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20年海北高寒灌丛碳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集
1
作者 张法伟 李红琴 +4 位作者 张雷明 李杰霞 杨永胜 于贵瑞 李英年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多分布在山地阴坡、半阴坡或高海拔山前滩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及气候调节功能。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2年应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高寒...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多分布在山地阴坡、半阴坡或高海拔山前滩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及气候调节功能。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2年应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生态系统碳水热交换,已有近20年的数据积累。在前期公开2003–2010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2011–2020年海北高寒灌丛碳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大气压强、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降水、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的常规气象数据子集和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生态系统CO_(2)呼吸、总生态系统CO_(2)交换、潜热通量、显热通量的碳水热通量数据子集,均由半小时、日、月和年等4种时间尺度组成。本系列数据集不仅可以用于科学评估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碳水热等生态功能的环境驱动和演变趋势,还能对遥感-生态过程模型的参数验证及优化提供地面观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碳水热通量 高寒金露梅灌丛 2011–2020年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地面观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多源数据整合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丽 何念鹏 +2 位作者 于贵瑞 赵航 柴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59-4368,共10页
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通常指一定面积的植被、土壤和凋落物的有机碳存储量总和。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和变化,对于揭示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指导政府决策者制定气候应对策略和评估现有措施的有效性等具有重... 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通常指一定面积的植被、土壤和凋落物的有机碳存储量总和。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和变化,对于揭示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指导政府决策者制定气候应对策略和评估现有措施的有效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地面观测数据是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变化评估的重要数据源之一,但目前除少数生态站开展了长期地面数据观测外,绝大多数地面观测数据呈现出多源化、相互不匹配、时间不连续等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规范化的多源数据整合方法,将这些多源、分散的地面观测数据整编形成长期系统的地面动态观测数据集,提高数据资源价值。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组分及其基本算法着手,系统梳理了植被和土壤碳储量估算中植被不同器官生物量和碳含量、土壤碳含量、土壤容重等关键参数的观测现状,并详细介绍了这些关键参数的科学推导方法。此外,也进一步讨论了多源地面观测碳储量数据整合的方法,并展望了该方法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期待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规范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储量 植被 土壤 多源数据 数据整合
下载PDF
2003-2008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碳通量数据集 被引量:1
3
作者 洪思思 杨艳波 +11 位作者 张蕊 沙丽清 唐建维 张一平 宋清海 邓晓保 巩合德 于贵瑞 王跃思 郑循华 王迎红 周文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16-27,共12页
大尺度、长期和连续的碳通量数据为研究全球碳、水循环关键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波动将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变化。热带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库,但近年来发现其碳汇能力趋向减弱或中和现象。... 大尺度、长期和连续的碳通量数据为研究全球碳、水循环关键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波动将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变化。热带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库,但近年来发现其碳汇能力趋向减弱或中和现象。连续的土壤碳通量数据,对准确评价热带地区碳收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按照温室气体排放的静态箱法观测方法和数据质控管理办法,收集整理了2003年1月到2008年8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得到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地气界面的CO_(2)排放通量数据和常规气象数据,如压强、大气温度、土壤温度(5 cm)和土壤含水量(5 cm)等观测指标,形成了日、月和年尺度3类文件,以期为热带地区与全球碳平衡估算和碳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土壤碳通量 碳循环 气象要素 热带雨林
下载PDF
氮磷添加下典型温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和微生物群落属性数据集
4
作者 贾彦茹 唐玉倩 +5 位作者 张心昱 于贵瑞 王辉民 陈伏生 田大栓 张雷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41-55,共15页
氮和磷是维持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必需养分。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之间,以及森林土壤垂直剖面上的氮、磷含量差异巨大,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也显著不同。在严重氮沉降影响下,中国东部土壤养分失衡和磷元素限制日益加剧。但是,目前并没... 氮和磷是维持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必需养分。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之间,以及森林土壤垂直剖面上的氮、磷含量差异巨大,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也显著不同。在严重氮沉降影响下,中国东部土壤养分失衡和磷元素限制日益加剧。但是,目前并没有系统的数据集展示氮沉降和磷添加如何影响中国东部森林土壤氮循环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更好阐释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全球变化联网实验平台,测定和整理了3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森林氮磷添加样地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酶活性,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属性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中国东部温带(长白山)和亚热带(千烟洲和鼎湖山)森林氮磷添加野外控制实验样地的0–10cm的表层土壤和无养分添加的0–80cm土壤垂直剖面数据。数据包括:氮循环功能基因(氨氧化古菌amoA、氨氧化细菌amoA、nirK、nirS、nosZ、qnorB、narG、nir、nifH和chiA)丰度、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微生物潜在活性(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固氮活性、有机氮分解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pH、土壤含水量、N2O排放、净硝化速率和有机碳、NH4+、NO3-、有效磷、总氮、总碳、总磷、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本数据集的创建和共享将为全球变化氮沉降和磷添加背景下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及模拟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为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N2O的排放、氮素淋失和养分管理提供数据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森林 亚热带森林 氮磷添加 土壤剖面 氮循环微生物 功能基因
下载PDF
2011-201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5
作者 刘雅琪 张晶 +11 位作者 郑惠旭 费学海 沙丽清 周文君 周立国 邓晓保 罗艳 邓云 于贵瑞 张雷明 张一平 宋清海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49-61,共13页
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上,增加碳汇、减少碳源成为实施气候治理的必需。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大气碳汇,而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物量丰富、生产力旺盛等特征,发挥... 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之上,增加碳汇、减少碳源成为实施气候治理的必需。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大气碳汇,而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物量丰富、生产力旺盛等特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固碳功能。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站是中国通量研究网络(ChinaFLUX)的首批成员站之一,自2002年建成至今已积累20年碳水通量观测数据。本数据集遵循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处理并汇整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标准化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形成的数据产品包含4种时间尺度(30分钟、日、月和年)。本数据集可应用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响应机制分析和固碳效益评估等研究领域,也可为生态系统模型参数优化和结果验证提供参考。通过多平台架构、多尺度融合、多方法耦合,以期进一步为解析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水热循环机制、时空动态和预估未来碳汇潜力提供基础支撑,从而为达成中国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热带季节雨林 碳水循环 碳汇 气象要素
下载PDF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2003-2020年)与高寒矮生嵩草草甸(2002-2020年)生物量监测数据集
6
作者 李杰霞 张法伟 +2 位作者 张雷明 于贵瑞 李英年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94-105,共12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区域和敏感区域,高寒灌丛和高寒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是高寒草甸主要类型,对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量作为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直接指标,...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区域和敏感区域,高寒灌丛和高寒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是高寒草甸主要类型,对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量作为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直接指标,是研究其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他因素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高寒灌丛与高寒矮生嵩草草甸生物量的准确测定和评估是科学认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功能的关键之一。位于青海省海北州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3年和2002年分别开展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与高寒矮生嵩草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科学监测,已分别连续积累了17年、18年的原始数据。为准确掌握青藏高原乃至全球高寒灌丛和高寒矮生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及准确预测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响应等相关研究,现公开发表海北通量监测站区2003–2020年高寒灌丛、2002–2020年高寒矮生嵩草草甸相关生物量数据。本数据集包含金露梅灌丛草甸、高寒矮生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可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物量时空动态的科学认知、遥感反演、模型验证提供地面观测数据,有助于高寒草甸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物量 高寒灌丛 矮生嵩草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培养与测定模式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念鹏 刘远 +3 位作者 徐丽 温学发 于贵瑞 孙晓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45-4051,共7页
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_(10))不仅是生态学和土壤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对Q_(10)的影响因素或机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有不少相关的综述或展望;然而,迄今为止有关... 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_(10))不仅是生态学和土壤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对Q_(10)的影响因素或机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有不少相关的综述或展望;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培养与测定模式的探讨却非常少。鉴于培养和测定模式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在简要描述Q_(10)定义、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当前Q_(10)研究的不同培养和测定模式及其优缺点。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新发展的连续变温培养+连续自动测试模式,并简要阐述了新模式的应用前景。通过探讨,希望能为国内从事Q_(10)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同时,希望能引起青年科研人员重视研究方法、技术和仪器的研发,更好更快地推动原创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室内培养 微生物 适应性 底物
下载PDF
2003-2010年海北高寒灌丛碳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法伟 李红琴 +8 位作者 赵亮 张雷明 陈智 祝景彬 徐世晓 杨永胜 赵新全 于贵瑞 李英年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54-63,共10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区域和敏感区域,高寒灌丛是重要植被类型,其碳水热交换的时空格局及生态过程是科学认知青藏高原生态功能的关键之一。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3年利用涡度相关技...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区域和敏感区域,高寒灌丛是重要植被类型,其碳水热交换的时空格局及生态过程是科学认知青藏高原生态功能的关键之一。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3年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生态系统碳水热交换的科学观测,已经连续积累了17年的通量数据。为了推动青藏高原乃至全球高寒生态系统碳水热格局等相关研究的发展,海北站公开发表2003–2010年高寒灌丛相关常规气象数据及碳水热通量。本数据集包含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降水的常规气象数据子集和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生态系统CO2呼吸通量、总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潜热通量、显热通量的碳水热通量数据子集,形成了半小时、日、月和年尺度数据产品,可为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碳水热时空动态的科学认知、遥感反演、模型验证提供地面观测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碳水热通量 高寒灌丛 金露梅 青藏高原
下载PDF
2003-2010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家兵 关德新 +5 位作者 王安志 袁凤辉 刁浩宇 于贵瑞 陈智 张雷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21-30,共10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CO2,并产生水热交换,对大气组成与区域气候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微气象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水热传输和温室气体交换等过程的直接测定,其长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CO2,并产生水热交换,对大气组成与区域气候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微气象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水热传输和温室气体交换等过程的直接测定,其长期观测数据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的机理解析及碳源/汇和水分利用的时空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本数据集为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站之一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2010年长期通量观测数据,并基于ChinaFLUX标准质控体系形成了标准化的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和关键气象要素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为分析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重要的科学知识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观测 长白山 森林生态系统 碳水循环
下载PDF
2004-2009年海北高寒湿地碳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法伟 李红琴 +8 位作者 赵亮 张雷明 陈智 祝景彬 徐世晓 杨永胜 赵新全 于贵瑞 李英年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44-53,共10页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寒湿地是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碳水热收支特征及环境控制机制是评估湿地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关键。基于涡度相关技术,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4年...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寒湿地是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碳水热收支特征及环境控制机制是评估湿地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关键。基于涡度相关技术,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4年至今一直开展高寒帕米尔苔草(Carex pamirensis)湿地生态系统碳水热通量的科学观测。为了促进高寒湿地生态学发展和数据价值最大化,海北站拟公开发表高寒湿地连续观测的碳水热通量及相关常规气象数据集,其中通量数据子集和常规气象数据子集的时间范围分别为2004–2009年和2004–2010年,具体包括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生态系统CO2呼吸通量、总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潜热通量、显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土壤温度、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降水等观测指标,数据集的时间尺度包含半小时、日、月和年,以期为区域生态功能评估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热通量 帕米尔苔草 高寒湿地 涡度相关法 青藏高原
下载PDF
2002-2010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数据集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先进 于贵瑞 +41 位作者 何洪林 陈智 王秋凤 郑涵 车涛 陈世苹 郭继勋 古松 韩士杰 郝彦宾 黄辉 贾根锁 李彦 李英年 林光辉 孟平 欧阳竹 饶良懿 石培礼 孙春健 吴金水 王传宽 王辉民 王艳芬 王跃思 肖文发 闫俊华 杨大文 查同刚 张法伟 张劲松 张军辉 张宪洲 张旭东 张一平 赵斌 赵风华 赵亮 赵新全 赵仲辉 周广胜 周国逸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93-105,共13页
辐射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利用效率表现为光能利用率,反映了生态系统转化光能、生成有机物质的能力。揭示典型生态系统的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可以为评估区域光能资源及其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也为评估区域有机物质固定能力及碳... 辐射是陆地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利用效率表现为光能利用率,反映了生态系统转化光能、生成有机物质的能力。揭示典型生态系统的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可以为评估区域光能资源及其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也为评估区域有机物质固定能力及碳吸收能力提供依据。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的长期观测结果及已发表文献的公开数据,构建了2002–2010年中国典型生态系统辐射及光能利用效率数据集,包含51个生态系统126个站点年辐射、光能利用效率及吸收光能利用效率的观测记录。另外,本数据集还包含生态系统代码、年份、经度、纬度、海拔、生态系统类型、年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年均CO2质量浓度、年均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等生物气候信息。本数据集可以为评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辐射 生产力 涡度相关 陆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整合的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呼吸和净生产力数据集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智 于贵瑞 +3 位作者 朱先进 张雷明 王秋凤 焦翠翠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46-54,共9页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交换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包含了生态系统的光合生产和呼吸利用,直接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物质资源生产、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气候调节等功能。本文收集整理了2000–2015年中国区域公开发表的生态系统碳交...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交换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包含了生态系统的光合生产和呼吸利用,直接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物质资源生产、生物多样性维持以及气候调节等功能。本文收集整理了2000–2015年中国区域公开发表的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的文献资料,构建了中国区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呼吸数据集。本数据集涵盖了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等的57个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生产力的实测记录。此外,还包含了气候区、植被类型、年均气温和年总降水量等生物和气候信息。本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可为区域生态系统固碳效益评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全球变化研究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的优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初级生产力 呼吸 净生产力 涡度相关 碳通量
下载PDF
2000-2010年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数据集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涵 于贵瑞 +46 位作者 朱先进 王秋凤 张雷明 陈智 孙晓敏 何洪林 苏文 王艳芬 韩士杰 周国逸 赵新全 王辉民 欧阳竹 张宪洲 张扬建 石培礼 李英年 赵亮 张一平 闫俊华 王安志 张军辉 郝彦宾 赵风华 张法伟 周广胜 林光辉 陈世苹 刘绍民 赵斌 贾根锁 张旭东 张玉翠 古松 刘文兆 李彦 王文杰 杨大文 张劲松 张志强 赵仲辉 周石硚 郭海强 沈彦俊 徐自为 黄辉 孟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55-68,共14页
蒸散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的关键过程,水分利用效率是反映生态系统碳水循环间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二者在生态学、农学、水文学、气候学等多个学科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现今唯一能直接测量生物圈与大... 蒸散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的关键过程,水分利用效率是反映生态系统碳水循环间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二者在生态学、农学、水文学、气候学等多个学科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现今唯一能直接测量生物圈与大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通量的标准方法,已成为生态系统尺度碳水交换通量观测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整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联盟(ChinaFLUX)的长期观测数据和中国区域其他观测站点基于涡度相关法发表的文献数据,构建了一套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数据集。本数据集共有实际蒸散量数据记录143条、水分利用效率数据记录96条,涉及5种生态系统类型45个生态系统,时间跨度为2000–2010年。本数据集可以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生态系统管理和评估、全球变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散量 水分利用效率 涡度相关 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 CHINAFLUX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 被引量:47
14
作者 刘迎春 高显连 +2 位作者 付超 于贵瑞 刘兆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02-4010,共9页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植被碳库和碳汇,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各国抵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由于森林固碳本身的复杂性,未来通过森林固碳能够抵消多少...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植被碳库和碳汇,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各国抵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由于森林固碳本身的复杂性,未来通过森林固碳能够抵消多少工业碳排放往往并不清楚。如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森林的固碳潜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通过能够公开获得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36个树种、5个林龄组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蓄积量年增长量模型,并以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为起点,估算了基线情景(造林、管理、干扰、气候、采伐等条件不变)下2001-2200年前中国森林生物量变化和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结果认为,天然林蓄积量年增长量一般低于人工林;多数天然林树种的蓄积量增长过程符合理论上认为的中间高、前后低的逻辑斯蒂曲线形式,即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年增长量高,幼龄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人工林蓄积量增长过程多为前期高、后期低的形式,即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年增长量高,成熟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基线情景下中国森林碳容量为12.82 Pg C,其中人工林为6.6 Pg C,天然林为6.2 Pg C;相对于2001年碳储量来说,到2200年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 Pg C。综合已有研究认为,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13.57 Pg C。本研究可以用于优化森林生长过程模型,为我国森林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清查 固碳潜力 蓄积量年增长量 基线水平
下载PDF
基于遥感反演的1982-2015年中国北方温带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数据集 被引量:6
15
作者 焦翠翠 于贵瑞 +1 位作者 陈智 何念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31-45,共15页
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不仅能够表征草地可利用资源的现状、反映草地的载畜能力与承载力,还是草地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动态的AGB空间数据集一方面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优化管理策略的制定具... 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不仅能够表征草地可利用资源的现状、反映草地的载畜能力与承载力,还是草地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动态的AGB空间数据集一方面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优化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过程的基础。本研究以大量地面实测AGB数据为基础,借助长时间序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构建了中国北方温带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AGB的遥感估算模型,对1982–2015年间逐年的AGB进行了估算,从而形成了1982–2015年中国北方温带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AGB的逐年空间数据集。通过数据公开和免费下载服务的方式,为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也为我国草地的适应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草地生物量 生产力 归一化植被指数 遥感估算模型
下载PDF
1990-2015年亚洲区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数据集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智 于贵瑞 +2 位作者 朱先进 张雷明 王秋凤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包括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和净生产力,它们是衡量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力、固碳效应以及气候调节强度的最直接的生态系统指标。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亚洲区域(除中国区域外)1990–2015年间基于涡度相关协... 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包括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和净生产力,它们是衡量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力、固碳效应以及气候调节强度的最直接的生态系统指标。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亚洲区域(除中国区域外)1990–2015年间基于涡度相关协方差技术观测获取的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数据,经过数据质量控制,构建了亚洲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了亚洲区域45个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年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和净生产力观测值,站点涵盖了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冷温带、北方林到亚极地的7个气候区,和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4种生态系统类型。此外,数据集还包含了经纬度、海拔、植被类型、年均气温、年总降水量等气候和植被信息。本数据集的建立与共享,期望为亚洲区域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评估、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及区域碳循环模型的优化和验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通量 生产力 呼吸 涡度相关 亚洲区域
下载PDF
2003-2010年内蒙古锡林浩特典型草原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彦宾 张雷明 +3 位作者 孙晓敏 于贵瑞 陈智 王艳芬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74-80,共7页
涡度相关技术使精确测定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水热通量和CO2通量成为可能,其观测数据是有关碳水循环模型开发和验证、精确估算生态系统碳源/汇和水分平衡所需数据的重要来源。本数据集为中国通量观测联盟(ChinaFLUX)首批观测站点内蒙古站(... 涡度相关技术使精确测定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水热通量和CO2通量成为可能,其观测数据是有关碳水循环模型开发和验证、精确估算生态系统碳源/汇和水分平衡所需数据的重要来源。本数据集为中国通量观测联盟(ChinaFLUX)首批观测站点内蒙古站(位于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979年围封样地)的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本数据集严格遵循ChinaFLUX标准化的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和关键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和规范体系而形成。本数据集可以为分析我国典型草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提供重要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涡度相关技术 水热通量 碳通量 气象因子
下载PDF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in Ma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0
18
作者 ZHAN Xiaoyun yu guirui +9 位作者 HE Nianpeng FANG Huajun JIA Bingrui ZHOU Mei WANG Chuankuan ZHANG Junhui ZHAO Guangdong WANG Silong LIU yunfen YAN Jun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A continuous three-year observation(from May 2008 to April 2011)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eposition at eight ma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 A continuous three-year observation(from May 2008 to April 2011)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eposition at eight ma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NSTEC).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roughfall DIN deposition and bulk DIN deposition increase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NSTEC.Throughfall DIN deposition varies greatly from 2.7 kg N/(ha·yr)to 33.0 kg N/(ha·yr),with an average of 10.6 kg N/(ha·yr),and bulk DIN deposition ranges from 4.1 kg N/(ha·yr)to 25.4 kg N/(ha·yr),with an average of 9.8 kg N/(ha·yr).NH4+-N is the dominant form of DIN deposition at most sampling sites.Additionally,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N deposition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precipitation.Moreover,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STEC,bulk DIN deposition is 17%higher than throughfall DIN deposition,whereas the trend is opposit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STEC.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N deposition would likely threaten the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compared with the critical loads(CL)of N deposition,and DIN deposition in this region is mostly controlled b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rather than industrial activities or transpor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ecosystem nitrogen deposition NH4+-N NO3-N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ypical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被引量:8
19
作者 CHAI Hua yu guirui +3 位作者 HE Nianpeng WEN Ding LI Jie FANG Jiang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549-560,共12页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C),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may improve our ability to accurately estimate soil C, N, and P storage. Based on a database of 21 354 records i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C),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may improve our ability to accurately estimate soil C, N, and P storage. Based on a database of 21 354 records in 74 long-term monitoring plots from 2004 to 2013 in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 we built fitting functions to quantif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 N, and P(up to 100 cm depth) in the typical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 decrease of soil C, N, and P content with depth can be well fitted with various mathematical functions. The fitting functions differed greatly between artificial(agriculture) and natural(desert,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and also differed with respect to soil C, N, and P content. In both the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cosystems, the best fitting functions were exponential functions for C, quadratic functions for N,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for P. Furthermore,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s of soil C, N, and P were ranked in descending order: grassland > forest > agriculture > desert, and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build the fitting functions for the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il C, N, and P in China at a national scale. Our finding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storage of C, N, and P in soils at a large scale, especially for the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rofile STORAGE STOICHIOMETRY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ina
下载PDF
Response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to different size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4
20
作者 GUO Qun LI Shenggong +6 位作者 HU Zhongmin ZHAO Wei yu guirui SUN Xiaomin LI Linghao LIANG Naishen BAI Wenm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36-46,共11页
Changes in the size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may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ecosystem productivity in arid and semiarid grasslands. However, we still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 Changes in the size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may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ecosystem productivity in arid and semiarid grasslands. However, we still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o what extent grassland productivity will respond to an individual precipitation event. In this study, we quantified the duration, the maximum, and the time-integrated amount of the response of daily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 to an individual precipitation event and their variations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a typical temperate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GPP-response (τ<sub>R</sub>) and the maximum absolute GPP-response (GPP<sub>max</sub>)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size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P<sub>es</sub>), driving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time-integrated amount of the GPP-response (GPP<sub>total</sub>) because variations of GPPtotal were largely explained by τ<sub>R</sub> and GPP<sub>max</sub>.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two parameters to GPP<sub>total</sub> were strongly P<sub>es</sub>-dependent. The GPP<sub>max</sub>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variations of GPP<sub>total</sub> when P<sub>es</sub> was relatively small (<20 mm), whereas τ<sub>R</sub> was the main driver to the variations of GPP<sub>total</sub> when P<sub>es</sub> was relatively large. In addition, a threshold size of at least 5 mm of precipitation was required to induce a GPP-response for the temperate steppe in this study. Our work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odeling community to obtain an advanced understanding of productivity-response of grassland ecosystems to altered precipitation reg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event GRASSLAND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lobal climate change precipitation regi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