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北部16 kaBP以来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春凤 孙启顺 +5 位作者 陈亮 殷征欣 陈龙 官玉龙 章钰桢 姜兆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6,共14页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对东亚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然而目前对南海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仍存在众多争议。对南海琼东南盆地SCS-02孔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磁学分析,旨在通过环境磁学参数追踪沉积物的来源。结果表明,S...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对东亚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然而目前对南海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仍存在众多争议。对南海琼东南盆地SCS-02孔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磁学分析,旨在通过环境磁学参数追踪沉积物的来源。结果表明,SCS-02岩芯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自16 kaBP以来,磁性矿物的粒径和成分发生了系统变化,指示了沉积物源-汇过程的改变。15.5~16 kaBP期间,磁化率较高,粒径较粗,矫顽力也较高。海平面比现今低100多米,莺歌海出露于海平面以上,古红河口距研究区较近,红河的物质可以较容易到达沉积区,因此该时期红河贡献较大,珠江和台湾贡献较小。7.5~15.5 kaBP期间,随着海平面的迅速上升,磁性矿物组成和粒度发生了变化,总的磁性矿物含量减少,磁铁矿的含量逐渐增加,粒度变细,表明随着海平面的升高,珠江和台湾的贡献有所增加。7.5 kaBP以来,现代的海陆格局基本形成,磁性矿物组成和粒度变化较稳定,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红河和珠江。因此,环境磁学参数可以指示南海西北部沉积物的源-汇变化,为海平面变化和气候演化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源-汇信息 南海西北部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南海中央海盆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对物源和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
2
作者 陈龙 陈亮 +4 位作者 殷征欣 官玉龙 章钰桢 李国山 姜兆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57-3575,共19页
南海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高原隆升剥蚀、古海洋、东亚季风和区域构造演化信息,是研究东亚季风和古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南海沉积环境复杂,物质来源多样,使得沉积物定年和环境气候探讨的难度加大.为此,本文选取南海中央海盆的SCS... 南海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高原隆升剥蚀、古海洋、东亚季风和区域构造演化信息,是研究东亚季风和古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南海沉积环境复杂,物质来源多样,使得沉积物定年和环境气候探讨的难度加大.为此,本文选取南海中央海盆的SCS-01钻孔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准确的年代框架,综合利用磁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沉积物物源及其对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首先,通过对沉积物样品的岩石磁学特征分析,表明沉积物的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假单畴磁铁矿,载磁矿物颗粒大小均一、含量变化小,基本符合建立地磁场相对古强度(Relative Paleointensity,RPI)曲线的"均一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对天然剩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RPI,将钻孔的RPI曲线与全球或区域的标准RPI曲线(Sint-200,NAPIS-75和SCS-PIS)进行比较,得到了6个年龄控制点,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建立了南海中央海盆75 ka以来的时间框架.SCS-01钻孔的RPI记录和其他全球性观测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南海的沉积物记录了全球尺度的地磁场古强度行为模式.综合稀土元素和沉积物记录的磁学信息对沉积物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SCS-01钻孔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台湾地区,少量来自吕宋岛区域,这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南海各区域的沉积物物源分布提供了数据支撑.另外,SCS-01钻孔的环境磁学记录可以较好地反映75 ka以来东亚季风在冰期-间冰期的变化,为该钻孔地区千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提供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沉积物 环境磁学 相对古强度 物源 东亚季风
下载PDF
印度洋东经90°海岭表层沉积物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胡昱洁 李小艳 +5 位作者 宋召军 张彬 殷征欣 张辉 胡倩男 丁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对东印度洋90°海岭附近海域8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鉴定统计分析,揭示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区域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东印度洋90°海岭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 对东印度洋90°海岭附近海域8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鉴定统计分析,揭示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区域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东印度洋90°海岭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呈现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组合特征,共鉴定出浮游有孔虫30种。运用聚类分析,得到3个浮游有孔虫组合:组合类群Ⅰ主要分布在5°~10°N的孟加拉湾南部开阔海域,主要种属包括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 Globigerinoides ruber, 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体现了生产力及海水盐度对有孔虫组合的影响;组合类群Ⅱ主要在5°N至5°S,沿东经90°海岭分布。主要种属包括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orotalia menardii,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体现了水深及生产力对有孔虫组合的影响;组合类群Ⅲ对称分布在组合类群Ⅱ两侧水深较深的海域,主要种属包括Globorotalia tumida, Globorotalia menardi, 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体现了水深对有孔虫组合特征的影响。根据有孔虫组合类群分布特征,推断水深、盐度及生产力是影响本海域浮游有孔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浮游有孔虫 沉积环境 东经90°海岭 印度洋
下载PDF
“中布容事件”时南极底层流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沉积记录
4
作者 陈亮 刘紫荆 +1 位作者 殷征欣 唐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2-1010,共9页
对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柱状样品进行了涂片粒度、岩心扫描(XRF)、古地磁及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古地磁分析结果表明,该柱底部507 cm处发生了倒转事件(B/M界限),表明该柱至少记录了78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通过对古地磁相对强度及倾角... 对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柱状样品进行了涂片粒度、岩心扫描(XRF)、古地磁及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古地磁分析结果表明,该柱底部507 cm处发生了倒转事件(B/M界限),表明该柱至少记录了78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通过对古地磁相对强度及倾角长期变化分析建立了该柱布容时期以来年代框架。涂片粒度分析及XRF扫描结果均显示,该柱样沉积物类型自底部到顶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底部以代表陆源输入的远洋黏土为主,上部以代表生源作用的硅质软泥为主,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布容事件(MBE)时南极底层水(AABW)对该区域的影响。结合沉积物类型、磁化率各向异性及古地磁年代学分析,认为中布容事件对该柱样所在区域的影响始于约553 ka,南极底层流开始影响该区域,沉积物类型由陆源向生源转变;到约417 ka时,沉积物类型主要成分已完成由陆源向生源转变,之后,南极底层流进一步增强;到约336 ka时,沉积物类型几乎全由硅质软泥主导,且之后不再发生较大变化,表明MBE对该区域影响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布容事件 南极底层流 马里亚纳海沟南部 深海沉积
下载PDF
珠江口黄茅海底质沉积中介形类的生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毅 吴洁 +2 位作者 殷征欣 关瑶 倪锦锋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6期89-94,共6页
文章通过对黄茅海底质沉积样品中的介形类生态类型进行研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出现的介形类可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总体表现为以近岸广盐型分子占主导地位,优势度极高;浅海多盐-真盐型分子次之;而广海真盐型和淡... 文章通过对黄茅海底质沉积样品中的介形类生态类型进行研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出现的介形类可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总体表现为以近岸广盐型分子占主导地位,优势度极高;浅海多盐-真盐型分子次之;而广海真盐型和淡水-微盐型分子丰度很低。根据黄茅海河口湾的水体条件,可大致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亚环境区,各区内的介形类生态类型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介形类分布受海水盐度控制最大,其次为水动力条件。在水体盐度小、水动力条件强的河流入海口及其影响区域,介形类丰度小,且生态类型单一;而在黄茅海河口湾南部海域,由于海水底层盐度全年在15‰以上,水动力条件适宜,介形类丰度总体较高,生态类型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黄茅海河口湾 介形类 生态类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融媒体背景下襄阳地方文化类文创品牌构建策略研究
6
作者 向菲 殷政鑫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1期170-172,176,共4页
融媒体时代,品牌传播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碎片化传播、精准化传播等。在此背景下,地方文创品牌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襄阳地方文化类文创品牌为例,研究融媒体背景下地方文化类文创品牌的构建。
关键词 融媒体 地方文化 文创品牌
下载PDF
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对比 被引量:9
7
作者 殷征欣 王海峰 +7 位作者 韩金生 吕修亚 沈泽中 陈静 贺惠忠 谢安远 关瑶 董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1-277,共17页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氧化物形式存在,另外南海边缘海结核中含有大量硅酸盐矿物,表明在南海结核成矿过程中受到大量的陆源碎屑矿物混杂;相对于大洋主要经济成矿区的多金属结核,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中主要的经济元素如Mn、Cu、Co、Ni和Zn质量分数较低,而亲陆源性元素如Fe、Ti、P、Nb、Pb、Rb、Sc、Ta、Sr、Th和REY(REE和Y)等质量分数较高;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水成成因,并呈现更低的Mn/Fe值;同时南海边缘海结核也具有较快的平均生长速率及较高的δCe正异常,表明其生长在更为氧化的海水环境。虽然较快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动荡的海水环境影响了南海边缘海结核的成矿,但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海洋也为南海边缘海结核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便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快速生长成矿。南海边缘海结核富集有Fe、Ti、Pb、Rb、Th和REY等金属元素,同样可以作为极具潜力的海洋矿产资源。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具有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成矿特征 矿物组成 元素地球化学 南海边缘海 大洋
下载PDF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不对称性发育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9
8
作者 殷征欣 李正元 +5 位作者 沈泽中 汤民强 魏巍 刘强 谢明芮 蔡周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8-229,共12页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沟-弧-盆"体系下众多弧后扩张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海盆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发育特征,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帕里西维拉海盆东...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沟-弧-盆"体系下众多弧后扩张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海盆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发育特征,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帕里西维拉海盆东西两侧的几何形态、地形地貌、沉积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盆地南端东翼的缺失和西翼明显的弯曲构造特征,并结合海盆区域板块运动机制研究认为:盆地不对称性发育特征的成因主要在于盆地的构造发育背景、盆地两侧构造活动与沉积环境的差异,盆地东西两侧的不对称发育主要受盆地发育过程中两侧的构造过程与沉积环境控制;盆地南端东翼的缺失和西翼的弯曲构造更多地受到东侧加洛林板块特别是加洛林脊俯冲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帕里西维拉海盆 弧后盆地 不对称性发育 成因
下载PDF
印度洋东经90°海岭现代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齐文菁 李小艳 +3 位作者 范德江 张辉 殷征欣 刘升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100,共9页
基于印度洋东经90°海岭42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稀土元素(REE)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判别了研究区现代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并结合水动力格局等要素探讨了东经90°海岭北部区域沉积物输运方式。结果显示,研究区42个表层沉积物总稀... 基于印度洋东经90°海岭42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稀土元素(REE)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判别了研究区现代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并结合水动力格局等要素探讨了东经90°海岭北部区域沉积物输运方式。结果显示,研究区42个表层沉积物总稀土含量(∑REE)为26.37~156.8μg/g,平均值为57.35μg/g,特点是轻稀土含量(∑LREE)高,重稀土含量(∑HREE)低且均一、存在明显的Ce和Eu异常。REE组成和空间分布受沉积物来源控制显著,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Sm/Nd-δEu物源判别图以及判别函数(FD)结果显示,研究区北部表层沉积物的最主要来源是伊洛瓦底江陆源物质,次要来源是戈达瓦里-克里希纳河输入的印度半岛物质,而南部区域则受苏门答腊岛陆源物质影响显著。不同源区沉积物在研究区的输运过程主要受控于热带季风系统驱动下的季节性表层环流以及浊流和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稀土元素 物源 东经90°海岭 印度洋
下载PDF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eso-Tethys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Insights from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被引量:17
10
作者 YUAN Yajuan yin zhengxin +6 位作者 LIU Weiliang HUANG Qiangtai LI Jianfeng LIU Hongfei WAN Zhifeng CAI Zhourong XIA 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69-388,共20页
The subduction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Meso-Tethys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Lhasa and Qiangtang blocks were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growth of the Tibetan crust. However, the timing of collision initiation and cl... The subduction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Meso-Tethys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Lhasa and Qiangtang blocks were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growth of the Tibetan crust. However, the timing of collision initiation and closure timing, as well as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Bangonghu ocean basin, are still poorly constrained.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Gerze County, Tibet,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d ophiolites preserved i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Bangonghu- Nujiang suture zone.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as revealed by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investigat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s, petrology, geochemistry, geochronology and tectonic analysis methods. We present new LA-ICP-MS zircon U-Pb and 39Ar/4~Ar ages for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in addition to geochemical and platinum-group element (PGE) data presented for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in Tibe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ncient Lagkor Tso oceanic basin split in Middle Jurassic (161.2 ± 2.7 Ma - 165.4 ± 3.5 Ma), and experienced a second tectonic emplacement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137.90 ± 6.39 Ma). The Lagkor Tso ophiolite likely developed in an independent suture zone. The Bangonghu-Nujiang ocean subducted southwards, and the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materials caused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ontinental mantle wedge, which formed the second-order expanding center of the obduction dish. This led to inter-arc expansion,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inter-arc and back-arc basins with island arc features,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ophiolites around the Shiquanhe-Lagkor Tso -Yongzhu region.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presently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urrent Western Pacific, in which a large number of island arc-ocean basin systems are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LITE GEOCHEMISTRY GEOCHRONOLOGY inter-arc basin Lagkor Tso Bangonghu-Nujiangsuture zone
下载PDF
Features and dynamic mechanisms of Cenozoic tectonic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4
11
作者 yin zhengxin CAI Zhourong +1 位作者 WAN Zhifeng LYU Baofe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located within the tectonic system of Southeast Asia, an area with a great deal of tectonic migration due to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 The avail...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located within the tectonic system of Southeast Asia, an area with a great deal of tectonic migration due to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 The availabl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of the area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typical migration patterns of the Cenozoic tectonics in the northern SCS caused by the episodes of the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Furthermore, the late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a and the differ- ent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 main basins' features are assessed. It primarily focus on: (1) the Cenozoic epi- sodic rifting from north to south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northern SCS; (2) the rifting and depression time of the main basins progressively become younger as one goes from north to south, signifying that the migration of both the tectonics and the sediments within the northern SCS travelled from north to south during the Cenozoic; and (3) the lateral tectonic migration on the direction of EW is not regular in total, but in some local areas the trending of the tectonic migration is from west to east. The analysis of the tectonic migration features of the northern SC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background, indicates that the observed remote lagging effect, resulted from the India-Eurasia plate collision, is the main dynamic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tectonic migration within the northern SCS. The tectonic migra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th 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deposits and o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within the basins in the northern SC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dynamic system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in predicting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have an enormous impact in discovering new deep reservoirs for the future oil-gas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migration CENOZOIC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Petrogenesis of Plagiogranite from the Cuomuqu Ophiolite,Bangong Lake Area,North Tibet 被引量:2
12
作者 yin zhengxin YUAN Yajuan +8 位作者 Lü Baofeng CAI Zhourong ZHENG Hao HUANG Qiangtai XIA Bin ZHONG Yun XIA Zhongyu SHI Xiaolong GUAN Y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18-440,共23页
Field observation, geochemical signatures and zircon Hf isotope data indicate that Cuomuqu ophiolite in the Bangonghu area was formed in a back-arc basin (BAB) above a supra- subduction zone (SSZ). Zircon U-Pb dat... Field observation, geochemical signatures and zircon Hf isotope data indicate that Cuomuqu ophiolite in the Bangonghu area was formed in a back-arc basin (BAB) above a supra- subduction zone (SSZ).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diabase from the Cuomuqu massif yielded an age of 164.3±1.9 Ma, thus indicating that the ophiolite complex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Jurassic during back-arc extension of the mature Bangonghu-Nujiang Ocean. The zircon εHf(t) and TDMC values of the plagiogranite are similar to the εHf(t) and TDM of the diabase, respectively.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plagiogranites and their bulk-rock and Hf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associa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gabbro and diabase, and were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altered and hydrated mafic rocks under shear conditions during lateral drifting of the oceanic crust. The zircon U-Pb age of the plagiogranite is 156.4±1.4 Ma, and it is 7.9 Ma younger than the hosting diabase. In this study, zircon chronological and Hf isotopic data were tentatively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genesis of plagiogranites in the Cuomuqu ophiolite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OPHIOLITE PLAGIOGRANITE zircon U-Pb dating zircon Hf isotope tectonic setting
下载PDF
海底光缆磁法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普志 李正元 +4 位作者 沈泽中 殷征欣 吕修亚 贺惠忠 董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在光缆的路由调查过程中,已铺设的光缆因目标小,且有一定埋设深度,侧扫声呐或浅地层剖面等声学手段难以识别。文章介绍了海底光缆的结构和磁性特征,重点分析了远供电源系统供电情况下,海底光缆磁异常正演曲线特征,并选用与正演模型极为... 在光缆的路由调查过程中,已铺设的光缆因目标小,且有一定埋设深度,侧扫声呐或浅地层剖面等声学手段难以识别。文章介绍了海底光缆的结构和磁性特征,重点分析了远供电源系统供电情况下,海底光缆磁异常正演曲线特征,并选用与正演模型极为相似的光缆进行实测,验证了海底光缆以远供系统电流产生的磁场特征为主、磁异常强度与电流强度和埋设深度有关、光缆位置位于异常曲线几何中心。根据已铺设光缆的磁异常正演曲线特征,可采用磁法探测手段结合水下定位技术,对光缆进行精确定位。以湾区互联海缆(BtoBE)浅水区磁法探测为例,对调查过程中的测线布设、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成果图件绘制以及交越点位置的判定进行了介绍。文章对于解答海底光缆异常成因,实施类似光缆勘察项目中的磁力探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光缆 磁法探测 正演曲线
下载PDF
中建南盆地后扩张期T_(5)和T_(3)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及对南海科学钻探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平 姚永坚 +4 位作者 蔡周荣 殷征欣 朱荣伟 尉建功 鞠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22-2832,共11页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一个走滑拉张型盆地,具有南海北部张裂和西部走滑的双重构造特征,盆地发育新生界多个区域不整合面,对于研究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油气资源以及南海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越南钻井约...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一个走滑拉张型盆地,具有南海北部张裂和西部走滑的双重构造特征,盆地发育新生界多个区域不整合面,对于研究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油气资源以及南海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越南钻井约束,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解译,标定南海扩张结束后(中中新世以来)T_(5)和T_(3)两个区域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分析,认为:T_(5)不整合面形成于南海海底扩张停止时期的碰撞不整合面,对应于红河-南海西缘断裂带从左旋运动到右旋运动的过渡期,时代为15 Ma,地震剖面揭示该界面总体的构造活动不强烈,推测沙巴造山运动在中建南盆地的响应已大幅减弱。T_(3)不整合面对应于区域性重要板块重组事件和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的构造转换面,与红河-南海西缘断裂带右旋走滑密切相关,时代为11.6 Ma,地震剖面显示该界面具有明显的剥蚀削截特征,同时是南海西部大规模碳酸盐岩、水道和扇体开始发育的重要时期,推测为南沙运动或万安运动在盆地内强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南海后扩张期表现出强烈构造活动及沉积响应的差异,通过未来大洋钻探,可明确南海西部T_(5)、T_(3)两个区域不整合面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动力学环境,为认识南海西缘断裂带对西部沉积盆地群成因机制以及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南海 不整合面 构造演化 科学钻探
下载PDF
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域沉积速率:来自3种测年方法的限定
15
作者 陈亮 殷征欣 +1 位作者 刘紫荆 唐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8,共9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卡罗琳海域沉积速率的变化,利用放射性碳测试(14C)、氧同位素及古地磁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卡罗琳地区一根长217 cm的柱状样开展了综合年代学分析。14C数据获取了样品上部44.3 ka BP以来的年代数据,在此... 为了更好地认识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卡罗琳海域沉积速率的变化,利用放射性碳测试(14C)、氧同位素及古地磁方法对采自西太平洋卡罗琳地区一根长217 cm的柱状样开展了综合年代学分析。14C数据获取了样品上部44.3 ka BP以来的年代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氧同位素及古地磁相对强度数据建立了该柱125 cm至表层的年代框架,对应为MIS4期(约8万年)以来的沉积。进一步分析发现本柱在126~127 cm处存在明显沉积间断,虽然该处已超出^(14)C测年范围,但古地磁测试结果表明该柱位于布容正极性时期,同时古地磁强度与氧同位素的变化关系为沉积间断以下年代数据获取提供了可信的证据,表明该阶段对应距今13万年至18万年时期。本柱沉积速率在沉积间断前后均较为一致,为1~2 cm/ka。同时对比不同方法获取的沉积速率之间差异后,发现个别层位可能由于较高的有孔虫破壳率,导致14C值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氧同位素 古地磁 沉积速率 西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