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氏平鲉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不同阴影情况的行为响应
1
作者 唐衍力 林嘉政 +2 位作者 王欣 于浩林 王欣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阴影效应是影响人工鱼礁诱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对人工鱼礁不同阴影情况的行为响应,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在实验水槽顶部固定光源,共设计3组实验:A组实验探究不同阴影面积的鱼礁模型对实验鱼的诱... 阴影效应是影响人工鱼礁诱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对人工鱼礁不同阴影情况的行为响应,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在实验水槽顶部固定光源,共设计3组实验:A组实验探究不同阴影面积的鱼礁模型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B组实验探究不放置鱼礁模型、悬挂不同开孔率顶板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C组实验探究阴影面积相同但开孔数量不同的鱼礁模型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对照组实验水槽中不放置鱼礁模型、不悬挂顶板。观察并记录许氏平鲉幼鱼(体长(5.06±0.09)cm,体质量(3.22±0.16)g)在水槽中的行为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3个实验组中许氏平鲉在鱼礁放置区域的出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区域;A组实验中,许氏平鲉在鱼礁放置区的平均出现率随着鱼礁阴影面积的增大而上升;B组实验中,许氏平鲉在顶板放置区的平均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同水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组实验中,开孔数为1时许氏平鲉在鱼礁放置区的平均出现率与开孔数为9时相近且高于开孔数为4和6时。研究结果表明,阴影面积越大的人工鱼礁对许氏平鲉的诱集效果越好,阴影面积相同时开孔数较多的人工鱼礁能够在提供良好庇护所的同时保证诱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许氏平鲉 阴影效应 行为响应 诱集
下载PDF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相关驱动因子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高晨凯 刘水苗 +8 位作者 李煜铭 赵志恒 邵京 于昊琳 吴鹏年 王艳丽 关小康 王同朝 温鹏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1-1294,共14页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综合反映冬小麦生长适宜度和能量转化效率,筛选并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响应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的驱动因子,构建相关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监测及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综合反映冬小麦生长适宜度和能量转化效率,筛选并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响应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的驱动因子,构建相关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监测及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分处理,包括水分亏缺处理(W1):35 mm和(W2):48 mm,对照处理(W3):68 mm,获取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参数、生理指标和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通过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筛选各生育时期响应W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探究WP*与相关驱动因子间关系,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各生育时期基于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结果】较对照处理(常规灌溉),水分亏缺处理下冬小麦冠层温度参数、生理指标和WP*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各生育时期响应WP*的主要驱动因子,并采用通径分析得到各驱动因子响应WP*敏感程度排序,即拔节期依次为冠层温度极差(MTD)、气孔导度(Gs)、叶片含水量(LWC)和POD;孕穗期依次为冠层相对温差(CRTD)、等效水厚度(EWT)、可溶性糖含量(SSC)和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灌浆期依次为SSC、冠层温度标准差(CTSD)、LWC和Gs。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基于筛选后的驱动因子构建了各生育时期WP*预测模型,其中以SVM构建的孕穗期WP*预测模型精度最优,R2cal(R^(2)val)、RMSEcal(RMSEval)和n RMSEcal(n RMSE_(val))分别为0.945(0.926)、0.533 g·m^(-2)(0.580 g·m^(-2))和2.844%(3.075%)。【结论】通过筛选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响应WP*的相关驱动因子信息及构建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预测模型,为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水分精准监测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 驱动因子 通径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榛子捡拾收获机分选装置拓扑优化设计与模态分析
3
作者 任德志 于浩林 +5 位作者 张任 李佳奇 赵英博 刘凤波 张金辉 王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榛子收获机分选装置是榛子捡拾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榛子分选效果和机体的使用寿命。为提高榛子捡拾分选结构稳定性,对装置整机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首先,阐述了榛子收获机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并建立榛子捡拾收... 榛子收获机分选装置是榛子捡拾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榛子分选效果和机体的使用寿命。为提高榛子捡拾分选结构稳定性,对装置整机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首先,阐述了榛子收获机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并建立榛子捡拾收获机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单元法对榛子捡拾收获机进行静力学分析,并通过变密度法对底部车架结构进行拓扑设计,建立优化后的分选装置模型,底部车架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质量降低了49.9%;最后,对优化后的整机模型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模态结果显示优化后前6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1.18、17.34、22.04、23.85、36.68、39.61Hz,谐响应结果显示分选装置在11.0Hz和17.5 Hz频率时易产生共振现象。其中,最大谐峰值出现在第1阶、2阶处。对成型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分选装置能满足各项作业要求,且工作稳定,可为榛子捡拾收获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捡拾收获机 拓扑优化 模态分析 谐响应 榛子
下载PDF
适宜耕作模式提高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并改善土壤水肥状况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水苗 关小康 +9 位作者 刘长硕 王艳丽 吴鹏年 高晨凯 李煜铭 乔毅博 赵志恒 邵京 于昊霖 王同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2-91,共10页
为了探索黄淮海小麦生产适宜的耕作模式,该研究设计长期定位试验(2017—2022年)对比了简化耕作模式深耕(deep tillage,DT)、轮耕(rotational tillage,RT)和免耕(no-tillage,NT)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肥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RT处理显著... 为了探索黄淮海小麦生产适宜的耕作模式,该研究设计长期定位试验(2017—2022年)对比了简化耕作模式深耕(deep tillage,DT)、轮耕(rotational tillage,RT)和免耕(no-tillage,NT)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肥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RT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吸收利用情况,冬小麦孕穗期、灌浆期RT处理0~20、>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DT、NT处理。RT处理0~20、>20~40 cm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含量较DT、NT处理显著提高,2021—2022年0~20 cm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碳氮比RT处理较DT和NT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0.45%和31.58%、56.66%和45.34%、11.62%和9.91%。2020—2021年和2021—2022年RT处理冬小麦产量较DT、NT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0.20%、13.39%和20.35%、18.74%。RT处理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千粒质量,其产量变异系数最低,产量可持续指数最高,说明RT处理有助于增加冬小麦生产力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可以实现黄淮海冬小麦高产稳产。研究可为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产应用一年深耕、两年免耕的轮耕耕作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耕作方式 冬小麦 产量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小竹山岛海洋牧场区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增养殖适宜性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宇 于浩林 +2 位作者 周广军 赵伟 唐衍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营养盐作为海水生物的基本生源要素,其含量与分布显著影响渔业资源分布与渔业活动。为了探究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分布状况,并为海洋牧场的开发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于2017年12月—2018年9月对小竹山岛海洋牧场区进行4个航次的季度调查,分析并... 营养盐作为海水生物的基本生源要素,其含量与分布显著影响渔业资源分布与渔业活动。为了探究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分布状况,并为海洋牧场的开发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于2017年12月—2018年9月对小竹山岛海洋牧场区进行4个航次的季度调查,分析并讨论了该海区营养盐分布特征,并针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深水网箱增养殖活动,选取海水营养水平指数、叶绿素a浓度、温度、盐度、水深和底质类型等指标,对增养殖适宜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活性磷酸盐(DIP)浓度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浓度值分别为0.032、0.021、0.017和0.015 mg/L。无机氮(DIN)浓度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浓度值分别为0.26、0.21、0.20和0.18mg/L。DIP和DIN浓度在4个季节间差异明显,但季节内分布均匀。受到地形坡度和人工鱼礁投放的影响,在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中下层水体有较高的营养盐浓度。增养殖适宜性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增养殖适宜性指数在冬季和夏季较高,适宜在海洋牧场西部区域进行增养殖活动。深水网箱增养殖适宜性指数在夏季和秋季较高,也适宜在西北区域进行增养殖活动。由于人工鱼礁投放改善了生态环境,除西北海域外,在人工鱼礁投放区域附近出现较高的增养殖适宜性指数。海水营养盐分布与增养殖活动适宜性评价可为提高海洋牧场增殖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营养盐 增养殖适宜性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人工鱼礁区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于浩林 方光杰 +2 位作者 周广军 唐衍力 宋协法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89,共16页
为探究人工鱼礁投放后的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实验以海区中央投放的构件礁划分半径为20、400和600 m 3个样带,采用地笼与摄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2017年6月和8月、2018年6月(2次)、2019年6月和7月在小竹山岛人工... 为探究人工鱼礁投放后的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实验以海区中央投放的构件礁划分半径为20、400和600 m 3个样带,采用地笼与摄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2017年6月和8月、2018年6月(2次)、2019年6月和7月在小竹山岛人工鱼礁区进行了6个航次的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主坐标分析(PCo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群落时空组成变化,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研究环境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IRI和PCoA测定结果显示,地笼主要捕获日本蟳、海燕、大泷六线鱼、许氏平及其他梭形鱼类;摄像主要捕获海燕等棘皮类、葛氏长臂虾、纹缟虾虎鱼、六丝钝尾虾虎鱼、钟馗虾虎鱼及矛尾刺虾虎鱼。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种采样方法在200和400 m样带的CPUE均较高,与600 m样带有显著差异,但年份间无显著差异。GAM模型显示,CPUE随投礁年份和底质类型的复杂度增加而增加,与构件礁及石块礁底质呈正相关,且受盐度及温度影响。多样性指数在样带、年际间无显著差异,GAM模型显示,其在地笼渔获物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摄像,并受盐度、透明度影响,但与底质类型无关。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的影响,证明了地笼与摄像结合调查方法的互补性,为多种鱼礁底质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游泳生物 底质类型 环境因素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人工鱼礁
下载PDF
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鰉资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新萌 盛化香 +4 位作者 刘淑德 方光杰 于浩林 唐衍力 梁振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14-1924,共11页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人工鱼礁区鰉分布的影响,实验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鰉为对象,根据2014—2017年春季和秋季礁区三重刺网调查数据,主要应用GAM模型研究了水温、盐度、pH、溶解氧、饵料生物和人工鱼礁等环境参数以及年份、月份对鰉单...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人工鱼礁区鰉分布的影响,实验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鰉为对象,根据2014—2017年春季和秋季礁区三重刺网调查数据,主要应用GAM模型研究了水温、盐度、pH、溶解氧、饵料生物和人工鱼礁等环境参数以及年份、月份对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各站位平均体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季礁区和非礁区CPUE差异不显著,秋季礁区CPUE高于非礁区,是非礁区的3.53倍。礁区和非礁区体长差异不显著。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鰉CPUE受到年份、月份、人工鱼礁、年份和月份的交互作用影响,平均体长则主要受到年份的影响。Delta GAM模型表明,人工鱼礁和水温对CPUE影响显著,鰉在人工鱼礁区出现的概率大于非礁区,随着水温的升高,鰉出现的概率降低;CPUE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C达到最高值;饵料浮游植物丰度和浮游动物丰度是影响鰉平均体长的关键因子,当硅藻丰度小于3×105个/m3时,鰉平均体长随硅藻丰度上升而下降,随后趋于稳定;鰉平均体长随浮游动物丰度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研究表明,鰉主要分布在秋季水温较低时的人工鱼礁区,体长较大的鰉主要出现在硅藻丰度和浮游动物丰度较低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 平均体长 环境因子 莱州湾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Xixiakou Artificial Reef Area 被引量:4
8
作者 yu haolin YANG Wenzhao +3 位作者 LIU Changdong TANG Yanli SONG Xiefa FANG Guangjie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883-894,共12页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reefs has unparallelly developed for a few decades in China.Artificial reefs can be used to manage and conserve commercially exploited fish and crustacea.However,their suitability as eco...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reefs has unparallelly developed for a few decades in China.Artificial reefs can be used to manage and conserve commercially exploited fish and crustacea.However,their suitability as ecological niche is poorly characterized.Therefore,in this study,we detecte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mmunity biodivers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We also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minant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identify appropriate ecological niche areas.Differ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assess species distribution within an artificial reef area in Xixiakou during nine sampling events in four seasons between 2017 and 2018.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and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lusters.Complexity of community,which is exhibited by species number,biodiversity,and 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ummer than in other seasons.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s)results revealed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hlorophyll a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Sebastes schlegelii,Hexagrammos otakii,Conger myriaster and Charybdis japonic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four seasons.GAM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emperature,dissolved oxygen(DO),pH and chlorophyll a affect the CPUE of dominant species significantly.The distinct suitable ecological niche for each dominant species was found in this study.For example,Charybdis japonica preferred to live in the area with 20.7–22.1℃,dissolved oxygen 7.07–7.15 mg L−1 and salinity 31.8–31.9.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beneficial to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fisher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reef community structure dominant species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niche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16S rRNA Gene Primers on Studying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Bottom Water and Sediment of Artificial Reefs in Laoshan Bay, China
9
作者 FANG Guangjie yu haolin +2 位作者 SHENG Huaxiang TANG Yanli LIANG Zhenl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13-1322,共10页
Marine microorganisms are indispensable regulators of nutrient cycling and energy flow,which are crucial for artificial reefs(ARs)ecosystem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bottom water ... Marine microorganisms are indispensable regulators of nutrient cycling and energy flow,which are crucial for artificial reefs(ARs)ecosystems.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bottom water and sediment of ARs.Studies of microbial diversities have greatly advance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ies,whereas the results may vary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primers’choice.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wo 16S ribosomal RNA gene primer choices(V4 and V3-V4)on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xonomic assignment de-tected by primer V3-V4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by primer V4,whereas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had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primers.Microbial beta diversities of ARs can be uncovered by both primers,b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tie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ere inconsistent.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primers for water samples were highly consistent,but the inconformity was evident for sediment samples.Given the relatively lower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of primer V4 for sediment samples,primer V3-V4 was recommended for later studies.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ARs in China,our findings provide a meaningful reference for ecologists focusing on the microbial diversitie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se artificial habita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hypervariable region ARs bacteria ARCHA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