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抗裂荚基因pdh1在长江中下游区域联合试验品种中的分布
1
作者 窦玲 郝青南 +4 位作者 杨中路 陈水莲 王贤智 单志慧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4-710,共7页
大豆裂荚是导致大豆机收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育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抗裂荚基因pdh1为标记,对2021-2022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区域联合鉴定品种进行分布鉴定。结果表明:105份试验品种中有56份品种含有pdh1基因,pdh1集中分布在粒... 大豆裂荚是导致大豆机收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育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抗裂荚基因pdh1为标记,对2021-2022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区域联合鉴定品种进行分布鉴定。结果表明:105份试验品种中有56份品种含有pdh1基因,pdh1集中分布在粒用型中早熟组夏大豆品种中,占到夏大豆总数的91.4%。基因pdh1在参试品种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育成地域特点,由黄淮和东北地区(包含辽宁、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选育的大豆品种有82.3%含有pdh1,而在南方地区(包含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浙江)选育的品种中,pdh1含有率仅有11.6%。可以认为,抗裂荚基因pdh1在东北、黄淮地区育种中已得到有效利用,在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该地区高温、高湿气候可能是影响田间抗裂荚选择的主要原因。采用分子鉴定辅助选择将有助于提高南方地区抗裂荚育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裂荚 地域分布 pdh1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浅低温行全主动脉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葛玉光 夏麟 +4 位作者 杨忠路 刘宇 王璐 都业君 姜辉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浅低温行全主动脉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植入术的80例急性Stanford A型... 目的探讨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浅低温行全主动脉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植入术的8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度低温组和浅低温组,每组各40例。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指标,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结果浅低温组患者手术停循环时间明显短于中度低温组,最低鼻咽温明显高于中度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低温组实施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中度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输血、二次机械通气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低温组患者体外循环停机前TGF-β和MMP-9明显低于浅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新发房颤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新发房颤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术后未新发房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浅低温行全主动脉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植入术,不会提高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高龄可能是该术式下新发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弓部手术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朝森 赵现伟 +3 位作者 杨中路 何艳琴 王瑞珍 郭兵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指导国家长江流域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分析了2006-2017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组12年间的品种试验数据,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 为指导国家长江流域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分析了2006-2017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组12年间的品种试验数据,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年间90个参试品种有16个通过试验并申请国家审定;参试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品质性状的变异最小,其次是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最大;随着年度的递增,参试品种的生育天数、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现缓慢下降的总趋势,而产量、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缓慢增加的总趋势,单株有效分枝数、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重、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天数、粗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且达极显著及显著水平。因此,在长江流域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适当缩短生育天数和降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春大豆 产量 品质 农艺性状 演变
下载PDF
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对南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郝青南 杨芳 +6 位作者 汪嫒嫒 龙泽福 杨中路 陈海峰 单志慧 邓军波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为确定南方大豆增产增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及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个南方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R1)和鼓粒期(R5)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和复硝酚钠,试验设置5个处理,3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3次重复,通过2年的数... 为确定南方大豆增产增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及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个南方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R1)和鼓粒期(R5)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和复硝酚钠,试验设置5个处理,3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3次重复,通过2年的数据,研究了叶面喷施氮肥以及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对南方大豆品种产量、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南方大豆各品种的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可提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同时,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与单独施用氮肥相比可使油6019、中豆44、中豆41和中豆63的产量增加,对脂肪和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对高蛋白品种皖豆28未起到增产的效果,但可使脂肪含量有所增加;经过氮素处理后,油6019的产量与品质呈现正相关性。综上所述,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喷施具有进一步协同提高南方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潜力,但由于对不同品种作用效果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需要制定最佳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豆 复硝酚钠 光合特性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朝森 赵现伟 +5 位作者 杨中路 何艳琴 王瑞珍 曹小新 万辉 郭兵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43,352,共8页
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 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株有效鲜荚数,而采青天数、标准二粒荚荚长和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随着年度的递进,鲜食春大豆的株型、鲜荚产量、口感、荚型性状获得了逐渐的改良。主成分分析表明,荚数与生育生长、鲜荚产量、株型、荚率、品尝品质和荚型因子是鲜食春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与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鲜重、单株鲜荚重、标准二粒荚荚长极显著正相关,与500 g标准荚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性不显著。A级口感率与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鲜食春大豆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分枝多、粒大荚长而饱满的亲本组配及后代选择,协调荚型、株型和生育期的改良,从而选育出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春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演变
下载PDF
野生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13的抗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珊宇 王大刚 +5 位作者 郑桂杰 马莹 杨中路 曹栋栋 黄玉韬 智海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大豆花叶病毒(SMV,soybean mosaic virus)病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产区的大豆主要病害之一。SMV株系SC13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广泛分布的株系之一。为拓宽大豆对SMV的抗病种质,研究了中国大豆核心种质材料野生大豆ZYD03715对大豆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毒(SMV,soybean mosaic virus)病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产区的大豆主要病害之一。SMV株系SC13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广泛分布的株系之一。为拓宽大豆对SMV的抗病种质,研究了中国大豆核心种质材料野生大豆ZYD03715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13的抗性遗传方式,确定与栽培大豆抗源对同一株系的抗性位点间的等位性关系,并对抗性基因进行了标记定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抗源ZYD03715对SMV株系SC13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广谱抗源科丰1号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且两个抗源携带的抗性基因是不等位的。采用分离群体组群分析发现,野生大豆ZYD03715对SC13的抗性位点(r^ySC13)位于大豆14号染色体(B2连锁群)上,处于2个SSR标记Satt416和Satt083一侧,与其距离分别为4.1 cM和0.9 cM。利用科丰1号×南农1138-2的F2群体,将科丰1号所携带的抗性基因(R^k SC13)定位在大豆2号染色体(D1b连锁群)上的Satt558和Sat_254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7 cM和16.1 cM。以往发现大豆对SMV不同株系的抗性都分别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在野生大豆中鉴定出隐性抗病基因,并标记定位了该隐性抗病基因,它将为大豆抗病性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 隐性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郝青南 邓军波 +4 位作者 杨芳 杨中路 陈海峰 单志慧 周新安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7-20,共4页
为研究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以中豆41、中豆44、皖豆28、油6019和中豆63共5种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比较褪黑素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 为研究褪黑素对不同南方大豆品种的调控效应,以中豆41、中豆44、皖豆28、油6019和中豆63共5种南方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比较褪黑素处理对大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以提高不同南方大豆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进而调节大豆光合作用;褪黑素处理可显著增加大豆植株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从而提高大豆整体产量水平;同时对各南方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豆 褪黑素 光合特性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夏大豆新品种油60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志杰 杨中路 +5 位作者 张婵娟 袁松丽 郝青南 陈水莲 陈海峰 周新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2-577,共6页
油60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中豆32为母本,郑85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7.1%;2017年... 油60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中豆32为母本,郑85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7.1%;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2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12.1%;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油6019产量高、籽粒大、抗逆性好、商品性优,适合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种植。2018年在湖北省天门市开展了油6019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高产地块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试验表明油6019接油菜茬最佳,适时早播,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保苗16.5万~22.5万株·hm^(-2),初花期化控1次,可创高产,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油6019 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低温停循环和单侧顺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卓 张永 +2 位作者 杨忠路 石云 刘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停循环(MHCA)结合单侧脑灌注(SACP)在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HCA组22例,MHCA组69例.所有患者术中皆行象...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停循环(MHCA)结合单侧脑灌注(SACP)在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1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HCA组22例,MHCA组69例.所有患者术中皆行象鼻支架置入术,同期应用SACP.记录术后院内短暂性神经症状(TND)、持久性神经症状(PND)、死亡和肾衰竭等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行主动脉瓣、冠状动脉手术组间无差异;两组平均停循环温度为[(18.9±0.9)℃比(24.0±2.6)℃,P<0.01];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未见明显差异;术后病死率组间无差异(9.1%比8.7%,P=0.83).结论对于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MHCA联合单侧SACP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停循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低温 停循环 主动脉弓置换 单侧顺行脑灌注
下载PDF
Fine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Resistance Gene R_(SC3Q) to Soybean mosaic virus in Qihuang 1 被引量:11
10
作者 ZHENG Gui-jie yang Yong-qing +6 位作者 MA Ying yang Xiao-feng CHEN Shan-yu REN Rui WANG Da-gang yang zhong-lu ZHI Hai-ji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608-2615,共8页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viral diseases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SMV strain SC3 is the major prevalent strain in huang-huai and Yangtze valleys, China. The so...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viral diseases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SMV strain SC3 is the major prevalent strain in huang-huai and Yangtze valleys, China. The soybean cultivar Qihuang 1 is of a rich resistance spectrum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programs in China. In this study, F1, F2 and F2:3 from Qihuang 1×nannong 1138-2 were used to study inheritance and linkage mapping of the SC3 resistance gene in Qihuang 1. The secondary F2 population and near isogenic lines (nILs) derived from 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s (RhLs) of Qihuang 1×nannong 1138-2 were separatively used in the ifne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the resistance gen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single dominant gene (designated RSC3Q) controls resistance, which was located on chromosome 13. Two genomic-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BARCSOYSSR_13_1114 and BARCSOYSSR_13_1136 were found lfanking the two sides of the RSC3Q.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markers was 651 kb.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alysis of the candidate genes showed that ifve genes (Glyma13g25730, 25750, 25950, 25970 and 26000) were likely involved in soybean SMV resistance. These results would have utility in cloning of RSC3Q resistance candidate gene an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in resistance breeding to S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resistance gene ifne mapping 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 (RHLs) near isogenic lines (nILs) qRT-PCR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小切口支架象鼻置入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分析
11
作者 姜辉 刘宇 +4 位作者 杨忠路 葛玉光 王璐 周恩涛 王辉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支架象鼻置入手术在B型主动脉夹层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共14例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53(41,65)岁。采用心脏不停...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支架象鼻置入手术在B型主动脉夹层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共14例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53(41,65)岁。采用心脏不停跳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在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07(94,145)min,选择性心脏灌注时间26(23,32)min,下半身停循环及单侧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3(19,26)min,呼吸机辅助23(18,33)h,ICU停留3(2,3)d。结论心脏不停跳胸骨上段小切口型支架象鼻置入手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心脏手术 胸骨上段切口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忠路 王辉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F)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60例风湿性心脏...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F)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心电图有无持续性AF将所有患者分为窦性心律(SR)组和AF组,每组各3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石蜡切片染色检测TSP-1、TGF-β、MMP-9表达情况及心房纤维化情况。结果术后AF组患者血清及右心耳TSP-1、TGF-β、MMP-9水平明显高于SR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F组术后右心耳TSP-1、TGF-β、MMP-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F组患者右心耳TSP-1、TGF-β、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R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SP-1、TGF-β、MMP-9表达变化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TSP-1、TGF-β、MMP-9表达水平升高是术后AF的重要影响因素,血清及心房组织中TSP-1、TGF-β、MMP-9表达水平测定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术后AF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转化生长因子-Β 小板反应蛋白-1 心房纤维化 心房颤动
下载PDF
miR-633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影响缺氧诱导H9C2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辉 刘涛 +2 位作者 杨忠路 葛玉光 都业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miR-633对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生物学功能调节作用。方法缺氧诱导培养H9C2细胞,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缺氧后细胞中miR-633表达情况。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在缺氧H9C2细胞中下调miR... 目的探讨miR-633对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生物学功能调节作用。方法缺氧诱导培养H9C2细胞,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缺氧后细胞中miR-633表达情况。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在缺氧H9C2细胞中下调miR-633的表达,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633对缺氧后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miRDB软件预测miR-633可能打靶的蛋白,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633对蛋白激酶B(AKT)的靶向调节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R-633对缺氧后H9C2细胞中AKT、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结果缺氧诱导后H9C2细胞中miR-633表达上调,缺氧诱导抑制H9C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MTT和Transwell实验证明,miR-633受到抑制后能够显著促进H9C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iR-633与AKT的3′UTR区域具有结合位点,miR-633可以抑制AKT的生物学活性,下调miR-633能够促进AKT、Cyclin D1、bcl-2与MMP2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633可以通过调节AKT的活性促进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33 缺氧 H9C2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