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1
作者 姚金保 杨学明 +4 位作者 张鹏 范祥云 余桂红 何漪 王化敦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20-24,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宁麦36’的生产特性和应用价值,采用2019—2022年江苏省农科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中间试验和2021-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地进行的品质试验资料为依据,以‘扬麦20’作为对照,对‘宁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 为进一步了解‘宁麦36’的生产特性和应用价值,采用2019—2022年江苏省农科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中间试验和2021-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地进行的品质试验资料为依据,以‘扬麦20’作为对照,对‘宁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与弱筋小麦密切相关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年度产量试验中,‘宁麦36’的平均产量较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02%、5.60%和5.99%,均达极显著水平。‘宁麦36’的高稳系数(HSC)和适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扬麦20’。2020年区试混样‘宁麦36’的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GB/T17893-1999和GB/T17320-1998弱筋小麦标准。‘宁麦36’的4种溶剂保持力(SRC)均低于弱筋对照品种‘扬麦20’,饼干直径较‘扬麦20’大0.91 cm.‘宁麦36’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弱筋品质优,在江苏淮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宁麦36’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品质性状
下载PDF
利用聚多巴胺硅烷双重改性氮化硼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物性
2
作者 于天夫 李祥 +2 位作者 杨薛明 胡宗杰 季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259,共6页
添加高导热无机填料可以有效改善环氧树脂(EP)的低导热性,但高填料含量往往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研究针对少导热填料含量(小于15%(质量分数,下同))下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物性进行研究;利用多巴胺、硅烷偶联剂修... 添加高导热无机填料可以有效改善环氧树脂(EP)的低导热性,但高填料含量往往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研究针对少导热填料含量(小于15%(质量分数,下同))下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物性进行研究;利用多巴胺、硅烷偶联剂修饰氮化硼,将得到的改性氮化硼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分析了不同含量的改性填料复合材料的导热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改性提高了氮化硼在树脂基质中的分散性和与树脂的相容性;与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当改性氮化硼含量为15%时,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63 W/(m·K),为纯环氧树脂导热系数的324%,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T10%)分别提高到132.34℃和379.68℃,相较于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10.44℃和10.2℃。当氮化硼填充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分别增加为纯环氧树脂的108%和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氮化硼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改性 耐热性
下载PDF
分娩前血清钙、磷和D-二聚体水平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价值
3
作者 况炯 杨学铭 +2 位作者 黄萍 张潇云 马世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究产妇分娩前血清钙、磷、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06例,按照是否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分为观察组(n=21,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与对照... 目的:探究产妇分娩前血清钙、磷、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06例,按照是否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分为观察组(n=21,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与对照组(n=85,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收集产妇病历资料,比较两组产前血清钙、磷、D-二聚体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造成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产前血清钙、磷、D-二聚体水平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价值。结果:观察组分娩前血清钙(2.39±0.31 mmol/L)、磷(1.27±0.30 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66±0.28 mmol/L、1.53±0.35 mmol/L),D-二聚体(0.40±0.09 mg/L)高于对照组(0.32±0.10 mg/L)(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钙、低磷水平、高D-二聚体、高龄、高体质指数、产程延长是造成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钙、磷、D-二聚体联合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0.912,敏感度95.2%、特异性50.6%,其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指标(均P<0.05)。结论:产妇分娩时低钙和磷、高D-二聚体、年龄较大、产程较长、高BMI是造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血清钙、磷、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D-二聚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载万古霉素聚乙二醇功能化中空介孔硅球缓释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艳梅 杨雪明 +3 位作者 白慧洁 闫婕 胡锴 吴明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万古霉素是一种具有多重杀菌机制的糖肽类抗菌药物,但因其代谢快和易于产生细菌耐药性等特点,影响其抗菌作用,开发新型基于万古霉素的纳米缓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模板法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功能化分散性好的中空介孔纳米... 目的:万古霉素是一种具有多重杀菌机制的糖肽类抗菌药物,但因其代谢快和易于产生细菌耐药性等特点,影响其抗菌作用,开发新型基于万古霉素的纳米缓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模板法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功能化分散性好的中空介孔纳米硅球药物载体,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及热重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该载体对万古霉素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高达154.9 mg/g和77.5%,24 h万古霉素药物累积释放率为47.4%,细胞存活率均高于85.0%,抗菌活性显著增强。结论:基于中空介孔纳米硅球载体万古霉素药物在药物缓释及生物利用度提升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为新型抗菌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中空介孔纳米硅球 药物缓释 聚乙二醇功能化 抗菌活性
下载PDF
Li_(2)CO_(3)/Na_(2)CO_(3)/K_(2)CO_(3)及其混合熔融盐储热材料热物性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薛明 陶嘉伟 +1 位作者 孟凡星 李春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8,共11页
对Li_(2)CO_(3)/Na_(2)CO_(3)/K_(2)CO_(3)及其二元和三元混合熔融盐的密度、比热容、黏度、热导率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MD),对比得出模拟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和模拟值相近。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加,... 对Li_(2)CO_(3)/Na_(2)CO_(3)/K_(2)CO_(3)及其二元和三元混合熔融盐的密度、比热容、黏度、热导率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MD),对比得出模拟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和模拟值相近。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对剪切应力的抵抗力变小,这说明单组分、二元和三元熔融盐黏度的负温度依赖性。对于熔融盐的热导率,单组分和二元熔融盐也呈现出负温度依赖性,而三元熔融盐趋势是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碳酸盐 分子动力学 熔融盐 比热 黏度 热导率
下载PDF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籽粒硬度QTL分析
6
作者 周淼平 杨学明 +3 位作者 张鹏 宋桂成 张平平 何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0-1388,共9页
小麦籽粒硬度是影响小麦商品分类分级、小麦制粉工艺和小麦面粉最终加工用途的重要指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硬度的选育效率。为了发掘和开发更多与小麦籽粒硬度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硬质小麦扬麦158与软质... 小麦籽粒硬度是影响小麦商品分类分级、小麦制粉工艺和小麦面粉最终加工用途的重要指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硬度的选育效率。为了发掘和开发更多与小麦籽粒硬度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硬质小麦扬麦158与软质小麦西风配制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分析群体基因型并构建了群体遗传连锁图,结合4年群体籽粒硬度的表型资料对影响小麦籽粒硬度的QTL进行了分子定位。结果显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覆盖2784.9 cM,含有3830个非共分离的SNP标记;除PIN基因外,共定位到12个可重复的QTL位点,分别位于1A、1B、1D、2A(2个)、3A、4D、5A、5D、6B、6D和7A染色体,单个QTL可解释3.2%~15.2%籽粒硬度变异;11个QTL来自软质小麦西风,1个QTL由硬质小麦扬麦158贡献;7个QTL表现稳定,可在4年试验中重复,其中5个QTL未见报道,为新发现QTL,特别是5D染色体新发现的QTL最高可解释15.2%表型变异。与这些稳定QTL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将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麦区软质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硬度 重组自交系 QTL
下载PDF
成株期抗纹枯病小麦种质的发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彩云 张巧凤 +5 位作者 郭炜 付必胜 李伟 杨学明 陈怀谷 吴纪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病稳定抗源,本研究采用土表接菌法和滚动鉴定的方式,连续10年在3个环境(南京大田、六合大棚和水泥池)下,对共计384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成株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小麦近缘种属遗传物质的近缘种质抗性较好,国外引进种质次之,国内育成品种(系)抗性较差。鉴定出成株期对纹枯病呈稳定抗性的种质3份,分别为小黑麦09R1-29、美国引进种质Glacier和Steele;鉴定出呈稳定中抗的种质44份,包括淮麦920等育成品种(系)11份,辉县红等地方品种2份,Scout等引进种质11份,来源于黑麦、簇毛麦、偃麦草、人工合成小麦等的近缘种质20份。这些小麦成株期纹枯病新抗源可为抗纹枯病研究和抗病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成株期抗性 抗性种质
下载PDF
利用蔗糖改性氮化硼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8
作者 杨薛明 胡宗杰 +2 位作者 王炜晨 刘强 王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环氧树脂具有质量较轻、防腐性能和绝缘性能优良等一系列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装备、高电压绝缘系统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但环氧树脂的本征热导率较低,约为0.11~0.19 W/(m·K),如此低的热导率不利于系统及时有效地散热。氮... 环氧树脂具有质量较轻、防腐性能和绝缘性能优良等一系列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装备、高电压绝缘系统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但环氧树脂的本征热导率较低,约为0.11~0.19 W/(m·K),如此低的热导率不利于系统及时有效地散热。氮化硼纳米片(BNNS)由于其优良的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在高电压绝缘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BNNS制备流程复杂以及在液体中分散性差是目前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蔗糖辅助机械化学剥离(SAMCE)方法来同时实现BNNS的剥离和改性,将蔗糖剥离改性得到的六方氮化硼(h-BN)加入环氧树脂中,添加改性h-BN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以达到0.51 W/(m·K),此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是纯环氧树脂材料的3.2倍,导热性能明显提升。为解释改性h-BN提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机理,根据有效介质近似(EMA)理论模型反推计算得到改性前后h-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填料颗粒与基质之间的界面热阻值,计算得到h-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热阻为2.44×10^(-6)m^(2)·K/W,改性h-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热阻为4.73×10^(-7)m^(2)·K/W,改性后的h-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热阻值约为改性前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环氧树脂 界面热阻 蔗糖改性 热物性
下载PDF
诱导相分离BNNS/PES/EP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帅 李祥 +2 位作者 杨薛明 于天夫 何冰琛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15-4119,共5页
通过液相机械剥离法制备了氮化硼纳米片(BNNS)并通过硅烷偶联剂共价修饰和多巴胺非共价修饰制备了双重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片(KDBNNS);利用反应诱导相分离,将KDBNNS分布在环氧树脂(EP)和聚醚砜(PES)的界面上构成导热通路,制备了KDBNNS/PES... 通过液相机械剥离法制备了氮化硼纳米片(BNNS)并通过硅烷偶联剂共价修饰和多巴胺非共价修饰制备了双重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片(KDBNNS);利用反应诱导相分离,将KDBNNS分布在环氧树脂(EP)和聚醚砜(PES)的界面上构成导热通路,制备了KDBNNS/PES/EP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TGA)和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观测到在三元复合材料内的相分离连续界面上通过分布BNNS构筑了三维导热通路。研究表明当BNNS填料质量分数仅为3%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即可达到0.394 W·m^(-1)K^(-1),相较于纯环氧0.194 W·m^(-1)K^(-1)提高了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环氧树脂 双重改性 热导率 相分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与成效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梁爱珍 张延 +8 位作者 陈学文 张士秀 黄丹丹 杨学明 张晓平 李秀军 田春杰 McLaughlin Neil B 相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5-1335,共11页
东北黑土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稳压器”的重要责任。然而,由于长期超负荷开发利用导致黑土日益退化,黑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受到严重制约。理论与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黑土地、推动黑土耕地质量和耕作效益绿色增长的发展模式。综述... 东北黑土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稳压器”的重要责任。然而,由于长期超负荷开发利用导致黑土日益退化,黑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受到严重制约。理论与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黑土地、推动黑土耕地质量和耕作效益绿色增长的发展模式。综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东北黑土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概况,从保护性耕作在土壤保持、保墒效益、结构改善、固碳培肥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增加、节本增效等方面系统评估了东北黑土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后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提出黑土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推动保护性耕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质 生态效益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金保 张鹏 +4 位作者 余桂红 马鸿翔 杨学明 周淼平 张平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为客观评价多点试验中小麦新品种(系)籽粒产量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辨别力,探明适合江苏省小麦多点鉴定试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法,采用AMMI模型对2018-2019年度江苏省淮南区试A组15个小麦品种(系)和淮北区试C组14个小麦品种(系... 为客观评价多点试验中小麦新品种(系)籽粒产量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辨别力,探明适合江苏省小麦多点鉴定试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法,采用AMMI模型对2018-2019年度江苏省淮南区试A组15个小麦品种(系)和淮北区试C组14个小麦品种(系)分别在12个试点的籽粒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组试验中,基因型效应(G)、环境效应(E)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环境效应分别占淮南和淮北处理平方和的89.55%和70.71%,基因型效应分别占3.10%和12.89%,互作效应分别占7.35%和16.19%。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两条显著的主成分轴分别解释了淮南60.54%和淮北56.53%的互作平方和。在本年度特定的气候条件下,15个淮南小麦品种(系)中,宁红1479、金丰1701和盐麦0816属于高产稳产品系;14个淮北小麦品种(系)中,保麦1702、淮核16174属于高产稳产品系。12个试点中,淮南以南通、扬州和金湖试点的分辨力最强;淮北以响水、徐州和宿豫试点的分辨力最强。由AMMI双标图及互作效应值分析可知,两组试验的高产品系对某些试点具有特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AMMI模型 稳定性 适应性 试点鉴别力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改善东北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士秀 贾淑霞 +4 位作者 常亮 陈学文 张延 杨学明 梁爱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0-1369,共10页
保护性耕作是攻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立足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试验室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系统梳理总结了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特征。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各生物... 保护性耕作是攻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立足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试验室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系统梳理总结了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特征。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各生物类群(微生物、线虫、跳虫、螨类及蚯蚓)的物种丰富度(1%~8%)、数量(25%~57%)和生物量(30%~50%),提高食物网网状结构的复杂性及各营养级间的连通性(14%~32%),促进土壤生物在固土蓄水、土壤碳固存、氮素高效利用以及稳定作物产量四方面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发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保护性耕作可有效利用土壤生物的功能潜力,实现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食物网 土壤生物生态功能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淼平 姚金保 +2 位作者 杨学明 张鹏 余桂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4-559,共6页
小麦纹枯病是世界性的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减轻纹枯病危害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为了挖掘更多的小麦纹枯病抗性QTL用于小麦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构建了CI12633和扬麦15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开发SNP分子标记... 小麦纹枯病是世界性的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减轻纹枯病危害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为了挖掘更多的小麦纹枯病抗性QTL用于小麦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构建了CI12633和扬麦15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开发SNP分子标记,并对群体中的94个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遗传连锁图;采用牙签接种和病麦粒接种的方法鉴定重组自交系群体纹枯病抗性,进而对小麦纹枯病抗性QTL进行定位。结果显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包含3355个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为2510.66 cM,共有31个连锁群,均能分配到相应的染色体;在5A(2)、6A、1B、2B、3B、4B、5B、6B(2)、7B、1D、2D(2)、4D和7D染色体共发现16个与小麦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单个QTL可解释9.0%~26.8%的表型变异;除了7B染色体的QTL来源于感病品种扬麦158,其余QTL均来自抗病品种CI12633;3B、7D和5A(Chr5A_564101963)染色体的QTL与已有报道一致,其余均为新发现的QTL。发现的QTL和紧密连锁分子标记为今后小麦抗纹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抗纹枯病基因的克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抗性 QTL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淼平 张鹏 +2 位作者 杨学明 陈达 姚金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8-543,共6页
为挖掘更多的茎基腐病抗性QTL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中抗茎基腐病品种CI12633和感茎基腐病品种扬麦15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SSR和SNP等分子标记对群体中的94个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绘制遗传连锁图,并结合3次室内群体的茎基腐病... 为挖掘更多的茎基腐病抗性QTL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中抗茎基腐病品种CI12633和感茎基腐病品种扬麦15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SSR和SNP等分子标记对群体中的94个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绘制遗传连锁图,并结合3次室内群体的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结果对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与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相关的QTL分布在1D、2B、3B(2)、7A和7D染色体上,可解释9.2%~14.6%的表型变异;1D和3B染色体上的抗性QTL来自CI12633,2B、7A和7D染色体上的抗性QTL来自扬麦158;1D、2B和3B(与Chr3B479785994紧密连锁)染色体上的抗性QTL为茎基腐病抗性主效QTL。发现的QTL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今后开展抗茎基腐病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基腐病 抗性 QTL
下载PDF
负压引流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学明 李玲 +3 位作者 丁国文 刘竞 徐蓓 高继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08-313,共6页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诊疗经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诊疗经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治疗的3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DN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1~53岁,经颌面颈胸部CT检查确诊,均在全麻下行颈部切开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颈部VSD装置于术后1周左右在全身麻醉下取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约36 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44~57 d),术后随访33~50个月,感染未复发。结论: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DNM,引流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胸腔镜 多间隙感染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下载PDF
高校科研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的探索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学明 梁美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3,共7页
中国高校科研环境评价的现状,一是评价指标不统一、标准不明,二是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观性强。本文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得到以下启示,客观衡量高校科研环境,可以基于科研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采用过程性设计思路和量化性数据采集方法... 中国高校科研环境评价的现状,一是评价指标不统一、标准不明,二是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观性强。本文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得到以下启示,客观衡量高校科研环境,可以基于科研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采用过程性设计思路和量化性数据采集方法,构建“科研文化、科研任务、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科研时间、科研投入、获得成果、薪酬福利、科研激励”10个维度的高校科研环境指标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环境 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参试品种(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金保 杨学明 +1 位作者 周淼平 张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旨在明确江苏淮南和淮北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江苏省2019—2020年度预备试验101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和淮北小麦品种(系)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739.1 kg... 旨在明确江苏淮南和淮北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江苏省2019—2020年度预备试验101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和淮北小麦品种(系)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739.1 kg/hm^(2)和8560.3 kg/hm^(2)。相关分析表明,淮南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淮北小麦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三因素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三因素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淮南以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淮北以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淮南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重视穗重型品种选择,而淮北则应加强多穗型品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人的制度支持要素及其功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彦斌 杨学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家庭子女是农村养老行为责任实际承担者的观念认知,既是村落共识也是国家规定。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制度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基础要素构成,其分别通过监督惩戒、价值导向、传递内化机制互为补充合力支持家庭养老责任人践行... 家庭子女是农村养老行为责任实际承担者的观念认知,既是村落共识也是国家规定。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制度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基础要素构成,其分别通过监督惩戒、价值导向、传递内化机制互为补充合力支持家庭养老责任人践行养老行为。在农村关于家庭养老责任人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规制性要素的制度支持日趋完善,但规范性与文化—认知要素的支持功效出现衰萎。未来的农村养老,首先面临的就是责任人数量减少,养老负担加重的问题;养老的制度支持及其方式调整终将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公众议题",需要国家与社会未雨绸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责任人 制度支持 制度运行 制度变迁
下载PDF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若干前沿课题研究立项报告
19
作者 戴东旭 杨学明 姜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5期186-186,共1页
化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之一,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其规律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化学动力学是一门从宏观反应速率到微观的原子、分子以及量子态的水平上研究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本质及规律的学... 化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之一,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其规律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化学动力学是一门从宏观反应速率到微观的原子、分子以及量子态的水平上研究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本质及规律的学问。探索和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本质对于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化学动力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弄清了大气臭氧层破坏的机理以及重要表面催化反应的机制,推进了化学激光的发展,发现了碳-60分子等。1990年以来,有7项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内容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密切相关。这一切表明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当今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近20年来,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已经从宏观层次深入到原子分子以及量子态的层次,时间尺度也从微秒、纳秒走向飞秒、阿秒,研究的对象也从简单的气相反应体系扩展到多元反应以及界面等体系,为与能源和环境等重要科学技术相关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利用国际先进的动力学实验技术和高精度动力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细致地研究若干重要化学过程中的动力学机理,在原子分子的层次和量子态分辨水平上揭示基本化学动力学规律。我们将以发展化学动力学理论为主线,紧密结合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需求,开展若干动力学前沿课题的基础性、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包括多原子体系在内的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2)重要的燃烧反应动力学;(3)团簇分子以及表面反应动力学;(4)分子的激发态动力学行为(5)表面光化学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机理;(6)多原子体系以及表面反应的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依据研究内容项目设置6个研究课题,我们将发展国际先进的、原创的化学动力学实验和理论方法,在若干重要化学过程的动力学前沿领域做出原创性的成果,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力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动力学 基元化学反应 团簇分子 表面化学动力学 分子激发态 量子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PCA-GPR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冰琛 杨薛明 +3 位作者 王劲松 朱旭 胡宗杰 刘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4-491,共8页
从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容量曲线中提取出一个与电池寿命高度相关健康因子(HI)。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电池寿命的多维因素进行分析和降维,结合高斯过程回归(GPR)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个基于PCA-GPR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 从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容量曲线中提取出一个与电池寿命高度相关健康因子(HI)。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电池寿命的多维因素进行分析和降维,结合高斯过程回归(GPR)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个基于PCA-GPR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最后进行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并与PCA-BP神经网络、PCA-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HI及预测模型可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精度,其中通过贝叶斯优化器优化后的PCA-GP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 健康因子 主成分分析 高斯回归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