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与晚期行诱导膜内植骨的骨愈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子红 吴永伟 +6 位作者 冯德宏 赵继军 顾三军 许亚军 芮永军 殷小根 殷渠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8,共6页
背景:对于骨缺损的治疗,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的骨愈合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愈合效果差异和影响骨愈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8月无锡市骨科医院和无锡市... 背景:对于骨缺损的治疗,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的骨愈合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阶段行诱导膜内植骨修复骨缺损的愈合效果差异和影响骨愈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8月无锡市骨科医院和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诱导膜技术治疗的63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16-69岁,按骨水泥填塞后诱导膜内植骨时机不同分为2组:早期组(n=25)在骨水泥填塞后6-8周诱导膜内植骨,晚期组(n=38)在骨水泥填塞后10-12周诱导膜内植骨。随访评估两组骨缺损愈合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试验获得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LW2019001)。结果与结论:(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骨移植手术,术中发现早期组形成的诱导膜较薄、毛细血管相对较多,而晚期组形成的诱导膜通常较厚、毛细血管相对较少;(2)63例获得16-50个月随访;早期组伤口或切口一期愈合22例,延期愈合3例;晚期组伤口或切口一期愈合34例,延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2例;(3)早期组延迟愈合1例,无骨不连病例,临床愈合时间5.0-12.0个月,平均6.64个月;晚期组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临床愈合时间5.0-16.0个月,平均7.42个月;两组骨缺损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早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13例、良11例、可1例,晚期组患肢功能恢复:优17例、良18例、可3例,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行诱导膜内植骨对骨缺损骨愈合时间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对愈合率无影响,而诱导膜体积和完整性、植骨质量和数量及断端稳定性等其它因素对骨缺损骨愈合,尤其是愈合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骨缺损 骨愈合 骨水泥 植骨 诱导膜活性
下载PDF
具有防雷功能的500 kV线路绝缘子优化设计及防雷防冰闪试验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蒋正龙 吴伟 +3 位作者 尹小根 王博闻 姚尧 谢鹏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43-3849,共7页
安装线路避雷器是一种有效的线路防雷手段,但目前带间隙和不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且安装维护难度大。为此提出了一种穿心结构带环形电阻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并与带均压环的绝缘子串联,形成一种新型500 k V防雷防冰闪复... 安装线路避雷器是一种有效的线路防雷手段,但目前带间隙和不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且安装维护难度大。为此提出了一种穿心结构带环形电阻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并与带均压环的绝缘子串联,形成一种新型500 k V防雷防冰闪复合绝缘子。提出了总长度<5 m的绝缘子结构参数并进行了绝缘配合与电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绝缘子表面电场最大场强为300 k V/m;在覆冰厚度为10 mm且冰凌长度达10 cm时,绝缘子表面最大场强为350 k V/m,均小于空气起晕与击穿场强。对500 k V防冰防雷绝缘子进行了工频湿耐受,操作冲击耐受与雷电冲击闪络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防雷防冰闪绝缘子的有效性,为重冰多雷区域的输电线路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绝缘子 防雷防冰闪 场强计算 过电压
下载PDF
强制风冷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稳态温度场仿真计算(英文) 被引量:11
3
作者 DENG Qiu LI Zhenbiao +1 位作者 yin xiaogen YUAN Zh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9-844,共6页
Modeling the steady thermal field of the column-type air-core reactor,and further analyzing its distribution regularity,will help optimizing reactor design as well as improving its quality.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 Modeling the steady thermal field of the column-type air-core reactor,and further analyzing its distribution regularity,will help optimizing reactor design as well as improving its quality.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nner insulation structure of a novel current limiting column-type air-core reactor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five encapsulation forced air-cooled column-type air-core reactor is constructed using Fluent.Most importantly,this paper present a new method that,the steady thermal field of reactor working under forced air-cooled condition is simulated without arbitrarily defining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the initial condition;The result of the thermal field distribution shows that,the maximum steady temperature rise of forced air-cooled column-type air-core reactor happens approximately 5% to its top.The law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dicates: In the 1/3 part of the reactor to its bottom,the temperature will rise rapidly to the increasing of height,yet the gradient rate is gradually decreasing;In the 5% part of the reactor to its top,the temperature will drop rapidly to the increasing of height;In the part between,the temperature will rise slowly to the increasing of height.The conclusion draws that more thermal withstand capac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5% part of the reactor to its top to achieve optimal design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电抗器 温度场仿真 强制风冷 高稳定 列式 对流换热系数 温度上升 热场分布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时体内制作与体外制作骨水泥间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芮菲 卜凡玉 +2 位作者 张樱严 殷小根 殷渠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4-680,共7页
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时体内制作与体外制作骨水泥间隔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28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74例,女54例;年龄13~77岁。外伤性骨缺损54例,... 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时体内制作与体外制作骨水泥间隔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28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74例,女54例;年龄13~77岁。外伤性骨缺损54例,感染性骨缺损74例。按骨水泥间隔制作方式不同分为:体内组76例(在骨水泥的面团期植入骨缺损部位,在体内制作塑形成与缺损大小相匹配或略大于周径的圆柱状结构)和体外组52例(在骨水泥的面团期在体外制作圆柱状、块状、珠链或球形等结构骨水泥间隔,待自然凝固并且温度降为室温后植入骨缺损部位)。比较两组骨水泥间隔填充时间、骨愈合时间、延迟愈合发生率、感染控制率、间隔取出需要时间和诱导膜或断端骨损伤发生率,同时末次随访时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定上肢功能,按Paley方法评定下肢分级,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情况、合并伤、糖尿病史和手术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50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与体外组比较,体内组上、下肢和大、小段骨缺损的骨水泥间隔填充时间、骨愈合时间、延迟愈合发生率、感染控制率和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内组上、下肢和大、小段骨缺损的间隔取出需要时间[(3.6±1.0)、(4.1±1.1)、(4.0±1.1)、(3.9±1.0)min]和诱导膜或断端骨损伤发生率[48.1%(13/27)、73.5%(36/49)、82.6%(39/46)、66.7%(20/30)]均大于体外组的间隔取出时间[均为(0.4±0.2)min]和诱导膜或断端骨损伤发生率[3.2%(1/31)、9.5%(2/21)、0(0/21)、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时体内制作与体外制作骨水泥间隔的疗效相近。体内制作更适合下肢、长段和稳定性不佳的骨缺损,但间隔不容易取出、容易损伤诱导膜或断端骨组织;体外制作多种形状间隔更适合部分性、小段和上肢的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骼 下肢骨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骨水泥间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