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5-2021年《岩石学报》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学娟 许哲平 +2 位作者 俞良军 邹屹 蒋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275,共13页
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岩石的产状、空间分布、成分和结构,探究岩石成因以及构造历史,能够为深入了解地球和行星系统演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岩石学报》是国内岩石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期刊之一,其研究热点的演化有助于... 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岩石的产状、空间分布、成分和结构,探究岩石成因以及构造历史,能够为深入了解地球和行星系统演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岩石学报》是国内岩石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期刊之一,其研究热点的演化有助于梳理国内岩石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究未来发展趋势,为学科相关研究人员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85-2021年《岩石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与态势。研究发现,“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锆石U-Pb年龄、华北克拉通”是《岩石学报》载文的热点关键词,在岩石学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地球化学”贯穿《岩石学报》史今,成为岩石学领域走向定量化的重要研究方法;1990年之后,“流体包裹体”的关注度显著增加,在探究成矿作用上起到引领作用;21世纪之后,以LA-ICP-MS为代表的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大量运用,“锆石U-Pb”年代学方法成为热点,该技术方法的突破驱动了研究内容的革新;2010年之后对“华北克拉通”的研究热度相比前几十年有显著增加,主要聚焦在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构造-成矿演化和显生宙的华北克拉通破坏两方面。未来研究中应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进行变革,如引进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海量数据的分析、多学科交叉融合探讨地球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此外,未来研究应增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形成优势互补,使国内岩石学研究走向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报》 岩石学 研究热点 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不同基追比例对湖泊流域烟田氮、磷养分流失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朱毓蓉 欧阳铖人 +5 位作者 于良君 王德勋 杨德海 张锦韬 徐照丽 赵正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6-172,共7页
[目的]降低烟田氮、磷养分流失,保护湖泊流域水质的同时保障烟叶的优质生产。[方法]采用田间原位实时收集水样方法,在弥渡(洱海流域)和澄江(抚仙湖流域)研究不同基追比例(100∶0;70∶30和30∶70)对氮、磷养分流失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目的]降低烟田氮、磷养分流失,保护湖泊流域水质的同时保障烟叶的优质生产。[方法]采用田间原位实时收集水样方法,在弥渡(洱海流域)和澄江(抚仙湖流域)研究不同基追比例(100∶0;70∶30和30∶70)对氮、磷养分流失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追比例的径流水流失总量和渗漏水流失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基追比30∶70处理的径流水和渗漏水氮流失量以及磷流失量低于基追比100∶0和70∶30处理,径流水中氮流失量分别减少9.16%~66.44%和3.90%~67.77%,磷流失量分别减少6.16%~9.36%和2.25%~17.45%;渗漏水中氮流失量分别减少0.56%~67.54%和21.59%~26.89%,磷流失量分别减少4.20%~33.33%和10.08%~20.00%。基追比30∶70处理的产量和产值高于基追比100∶0处理和70∶30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4.08%~24.18%和1.44~2.26%,产值分别增加8.81%~39.04%和2.56~5.55%。[结论]云南高原湖泊流域采用基追比30∶70的施用方式在降低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能保障湖泊流域烟叶的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流域 肥料基追比例 氮、磷养分流失 烤烟
下载PDF
镉胁迫下钙素对嗜鱼外瓶霉生长以及矿质元素和镉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于良君 何友盛 姚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研究镉(Cd)胁迫下不同钙(Ca^(2+))浓度处理对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嗜鱼外瓶霉生长、矿质营养和Cd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Ca^(2+)浓度处理(0.045、0.225、0.450、2.250和4.500 mmol/L),测定100 mg/L Cd胁迫下,嗜鱼外瓶霉的... 【目的】研究镉(Cd)胁迫下不同钙(Ca^(2+))浓度处理对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嗜鱼外瓶霉生长、矿质营养和Cd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Ca^(2+)浓度处理(0.045、0.225、0.450、2.250和4.500 mmol/L),测定100 mg/L Cd胁迫下,嗜鱼外瓶霉的菌丝干质量、孢子数、培养液pH以及菌丝Cd、Ca、氮(N)、镁(Mg)、硫(S)和磷(P)的含量,分析菌丝干质量、菌丝Cd含量、培养液Ca含量与菌丝矿质营养含量的相关性。【结果】Cd胁迫下,0.225 mmol/L Ca^(2+)处理的嗜鱼外瓶霉菌丝干质量和孢子数最大;0.450 mmol/L Ca^(2+)处理下菌丝中Cd含量最高。不同浓度Ca^(2+)可显著影响嗜鱼外瓶霉菌丝Mg、N、P、Ca和S元素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矿质元素对菌丝干物质累积和Cd、Ca元素的累积作用影响有较大差异;Cd胁迫下菌丝Cd含量与Mg和P的吸收有协同作用;培养液外源添加Ca可改善菌丝对营养液中Ca和S元素的吸收。【结论】嗜鱼外瓶霉菌丝培养过程中,添加适量Ca^(2+)可促进菌丝生长,且以0.225 mmol/L Ca^(2+)最有利于菌丝和孢子生长,也比较利于菌丝累积N、P、Mg和S。为了减轻菌丝对Cd的吸附,可适量添加P和Mg;不适宜的矿质元素浓度反而会毒害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嗜鱼外瓶霉
下载PDF
磁共振参数及TNF-α、IL-1α水平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4
作者 余梁俊 凌迎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5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水平对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6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提供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常规序列检查,测量患者脑部颞叶、顶叶、海马、丘脑、尾状核头、红核、齿状核、黑质部位的MD、FA、MK、AK、RK;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α水平。结果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各脑区MD值显著升高;颞叶及顶叶皮质下白质、海马、黑质的FA值减小,尾状核头、红核、齿状核的FA值升高;颞叶及顶叶皮质下白质、海马、丘脑的RK值显著降低,黑质部位的RK值显著升高;颞叶及顶叶皮质下白质、丘脑、齿状核部位的AK值显著降低;颞叶及顶叶皮质下白质、海马、丘脑部位的MK值显著降低,尾状核头、黑质部位的MK值显著升高;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和检测血清TNF-α、IL-1α水平的方法对阿尔兹海默病发生具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DKI参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Α
下载PDF
环境统计学学习情况调查及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锐 湛方栋 +3 位作者 王吉秀 秦丽 于良君 何永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1-95,共5页
环境统计学是环境科学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云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类专业187名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回答问题的态度、做作业的态度、授课内容的难... 环境统计学是环境科学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云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类专业187名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回答问题的态度、做作业的态度、授课内容的难易状况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等。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环境统计学的学习态度有3种,分别是依赖型、刻苦钻研型和交往型;面对教师的课堂提问,70%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但是不想积极回答,只有19%的学生愿意积极回答问题;大约81%的学生能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讨论交流完成作业;91%的学生认为章节之间连贯性很强,缺课对后续学习影响较大;36%的学生习惯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方式;32%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针对这样的现状,建议通过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授课内容做到"化难为易",授课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统计学 教学改革 学习态度 作业态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南祁连拉脊山口增生楔的结构与组成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付长垒 闫臻 +4 位作者 王宗起 牛漫兰 郭现轻 俞良军 李继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49-2064,共16页
造山带内增生楔/增生杂岩结构与组成的精细研究可为古洋盆演化和古板块构造格局重建提供最直接证据。北祁连构造带发育多条增生杂岩带,记录了阿拉善和中祁连地块之间原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闭合过程,然而南祁连构造带大地构造演化长期存在... 造山带内增生楔/增生杂岩结构与组成的精细研究可为古洋盆演化和古板块构造格局重建提供最直接证据。北祁连构造带发育多条增生杂岩带,记录了阿拉善和中祁连地块之间原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闭合过程,然而南祁连构造带大地构造演化长期存在争议。地质填图结果表明,南祁连构造带拉脊山口地区存在一套强烈片理化的玄武岩、灰黑色和红色硅质岩、砂岩和泥岩组合,它们与一套呈现"块体裹夹于基质"结构特征的混杂岩共同构成了增生杂岩,发育双重逆冲构造、逆冲断层、无根褶皱、紧闭褶皱和透入性面理。该增生杂岩与蛇绿岩之间为断层接触,并位于断层下盘。混杂岩是由斜长花岗岩(561Ma)、斜长岩(507Ma)、辉绿岩、玄武岩、硅质岩和砂岩等外来或原地岩块与浊流成因的细碎屑岩基质共同组成;基质和砂岩块体均发育同沉积构造,呈现出滑塌堆积典型特征。空间上,拉脊山口增生杂岩与上覆蛇绿岩被断层所分割且共同仰冲于中祁连南缘青石坡组浊积岩之上,具有与东侧昂思多地区增生杂岩和蛇绿岩相似的岩石组成、构造变形和时空结构特征。它们与南侧的岛弧带共同构成了南祁连构造带寒武纪-早奥陶世沟-弧体系,指示了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南祁连洋盆向南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楔 混杂岩 滑塌堆积 拉脊山 南祁连构造带
下载PDF
喜马拉雅康巴淡色花岗岩的高分异成因及岩浆-热液演化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志超 刘小驰 +1 位作者 俞良军 王建刚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0-814,共15页
位于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的康巴穹窿,其核部出露有形成于渐新世时期的淡色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白云母,常见石榴子石,偶见少量黑云母和电气石.岩相学观察表明,该花岗岩中的矿物大都形成于多个世代,各种交... 位于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的康巴穹窿,其核部出露有形成于渐新世时期的淡色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白云母,常见石榴子石,偶见少量黑云母和电气石.岩相学观察表明,该花岗岩中的矿物大都形成于多个世代,各种交代结构十分发育.晶体形态和化学成分特点指示,部分锆石在富Hf流体的参与下发生了重结晶作用.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康巴淡色花岗岩富硅(74.4 wt.%~76.6 wt.%),过铝(A/CNK=1.14~1.28),贫钙、铁、镁、钛,具有高FeO*/MgO和(K2O+Na2O)/CaO比值以及高岩石分异指数(D.I.>93),微量元素组成表现出不受价态和离子半径约束的地球化学行为特点.上述特征表明,康巴淡色花岗岩是经历了强烈结晶分异作用的高演化岩浆结晶而成,并在成岩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热液出溶.根据岩石的Sr-Nd-Hf同位素的组成特点可以推断,在热液流体作用过程中该岩浆体系的各同位素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迁移,特别是Sr同位素组成,还明显受到来自围岩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康巴穹窿 淡色花岗岩 高分异 热液流体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洱海抚仙湖流域烟田氮磷养分流失和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欧阳铖人 王钧宜 +2 位作者 于良君 王德勋 赵正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2-950,共9页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农田氮磷养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云南省湖泊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降低湖泊流域养分流失的同时保障湖泊流域烟区烟叶的...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农田氮磷养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云南省湖泊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降低湖泊流域养分流失的同时保障湖泊流域烟区烟叶的优质生产,以高原湖泊洱海和抚仙湖流域烟田土壤为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流域氮磷流失和烟叶生产的影响,为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位测定的方法,在弥渡和澄江两个试验点观测了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当地常规推荐化肥施用量处理CK、25%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M25、5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M50、75%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M75和10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M100)条件下氮磷养分流失特征,评价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烟叶质量特征。[结果]弥渡和澄江两个点试验结果相一致,即CK、M25、M50、M75和M100处理的径流水、渗漏水的总流失量差异不显著;径流水的总氮流失量由小到大依次为M100、M75、M50、M25和CK;渗漏水结果与径流水基本保持一致。与CK相比,M25、M50、M75和M100处理的径流水总氮流失量分别降低了 14.73%~15.79%、20.84%~22.38%、19.90%~56.90% 和 36.57%~83.76%,渗漏水总氮流失量分别降低了 14.91%~36.70%、41.41%~48.81%、29.49%~37.50%和42.14%~67.11%。总磷流失量与总氮流失量结果一致,即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降低了渗漏水总磷流失量。弥渡点产量由小到大依次为M100、M75、M25、M50和CK,澄江点由小到大依次为:M100、CK、M75、M50和M25。弥渡点产值由小到大依次为:M100、CK、M25、M75、M50,澄江点由小到大依次为:M100、CK75、M50和M25。[结论]云南高原湖泊流域采用50%有机肥替代化肥方式在降低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能保障湖泊流域烟叶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流域 有机肥替代化肥 氮磷养分流失 经济效益 烤烟
下载PDF
生物炭对杧果根系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范声浓 王烁衡 +4 位作者 于良君 林一凡 王瑞 吴昊 林电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2-702,共11页
【目的】研究添加生物炭对杧果根层土壤养分含量、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杧果园科学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台农一号杧果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配施3%生物炭(BC)和水肥一体化施肥配施3%生... 【目的】研究添加生物炭对杧果根层土壤养分含量、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杧果园科学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台农一号杧果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配施3%生物炭(BC)和水肥一体化施肥配施3%生物炭(FBC)3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和根系构型的变化,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与CK相比,BC和FBC处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升高,果期BC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花期BC和FBC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果期BC处理的根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显著增加,根平均直径差异不显著,根盒维数表现为BC>FBC>CK。BC处理提高了土壤细菌物种数、丰度和多样性,降低了土壤真菌多样性;FBC处理降低了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BC和FBC处理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等微生物门水平上的丰度,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降低;BC处理的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水恒杆菌属(Mizugakiibacter)显著富集,FBC处理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Acidibacter、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显著富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是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pH是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且根系生长发育受土壤环境因子调控。【结论】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提高杧果园土壤养分有效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养分 根系 微生物 杧果
下载PDF
宁乡猪及杜宁二元杂种猪的胴体与肉质性状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粤湘 高虎 +3 位作者 张跃博 喻亮军 何俊 徐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评价宁乡猪和杜洛克猪的杂交效果,本实验分别测定了91头宁乡猪和76头杜宁二元杂种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指标,并对不同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胴体性状方面,与宁乡猪相比,杜宁二元杂种猪的体直长、体斜长、胴体重、肋... 为评价宁乡猪和杜洛克猪的杂交效果,本实验分别测定了91头宁乡猪和76头杜宁二元杂种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指标,并对不同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胴体性状方面,与宁乡猪相比,杜宁二元杂种猪的体直长、体斜长、胴体重、肋骨数和眼肌面积极显著提高,背膘厚和皮厚极显著降低;在肉质性状方面,杜宁二元杂种猪的肉色红度(a^(*))、pH_(45min)和熟肉率极显著高于宁乡猪,pH24h显著低于宁乡猪。相关性分析显示,宁乡猪体斜长和胴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1),a^(*)值与黄度(b^(*))值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r=0.58);杜宁二元杂种猪体直长与体斜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4),亮度(L^(*))值与b值极显著相关(r=0.54)。说明杜宁二元杂种猪在导入杜洛克血缘后,其胴体性状较宁乡猪得到较大改善,但肉质性状改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猪 杜宁二元杂种猪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属性值加权的一依赖估测器模型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良俊 甘胜丰 范正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5-320,共6页
分类问题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贝叶斯网络模型因其简单高效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分类问题。一依赖估测器(ODE)模型作为半监督学习贝叶斯网络模型中的经典模型,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有的ODE模型分类器在进行分类... 分类问题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贝叶斯网络模型因其简单高效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分类问题。一依赖估测器(ODE)模型作为半监督学习贝叶斯网络模型中的经典模型,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有的ODE模型分类器在进行分类判别时,未考虑不同的属性节点作为根节点时对分类过程的贡献不同,为此,将ODE模型分类器与属性值加权方法相结合并提出MI-ODE算法。采用相互信息(MI)度量属性根节点的属性值与类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作为ODE模型的权值,对ODE分类器模型进行属性值加权平均。将MI-ODE算法应用于现实分类问题的36个标准数据集,结果表明,相比于NB算法、AODE算法与TAN算法,该算法的分类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一依赖估测器 分类算法 结构扩展 属性值加权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彦雪 保德元 +2 位作者 于良君 王灿 何永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紫外(UV-B)辐射对农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理论,在云南元阳水稻生长期间,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水稻植株为对照,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对植株进行UV-B辐射增强(5.0kJ/m2)处理,并以收获的水稻秸秆开展厌氧发酵试验,研究UV-B辐... 为进一步完善紫外(UV-B)辐射对农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理论,在云南元阳水稻生长期间,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水稻植株为对照,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对植株进行UV-B辐射增强(5.0kJ/m2)处理,并以收获的水稻秸秆开展厌氧发酵试验,研究UV-B辐射对水稻秸秆化学成分及其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导致水稻秸秆木质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2.2%、11.3%和34%;UV-B辐射增强处理的水稻整株秸秆及茎秆在30d后的日产沼气量显著低于自然光照处理,叶片发酵日产沼气量在整个试验期均低于自然光照处理。与自然光照处理相比,UV-B辐射增强处理的水稻整株秸秆、茎秆及叶片单位物质产沼气量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8.5%、3.5%和41.9%;累积产沼气量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53.6%、48.0%和71.3%。水稻秸秆木质素含量与秸秆发酵累积产沼气量呈显著负相关,UV-B辐射增强导致水稻秸秆木质素含量增加,进而使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量降低。UV-B辐射抑制水稻秸秆发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水稻 秸秆 发酵 产沼气量
下载PDF
Minimum Bedrock Exposure Ag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Larsemann Hills and Neighboring Bolingen Islands,East Antarctica 被引量:2
13
作者 HUANG Feixin LI Guangwei +5 位作者 LIU Xiaohan KONG Ping JU Yitai David FINK FANG Aimin yu liangj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43-548,共6页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exists over whether or not extensive glaci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global Last Glacial Maximum(LGM) in the Larsemann Hills.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in situ produced cosmogenic nuclide ^(10...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exists over whether or not extensive glaci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global Last Glacial Maximum(LGM) in the Larsemann Hills.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in situ produced cosmogenic nuclide ^(10)Be(half life 1.51 Ma) to provide minimum exposure ages for six bedrock samples and one erratic bould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ast period of deglaciation in the Larsemann Hills and on the neighboring Bolingen Islands.Three bedrock samples taken from Friendship Mountain(the highest peak on the Mirror Peninsula,Larsemann Hills;~2 km from the ice sheet) have minimum exposure ages ranging from 40.0 to 44.7 ka.The erratic boulder from Peak 106(just at the edge of the ice sheet) has a younger minimum exposure age of only 8.8 ka.The minimum exposure ages for two bedrock samples from Blundell Peak(the highest peak on Stornes Peninsula,Larsemann Hills;~2 km from the ice sheet) are about 17 and 18 ka.On the Bolingen Islands(southwest to the Larsemann Hills;~10 km from the ice sheet),the minimum exposure age for one bedrock sample is similar to that at Friendship Mountain(i.e.,44 ka).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drock exposure in the Larsemann Hills and on the neighboring Bolingen Islands commenced obviously before the global LGM(i.e.,20-22 ka),and the bedrock erosion rates at the Antarctic coast areas may be obviously higher than in the interior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ntarctica Larsemann Hills Bolingen Islands 1~Be exposure age erosion rate
下载PDF
Fenitized Wall Rock Geochemistry of the First Carbonatite Dyke at Bayan Obo,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3
14
作者 WANG Kaiyi ZHANG Jien +3 位作者 yu liangjun FANG Aimin DONG Ce HU Fuyo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00-613,共14页
The first carbonatite dyke at Bayan Obo is well exposed on the surface for a length and width of approximately 60 m and 1.1-1.5 m, respectively. Along its strike, the fenitized H1 (Qs) and H2 (Cs) quartzite is rep... The first carbonatite dyke at Bayan Obo is well exposed on the surface for a length and width of approximately 60 m and 1.1-1.5 m, respectively. Along its strike, the fenitized H1 (Qs) and H2 (Cs) quartzite is replaced by Na-amphiboles, aegirines, and alkali-feldspars, intermittently stretching as far away as 800 m in length. Based on petr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yke's fenitized wall rocks are divisible into different zones: (1) outer, (2) middle, and (3) inner. The outer zone is 5-17 m from the NW margin of the dyke. The middle zone is located at 3.5-5 m from the NW margin of the dyke. The inner contact zone is located betwee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dyke and 3.5 m from the dyke. In the outer zone, upon visual examination, no evidence of outcrop fenitization was found and the major elemental rock composition is nearly identical to the unaltered H1 and H2 lithologies. In the thin sections, however, small amounts of Na-amphibole and phlogopite are present. Despite relatively poor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5 m of fenitization, the wall rocks have retained at least a small geochemical signature comparable to the original sedimentary protolith. The fenites occurring in the inner zone exhibit distinct variations, not only for the sharp contact at the outcrop scale, but also for variations in major,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and trace elements and Sm-Nd isotope composition. The wall rocks within 3.5 m have undergone strong fenitization, inheriting the geochemical signature derived from the carbonatite dyke. Fenitization in the middle zone was not as strong, at least compared to the inner zone, but was stronger than the outer zone. Compared to some trace elements and REEs, the major elements are relatively immobile during fenitization. The Sm-Nd isotope data for the carbonatite dyke and the adjacent fenitized wall rocks, where the Sm and Nd originate solely from the dyke, plots as a six-point isochron with an age of 1308~56 Ma. This age is identical to that of ore-bearing dolomite carbonatite and the related ore-forming events, indicating that there may be a petrogenetic link between the two. Based on Sr and Nd isotope compositional data, the first carbonatite dyke may be derived from an enriched man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an Obo first carbonatite dyke fenitization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特点及编辑胜任力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良君 李燕宁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和由此产生的新特点,认为只要建设一支适应新的出版环境的编辑工作队伍,就能使挑战变为发展机遇。同时,本文根据胜任力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包括再学习能...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和由此产生的新特点,认为只要建设一支适应新的出版环境的编辑工作队伍,就能使挑战变为发展机遇。同时,本文根据胜任力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包括再学习能力、编辑整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对象服务能力,并就如何提高这些能力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胜任力理论 编辑队伍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报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良君 李燕宁 +1 位作者 许敏 何謦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新旧媒体融合是高校学报发展和一流期刊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本文从高校学报的生产管理、内容出版与传播方式等方面,分析当前高校学报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现状,找出高校学报发展缺乏有力支持、个别政策还有滞后性以及缺乏跨传播媒... 新旧媒体融合是高校学报发展和一流期刊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本文从高校学报的生产管理、内容出版与传播方式等方面,分析当前高校学报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现状,找出高校学报发展缺乏有力支持、个别政策还有滞后性以及缺乏跨传播媒体专业人才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要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就要结合自身特点开辟道路、处理好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关系、打造数字化出版业务队伍、提质增速做亮特色栏目、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多元化服务质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全媒体融合 现状及问题 对策及建议
下载PDF
酯交换法制备仲丁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象鹏 湛明 +1 位作者 余良军 井晓兢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69-70,86,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酸性树脂催化剂存在下,乙酸仲丁酯与甲醇酯交换制备仲丁醇。分布评价了A-16、A-36、NKC-9、ZH-400等四种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表现,确定长反应时间条件下ZH-400催化剂的酯交换活性最佳。以其为催化剂,在控制变量的...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酸性树脂催化剂存在下,乙酸仲丁酯与甲醇酯交换制备仲丁醇。分布评价了A-16、A-36、NKC-9、ZH-400等四种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表现,确定长反应时间条件下ZH-400催化剂的酯交换活性最佳。以其为催化剂,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对醇酯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影响仲丁醇收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反应物进料醇酯比2︰1、催化剂与反应物体积比1︰1、反应温度80~85℃的最佳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丁醇 酯交换 阳离子酸性树脂 催化剂
下载PDF
新形势下《岩石学报》的精品期刊之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爱民 俞良军 陈辉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15-219,共5页
利用国际引文数据库披露的最新资料,将《岩石学报》与国内最优秀的地学期刊(被SCI收录的地学期刊,包括《地学前缘》(英文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报》(英文版)、《地球科学》(英文版)等,以及国外同类优秀期刊《Journal of... 利用国际引文数据库披露的最新资料,将《岩石学报》与国内最优秀的地学期刊(被SCI收录的地学期刊,包括《地学前缘》(英文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报》(英文版)、《地球科学》(英文版)等,以及国外同类优秀期刊《Journal of Petrology》《Lithos》《Contribution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岩石学报》在国内外期刊界的学术地位及其与国际品牌期刊之间的差距。针对《岩石学报》的特点,提出要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期刊所要采取一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期刊 岩石学报 期刊评价 SCI期刊
原文传递
单相抑郁症患者各脑叶CT检查参数的改变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梁俊 周杰 孙权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通过各脑叶CT检查参数的改变分析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影像学改变。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室接诊的单相抑郁症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身体检查为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颅脑CT扫描,对两组患者... 目的通过各脑叶CT检查参数的改变分析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影像学改变。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室接诊的单相抑郁症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身体检查为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颅脑CT扫描,对两组患者各脑叶CT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叶CT值:观察组左额叶(40.88±2.01)HU、左颞叶(40.21±3.01)HU均低于对照组(t_(左额叶)=2.94,P=0.004;t_(左颞叶)=3.29,P=0.001),观察组右额叶(40.09±2.52)HU、右颞叶(44.93±3.03)HU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右额叶)=1.89,P=0.060;t_(右颞叶)=1.89,P=0.060)。两组左右枕叶、顶叶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叶CT值与年龄、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病程、发作次数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右额叶CT值与年龄(-0.441、-0.211)、病程(-0.445、-0.191)呈负相关(P<0.05);左、右额叶CT值与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左右颞叶(-0.207、-0.213)、左右枕叶(-0.185、-0.195)、左右顶叶(-0.185、-0.180)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左右颞叶、左右枕叶、左右顶叶CT值与病程、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患者左右额叶、左颞叶存在萎缩现象,萎缩程度与患者病程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叶 CT值 HAMD-24评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