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_(3)PO4/SnO_(2)异质结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淑云 王敏 +2 位作者 熊望荣 余明雪 刘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678-2684,共7页
以Ag_(3)PO_(4)修饰SnO_(2)空心球制备了一种高效的Ag_(3)PO_(4)/SnO_(2)异质结催化剂用于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与SnO_(2)或Ag_(3)PO_(4)催化剂相比,Ag_(3)PO_(4)/SnO_(2)异质结催化剂的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禁带宽度降低至2.04 eV。可... 以Ag_(3)PO_(4)修饰SnO_(2)空心球制备了一种高效的Ag_(3)PO_(4)/SnO_(2)异质结催化剂用于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与SnO_(2)或Ag_(3)PO_(4)催化剂相比,Ag_(3)PO_(4)/SnO_(2)异质结催化剂的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禁带宽度降低至2.04 eV。可见光照射6 min后,Ag_(3)PO_(4)/SnO_(2)异质结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100%,光催化的拟一级反应常数为0.41 min^(-1)。循环3次实验后,降解效率未见明显的降低,表明Ag_(3)PO_(4)/SnO_(2)异质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由基捕获剂实验结果表明,SnO_(2)的加入改变了Ag_(3)PO_(4)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机理。Ag_(3)PO_(4)光催化作用的活性物质是h+,而Ag_(3)PO_(4)/SnO_(2)光催化作用的活性物质是h+和·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银 二氧化锡 异质结 光催化 罗丹明B
下载PDF
我国羊肉标准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紫琪 于明雪 +5 位作者 洪天诺 申国辉 茹欣 古艳婷 郭燕枝 韩娟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23期160-169,174,共11页
羊肉是补充我国肉类供给的重要农产品,近年来羊肉产业发展平稳,消费者对于羊肉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我国羊肉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现行羊肉相关标准进行总结梳理,归纳出当前我国羊肉标准体... 羊肉是补充我国肉类供给的重要农产品,近年来羊肉产业发展平稳,消费者对于羊肉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我国羊肉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现行羊肉相关标准进行总结梳理,归纳出当前我国羊肉标准体系具有体量大、覆盖面广,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及生产环节标准相对完善和餐饮标准数量繁多的特点;也总结了我国羊肉标准还存在肉羊品种标准重复、羊肉精加工产品标准和营养标准缺失及羊肉分级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一是统一肉羊品种标准,二是研究制定羊肉精深加工产品标准,三是完善羊肉分级标准,制定统一分级指标,四是建立羊肉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羊肉营养品质标准。通过完善我国羊肉相关标准,为羊肉产业标准化建设、羊肉产品优质优价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标准 标准体系 分等分级
下载PDF
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及策略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小燕 于明雪 +3 位作者 崇雨田 曹静 吴元凯 揭育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6,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已演变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通过参与武汉抗疫广东省医疗队的反馈信息并结合2003年抗击SARS的经验,对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及目前后勤管理机制在应对类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已演变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通过参与武汉抗疫广东省医疗队的反馈信息并结合2003年抗击SARS的经验,对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及目前后勤管理机制在应对类似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时进行探讨,为完善工作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后勤 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睡眠情况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小燕 于明雪 +5 位作者 揭育胜 曹静 沙柳平 崇雨田 张宇锋 王继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2,共8页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主观睡眠现状。【方法】以2019年1月至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53例,采用嗜睡量表、失眠程度量表、睡眠质量量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按照...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主观睡眠现状。【方法】以2019年1月至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53例,采用嗜睡量表、失眠程度量表、睡眠质量量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按照睡眠情况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是否抗病毒治疗及文化程度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总体嗜睡率为47.88%,总体失眠率为53.26%,6.8%的患者睡眠质量很差。嗜睡的危险因素为焦虑(P=0.000,OR=3.076,95%CI 1.706~5.545),失眠的危险因素为焦虑(P=0.000,OR=14.693,95%CI 5.046~42.782及抑郁(P=0.002,OR=2.279,95%CI 1.340~3.877),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为焦虑(P=0.000,OR=9.990,95%CI 4.031~24.758)。【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出现主观睡眠障碍比例高,影响睡眠情况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患者睡眠情况将有助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睡眠障碍 调查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载脂蛋白H在肝衰竭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静 龚娇 +4 位作者 李新华 李丹阳 于明雪 崇雨田 揭育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在肝衰竭中高表达的载脂蛋白H(APOH)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多个芯片数据集(GSE14688、GSE38941和GSE96851),以P<0.05及|log2FC|>5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ytoscape及...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在肝衰竭中高表达的载脂蛋白H(APOH)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多个芯片数据集(GSE14688、GSE38941和GSE96851),以P<0.05及|log2FC|>5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ytoscape及R对前10位关键基因中的APOH基因进行GO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进一步在慢乙肝相关肝衰竭组织中进行表达验证.[结果]共筛选出24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62个上调基因,1276个下调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10个枢纽基因分别为:KNG1、IGF1、SPARC、APOH、CLU、SERPING1、TGFB2、CDC37L1、PCYOX1L和APOOL.通过慢乙肝相关肝衰竭组织验证发现APOH在肝衰竭组织中高表达,GeneMANIA预测APOH和炎症反应有关.GO分析及KEGG分析显示,APOH与补体/凝血级联通路以及碳代谢通路密切相关,并且,与补体C3(complement C3)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APOH在肝衰竭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补体C3调控补体/凝血级联通路以及碳代谢通路参与肝衰竭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载脂蛋白H
下载PDF
高β2微球蛋白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明雪 刘加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索β2微球蛋白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共102例,记录病人初诊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血清水平、有无B组症状和ECOG评分,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国家... 目的:探索β2微球蛋白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共102例,记录病人初诊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血清水平、有无B组症状和ECOG评分,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预后危险等级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逐渐升高,且高危组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低中危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是IPI和NCCN-IPI预后分组的危险因素(P<0.01)。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无相关性,与是否结外受累无明显相关性(r=-0.115,P>0.05),与年龄、肿瘤分期、ECOG评分呈相关关系(r=0.249、0.464、-0.357,P<0.05)。结论: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是影响弥漫大B淋巴瘤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Β2微球蛋白 国际预后指数
下载PDF
Removal of cyclops in pre-oxidizing cooperatio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被引量:2
7
作者 LIU Dong-mei CUI Fu-yi +3 位作者 WU Ya-qin LIN Tao ZHANG Min yu ming-xu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826-1830,共5页
Zooplankton cyclops propagates profusely in waterbody, cannot be effectively inactivated by conventional disinfec- tion process, and becomes a troublesom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roblem. In this work, the qualitativ... Zooplankton cyclops propagates profusely in waterbody, cannot be effectively inactivated by conventional disinfec- tion process, and becomes a troublesom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roblem. In this work,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x- 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inactivation of zooplankton cyclops using oxidants, such as chlorine (Cl2), chlorine dioxide (ClO2), ozone (O3), hydrogen peroxide (H2O2), ozone/hydrogen peroxide (O3/H2O2), chloramines (Cl2-NH3)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KMnO4).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e different oxidant dosages, organic substance contents and pH val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rrently available oxidants used all might inactivate cyclops in some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hlorine dioxide, ozone, ozone/hydrogen peroxide and chloramines can be selected as effective oxidants for inactivating cyclops because of their strong inactivation abilities. Then the synergic removal effects on cyclops with ozone, ozone/hydrogen peroxide pre-oxidation followed by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zone and ozone/hydrogen peroxide pre-oxidation can inactivate cyclops effectively, which then can be removed thoroughly by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Cyclops cannot appear in water after filtration with 1.65 mg/L of ozone and 6 mg/L of hydrogen peroxide, with the inactivation rate being 62% before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Cyclops cannot appear in water after filtration with 1.8 mg/L of ozone, with the inactivation rate being 50% before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For different oxidants, when removal rate was the best, the inactivation rate was not the same. These results may pro- vide reference and model for actual water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水处理 钝化作用 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