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情景模拟的生态网络保护格局有效性评估——以桂林市为例
1
作者 尹海伟 朱捷 +2 位作者 方云杰 沈舟 仲启铖 《园林》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生态网络构建是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缓解景观破碎化、限制城市扩张蔓延的有效手段。虽然已有研究针对生态网络的跨尺度衔接提出了基于尺度嵌套的规划思路,但土地扩张动态情景下这一思路对生态保护有效性尚需验证。通过设置“无生... 生态网络构建是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缓解景观破碎化、限制城市扩张蔓延的有效手段。虽然已有研究针对生态网络的跨尺度衔接提出了基于尺度嵌套的规划思路,但土地扩张动态情景下这一思路对生态保护有效性尚需验证。通过设置“无生态网络”“非尺度嵌套生态网络”和“多尺度嵌套生态网络”三种约束情景,利用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桂林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并选取景观指数,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尺度,对生态网络保护格局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桂林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增量明显,2018年至2030年预计增加613.85 km^(2),变化幅度为46.52%,其次是水域,增加53.50 km^(2)、变化幅度为6.42%;(2)基于生态网络的规划政策及情景设置对区域建设用地扩张限制明显,而在多尺度嵌套的生态网络约束情景下,这种抑制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新增建设用地仅为237.49 km^(2),增长率为18.00%;(3)非尺度嵌套与多尺度嵌套的生态网络约束情景相比,后者在市域尺度及中心城区尺度上对遏制景观破碎化、改善景观连通性上都取得了更好的保护成效。研究揭示了将基于尺度嵌套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纳入未来土地扩张动态与机制中的有效性,为指导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与实践、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尺度嵌套 FLUS模型 景观指数 情景评估
下载PDF
平原圩区水系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昆山南部为例
2
作者 周可婧 孔繁花 +4 位作者 庄雪颖 班玉龙 尹海伟 杨子健 宋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8-3279,共12页
明晰平原河网水系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昆山市南部防洪分区为例,选取水系指标分析圩区单元尺度下的水系网络结构与调蓄功能,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综合考虑用地、自然、工程与政策管理等因子及其... 明晰平原河网水系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昆山市南部防洪分区为例,选取水系指标分析圩区单元尺度下的水系网络结构与调蓄功能,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综合考虑用地、自然、工程与政策管理等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定量探究水系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水系网络结构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且水系调蓄功能与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较复杂的水系形态结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调蓄功能;(2)政策、工程、用地和自然条件等因子对水系调蓄功能的影响强度依次减弱;(3)识别水系功能优化目标下的关键变量与关键状态子集,可从社会⁃生态协同视角指导圩区单元的水系治理与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平原圩区水系网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圩区 水系结构与功能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机制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境组团化分析与景观廊道模拟的南京市白鹭生境网络构建与优化
3
作者 沈舟 尹海伟 +3 位作者 孔繁花 苏杰 孙辉 李久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03-3316,共14页
保持生境连通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生境网络构建与优化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景观策略,但其成效取决于异质性景观背景下生境分布格局与物种响应。以南京市为例、白鹭为目标物种,开展了基于生境组团化分析与景观廊道(LS... 保持生境连通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生境网络构建与优化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景观策略,但其成效取决于异质性景观背景下生境分布格局与物种响应。以南京市为例、白鹭为目标物种,开展了基于生境组团化分析与景观廊道(LSCorridors)模拟的生境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通过整合生境适宜性评价、干扰度评价、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实现了物种生境源地综合识别;利用景观连通性指标与核密度分析,识别了物种生境分布的组团化格局;在最小成本路径(LCPs)的基础上,定义了优化新增型与提升型两类廊道,并从物种感知与适应性变化出发,应用LSCorridors软件模拟了这两类目标优化廊道的多重随机路径及其空间范围。结果表明,南京市白鹭生境斑块共计428个,总面积达31525.75 hm^(2),主要是林地与水域,具有较为明显的破碎化和局部集聚特征,九大生境组团以南京长江段水域斑块为轴,沿两侧分布,彼此联系比较薄弱;最佳距离阈值4.5 km内,识别LCPs共907条,总长度1548.59 km,平均较短、分布紧凑,主要位于各生境组团内部,但仅少数连接着不同生境组团;确定的8条优化新增型廊道和10条优化提升型廊道,其LSCorridors模拟结果与LCPs存在空间偏差,前者更符合现实进而有益于避免保护低效和促进多类型、差异化的优化措施制定。研究成果能为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南京市生境网络保护以及重点生态廊道的规划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网络 最小成本路径 连通性 景观廊道(LSCorridors)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城市绿地植被参数评估体系研究——以唐山市唐丰南路为例
4
作者 方云杰 盖振宇 +2 位作者 尹海伟 牛萌 仲启铖 《园林》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传统植被指标的测量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且忽视了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的生态效益影响。基于点云数据能够有效评估城市绿地三维植被参数,但受制于数据精度、算法软件等因素影响,该方法结果精度存在10%~20%的误差。以唐山... 传统植被指标的测量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且忽视了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的生态效益影响。基于点云数据能够有效评估城市绿地三维植被参数,但受制于数据精度、算法软件等因素影响,该方法结果精度存在10%~20%的误差。以唐山市唐丰南路为例,选取了三处典型样地(50 m×50 m),进行无人机遥感影像和手持激光雷达数据采集,从单木尺度和样地尺度构建三维植被参数体系,以融合数据为准,对比分析了无人机点云数据和手持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在提取各项植被参数的精度。对无人机点云数据中的单木数量、总冠幅面积、乔木层绿量、灌木层绿量、平均三维绿量密度、郁闭度、间隙率和叶面积共8项参数,手持激光雷达数据中的平均树高、平均冠径、平均冠幅面积、乔木层绿量和平均三维绿量密度共5项参数,分别提出了修正系数,以提高结果精度,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最后,探讨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在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摄影测量 激光雷达 数据融合 三维植被参数
下载PDF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yinghe River Basin,China 被引量:7
5
作者 ZHANG Xiang HU Hong +1 位作者 XU Jiangang yin haiw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4期476-495,共20页
During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China,urban agglomeration in river basin areas raises the problems of over-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ollu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 During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China,urban agglomeration in river basin areas raises the problems of over-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ollu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nflicts among economic growth,urban expansion and water resource shortages within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However,water environments are much more dependent on their physical boundaries than their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 of water environment,this study aims at analyz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water environment changes within physical river basin boundaries.We chose the Shayinghe River Basin,China,as our case study area which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related to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Then we classified 35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to upstream,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regions based on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analyzed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using 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method;and constructed cooperative models using the Linear Programming (LP function) to simulate four scenarios of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ased on existing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pollu-tion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coordinative situation in Shayinghe River Basin is not sustainable.In gen-eral,more than 50% administrative units are in the bad coordinative situation.In particular,the downstream region is under worse condition than the upstream and midstream regions.Cooperative models in scenario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population scale set in existing urban master plannings is not coordinated with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To reach the goal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otal population needs to be controlled such that it will re-main at 4.5×10 7 or below by 2020 given the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河流域 城市化 中国 行政事业单位 水环境变化 水资源短缺 水环境保护
下载PDF
屋顶绿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与政策效应研究综述
6
作者 黄静 尹海伟 +2 位作者 孔繁花 刘宏庆 孙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07-9120,共14页
屋顶绿化作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一种生态战略,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更好的挖掘屋顶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需要从屋顶绿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出发,全面且定量地认识屋顶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联机制。... 屋顶绿化作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一种生态战略,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更好的挖掘屋顶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需要从屋顶绿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出发,全面且定量地认识屋顶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联机制。阐述了屋顶绿化的构成要素,屋顶绿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内在机制;回顾了屋顶绿化生态系统主要调节服务与政策推动建设效果;从屋顶绿化推行制约因素及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目前,屋顶绿化研究主要侧重于环境调节服务。在水环境调节方面,当前多针对屋顶绿化的水环境调节功能开展研究,还需进一步从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角度探究,明确屋顶绿化在什么条件下是径流的污染源。在热环境调控方面,多数研究集中在量化屋顶绿化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而驱动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的内在机制与城市热环境调节服务之间的定量联系还尚需深入研究。在建筑能耗方面,目前仍然缺乏建筑物的能源性能建模所需的屋顶绿化物理参数,需要基于长时间观测数据构建能量传输模型,从建筑-基质-植被-大气耦合的角度,综合研究屋顶绿化能量流动的过程与机制,明晰屋顶绿化与裸露屋顶之间的能量流动差异。在政策推动效应方面,我国屋顶绿化政策类型相对单一,缺乏覆盖整个屋顶绿化生命周期的推广政策。建议多维度、大范围的推动屋顶绿化建设,以期更好的改善城市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城市生态系统 政策效应 水环境 热环境
下载PDF
顾及屋顶绿化的城市三维生态网络构建——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7
作者 王一鸣 尹海伟 +1 位作者 孔繁花 苏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21-9132,共12页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基础设施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提升城市生态韧性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路径。然而,目前城市生态网络研究多关注二维的地面生态空间,而顾及屋顶绿化的三维生态网络构建研究尚不多见。以南京市中心...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基础设施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提升城市生态韧性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路径。然而,目前城市生态网络研究多关注二维的地面生态空间,而顾及屋顶绿化的三维生态网络构建研究尚不多见。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LiDAR、高分辨率遥感及建筑属性等多源数据,采用多因子叠置与电路理论等方法,构建了顾及屋顶绿化的城市三维生态网络整合分析框架:即采用多因子叠置方法,从建筑高度、屋面坡度、建筑年代、历史文化属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屋顶绿化建设的适宜性;其次,结合建筑与植被三维结构特征数据,采用电路理论构建了有无屋顶绿化两种情景下的生态网络;最后,通过比较生态廊道数量、长度、平均阻力等指标分析了屋顶绿化对城市三维生态网络结果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46.59%的屋顶适宜进行绿化,表明屋顶绿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顾及屋顶绿化的生态廊道数量由205条增加到209条,生态网络总长度增加,单位长度阻力值减小,表明屋顶绿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生态空间的景观连通性、增加生态廊道密度,为高流动性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地和垫脚石。3)屋顶绿化对城市生态网络优化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在城市中心区的优化作用最大,工业区次之,在生态良好片区优化作用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城市高密度区域地面生态空间与屋顶绿化空间的整合分析与统筹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三维生态网络 LIDAR 电路理论 南京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基于CVM的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徐海蓉 郑先迪 +2 位作者 周可婧 孔繁花 尹海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屋顶绿化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缓解城市化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尚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通过在全国发放的783份有效问卷,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对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运用相关分析... 屋顶绿化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缓解城市化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尚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通过在全国发放的783份有效问卷,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对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运用相关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被访者屋顶绿化建设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被访者对屋顶绿化建设具有较高的支持率(总支持率为58%)和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为136.6元/(年·人)];2)全国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约为1158.4亿元,表明屋顶绿化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力;3)功能认知、推广态度、环境影响认知是被访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子,表明公众对屋顶绿化的认知与了解水平能够影响其支付意愿;4)专业相关人员与其他被访者对屋顶绿化的认知水平与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在未来屋顶绿化推广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认知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屋顶绿化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屋顶绿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 支付意愿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供需匹配度视角的环太湖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晶晶 尹海伟 +1 位作者 孔繁花 许峰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6期19-24,共6页
目前国内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网络的规划与实践日益增多,但对城市居民使用GI的需求却通常考虑不足,致使已建成的GI网络使用率不高。本文以快速城镇化的环太湖区域为例,在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特征、生态环境安全战略... 目前国内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网络的规划与实践日益增多,但对城市居民使用GI的需求却通常考虑不足,致使已建成的GI网络使用率不高。本文以快速城镇化的环太湖区域为例,在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特征、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供给—需求匹配度视角的区域GI网络规划分析方法与框架。首先,梳理研究区的重要景观资源,并对其吸引力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通过与区域发展需求格局的空间匹配分析来定量表征区域GI网络建设的供给—需求关系;然后基于Graph AB2.0.5软件平台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并将其作为GI网络的基本空间骨架;最后,通过GI网络与供需匹配度进行叠置分析,科学确定GI网络的功能、空间结构、重点建设地段与建设时序。研究结果表明:太湖东岸苏南城市群区域整体供给—需求空间匹配度较高,是近期构建具有综合服务性功能GI的重点地段;太湖南岸区域匹配度较低,但资源禀赋优越、景观条件良好,是中长期构建景观、游憩功能GI的主要地段;其他区域的GI网络则主要以生态功能为主,兼具游憩功能。研究结果可为环太湖区域GI网络的科学构建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对其他区域GI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供需匹配度 景观吸引力 空间可达性 环太湖区域
下载PDF
高温天气植被蒸腾与遮荫降温效应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晓娟 孔繁花 +3 位作者 尹海伟 徐海龙 李俊生 蒲英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34-4244,共11页
开展城市中不同树种植被遮荫与蒸腾降温效应的量化研究是科学优化植被温度调控服务的重要基础。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型绿地单元为研究区,对高温晴朗天气下不同树种典型植株树干液流进行了观测,采用"单位叶面积上的平均液流速率×... 开展城市中不同树种植被遮荫与蒸腾降温效应的量化研究是科学优化植被温度调控服务的重要基础。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型绿地单元为研究区,对高温晴朗天气下不同树种典型植株树干液流进行了观测,采用"单位叶面积上的平均液流速率×叶面积指数"的扩展方法实现了由单株到林分尺度上冠层蒸腾量与蒸腾降温效应的估算,并根据林上、林下太阳辐射值计算了不同树种与整个绿地单元的遮荫降温效应,进而阐明了蒸腾与遮荫降温对总降温效应贡献率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昼高夜低的变化趋势,树干液流通常在6:00左右启动,正午前后达到峰值,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而在同一树种内树干液流会随着胸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2)林分尺度上的冠层蒸腾量与蒸腾降温效应均为杨树>雪松>香樟,杨树峰或谷出现的时间(11:00—19:00)均明显晚于雪松(10:00—15:00)和香樟(9:00—16:00);3)3个树种遮荫降温效应总体上与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树种间日平均降温效应的差异较小;4)3个树种与整个小型绿地单元的总降温效应在夜间均非常微弱,且全部为蒸腾降温,而在白天遮荫对总降温的贡献率(60%—75%)则明显高于蒸腾降温(2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林分蒸腾量 蒸腾降温 遮荫降温
下载PDF
基于二维与三维信息的南京市主城区生态网络格局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费凡 尹海伟 +3 位作者 孔繁花 陈佳宇 刘佳 宋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534-5545,共12页
生境破碎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生境的生态系统服务,合理而有效的生态网络建设可以恢复城市内破碎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现有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与模拟多基于二维数据信息,未能很好地考虑植被三维结构信息所表征的多元生态位对生境... 生境破碎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生境的生态系统服务,合理而有效的生态网络建设可以恢复城市内破碎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现有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与模拟多基于二维数据信息,未能很好地考虑植被三维结构信息所表征的多元生态位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致使生态网络的功能有效性有待验证。选取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对研究区三维绿地植被结构进行了量化,在二维、三维两种情景下分别进行生态源地的提取与景观阻力面的设定,基于最小费用路径识别出两种情景下的生态廊道,并依据电路理论方法识别出廊道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关键节点,进而分析使用二维、三维生态空间信息对生态网络构建结果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情景下提取的生态源地共有11处不同,与传统二维情景下仅使用绿地面积指标作为斑块属性相比,使用三维植被参数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具有丰富植被结构的生态源地;2)二维与三维情景下构建的生态廊道分别有137条与129条,平均每条廊道的单位距离阻力值分别为18.2与24.0,运用传统二维信息的模拟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研究区的景观连通性;3)不同情境下生态关键节点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研究区的西北侧、中部以及东南侧,并较多出现在距离较近的源地斑块之间。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南京市主城区生态网络格局优化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激光雷达 三维植被结构 最小费用路径方法 电路理论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的南京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优化 被引量:74
12
作者 刘佳 尹海伟 +1 位作者 孔繁花 李沐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63-4372,共10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格局优化能显著提升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路理论构建了南京市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根据电流密度分析斑块、廊道重要性,并借助移动...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格局优化能显著提升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路理论构建了南京市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根据电流密度分析斑块、廊道重要性,并借助移动窗口搜索法识别障碍点,提出南京市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主城区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40%的生境斑块(约为28.18 km2)对连通性的贡献较低,南部重要廊道的数量最多,局部簇团成网,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其次为中部,且河流廊道(秦淮河)是其主要廊道类型,北部廊道数量最少,斑块多呈孤岛分布;(2)研究区共有155处障碍点,其中84.5%面积小于5hm2,可见主城区景观连通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丰富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的构建方法,对南京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格局优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连通性 电路理论 障碍点识别
下载PDF
南京市鼓楼区LID空间配置与雨洪调控效益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沐寒 尹海伟 +2 位作者 孔繁花 刘佳 仇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30-38,共9页
低影响开发(LID)能够实现源头径流控制,已成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运用GIS和SWMM模型构建LID的空间配置方案,并在城市尺度上模拟分析5个降雨事件下LID组合方案的雨洪调控效应,最后基于费效比方法定量评价成本... 低影响开发(LID)能够实现源头径流控制,已成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运用GIS和SWMM模型构建LID的空间配置方案,并在城市尺度上模拟分析5个降雨事件下LID组合方案的雨洪调控效应,最后基于费效比方法定量评价成本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LID的适建面积占总面积的16.33%,其结果可为LID规划建设所参考;LID建设后地表径流系数平均可减少0.26,但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径流削减率总体呈递减趋势;LID的雨洪调控效应受诸多降雨特征及LID自身属性特性的多重交互影响;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组合的成本效益最好,包含生物滞留池的方案成本效益相对偏低,综合来看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植草沟方案建设潜力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尺度上LID的空间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雨洪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SWMM LID空间配置 雨洪调控效应 成本效益
下载PDF
绿色屋顶降温效应的多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佳宇 尹海伟 孔繁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5-1454,共10页
准确量化和挖掘绿色屋顶降温效应的时空特征是科学评价其热环境调控服务效益与潜力的重要前提。以南京市金陵小学轻型佛甲草绿色屋顶为例,基于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定点观测数据,率定ENVI-met模型中的相关参数,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从... 准确量化和挖掘绿色屋顶降温效应的时空特征是科学评价其热环境调控服务效益与潜力的重要前提。以南京市金陵小学轻型佛甲草绿色屋顶为例,基于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定点观测数据,率定ENVI-met模型中的相关参数,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从传统"点"和"面"角度测度了绿色屋顶降温效应的二维变化特征,并采用三维"冷岛"逐时降温累积值和降温质心的时空变化来定量刻画绿色屋顶降温效应的四维变化特征(即三维"冷岛"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进而阐明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轻型佛甲草绿色屋顶在日间(6:00-18:00)降温效应很弱,但在夜间(19:00-次日5:00)降温效应比较明显;(2)基于三维空间刻画的日夜间降温效应差异较传统二维方法测度的结果更为明显,绿色屋顶点、面与三维降温效应日夜间比值分别为3.1、5.0和8.1;(3)降温质心与降温强度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夜间的降温强度与集聚程度明显高于白天,夜间的降温质心在绿色屋顶几何中心上方集聚,而白天质心分布较为分散且向靠近裸露屋顶一侧偏移;(4)绿色屋顶降温效应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受下垫面属性、植被生理特征和局地微气象因子的多重影响。与传统的二维降温效应分析相比,从"四维时空变化"角度实现了对绿色屋顶降温效应更加客观的定量表征,可为其成本收益分析与建设效益评价提供重要的量化手段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 ENVI-met 降温效应 四维时空变化
下载PDF
柳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秦钦兰 尹海伟 +1 位作者 朱梓铭 苏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6-62,共7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我国实行全域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提升的必然需求,对之进行区域划分和实施精准管控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格局差异化建设的前提。柳州市是全国首批“三规”同时开展的试点城市,存在生态环境退化、生境类型单一致...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我国实行全域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提升的必然需求,对之进行区域划分和实施精准管控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格局差异化建设的前提。柳州市是全国首批“三规”同时开展的试点城市,存在生态环境退化、生境类型单一致使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既往规划未从全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格局安全度角度出发对修复区进行识别。基于此,文章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范式,探讨面向生态安全格局精准识别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划步骤与修复策略,采用“识本底—构廊道—定格局”三步法对柳州市进行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与总体格局的判定。随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网络,诊断生态踏脚石、障碍点和脆弱点,识别柳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网络节点与区域,最终提出针对性的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区划 柳州市
下载PDF
城市低效用地更新为绿色基础设施优先度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新星 陈一欣 +3 位作者 黄静 苏杰 尹海伟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65-6578,共14页
在以存量更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将城市低效用地有序更新为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实现城市建成区生态空间再造和生态格局优化的可操作路径。现有低效用地的更新优先度评价多将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潜力的判断依据... 在以存量更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将城市低效用地有序更新为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实现城市建成区生态空间再造和生态格局优化的可操作路径。现有低效用地的更新优先度评价多将经济效益作为发展潜力的判断依据,未能很好地考虑地块的潜在生态效益。以广西桂林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TOPSIS方法,从经济和社会效益角度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城市低效用地的更新潜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费用路径和电路理论方法,采用标准化最小费用廊道值与中心性值,评价低效用地对提升研究区景观连通性的重要性,最后利用二维判别矩阵方法,综合更新潜力与重要性分析结果,对低效用地更新为GI的优先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1)研究区更新潜力等级较高的低效用地面积占比达38%,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北部。(2)低效用地更新后充当廊道和踏脚石的潜力存在显著差异,对提升景观连通性重要性较高的低效用地面积占比达40%,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西部和南部。(3)低效用地更新潜力评价结果和基于景观连通性提升的重要性评价结果在部分区域差异明显,更新为GI优先度较高的低效用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应根据其不同优先度等级采取差异化的更新规划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规划实践和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优化提供新框架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用地 绿色基础设施 潜力评价 景观连通性 优先度
下载PDF
基于ENVI-met模型的南京市新街口地区垂直绿化降温效应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宝刚 尹海伟 +1 位作者 孔繁花 刘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132,共8页
垂直绿化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绿化用地不足矛盾的重要绿化类型,可较为有效地降低以热岛效应为代表的热环境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文章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将建筑尺度上有较多研究基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应上推至街区... 垂直绿化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绿化用地不足矛盾的重要绿化类型,可较为有效地降低以热岛效应为代表的热环境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文章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将建筑尺度上有较多研究基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应上推至街区层面,依据垂直绿化的适建性构建其建设情景,基于ENVI-met模型对不同情景下垂直绿化的降温效应整体的、可能的特征或态势做出判断。结果表明:依据适建性所构建的3种垂直绿化建设情景,整体降温效应均呈现出早晚时间段好于中午的特征,在水平空间上降温效应随距离呈函数衰减的特点;相同面积不同建设布局的垂直绿化降温效果较为相似,但其内在降温特征存在差别;在仅考虑对研究区空气温度降低方面,垂直绿化降温效能偏弱,其整体的降温效能为部分的简单叠加。研究弥补了街区尺度上进行垂直绿化生态评价方面定量分析之不足,研究结果可为规划实践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垂直绿化的推进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降温效应 ENVI-met 南京
下载PDF
SUSTAIN支持下的LID建设成本效益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沐寒 尹海伟 唐爽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1期57-63,共7页
目前LID的相关研究已逐渐综合化和多学科化,特别是针对LID措施建设与优化布局的探讨日益增加。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依托ArcGIS与SUSTAIN建立了一套城市雨洪管理评价与优化的方法框架,构建了城市尺度水文模型,并统筹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 目前LID的相关研究已逐渐综合化和多学科化,特别是针对LID措施建设与优化布局的探讨日益增加。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依托ArcGIS与SUSTAIN建立了一套城市雨洪管理评价与优化的方法框架,构建了城市尺度水文模型,并统筹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投资效率,模拟得出不同LID连接情景(并联、串并联结合、串联模式)下的LID成本效益曲线和最优方案。结果可知:LID的成本效益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串联模式下LID的成本效益优于并联模式;且当LID的规模和成本超出一定阈值后,径流削减率也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得出鼓楼区LID最优投资成本为7.4亿元,整体年径流削减率可达75%,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鼓楼区LID建设投资与空间配置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开发 SUSTAIN 海绵城市 成本效益 南京市鼓楼区
下载PDF
Changes of Residential Land Density and Spatial Pattern from 1989 to 2004 in Jinan City,China 被引量:4
19
作者 yin haiwei KONG Fanhua ZHANG Xi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619-628,共10页
Urban sprawl is driven by a myriad of factors, the predominant one of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land. Selecting part of Jinan City for a case study, we use the landscape metric of percent of landscape (P... Urban sprawl is driven by a myriad of factors, the predominant one of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land. Selecting part of Jinan City for a case study, we use the landscape metric of percent of landscape (PLAND) to capture residential land growth and density changes in 1989, 1996 and 2004 to illuminat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residential l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ving window method and the landscape metrics method are efficient ways to describe residential land density. The residential land showed the greatest change among the built-up land with 1995.68 ha from 1989 to 2004, which is mainly transformed from agriculture land and green space. The urban center area of study area is primarily covered with medium density residential land, and surrounded by high density residential lan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esidential land exhibited both fill-in (new growth occurs through infilling the free spaces within the developed area) and sprawl processes, influenced by a series of factors, such as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conservation of springs, recreational and aesthetic ameniti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ill help to guide urban planning with a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用地 等密度 济南市 空间格局 中国 度量方法 城市规划 城市中心区
下载PDF
都市农业对食物运输的碳减排潜力评估——以南京主城区为例
20
作者 孙逸冰 苏杰 +2 位作者 尹海伟 孙辉 孔繁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1449,共9页
都市农业作为新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和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能够大幅提升城市食物系统的韧性并减少食物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然而,目前国内评估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及其碳减排效益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Li... 都市农业作为新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和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能够大幅提升城市食物系统的韧性并减少食物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然而,目前国内评估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及其碳减排效益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Lidar点云等数据,采用语义分割、空间分析等方法,识别了研究区适合发展都市农业的地面潜力空间和屋顶潜力空间,并估算了其潜在的蔬菜产量和在食物运输方面的CO_(2)减排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别有2904.39 hm^(2)的地面空间和2976.96 hm^(2)的屋顶空间可作为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空间;在潜力空间利用率为80%的情景下,每年可生产蔬菜约22.50万t,相当于研究区年蔬菜消费量的43.6%,同时,可减少从外地输入食物过程中所产生的6.37万t 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城市闲置地 屋顶农业 食物运输 碳减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