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眩晕与临床神经科疾病密切相关。当神经元受损或死亡时,可能导致前庭系统的异常,引发眩晕症状,因此有必要探讨并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热点问题。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方...背景:眩晕与临床神经科疾病密切相关。当神经元受损或死亡时,可能导致前庭系统的异常,引发眩晕症状,因此有必要探讨并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热点问题。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4-2023年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检索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治疗的研究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_1.6.19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及高被引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剖析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与结论:(1)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2022年该领域文献发文量174篇最高,万方数据库2020年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最高133篇;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前3位分别是美国、德国、中国;国际机构中发文量最高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国机构中发文量最高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2)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疾病主要为梅尼埃病、颈性眩晕、老年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孤立性眩晕和高血压眩晕,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康复、药物(天麻素、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手法复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疾病主要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新冠病毒病例的前庭性疾病、梅尼埃病、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和前庭性偏头痛等,热点治疗方法为传统抗眩晕药物、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和显微手术等。(3)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以持续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前庭综合征而言,三步骤床边眼动检查(HINTS:头部-冲击-眼球震颤-斜视测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合并脑卒中的诊断方面比早期MRI更敏感,此观点是最被同行认可的前庭综合征脑卒中检测方法;对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前庭神经炎患者而言,使用激素治疗更有效。(4)高被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在万方数据库中近10年热点文献中,针刺风池穴、“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均取得了一定成效,近3年文献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天麻素、针刺+半夏白术汤、倍他司汀+天麻素、前庭康复训练+Epley耳石复位法,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眩晕症状。而近10年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中的文献并无特色性抗眩晕药物受到关注,大部分以传统抗眩晕药物和显微手术为主,但近3年国际文献中有少数病例报告发现COVID-19感染后可能导致前庭神经炎并出现眩晕症状。(5)眩晕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神经元的损伤和再生密切相关,例如,病毒感染、炎症刺激或其他病理因素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目前国内外都发布了眩晕相关的诊治规范指南,国际指南较为推荐前庭康复和物理康复联合治疗眩晕症状,中国指南较为推荐中西医药物、复位及针刺联合治疗,但研究证据级别并不高,因此未来还需要大量的大样本、多中心关于抗眩晕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病灶清除、植骨、钛棒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2013年确诊为ONFH ARCO分期Ⅱ期58例74个股骨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个股骨头为ⅡA期、34个...目的评价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病灶清除、植骨、钛棒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2013年确诊为ONFH ARCO分期Ⅱ期58例74个股骨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个股骨头为ⅡA期、34个股骨头为ⅡB期、25个股骨头为ⅡC期;C型臂X线透视引导及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有效进行股骨头内病灶清除及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ve absorbing material,OAM),将羟基磷灰石涂层空心钛棒放置股骨头软骨下骨质。术后6、12、24、36个月进行随访,评价指标包括: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X线影像学观察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2个月,其中10例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塌陷行THR,其致病诱因均为激素。本组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组织学显示为骨坏死。术前与术后每个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即此手术方法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且改善功能。术后24月随访X线分期显示,ⅡB期有5例(5个股骨头)病变为ⅡC期,其中4例又进展为Ⅲ期并且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24个月原ⅡC期有6例(6个股骨头)病变恶化发生股骨头塌陷,术后30个月实施THA。本组术后总改善率79.72%,改善率最好为ⅡA期93.33%,ⅡB期为次之82.35%,ⅡC期为最低68%,无变化及加重的ONFH病例其诱因均为激素性。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病灶清除、植骨、钛棒支撑治疗早期ONFH,具有准确定位、手术微创、病灶清除彻底、重建骨质结构、永久机械支撑特点,除激素性ⅡC期之外的其他Ⅱ期病变在改善疗效和预防关节面塌陷方面效果佳。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眩晕与临床神经科疾病密切相关。当神经元受损或死亡时,可能导致前庭系统的异常,引发眩晕症状,因此有必要探讨并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热点问题。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4-2023年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检索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治疗的研究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_1.6.19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及高被引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剖析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与结论:(1)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2022年该领域文献发文量174篇最高,万方数据库2020年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最高133篇;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前3位分别是美国、德国、中国;国际机构中发文量最高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国机构中发文量最高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2)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疾病主要为梅尼埃病、颈性眩晕、老年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孤立性眩晕和高血压眩晕,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康复、药物(天麻素、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手法复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疾病主要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新冠病毒病例的前庭性疾病、梅尼埃病、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和前庭性偏头痛等,热点治疗方法为传统抗眩晕药物、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和显微手术等。(3)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以持续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前庭综合征而言,三步骤床边眼动检查(HINTS:头部-冲击-眼球震颤-斜视测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合并脑卒中的诊断方面比早期MRI更敏感,此观点是最被同行认可的前庭综合征脑卒中检测方法;对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前庭神经炎患者而言,使用激素治疗更有效。(4)高被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在万方数据库中近10年热点文献中,针刺风池穴、“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均取得了一定成效,近3年文献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天麻素、针刺+半夏白术汤、倍他司汀+天麻素、前庭康复训练+Epley耳石复位法,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眩晕症状。而近10年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中的文献并无特色性抗眩晕药物受到关注,大部分以传统抗眩晕药物和显微手术为主,但近3年国际文献中有少数病例报告发现COVID-19感染后可能导致前庭神经炎并出现眩晕症状。(5)眩晕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神经元的损伤和再生密切相关,例如,病毒感染、炎症刺激或其他病理因素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目前国内外都发布了眩晕相关的诊治规范指南,国际指南较为推荐前庭康复和物理康复联合治疗眩晕症状,中国指南较为推荐中西医药物、复位及针刺联合治疗,但研究证据级别并不高,因此未来还需要大量的大样本、多中心关于抗眩晕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文摘目的评价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病灶清除、植骨、钛棒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2013年确诊为ONFH ARCO分期Ⅱ期58例74个股骨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个股骨头为ⅡA期、34个股骨头为ⅡB期、25个股骨头为ⅡC期;C型臂X线透视引导及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有效进行股骨头内病灶清除及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ve absorbing material,OAM),将羟基磷灰石涂层空心钛棒放置股骨头软骨下骨质。术后6、12、24、36个月进行随访,评价指标包括: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X线影像学观察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2个月,其中10例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塌陷行THR,其致病诱因均为激素。本组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组织学显示为骨坏死。术前与术后每个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即此手术方法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且改善功能。术后24月随访X线分期显示,ⅡB期有5例(5个股骨头)病变为ⅡC期,其中4例又进展为Ⅲ期并且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24个月原ⅡC期有6例(6个股骨头)病变恶化发生股骨头塌陷,术后30个月实施THA。本组术后总改善率79.72%,改善率最好为ⅡA期93.33%,ⅡB期为次之82.35%,ⅡC期为最低68%,无变化及加重的ONFH病例其诱因均为激素性。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病灶清除、植骨、钛棒支撑治疗早期ONFH,具有准确定位、手术微创、病灶清除彻底、重建骨质结构、永久机械支撑特点,除激素性ⅡC期之外的其他Ⅱ期病变在改善疗效和预防关节面塌陷方面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