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诺 邹纯 +1 位作者 余启明 尹军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我国现制饮料种类丰富,产业发展快速且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现制饮料中由腐败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制饮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腐败微生物的有效防控。因此,本文总结了现制饮料中存在的主要腐败... 我国现制饮料种类丰富,产业发展快速且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现制饮料中由腐败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制饮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腐败微生物的有效防控。因此,本文总结了现制饮料中存在的主要腐败微生物种类、污染源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介绍了传统检测法和快速检测法在腐败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阐述了物理杀菌法和食品防腐剂抑菌法等在腐败微生物防控中的应用,为现制饮料腐败微生物控制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微生物 现制饮料 防控 检测
下载PDF
裂隙岩体非饱和带水汽内循环特征
2
作者 余启明 宁立波 +2 位作者 王泽远 聂振龙 朱谱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4-802,共9页
为了解裂隙岩体内部水汽内循环(ICWV)特征规律,选择凤山采石场进行裂隙岩体温湿度监测,得到4个季节裂隙岩体非饱和带温湿度监测数据.对湿度数据进行横向及空间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处的裂隙岩体非饱和带ICWV特征存在差异性,春季I... 为了解裂隙岩体内部水汽内循环(ICWV)特征规律,选择凤山采石场进行裂隙岩体温湿度监测,得到4个季节裂隙岩体非饱和带温湿度监测数据.对湿度数据进行横向及空间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处的裂隙岩体非饱和带ICWV特征存在差异性,春季ICWV较为频繁,在孔深20~440cm均存在ICWV;夏季在岩体低处形成短时间的ICWV;秋季ICWV出现在岩体高处浅部;夏季和冬季在较高处,孔深20~100 cm ICWV频繁出现,并形成水汽的源汇项.春季在裂隙岩体内部形成湿度“异常分布区”,影响春季岩体ICWV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非饱和带 水汽内循环 凤山
下载PDF
海藻生物吸附废水中铅、铜和镉的研究 被引量:101
3
作者 尹平河 赵玲 +1 位作者 yu qi-ming J T Matheickal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5,共5页
对几种大型海藻作为吸附剂 ,吸附重金属废水中Pb2 + 、Cu2 + 、Cd2 + 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它们对Pb2 + 、Cu2 + 、Cd2 + 平衡吸附的等温曲线。实验表明 ,海藻的最大吸附容量在 0 .8~ 1.6mmol/ g(干重 )之间 ,吸附... 对几种大型海藻作为吸附剂 ,吸附重金属废水中Pb2 + 、Cu2 + 、Cd2 + 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它们对Pb2 + 、Cu2 + 、Cd2 + 平衡吸附的等温曲线。实验表明 ,海藻的最大吸附容量在 0 .8~ 1.6mmol/ g(干重 )之间 ,吸附容量比其他种类的生物体高得多。吸附速度较快 ,10min内 ,重金属从溶液中的去除率可达到 90 %。实验结果还表明 ,大型海藻适合于发展成为高效的生物吸附材料用于去除和回收废水中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重金属 海藻 废水处理
下载PDF
19种不同产地核桃的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余启明 谢代祖 +7 位作者 蔡锦源 韦艺 韦坤华 卢长江 韦林 李运飞 韩俊严 侯小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采用国家标准法,对广西和云南地区产的19种核桃样品进行果品质量、水分、灰分、总蛋白质、总脂肪、脂肪酸等各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19种核桃样品的理化成分分析表明水分、灰分、蛋白质的含量均与其文献报道和国标规定的范围相符;除... 采用国家标准法,对广西和云南地区产的19种核桃样品进行果品质量、水分、灰分、总蛋白质、总脂肪、脂肪酸等各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19种核桃样品的理化成分分析表明水分、灰分、蛋白质的含量均与其文献报道和国标规定的范围相符;除南丹中堡外,各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均大于65%,凤山顶猫最高。样品间出仁率的差异较为明显,凤山顶猫和云新核桃的总出油率最高。凤山顶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金城紫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云新核桃的多价不饱和脂肪最高。以核桃全果换算分析可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前三的品种为月里巴峨、凤山顶猫和云新;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前三为云新、南丹中堡和凤山顶猫。ω6/ω3最低的前三位的样品为娘青、漾杂光明和龙佳。无论从核桃仁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排位,或核桃全果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排位,或是以ω6/ω3结合脂肪酸类型进行分析,均可作为筛选优良核桃品种的依据,可为广西和云南产核桃品种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脂肪酸 果品品质 理化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UFA)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
下载PDF
12种广西地区茶叶的水提物活性成分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余启明 张金华 +3 位作者 黄泽强 张竞荣 蔡锦源 韦坤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9-24,共6页
对12种广西地区茶叶的水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采用热水浴提取法制备茶叶水提物,测定水提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总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 对12种广西地区茶叶的水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采用热水浴提取法制备茶叶水提物,测定水提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总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茶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茶叶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绿茶和白茶的总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其中三江春总多酚含量最高;红茶的总黄酮含量高于绿茶和白茶,其中梅红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绿茶总糖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最高的为小叶种香茶。绿茶中三江早春侗坡仙茗和昭平乌牛早的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品,红茶除三江梅红外其余样品均未检出,绿茶和白茶的表儿茶素较红茶高。绿茶和白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较红茶高。总多酚、总糖和表儿茶素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而总黄酮和儿茶素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较差,并呈现负相关。综合表明广西地区12种茶叶中,绿茶中总多酚和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相对较高,且抗氧化活性较好;红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但总多酚、儿茶素含量、抗氧化活性均低于绿茶和白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总多酚 儿茶素 表儿茶素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裂隙岩体水汽场湿度季节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启明 宁立波 +4 位作者 赵国红 尹峰 王泽远 李煜 周华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94,共4页
裂隙岩体水汽场湿度指标是裂隙岩体水汽场性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河南省宜阳市锦屏山四个季度(2015~2016年)的野外监测,得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裂隙岩体水汽场温湿度监测数据,研究了裂隙岩体水汽场湿度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 裂隙岩体水汽场湿度指标是裂隙岩体水汽场性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河南省宜阳市锦屏山四个季度(2015~2016年)的野外监测,得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裂隙岩体水汽场温湿度监测数据,研究了裂隙岩体水汽场湿度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横向上,在裂隙岩体浅部区域(孔深小于50cm),湿度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到夏季增大,夏季到冬季持续减小,冬季到春季增大;在裂隙岩体深部区域(孔深大于80cm),湿度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到秋季持续增大,秋季到冬季减小,冬季到春季增大。纵向上,春季、夏季、秋季裂隙岩体内水汽在水汽分压作用下由岩体上部向下部运移;冬季水汽在水汽分压作用下由岩体下部向上部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水汽场 温度 绝对湿度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数治高校的探索与实践:基于X学院的数据治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应永 张新 +1 位作者 俞奇明 李忠平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1-95,共5页
Z省作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一直贯彻用数据治理城市的理念。X学院作为Z省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因历史原因形成了一校两地的地理分布,随着“两校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基于校区融合办公系统升级契机进行了相关数据治理研... Z省作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一直贯彻用数据治理城市的理念。X学院作为Z省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因历史原因形成了一校两地的地理分布,随着“两校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基于校区融合办公系统升级契机进行了相关数据治理研究,打通数据孤岛,打破信息壁垒,构建X学院的“数据中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据治理 数据中台 数治高校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护肝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陈聪 周香辉 +4 位作者 张兵 彭彦芬 杨新平 余启明 谭相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5-710,共16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探讨护肝宁片(Huganning tablet,HGN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国药典(2015版)及文献检...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探讨护肝宁片(Huganning tablet,HGN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国药典(2015版)及文献检索确定HGNP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到的NAFLD疾病相关靶点进行交集整合,获取HGNP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R软件中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gene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潜在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整体探究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通路、疾病间的关联。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20软件将HGNP中的潜在活性成分与网络图中度值排名靠前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类药性分析和ADMET性质预测。体外实验使用HepG2细胞构建脂肪变性模型,根据细胞油红O染色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检测实验,验证5个关键化合物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筛选获得141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51个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526个条目和151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大黄素(emod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大黄酸(rhein)5个成分与关键靶点[维甲酸受体RXR-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RXR-alpha,RXR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糖原合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B)、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AKT1)]显示出较强的结合能力,推测为HGNP治疗NAFLD的关键化合物。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异鼠李素、丹酚酸B与关键靶点的结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结合亲和力。通过类药性分析与ADMET性质预测结果,更全面地分析5个关键化合物的类药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及毒性。体外实验表明,异鼠李素、丹酚酸B、大黄素、白藜芦醇、大黄酸均能改善HepG2细胞的脂肪变性情况,证实了本研究的可靠性。综上,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体外实验验证,在多层面上探讨了HGNP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宁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网络药理学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