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模拟联合引导式反馈教学在全科基层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贺丽芳 杨一丹 +1 位作者 刘康民 李婕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联合引导式反馈教学在提高全科基层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辖区内120名全科基层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人一组的急救团队,利用模拟设备及真实场景重...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联合引导式反馈教学在提高全科基层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辖区内120名全科基层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人一组的急救团队,利用模拟设备及真实场景重建,结合情景模拟后进行引导式反馈,通过问卷评估模拟急症场景模拟演练与学习的效果。结果接受情景模拟联合引导式反馈教学的基层医生中,多数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97.39%),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分配时间的比例较好(87.83%),能通过实操模拟提高急症实操能力(80.00%),提高学员形成临床思维的能力(97.39%),注重对学员学习方法的引导(88.70%),提高实施临床急症的自信心(93.04%)。结论运用情景模拟联合引导式反馈教学的培训模式,能有效催化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积极促进学习者急症临床思维处理能力建立,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培训质量,使基层就医患者获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基层急救能力 基层医务人员 引导式反馈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不同转移潜能肝细胞肝癌细胞系索拉菲尼药物敏感性研究模型建立
2
作者 杨一丹 张冯晴 +1 位作者 黄思妍 周家名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系及荷HCC裸鼠移植瘤中的药物敏感性,建立HCC索拉菲尼药物敏感性研究模型。方法:通过ATP抗癌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索拉菲尼在HCC细胞株SMMC-7721(惰性转移潜...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系及荷HCC裸鼠移植瘤中的药物敏感性,建立HCC索拉菲尼药物敏感性研究模型。方法:通过ATP抗癌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索拉菲尼在HCC细胞株SMMC-7721(惰性转移潜能)和MHCC-97H(高转移潜能)及对应荷HCC裸鼠移植瘤中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对照敏感性判定标准,SMMC-7721细胞株组索拉菲尼IC50值显著低于MHCC-97H细胞株组。荷SMMC-7721裸鼠移植瘤组索拉菲尼高度敏感,荷MHCC-97H裸鼠移植瘤组索拉菲尼中度敏感。SMMC-7721细胞株及对应裸鼠移植瘤组,索拉菲尼药物化疗敏感指数(chemotherapy sensibility index,CSI)及AUC值均优于MHCC-97H细胞株及对应裸鼠移植瘤组。SMMC-7721细胞株及对应裸鼠移植瘤组中,索拉菲尼药物生长抑制率均高于MHCC-97H组。结论:索拉菲尼在惰性转移潜能SMMC-7721细胞株和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株,尤其在对应裸鼠移植瘤内,药物敏感性、CSI及AUC值、生长抑制率有差别。不同转移潜能HCC细胞系索拉菲尼药物敏感性研究模型初步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索拉菲尼 药物敏感性模型 不同转移潜能 裸鼠
下载PDF
黄芪多糖中抗炎组分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范信晖 李科 +3 位作者 杨一丹 秦雪梅 李震宇 李雪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346-1356,共11页
目的从黄芪中分离得到两种多糖,分别对两种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抗炎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总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膜分离法得到两种多糖APS-Ⅰ和APS-Ⅱ。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APS-Ⅰ和APS-Ⅱ的... 目的从黄芪中分离得到两种多糖,分别对两种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抗炎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总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膜分离法得到两种多糖APS-Ⅰ和APS-Ⅱ。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APS-Ⅰ和APS-Ⅱ的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两者的单糖组成,通过红外(IR)及甲基化分析对APS-Ⅰ和APS-Ⅱ的结构进行表征。将巨噬细胞株RAW264.7培养于含不同浓度APS、APS-Ⅰ和APS-Ⅱ的培养基,MTT法筛选合适的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诱导巨噬细胞株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应用不同浓度APS、APS-Ⅰ和APS-Ⅱ处理被LPS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株RAW264.7,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碳(NO)、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APS由APS-Ⅰ(大于2000 kD)和APS-Ⅱ(10 kD)组成;两者均由鼠李糖(Rha)、葡萄糖(Glu)、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和半乳糖醛酸(GalA)5种单糖组成,APS-Ⅰ中Rha,Gal A,Glu,Gal,Ara的比例为0.1∶0.39∶17.2∶13.4∶1;在APS-Ⅱ中为0.14∶0.14∶24.04∶9.6∶1;红外光谱显示APS-Ⅰ以β型糖苷键为主;APS-Ⅱ同时包含α型糖苷键和β型糖苷键;甲基化分析显示两者单糖残基的主要连接方式不同,分别为:→4)-D-Glu-(1→,→6)-D-Gal-(1→,→4)-L-Ara-(1→和→4)-D-Glu-(1→,→3,5)-D-Glu-(1→,→3,4)-D-Gal-(1→。MTT实验表明APS、APS-Ⅰ和APS-Ⅱ在0-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与空白对照相比,1μg/ml LPS可显著上调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NO、TNF-α和IL-10的表达(P<0.05)。应用APS、APS-Ⅰ和APS-Ⅱ干预,可抑制促炎因子NO和TNF-α表达上调,促进抑炎因子IL-10表达上调(P<0.05),体外抗炎活性顺序为APS-Ⅰ>APS>APS-Ⅱ。结论APS-Ⅰ的体外抗炎活性优于APS-Ⅱ,可作为潜在的抗炎药物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APS-Ⅰ APS-Ⅱ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国际先锋主义视野下的田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一丹 罗靓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92,85,共8页
目前国内学界的田汉研究虽然开始有所触及其"先锋性",但并未将其放在当时世界范围的先锋主义思潮背景下进行考察,对20世纪初期中国是否存在与19世纪以后的欧洲具有可比性的"先锋主义"实践并无深入讨论。然而田汉事... 目前国内学界的田汉研究虽然开始有所触及其"先锋性",但并未将其放在当时世界范围的先锋主义思潮背景下进行考察,对20世纪初期中国是否存在与19世纪以后的欧洲具有可比性的"先锋主义"实践并无深入讨论。然而田汉事实上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具有跨越党派身份、文化思潮和社会时代的独特地位,其作品的时代生命力证明了先锋主义文化在政治领域和消费文化领域的双重强大力量,也侧证了中国的"先锋主义"实践并非独立于政治和流行文化领域的存在。笔者将从先锋表演、国家政治和流行文化的多重互动关系角度来关照田汉及其时代,讨论20世纪初中国先锋主义实践和国际先锋主义思潮在创作演出、国家政治主张及其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呈现出的不容忽视的共性,借助汉语、英语和日语的文献资料,还原"先锋主义"在20世纪中国的独特语境下勾连政治话语和流行文化并极大程度上扩展模糊二者边界的历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主义 田汉 流行文化 宣传 国际主义 文化混融
下载PDF
黄芪多糖的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范信晖 李科 +3 位作者 杨一丹 李虎峰 李雪琴 秦雪梅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60-267,共8页
黄芪是多年生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等功效。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在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糖尿病、抗氧化、延缓衰老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在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黄芪... 黄芪是多年生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等功效。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在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糖尿病、抗氧化、延缓衰老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在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黄芪多糖是黄芪药材中含量最多、免疫活性最强的一类物质。多糖的化学结构是其发挥生物活性的基础,而多糖的结构分析一直是糖化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结构表征 单糖组成 糖连接方式
下载PDF
明至民国时期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发展变迁——以陕晋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艾开开 杨乙丹 《农业考古》 2018年第6期134-141,共8页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代中叶之后,陕晋两地日益凸显的人口压力,促使民众将修筑淤地坝作为增加耕地面积的...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代中叶之后,陕晋两地日益凸显的人口压力,促使民众将修筑淤地坝作为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方式。民国时期黄河治理的迫切需要,淤地坝实现了从理论构想到具体实践的跨越。夹缝求存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实现军民粮棉自给,依靠互助合作组织,在边区兴起以筑坝淤田为重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民国政府和边区政府修筑淤地坝的历史遗产,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淤地坝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筑坝淤田 人口压力 治理黄河 保障供给
下载PDF
中国古代海红果的名实考察与价值利用探研 被引量:2
7
作者 乔沁 杨乙丹 《农业考古》 2020年第6期139-145,共7页
海红果是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地区一种珍贵的本土稀有树种资源,栽培历史至少达千年之久。古代劳动人民在栽培海红果树的过程中,形成了精细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在利用其食用价值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海红果... 海红果是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地区一种珍贵的本土稀有树种资源,栽培历史至少达千年之久。古代劳动人民在栽培海红果树的过程中,形成了精细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在利用其食用价值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海红果的栽培及其在古代生活中的多元利用,印证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特的生存智慧,承载了悠久的中华农业文明和厚重的农耕文化。时至今日,散布在陕晋蒙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古海红果树群,已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红果 名实考察 价值利用 遗产保护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场域下的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构建 被引量:65
8
作者 杨一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82,共6页
线上教学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学新常态的同时,滋生了"浅层学习"。文章首先基于剖析深度学习及其影响因素,寻找线上教学"高耗低效"的缘由。然后围绕学习者的地位确立、教师的角色重构、课程资源的常态建设、环境... 线上教学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学新常态的同时,滋生了"浅层学习"。文章首先基于剖析深度学习及其影响因素,寻找线上教学"高耗低效"的缘由。然后围绕学习者的地位确立、教师的角色重构、课程资源的常态建设、环境文化的智能嵌入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最后通过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形成"优势互补",构建情境感知"身临其境"、交互碰撞"相辅相成"、体验获得"身心在线"、反思成长"三省吾身"的深度学习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场域 线上教学 线下教学 混合式教学 常态化
下载PDF
回归与矫正:陕甘宁边区农贷制度的一个经济史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妮 杨乙丹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68-75,共8页
陕甘宁边区农贷是传统灾荒赈贷制度断裂之后,政府向农民发放救助性信贷的历史回归。边区农贷制度实施之初,在促进农业生产、活跃农村金融、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受贷对象错位、贷放时机贻误、贷放用途偏离等倾... 陕甘宁边区农贷是传统灾荒赈贷制度断裂之后,政府向农民发放救助性信贷的历史回归。边区农贷制度实施之初,在促进农业生产、活跃农村金融、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受贷对象错位、贷放时机贻误、贷放用途偏离等倾向。与古代灾荒赈贷制度不同的是,边区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对农贷的不良倾向进行了矫正,规避了传统灾荒赈贷制度的运行悖论,为推动边区农副业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农贷 制度矫正 灾荒赈贷
下载PDF
律法与业报——宋代耕牛保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一鸣 杨乙丹 《西部学刊》 2022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牛在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朝历代都相当重视对耕牛的保护,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耕牛的措施。在宋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形成了独特的耕牛保护体系。在律法方面,宋廷对不同程度的涉牛案件均有着极其详细的刑律规定。... 牛在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朝历代都相当重视对耕牛的保护,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耕牛的措施。在宋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形成了独特的耕牛保护体系。在律法方面,宋廷对不同程度的涉牛案件均有着极其详细的刑律规定。宋代基层民众则主要通过利用鬼神与业报相关的护牛文化以防止涉牛案件的发生。北宋初年至南宋末年,官方的耕牛保护政策与民间的护牛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由北宋初年到末年的一个回落期,再经历南宋初期之高峰期后略有回落,但存在南宋仍整体严于北宋全时段的这样一个周期规律,这主要是由于南宋的人均耕地面积偏低和长期的军事压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耕牛 牛政 护牛文化
下载PDF
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兰西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方雷 杨艺丹 张娜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7,共9页
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采用改进的结构相似系数法测度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因... 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采用改进的结构相似系数法测度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研究发现,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为6.69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10,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因素中,金融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最显著,其次是城镇化水平、全社会投资规模以及信息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小。财政支出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关系尚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等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西城市群 产业结构高级化 灰色关联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空间分布差异 产业融合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宁夏平原水稻种植探析
12
作者 关力维 杨乙丹 《农业考古》 2019年第6期72-77,共6页
宁夏平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产区,明清时期这一地区水稻品种多样、种植广泛、用途多种、经营方式粗放。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有其独特的动力与诱因,如稻作技术的延续与发展、水利事业兴盛、南方稻作技术北传、政治力量推动等。在增加粮... 宁夏平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产区,明清时期这一地区水稻品种多样、种植广泛、用途多种、经营方式粗放。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有其独特的动力与诱因,如稻作技术的延续与发展、水利事业兴盛、南方稻作技术北传、政治力量推动等。在增加粮食供给、缓解人地矛盾、巩固边防、优化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宁夏平原 水稻种植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靛蓝推广研究
13
作者 王佳妮 杨乙丹 《农业考古》 2018年第4期161-166,共6页
靛蓝作为一种传统的印染原料,在陕甘宁边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民党对边区的军事封锁和经济禁运,以及持续的人口压力,导致边区靛蓝供给陷入困境。边区政府为实现靛蓝的自给,在风土适应与改进印染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减免植蓝农户税收、... 靛蓝作为一种传统的印染原料,在陕甘宁边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民党对边区的军事封锁和经济禁运,以及持续的人口压力,导致边区靛蓝供给陷入困境。边区政府为实现靛蓝的自给,在风土适应与改进印染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减免植蓝农户税收、放宽农贷范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示范、奖励与宣传种蓝劳动模范,以及举办农业展览会等举措,在短时期内实现了靛蓝的大面积种植,有效地缓解了边区靛蓝染料的短缺。同时,靛蓝的推广对增加陕甘宁边区农户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以及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靛蓝 推广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14
作者 杨艺丹 苗伊萌 +1 位作者 吴天戈 张经强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第26期91-94,共4页
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与生态位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修正后的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对2016年~2020年东部地区10个省市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评价,从而探索和剖析了东部地区内部各... 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与生态位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修正后的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对2016年~2020年东部地区10个省市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评价,从而探索和剖析了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市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市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近五年来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广东省和浙江省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提升最大,但也存在创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提升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位 生态位适宜度 熵权法
下载PDF
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分型检测分析
15
作者 文海燕 骆星丹 +6 位作者 王董 彭彦卿 周岚 周鑫 倪丹妮 杨怡丹 郝玉通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采集2021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监测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检测,采用荧光PCR的方法对100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采集2021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监测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检测,采用荧光PCR的方法对100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检测和分型检测。结果2021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监测的出入境人员11431名,其中HBsAg阳性485例;100例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B型47例,C型19例,D型2例,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3例,样本HBV DNA含量低于最低检测限29例。结论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BV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职业以劳务为主;出境人员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应加强对劳务人员健康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 乙肝病毒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中国口粮自给率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及空间收敛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一单 姚成胜 +1 位作者 高云鹏 刘伟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800,共15页
【目的】从消费和需求两个角度探讨口粮安全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敛散性,以期为各区域更好地承担口粮安全责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口粮自给率作为衡量口粮安全的标准,基于消费统计法测量2000—2020年中国省域口粮自给率,利用Dagum... 【目的】从消费和需求两个角度探讨口粮安全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敛散性,以期为各区域更好地承担口粮安全责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口粮自给率作为衡量口粮安全的标准,基于消费统计法测量2000—2020年中国省域口粮自给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全国及四大区域口粮自给率相对差异的大小、来源及演变态势,进一步应用Kernel密度估计及空间收敛分析其绝对差异分布的动态演进过程及空间敛散性特征。【结果】①2000—2020年全国口粮自给率呈三阶段上升,四大区域口粮自给率上升程度差异明显,上升程度总体呈现中部>东北>东部>西部的变化特征。②研究期内,东部及东北地区口粮自给率区域内差异显著扩大,中、西部地区略微扩大;区域间差异对全国口粮自给率区域差异的贡献率均值高达47.92%,远高于区域内差异20.38%的贡献率和超变密度31.71%的贡献率。③与西部地区不同,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口粮自给率在分布形态和极化趋势上相似,表明研究期内三大区域内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存在高低两极分化现象。④空间溢出效应情境下,全国和四大区域口粮自给率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口粮生产的各影响因素对区域口粮自给率条件收敛起着决定作用。【结论】中国整体口粮的绝对安全掩盖了区域口粮的不安全,但是未来口粮安全区域差异有缩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粮自给率 粮食安全 区域差异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空间收敛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一单 姚成胜 刘伟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72-2388,共17页
在多重外部因素冲击导致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高产、更富营养、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粮食安全系统,以推进农食系统转型,对于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三重视角,... 在多重外部因素冲击导致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高产、更富营养、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粮食安全系统,以推进农食系统转型,对于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三重视角,将粮食安全系统划分为资源与环境、生产与供给及分配与消费3个层面,采用“压力—状态—响应”三维框架,构建了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2000—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定量揭示了中国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模型量化分析了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的各相关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综合指数呈现2000—2012年缓慢上升和2013—2021年快速上升两阶段变化特征,整体提高了97.90%,资源与环境和生产与供给子系统转型指数与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综合指数的演化基本一致,也呈现两阶段上升的趋势,分配与消费子系统转型指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②2000—2021年省域粮食安全系统转型综合指数不断增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域由2000年均衡分布于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渐演化为2021年集聚于粮食主产区。③粮食安全系统转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城镇化率、财政支农力度、人口出生率和膳食多样性指数可以显著促进粮食安全系统转型;工业化、农业生产相对收益、GDP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会明显阻碍粮食安全系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转型 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时空演化 动态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一种心肺复苏实时反馈APP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王旭容 杨一丹 陈忠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9-1212,共4页
我国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入院生存率及出院生存率远低于世界和亚洲的平均水平;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的生存率数据也不甚理想。心肺复苏(CPR)质量参差不齐和旁观者CPR参与比例低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实时... 我国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入院生存率及出院生存率远低于世界和亚洲的平均水平;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的生存率数据也不甚理想。心肺复苏(CPR)质量参差不齐和旁观者CPR参与比例低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实时反馈装置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已被多个指南推荐应用,但现有的CPR反馈装置存在操作不便、价格昂贵无法普及等问题。为此,娄底市中心医院CPR培训团队成员设计了一种CPR实时反馈APP装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11118500.1)。该装置由反馈装置及手机设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两个版本)组成。反馈装置由按压板和软胶板组成。软胶板内侧布满了传感器监测点,每个传感器监测点上均配备有微型压力传感器和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手机反馈APP中。通过对数据采样分析并建立三维动态模型,反馈APP准确判断胸外按压的效果,并根据按压的力度、频率和深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实时纠正并进行后续CPR流程的语音指导,引导救援者遵循规范程序给予施救,改善CPR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恢复。该装置改善CPR的效果确切、实时准确、操作简单、易于推广,适用于所有人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化普及价值,医疗机构及公共场所均可以配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实时反馈装置 APP 设计
原文传递
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王春平 郭珈宜 +4 位作者 孙超俊 阳一丹 刘又文 童培建 岳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733,共6页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7—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210例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同时完成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7—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210例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同时完成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估。明确ONFH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现患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ONFH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ONFH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现患率为29.0%(61/210)。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独居、ARCOⅢ期及Ⅳ期、Harris髋关节疼痛评分、GAD-7评分、PHQ-9评分是ONFH患者疼痛灾难化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NFH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疼痛灾难化倾向,女性、独居、ARCOⅢ期及Ⅳ期、髋关节疼痛、焦虑、抑郁是ONFH患者发生疼痛灾难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疼痛灾难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Re-discovered from Overse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s
20
作者 SHEN Chengju yang yidan LI Zhenyi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4年第4期327-334,共8页
The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has been revisited and appreciated in both the West and the East du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biochemical medicine in the past two centuries on healthcare.Biochemical medicine system simp... The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has been revisited and appreciated in both the West and the East du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biochemical medicine in the past two centuries on healthcare.Biochemical medicine system simply marginalized the role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Mo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doctor's benevolence”and“humanistic medicine”have called for the return of the doctor-patient narrative.This paper draws on interviews with several non-Chinese overse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actitioners,whose clients are also non-Chinese.We adopted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plore our data.We found that they actively engaged in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with localized interpretation of TCM.We believe such a return to basic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is caused by fundamental needs for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coinciding with loose control of TCM practices in the studied countries.This discovery may inspire further study on re-establishing doctor-patient narratives in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by re-positioning biochemical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tor-patient narrative Overseas practi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