from ... Porous microstructures on Nickel-Titanium (NiTi) alloy surfaces were prepared by linearly polarized femtosecond lasers with moving focal point at a certain speed. It was found that various novel micro-structures from feather-like ripples to cluster-like porous textures could be formed with increasing laser energy. Particularly, when the laser energy was 400 μJ, a periodic porous metal surface was gen-erated. Measurement of X-ray diffraction showed that the grains on the sample surface were refined through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processes, but the crystal structures still kept their original states. Analysis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revealed that Ni/Ti on the sample surface was changed with an evident oxidization of titanium element under different laser energies. This investigation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NiTi-based implant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表面结构 微观结构 毫微秒激光检测
原文传递
Paclitaxel formulation with stable sustained-release behavior and its bi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被引量:2
13
作者 LI XuePing ZHAN Qi +8 位作者 QI HongZhao HAN DongLin QIN YaoYao CHEN Ning LONG LiXia ZHAO Jin HOU Xin YUAN XuBo yang xianj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151-1159,共9页
Biological safety and stable sustained-release of the drug are two crucial issues involv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paclitaxel.Focusing on these issues, by using the FDA approved polylactide as carrier material, soybean ... Biological safety and stable sustained-release of the drug are two crucial issues involv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paclitaxel.Focusing on these issues, by using the FDA approved polylactide as carrier material, soybean lecithin as surfactant and maltodextrin as thickener, paclitaxel loaded PLA microspheres were simply prepared by solvent evaporation, thus guaranteeing the biological safety. The introduction of maltodextrin as a thickener aided to a stable sustained-release of paclitaxel. Surface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drug loading rat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in vitro drug release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Bi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s such as acute toxicity, allergies, hemolysis, skin stimulation and genotoxicity test were also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tained microspheres were biocompatible and could release paclitaxel at a desirable constant rate.Therefore, the simply prepared paclitaxel formulation with good biological safety and desirable release behavior exhibited great potential of local injection of paclitaxel for the clinical use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litaxel loaded PLA microsphere stable sustained-release biological safety MALTODEXTRIN solvent evaporation clinical paclitaxel for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