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爆法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晏长根 欧运起 +2 位作者 李富春 尹培杰 来弘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4,共9页
为研究钻爆法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系统梳理了防排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要求、设计施工和维护技术等内容,并对需要关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按照隧道建设的技术发展水平,防排水技术可划分为... 为研究钻爆法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系统梳理了防排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要求、设计施工和维护技术等内容,并对需要关注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按照隧道建设的技术发展水平,防排水技术可划分为圬工时代和后混凝土时代,已实现原则指导、设计优化、材料革新、施工控制、标准保障及运营维护的基本构架;中国在新修订的规范中增补了隧道渗漏水量化标准,使防水等级规定更具客观性、科学性;从防排水系统构造形式的对比情况看,控制排水型隧道能兼顾隧道衬砌水压力和维护隧道区生态平衡等多方面需求;钻爆法隧道防排水技术虽然增加了一些可维护性设计,但仍以功能性设计为主,且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防排水系统的维护需求。应当注意:防排水技术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建立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管养一体化防排水体系,并对防排水系统选型和控制型防排水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对全寿命周期内隧道排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合理的防排水构造型式;另外,需加强防排水系统优化及新工艺研究,加快新型防排水材料的开发;同时要加强维护技术研究,尤其是可维护性技术和修复性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防排水技术 综述 防排水系统构造形式 维护技术
下载PDF
抗滑桩对边坡桥梁桩基受力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解瑞松 巩悦 +3 位作者 韩飞 张蛟 尹培杰 晏长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65-3673,共9页
当桥梁桩基设置在滑坡上时,常采用抗滑桩作为支挡结构,抗滑桩和桥梁桩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以子-姚高速崖坬沟3号大桥为研究背景,对桥梁桩基及抗滑桩的桩顶位移及桩侧土压力进行监测,分析抗滑桩与桥梁桩基相对位置改变对桥梁桩基受力... 当桥梁桩基设置在滑坡上时,常采用抗滑桩作为支挡结构,抗滑桩和桥梁桩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以子-姚高速崖坬沟3号大桥为研究背景,对桥梁桩基及抗滑桩的桩顶位移及桩侧土压力进行监测,分析抗滑桩与桥梁桩基相对位置改变对桥梁桩基受力变形的影响。同时,基于ABAQUS软件分析前后排抗滑桩不同埋置位置下抗滑桩对坡脚桥梁桩基及坡中桥梁桩基的影响。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抗滑桩与桥梁桩基相对位置对桥梁桩基水平位移及桩侧土压力均有影响,在抗滑桩距离桥基8 m和4 m时,间距8 m加固效果更佳。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后排抗滑桩距离桥梁桩基过远或过近均对桥梁桩基加固效果有限,抗滑桩加固桥梁桩基存在一个最佳距离,对于坡脚桥梁桩基抗滑桩加固最佳距离为3h~5h(h为抗滑桩沿滑坡走向的截面长度),对于坡中桩抗滑桩加固最佳距离为2h~4h,而前排抗滑桩离桥基越近,其加固效果越好。如果桥梁桩基在坡体中上部时,桥梁桩基前部土体较多可能会形成牵引式滑坡,需设置前排抗滑桩进行支护,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加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 抗滑桩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Low embankment dynamic response under vehicle traffic loads in arid-oasis areas
3
作者 WAN Qi YANG Xiao-hua +1 位作者 yin pei-jie BAO 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7期1776-1789,共14页
The use of low embankments is of significant concern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aridoasis areas.Based on the project of Sansha Expressway located in Kashgar City,Xinjiang,China,physical model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use of low embankments is of significant concern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aridoasis areas.Based on the project of Sansha Expressway located in Kashgar City,Xinjiang,China,physical model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low embankment as per the effects of road structure,load amplitude,load frequency,load cycle,and moisture content.The dynamic stress is shown to increase with load amplitude while th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decreases with load amplitude under short-term loading.The load frequency slightly influences the soil’s dynamic behavior;higher frequencies can improve th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of the subgrade soil.The moisture content has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oil than that of subgrade layer.The subgrade bears the majority of the traffic load as the stress dissipates to 37%of the whole value on its surface.The number of load cycles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amo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ested.Th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with the type of long-term dynamic loading is only 40%-52%of that with static loading across the entire depth range.The dynamic stress shows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with load cycles over the long-term dynamic loading test and becomes stable after 8×10~4 cycles of loading.An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to quantify the cumulative dynamic stress in the low embankment under long-term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mbankment Dynamic response Model test Moisture content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Cumulative dynamic stress
下载PDF
抗滑桩对桥梁桩基受力变形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剑 张蛟 +2 位作者 成进科 尹培杰 晏长根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加载过程中桥梁桩基与抗滑桩桩顶位移、桩身应变、桥梁桩基前后土压力、抗滑桩桩前土压力的变化,得到两者的受力变形特性,并确定了模型试验中桥梁桩基和抗滑桩的破坏模式。研究表明,两者桩身弯矩分布均为抛物线...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加载过程中桥梁桩基与抗滑桩桩顶位移、桩身应变、桥梁桩基前后土压力、抗滑桩桩前土压力的变化,得到两者的受力变形特性,并确定了模型试验中桥梁桩基和抗滑桩的破坏模式。研究表明,两者桩身弯矩分布均为抛物线形式分布,抗滑桩与桥梁桩基最大弯矩均位于岩土交界面与滑动面之间;两者桩基破坏面也均位于岩土交界面与滑动面之间;抗滑桩与桥梁桩基滑动面以上段桩前土压力分布均为倒三角形分布形态,在滑动面处土压力基本为0,桥桩桩后土压力分布成“S”形分布,压力峰值位于滑动面下方及桩顶处;抗滑桩先于桥梁桩基发生破坏,下滑力主要由抗滑桩承担,随着下滑力的增加,抗滑桩承担荷载比例增大;抗滑桩与桥梁桩基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在加载初期桥梁桩顶水平位移变化幅度小,随着荷载的增加其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两桩之间相互作用越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 抗滑桩 模型试验 受力变形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