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干旱区藓类结皮覆盖下土壤多功能性特征及影响因子
1
作者 雷菲亚 李小双 +7 位作者 陶冶 尹本丰 荣晓莹 张静 陆永兴 郭星 周晓兵 张元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0,共9页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干旱区重要的活性地被物组成,可显著影响地表土壤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改善表层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从而影响土壤多功能性(Soil Multifunctionality,SMF)。藓类结皮是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类型之一,本研究旨...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干旱区重要的活性地被物组成,可显著影响地表土壤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改善表层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从而影响土壤多功能性(Soil Multifunctionality,SMF)。藓类结皮是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类型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西北干旱区荒漠藓类结皮覆盖下土壤与裸沙的SMF差异性,探究两者SMF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分析土壤的8个干旱区关键生态系统功能指标,运用平均值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SMF,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探究SMF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藓类结皮覆盖下土壤的单一和多功能性显著高于裸沙。(2)裸沙和藓类结皮覆盖下SMF变化的驱动要素具有差异性,裸沙SMF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干旱(Aridity)和土壤含水量(SWC),而藓类结皮覆盖下SMF驱动要素为土壤砂粒含量。(3)年均温(MAT)对裸沙和藓结皮覆盖土壤SMF的变化均呈现最大的间接效应。因此,藓类结皮发育显著增加了荒漠土壤SMF,同时也调节SMF的相关驱动因素。以上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荒漠裸沙和结皮覆盖下SMF的差异性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多功能性 西北干旱区 藓类结皮 驱动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积雪变化对温带荒漠齿肋赤藓结皮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2
作者 韩志立 尹本丰 +3 位作者 杨孜悦 杨傲 张元明 程军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119-7129,共11页
在荒漠生态系统中,降水变化显著改变生物土壤结皮(BSCs)和表层土壤磷含量和有效性。然而,冬季积雪作为荒漠重要水源,其变化将如何影响BSCs及下层0—5 cm土壤磷组分变化还不清楚。基于此,以BSCs发育高级阶段的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 在荒漠生态系统中,降水变化显著改变生物土壤结皮(BSCs)和表层土壤磷含量和有效性。然而,冬季积雪作为荒漠重要水源,其变化将如何影响BSCs及下层0—5 cm土壤磷组分变化还不清楚。基于此,以BSCs发育高级阶段的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结皮为研究对象,设置去除积雪(-S)、自然积雪(CK)和加倍积雪(+S)三个处理,通过测定齿肋赤藓结皮层和结皮下层0—5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硝态氮、铵态氮、全氮、有机碳、全碳)、可利用性磷(树脂磷:Resin⁃P;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_(3)⁃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_(3)⁃Po)、中等可利用性磷(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难利用性磷(盐酸磷:HCl⁃P;残余磷:Residual⁃P)和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碱性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和酸性磷酸酶)。研究结果发现:(1)与CK相比,-S和+S处理显著影响了齿肋赤藓结皮层可利用性磷和难利用性磷,但对结皮下层0—5 cm土壤磷组分均无显著影响。具体而言,-S和+S处理在降低了齿肋赤藓结皮层中Resin⁃P和NaHCO_(3)⁃Pi含量的同时增加了NaHCO_(3)⁃Po含量。-S显著降低了难利用性磷(HCl⁃P和Residual⁃P)含量,说明积雪处理对磷组分的影响主要集中于齿肋赤藓结皮层。(2)沿-S、CK和+S的积雪梯度,齿肋赤藓结皮层总无机磷含量呈增加的趋势,但有机磷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皮下层0—5 cm土层无机磷和有机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特征。(3)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显示积雪处理下,可利用性磷、中等可利用性磷和难利用性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土壤水分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全氮含量。这些结果表明在水分限制强烈的荒漠生态系统中,冬季积雪变化在BSCs和表层土壤磷组分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齿肋赤藓 积雪厚度 磷组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Predicting changes in the suitable habitats of six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3
作者 YANG Ao TU Wenqin +9 位作者 yin benfeng ZHANG Shujun ZHANG Xinyu ZHANG Qing HUANG Yunjie HAN Zhili YANG Ziyue ZHOU Xiaobing ZHUANG Weiwei ZHANG Yuanm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1380-1408,共29页
In the context of changes in global climate and land uses,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plant species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Soil salinization is a growing problem,particularly in the arid areas of... In the context of changes in global climate and land uses,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plant species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Soil salinization is a growing problem,particularly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Halophytes are ideal for restoring soil salinization because of their adaptability to salt stress.In this study,we collected the current and future bioclimatic data released by the WorldClim database,along with soil data from the 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v1.2)and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Using the maximum entropy(MaxEnt)model,the potential suitable habitats of six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Halostachys caspica(Bieb.)C.A.Mey.,Halogeton glomeratus(Bieb.)C.A.Mey.,Kalidium foliatum(Pall.)Moq.,Halocnemum strobilaceum(Pall.)Bieb.,Salicornia europaea L.,and Suaeda salsa(L.)Pall.)were assessed under the current climate conditions(average for 1970-2000)and future(2050s,2070s,and 2090s)climate scenarios(SSP245 and SSP585,where SSP is the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l six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 exhibited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values higher than 0.80 based on the MaxEnt model,indicating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MaxEnt model.The suitability of the six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 significantly varied across regions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Under different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the suitable habitat areas for the six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o varying degrees.As global warming progresses,the suitable habitat areas of K.foliatum,S.salsa,and H.strobilaceum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In contrast,the suitable habitat areas of H.glomeratus,S.europaea,and H.caspica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Furthermore,considering the ongoing global warming trend,the centroids of the suitable habitat areas for various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 would migrate to different degrees,and four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namely,S.salsa,H.strobilaceum,H.glomeratus,and H.capsica,would migrate to higher latitudes.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soil factors affected the possible distribution ranges of these six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Among them,precipitation seasonality(coefficient of variation),precipitation of the warmest quarter,mean temperature of the warmest quarter,and exchangeable Na+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halophytic plant species.Our findings are critical to comprehending and 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ecosystem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old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oil salinization and for the utilization,protection,and management of halophytes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PHYTES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maximum entropy(MaxEnt)model soil salinization suitable habitats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沙丘尺度一年生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韩志立 张雪莲 +4 位作者 王梦亭 刘纪元 尹本丰 陶冶 程军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95-2305,共11页
一年生植物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类群,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年生植物在线性沙丘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沙漠腹地两个相邻沙丘建立一个220 m×110 m样地,并设置214个5 m×5 m样方... 一年生植物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类群,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年生植物在线性沙丘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沙漠腹地两个相邻沙丘建立一个220 m×110 m样地,并设置214个5 m×5 m样方,详细调查了仅有的4种一年生植物的多度和相应环境因子,系统分析了不同物种多度在不同坡位和整个沙丘上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主要以聚集状分布在沙丘顶部,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和对节刺(Horaninowia ulicina)多随机分布在坡中和丘间低地。各物种的多度在不同坡位和坡向间均有明显差异,其中沙蓬多度在坡顶最高,刺沙蓬和角果藜在背风坡最集中。半方差分析表明,所有物种均显示出中等的结构变异(34.5%~57.0%);克里格插值分析表明,各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异,但均有明显的斑块化和纵向分布特征。影响不同物种空间分布的因素各异,其中地形是影响沙蓬分布的主要因子,角果藜、刺沙蓬和对节刺的分布主要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多度从流沙区向丘间低地随着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种一年生植物与全氮、全磷、电导率和土壤含水率正相关,而与pH负相关,但仅能解释8.89%~9.71%的总变差,更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沙丘上一年生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荒漠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植物固沙措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沙丘 一年生植物 分布特征 相对高度 坡位
下载PDF
荒漠藓类植物齿肋赤藓对4年积雪深度变化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署军 尹本丰 +6 位作者 张庆 陆永兴 臧永新 沙亚古丽·及格尔 殷进飞 张元明 买买提明·苏来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848,共11页
冬季降雪作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主要的降水形式,在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稳定和发育发挥重要作用。全球的持续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荒漠冬季的积雪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荒漠藓类植物作为荒漠重要地被类型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组... 冬季降雪作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主要的降水形式,在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稳定和发育发挥重要作用。全球的持续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荒漠冬季的积雪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荒漠藓类植物作为荒漠重要地被类型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理生化层面将如何响应长期的积雪深度变化还不清楚。因此,通过野外设置去除积雪(-S)、自然积雪(S)、2倍积雪(2S)和3倍积雪(3S)4个积雪梯度,探讨经历4年积雪深度变化下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积雪深度变化显著影响了齿肋赤藓的植株含水量、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Y(II))、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去除积雪处理相比,随着积雪深度的增加,齿肋赤藓的植株含水量、F_(v)/F_(m)和Y(II)呈现增加趋势,而植株内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齿肋赤藓的F_(v)/F_(m)和Y(II)与土壤温度和植株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与土壤温度和植株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与自然积雪相比,4年3倍积雪增加处理显著降低了齿肋赤藓的Y(II),增加了MDA含量。这说明积雪在一定程度上为齿肋赤藓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降低了齿肋赤藓的干旱和冷胁迫程度,但长期大量的积雪增加和长期减雪均会对齿肋赤藓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抗氧化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齿肋赤藓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阿拉善高原荒漠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闫瑞亚 娄安如 +3 位作者 谢苏阳 尹本丰 刘浪 陆小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9-355,共7页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阿拉善荒漠的植物进行了生活型划分,并将各生活型在各样地的盖度分别与地理和水热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RDA(redundancy analysis)法分析了群落中各生活型的相对盖度在地理和水热因子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阿拉善荒漠的植物进行了生活型划分,并将各生活型在各样地的盖度分别与地理和水热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RDA(redundancy analysis)法分析了群落中各生活型的相对盖度在地理和水热因子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使用偏RDA(partial RDA)分析统计了水热因子对群落生活型组成差异的解释量.结果表明:按照种数比例统计,阿拉善高原草本植物占优势(59.52%),按照盖度比例统计,木本植物占优势(67.43%);各生活型的盖度均与海拔呈正相关(显著或不显著),与纬度呈负相关,除肉质叶半灌木外,均与经度呈正相关;水热因子方面,各生活型的盖度均与降水因子呈正相关(显著或不显著),与最热季均温呈负相关;沿西北走向,干热程度增加,肉质叶灌木、肉质叶半灌木、退化叶灌木和退化叶常绿灌木这4种生活型在群落中的相对盖度有增大的趋势,其他生活型在群落中的相对盖度逐渐减小,说明这4种生活型对阿拉善高原西北地区干旱和高温的极端气候条件耐受性较其他生活型高;水热因子对不同群落生活型组成差异的解释量为21.430%,其中降水因子单独解释量为9.949%,温度因子为7.223%,二者共同解释量为4.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高原 生活型 分布格局
下载PDF
荒漠结皮层藓类植物死亡对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和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继文 尹本丰 +5 位作者 索菲娅 周晓兵 陶冶 张静 李永刚 张元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533-6541,共9页
水分是荒漠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藓类结皮作为荒漠土壤表层重要覆被物,对土壤水分蒸发入渗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确定的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结皮层藓类植物出现集群死亡现象,但这一过程对荒漠地表土壤水分... 水分是荒漠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藓类结皮作为荒漠土壤表层重要覆被物,对土壤水分蒸发入渗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确定的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结皮层藓类植物出现集群死亡现象,但这一过程对荒漠地表土壤水分蒸发与入渗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尚不清楚。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齿肋赤藓结皮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渗透计和蒸发仪,研究了结皮层藓类植物死亡对土壤水分蒸发与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沙相比,藓类结皮的存在显著抑制了水分入渗,而藓类植物死亡的结皮层抑制作用最大,其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分别是活藓类结皮的39.89%、85.91%及64.48%,仅为裸沙的5.96%、13.13%及20.42%。在水分蒸发初期,裸沙的水分蒸发速率明显高于活藓类结皮和藓类植物死亡的结皮层,但藓类植物死亡的结皮层维持相对稳定的蒸发速率的时间长于裸沙和活藓类结皮,这也导致最终累计蒸发量以藓类植物死亡的结皮层最高、裸沙最低。可见,荒漠生物土壤结皮中藓类植物死亡会明显减少土壤水分入渗、增大水分蒸发,进一步影响荒漠表层土壤水分格局,从而影响生物土壤结皮与维管植物的水分利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齿肋赤藓 土壤水分入渗 土壤水分蒸发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模拟降雨变化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玉林 陆永兴 +3 位作者 尹本丰 李永刚 周晓兵 张元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9-1749,共11页
土壤酶参与土壤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是联系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关键纽带。土壤酶活性对降水格局变化响应敏感,这种响应对于缺水且养分贫瘠的荒漠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早春积雪完全融化后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及土... 土壤酶参与土壤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是联系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关键纽带。土壤酶活性对降水格局变化响应敏感,这种响应对于缺水且养分贫瘠的荒漠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早春积雪完全融化后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还鲜见相关报道。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在早春积雪完全融化后,设置3个首次降雨时间(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20天和30天)和3个降雨梯度(5 mm、10 mm和15 mm),于植物生长旺季采集土壤样品,研究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积雪完全融化后不同首次降雨时间下5mm降雨处理以及积雪完全融化后第30天下各降雨量处理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随降雨量增加,土壤全碳呈显著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全钾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显著降低趋势;积雪完全融化后第20天,随降雨量增加,速效氮、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土壤全碳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土壤全钾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模拟10 mm降雨,随首次降雨时间推迟,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增加趋势;模拟15 mm降雨,随首次降雨时间推迟,土壤全磷、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而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和20天后,15 mm降雨处理下对土壤大部分指标促进效应最大。研究表明,早春积雪完全融化后,推迟首次降雨时间,添加大降雨量(15 mm)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不同养分之间的转化,能够补偿一段时间的干旱对养分转化的抑制效应,从而提高早春短命植物生长期土壤养分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首次降雨时间 首次降雨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生境/萌发类型尖喙牻牛儿苗生物量分配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媛媛 孟欢欢 +3 位作者 周晓兵 尹本丰 周多奇 陶冶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1-550,共10页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植物类群,其具有多样化的生境,且很多种类还具有异时萌发特性。植物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能体现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性特征,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短命植物的生存策...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植物类群,其具有多样化的生境,且很多种类还具有异时萌发特性。植物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能体现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性特征,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短命植物的生存策略。以裸沙春萌(Bare Sand-Spring Germination,BS)、藻结皮春萌(Algal-Spring Germination,AS)、地衣结皮春萌(Lichen-Spring Germination,LS)3种自然结皮生境中萌发的尖喙牻牛儿苗春萌株及裸沙区夏季萌发(Summer Germination in Bare Sand,SG)的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挖掘法获取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系统对比分析了4个类型间植株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性,以探究其资源分配策略的变异性和保守型。结果表明:(1)尖喙牻牛儿苗单株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总体表现为BS>AS>LS=SG的格局,其根冠比则呈SG=LS=AS>BS的特征。(2)BS和SG类型植株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AS和LS生境为异速生长关系,但4个类型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0.8843)。(3)AS和LS生境尖喙牻牛儿苗根冠比随个体增大均呈异速减小趋势,而BS和SG类型植株根冠比则保持相对恒定。可见,尖喙牻牛儿苗生物量分配会受到外界环境及个体发育的影响,并呈现明显的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资源分配的保守性与可塑性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尖喙牻牛儿苗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生物结皮 夏萌株
下载PDF
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性状与生物量分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沙亚古丽·及格尔 买买提明·苏来曼 +3 位作者 臧永新 尹本丰 陆永兴 张元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77-2683,共7页
荒漠短命植物具有异时萌发现象,除在春天萌发外,秋天偶尔也会萌发,但在夏季萌发的植株十分罕见。降水格局的改变使得短命植物夏萌植株出现的概率增加,然而,夏萌植株的生活史策略仍不清楚。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垄4个不同坡位、坡... 荒漠短命植物具有异时萌发现象,除在春天萌发外,秋天偶尔也会萌发,但在夏季萌发的植株十分罕见。降水格局的改变使得短命植物夏萌植株出现的概率增加,然而,夏萌植株的生活史策略仍不清楚。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垄4个不同坡位、坡向(西坡底部、西坡中部、东坡中部、东坡底部),以短命植物层片中的优势物种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为研究对象,解析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在不同生长时期关键性状和生物量分配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沙垄不同坡位、坡向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1)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跨过冬季后在早春完成生活史,生活周期为281.95±3.55 d。(2)在不同生长时期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根冠比存在差异,在越冬前根冠比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P<0.05),而越冬后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P<0.05)。(3)沙垄不同坡位、坡向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关键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西坡的株高、叶片数量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大于东坡,但不同坡位、坡向间根冠比无显著差异。探究沙垄不同坡位、坡向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植株生活史策略对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荒漠生态系统植被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萌植株 根冠比 坡位 坡向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草本植物生物量分配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欢欢 张媛媛 +3 位作者 周晓兵 尹本丰 周多奇 陶冶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7,共12页
草本植物层片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早春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为深入了解荒漠草本植物在群落水平上对荒漠环境的整体适应性,分析了沙漠中部1 hm^(-2)样地中草本植物层片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并验证了草本植物层片生物量与根冠比、物种... 草本植物层片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早春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为深入了解荒漠草本植物在群落水平上对荒漠环境的整体适应性,分析了沙漠中部1 hm^(-2)样地中草本植物层片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配关系,并验证了草本植物层片生物量与根冠比、物种丰富度以及植株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类短命植物囊果苔草(Carex physodes)是优势物种,密度为137.68株·m^(-2),相对密度为72.16%,相对频度为39.29%,地上生物量占层片总生物量的近50%,地下生物量占99%;(2)层片水平草本植物根冠比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3)草本植物层片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异速生长关系,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密度制约关系,根冠比与植株密度之间为线性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度与地下和总生物量之间为倒U型关系,而地上生物量与丰富度之间为单峰关系;(4)去除层片内的类短命植物囊果苔草后,草本植物层片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间为等速生长关系,地下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密度制约关系,根冠比与植株密度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的单峰关系。研究结果在群落/层片水平上明确了荒漠草本植物生物量分配关系及其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草本植物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关系 根冠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