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臭灵丹草指纹图谱建立及谱效关系研究
1
作者 张逸婷 李争艳 +4 位作者 余晓玲 陆兔林 张欣蕊 赵景祎 谢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89,共7页
目的:基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结合谱效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成分。方法: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建立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进行定... 目的:基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结合谱效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成分。方法: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建立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进行定性分析。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臭灵丹草饮片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谱效关系,筛选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较大的成分。结果:建立了15批臭灵丹草饮片的气味指纹图谱,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标定了14个共有峰,分别为异戊烷、乙叉降冰生烯、α-蒎烯、α-水芹烯、1,8-桉叶素、5-甲基-4-壬烯、柠檬烯、二溴氯丙烷、芳樟醇、甲基丁香酚、十一酸甲酯、β-石竹烯、醋酸十一酯、覆盆子酮。臭灵丹草饮片挥发油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6.56~21.26 mg/mL、3.89~18.34 mg/mL,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柠檬烯、甲基丁香酚、覆盆子酮等与其抗氧化相关性较大。结论:臭灵丹草饮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结合谱效关系研究初步筛选了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较大的3个成分,可为臭灵丹草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灵丹草 超快速气相电子鼻 抗氧化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综合性医院门诊管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桂玲 陈春霞 +6 位作者 于晓玲 蔡正荣 彭青 蒋琪霞 钟勇 苑小历 翁志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1-524,共4页
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某综合性医院门诊实施六项管理措施: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建章立制、感控督查、专项培训、人性化服务、舆论宣传,达到了体温监测及流行病学史筛查率100%,医务人员感染发生率为零,患者间无交叉感染的效果,... 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某综合性医院门诊实施六项管理措施: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建章立制、感控督查、专项培训、人性化服务、舆论宣传,达到了体温监测及流行病学史筛查率100%,医务人员感染发生率为零,患者间无交叉感染的效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领导有力,针对性培训效果好,各环节管控到位。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门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做法为将来有效预防传染病扩散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门诊 防控 效果
下载PDF
桑芪首乌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形态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顾力华 杨仁华 +3 位作者 陈奇刚 魏丹霞 余晓玲 陆家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0-1072,1081,共4页
目的:探讨桑芪首乌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形态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连续用药6周观察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显示梗死灶并测算梗死灶体积大小,HE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 目的:探讨桑芪首乌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形态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连续用药6周观察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显示梗死灶并测算梗死灶体积大小,HE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变化。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桑芪首乌片中剂量组、桑芪首乌片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桑芪首乌片高、中、低剂量组均可减少梗死灶脑细胞坏死,缩小脑梗死灶体积。结论:桑芪首乌片能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芪首乌片 脑缺血再灌注 脑梗死体积 形态病理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和诚信宣教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门诊预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钟勇 王桂玲 +3 位作者 苑小历 于晓玲 许斌 翁志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在综合性大型三甲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如何高效而准确地获取门诊患者个人流行病学情况是一个难题。文章探讨了微信小程序和诚信宣教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门诊预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门诊预检处先对门诊患... 目的在综合性大型三甲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如何高效而准确地获取门诊患者个人流行病学情况是一个难题。文章探讨了微信小程序和诚信宣教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门诊预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门诊预检处先对门诊患者进行诚信宣教(告知法律规定、记录个人征信),再应用自行开发的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认证后,微信填报新冠肺炎相关流行病学问卷。对比应用前(8186人)、应用后(7361人)在预检时间、排队高峰持续时间、排队高峰持续时间、隐瞒个人流行病学史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应用诚信宣教和微信小程序后,应用后预检时间[(1.07±0.23)min]较应用前组[(2.15±0.37)min]缩短(P<0.05)。应用前流行病学史隐瞒率为0.05%,应用后为0。应用后组排队高峰持续时间[(68.21±9.51)min]较应用前组[(120.42±13.26)min]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信小程序和诚信宣教可以缩短新冠肺炎预检时间,同时可减少隐瞒个人流行病学史的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门诊预检 诚信宣教
下载PDF
木薯转录因子基因MeHDZ14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晓玲 阮孟斌 +3 位作者 王斌 杨义伶 王树昌 彭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1-1189,共9页
HD-Zip家族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eHDZ14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尤其是干旱)应答中的作用,选用对干旱信号反应灵敏、相对耐旱的木薯品种"SC124"作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克隆了MeHDZ14基因。生物信... HD-Zip家族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MeHDZ14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尤其是干旱)应答中的作用,选用对干旱信号反应灵敏、相对耐旱的木薯品种"SC124"作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克隆了MeHDZ1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eHDZ14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HD-Zip保守结构域。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GFP融合,亚细胞MeHDZ14:GFP重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同时,酵母Y187中的转录自激活试验结果也表明,MeHDZ14蛋白具有明显转录自激活功能。推断MeHDZ14是一个典型的HD-Zip I转录因子。MeHDZ14启动子区具有多个ABA响应元件ABRE(ABA response element)。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eHDZ14基因在叶片和根中的表达受干旱胁迫的诱导,并对外源ABA具有明显的响应。因此,认为MeHDZ14基因通过ABA依赖信号传导途径参与调控木薯干旱响应。此外,还发现MeHDZ14基因的编码区虽然存在数个SNP,但表现出高度保守性,且在不同木薯品种中的表达对干旱胁迫均有明显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HDZ14 结构特性 表达分析
下载PDF
miR-29a基因敲除对C57BL/6小鼠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慧 王鑫 +3 位作者 王向东 李莉 于小玲 巩永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4-892,共9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29a(miR-29a)基因敲除对小鼠肾小球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CRISPR/Cas9技术,选择C57BL/6 miR-29a基因敲除型(miR-29a knockout,miR-29a KO)小鼠作为实验组,未敲除型小鼠作为野生型(wild-type,WT)对照组(n=30)。... 目的:观察微小RNA-29a(miR-29a)基因敲除对小鼠肾小球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CRISPR/Cas9技术,选择C57BL/6 miR-29a基因敲除型(miR-29a knockout,miR-29a KO)小鼠作为实验组,未敲除型小鼠作为野生型(wild-type,WT)对照组(n=30)。分别在第3、12和24周收集小鼠24 h尿液。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进行尿蛋白测定;ELISA测定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选取3、12和24周的小鼠,采用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通过透射电镜以及冷冻蚀刻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另取2组24周的小鼠,一组小鼠腹腔麻醉后用Dyna‐beads™M-450 Tosylactivated微磁珠经心脏灌流后分离肾小球,用于RNA和蛋白的提取;另一组小鼠肾脏用于免疫荧光染色。采用RT-qPCR、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标志性蛋白nephrin和podocin以及肾小球IV型胶原(COL4α3、COL4α4和COL4α5)和层粘连蛋白β2(lamininβ2,LAMB2)的表达。结果: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实验结果显示,miR-29a KO组小鼠出现尿白蛋白,WT组小鼠无蛋白尿。UACR结果显示3周时,miR-29a KO组与WT组相比,数据无统计学差异;12周时,miR-29a KO组的UACR比值与WT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24周时,UACR比值差异更加显著(P<0.01)。PAS染色显示,3周时,miR-29a KO组小鼠肾小球出现轻微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系膜增生,随着周龄的增加,miR-29a KO组小鼠肾小球出现胶原纤维沉积,系膜扩张和外周血管壁增厚。透射电镜显示,miR-29a KO组小鼠肾小球超微结构在3周开始出现改变,包括足突排列紊乱,轻微融合等现象;12周时足突数量减少、足突融合加重,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的程度加重;24周时,上述变化进一步加重。与WT组小鼠相比,miR-29a KO组小鼠足细胞标志性蛋白nephrin的表达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podocin表达在mRNA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COL4α3/α4/α5以及LAMB2表达在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组小鼠相比,miR-29a KO组小鼠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COL4α3/α4/α5以及LAMB2表达显著增加(P<0.01)。肾小球免疫荧光结果和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结论:miR-29a基因敲除会导致小鼠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损伤及纤维化,随着小鼠的老龄化损伤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a 基因敲除 蛋白尿 纤维化
下载PDF
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分析
7
作者 李娉婷 俞晓凌 黄奕文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优化本实验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检测能力。方法根据ACAS-PT1637(2023)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参试指导书和《化妆品安全技... 目的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优化本实验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检测能力。方法根据ACAS-PT1637(2023)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验证参试指导书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使用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ATB细菌鉴定和荧光定量PCR扩增进行检验。结果样品23-Q777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23-A973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次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论通过参加此次能力验证,不仅提升了实验室对该菌的检测能力,且有效表明了本实验室具有运用多种方法检测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测能力 实验室
下载PDF
四四固本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争艳 陈凌云 +4 位作者 余晓玲 吴文迪 董月秋 许云姣 姜莉云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6期23-30,共8页
目的:建立四四固本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吴茱萸、附子、佛手、干姜、甘草、炒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进行限度检查,对阿魏酸、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吴茱萸、附子、佛... 目的:建立四四固本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吴茱萸、附子、佛手、干姜、甘草、炒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进行限度检查,对阿魏酸、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吴茱萸、附子、佛手、干姜、甘草、炒白术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双酯型生物碱限量检查符合要求;阿魏酸在0.025~0.750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1.37%(RSD=2.99%);甘草酸铵在0.218~2.725μg(R=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88%(RSD=2.08%)。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四四固本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四固本颗粒 质量标准 双酯型生物碱 阿魏酸 甘草酸苷
下载PDF
木薯MeMYC2.2基因耐低温功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晓玲 李文彬 +1 位作者 李智博 阮孟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4-231,共8页
MYC2(MYeloCytomatosis)转录因子是植物应对逆境胁迫过程中茉莉酸信号传导相关的核心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初步分析木薯MeMYC2.2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木薯MeMYC2.1和MeMYC2.2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 MYC2(MYeloCytomatosis)转录因子是植物应对逆境胁迫过程中茉莉酸信号传导相关的核心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初步分析木薯MeMYC2.2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木薯MeMYC2.1和MeMYC2.2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通过定量PCR分析了上述2个基因在木薯组培苗叶片中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通过转基因拟南芥研究MeMYC2.2的抗冻功能。木薯组培苗叶片中2个MeMYC2基因的表达均在低温胁迫早期被诱导,其中,与MeMYC2.1相比,MeMYC2.2差异表达更显著。MeMYC2.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且在酵母中具有明显转录自激活功能,表明该蛋白具有转录因子特性。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MeMYC2.2的转基因拟南芥抗冻能力显著提高。在低温处理下,CBF3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其在野生型的表达量,但另外3个CBF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量明显下降。木薯MeMYC2.2的表达受低温和茉莉酸调控,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且可能影响CBF基因对低温的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MeMYC2基因改良木薯的低温耐受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MYC2 CBF通路 低温胁迫
下载PDF
移动终端进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晓玲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8-100,共3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逐渐进入教育领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移动终端不仅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逐渐进入教育领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移动终端不仅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阐述了移动终端概念及技术支持,提出了针对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部分问题的移动智能终端解决策略,并将该实践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平台 教学协同管理 教师督导 学生自主性
下载PDF
NaCl对热诱导牛肉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及消化率的影响
11
作者 祝超智 陈画 +4 位作者 张秋会 许龙 余小领 赵改名 祁兴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7-84,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盐浓度下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消化率变化规律。方法以加热后的牛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NaCl浓度(0、0.2、0.4、0.6、0.8 mol/L)对其氧化程度的影响,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分析不同NaCl浓度对热诱导牛肉肌原纤... 目的分析不同盐浓度下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消化率变化规律。方法以加热后的牛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NaCl浓度(0、0.2、0.4、0.6、0.8 mol/L)对其氧化程度的影响,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分析不同NaCl浓度对热诱导牛肉肌原纤维蛋白(85℃水浴)消化率的影响。结果NaCl会造成肌原纤维蛋白氧化且可显著提高肌原纤维蛋白消化率。当NaCl浓度从0逐渐增加到0.8mol/L时,肌原纤维蛋白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浓度达到0.4 mol/L时其消化率达到最高的79.78%,较0 mol/L的55.37%提高了0.45倍。羰基、活性巯基、多肽释放量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保持相同趋势,在NaCl浓度达到0.4 mol/L时,羰基含量高达7.95 nmol/mg prot,活性巯基含量高达0.42 mmol/g,多肽含量达到最高3.475 mg/mL,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4740.23μg/mL。结论NaCl会造成蛋白质氧化,适度的NaCl可以促进热诱导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消化吸收,NaCl浓度为0.4 mol/L时消化率达到最高。该结果对研究低钠肉制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氧化 体外模拟消化 蛋白质消化率
下载PDF
基于3D仿真技术的心肌缺血再灌注虚拟实验系统设计
12
作者 于小玲 高胜利 +3 位作者 郭菲菲 孙向荣 阎春玲 叶俊丽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2年第6期78-80,共3页
本项目采用3D仿真技术建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虚拟实验系统.项目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能够随时随地地通过浏览器访问,完成虚拟实验操作练习和考核,可作为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用于医学实验... 本项目采用3D仿真技术建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虚拟实验系统.项目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能够随时随地地通过浏览器访问,完成虚拟实验操作练习和考核,可作为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用于医学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仿真 虚拟实验 医学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 被引量:21
13
作者 翁慧 吴德全 +4 位作者 翟玲玲 王庆 张淼 于晓玲 李惠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构建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在文献回顾、医护人员及患者访谈基础上,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指标筛选标准和各专家的建议,最终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结果两轮函询的专... 目的构建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在文献回顾、医护人员及患者访谈基础上,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指标筛选标准和各专家的建议,最终形成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结果两轮函询的专家应答率分别为100.00%和91.67%,专家平均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5,专家函询结果的变异范围为0.00~0.21。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和指标筛选,构建了以入院评估教育、术前教育、手术教育、术后教育、康复教育和出院教育为主要结构框架的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食管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为临床规范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提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路径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大豆蛋白对低盐乳化肠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春波 余小领 +3 位作者 李苗云 肖康 张秋会 赵改名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8-197,共10页
为研究大豆蛋白对低盐乳化肠品质的影响,用氯化钾替代0%、20%、30%、40%、50%的食盐,在每个替代量下又设计添加了大豆蛋白,添加量分别为0%、4%、6%、8%;来探究它们对乳化肠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20%~40%时,添加6%~8... 为研究大豆蛋白对低盐乳化肠品质的影响,用氯化钾替代0%、20%、30%、40%、50%的食盐,在每个替代量下又设计添加了大豆蛋白,添加量分别为0%、4%、6%、8%;来探究它们对乳化肠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20%~40%时,添加6%~8%的大豆蛋白能提高乳化肠的出品率和保水率(p<0.05),最高比空白组提高了3.89%和3.28%;降低乳化肠的红度,提高乳化肠的黄度。其中在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50%时,大豆蛋白4%~8%可以提高乳化肠的硬度、弹性、咀嚼性(p<0.05),乳化肠的硬度和弹性最高提高了19.37%和5.00%。在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30%~40%时,添加4%~8%的大豆蛋白能降低乳化肠的回复性(p<0.05)。感官评分方面,4%~8%的大豆蛋白能提高低盐乳化肠的组织结构,但是降低了乳化肠的色泽和口感。大豆蛋白添加量与弹性、出品率、保水率、b值显著相关,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与其他品质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建议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40%,大豆蛋白添加量为4%~6%;根据乳化肠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得出了关于大豆蛋白对低盐乳化肠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可以为生产低盐乳化肠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乳化肠 氯化钾 盐替代品 大豆蛋白 综合品质评价
下载PDF
木薯MYB转录因子基因MeMYB60表达特征分析及其互作蛋白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子寅 于晓玲 +4 位作者 邹良平 赵平娟 李文彬 耿梦婷 阮孟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5-965,共11页
Myeloblastosis(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在分析栽培木薯MYB家族成员表达模式的基础上,筛选并克隆到了一个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MeMYB60。基因表达特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叶片特异表达,受干... Myeloblastosis(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在分析栽培木薯MYB家族成员表达模式的基础上,筛选并克隆到了一个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MeMYB60。基因表达特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叶片特异表达,受干旱、低温负调控,同时对ABA处理也有响应。启动子活性分析发现,MeMYB60可以在保卫细胞表达,预示着该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木薯气孔开闭调节有关。MeMYB60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其转录激活结构域在蛋白C端第194~343氨基酸残基范围内。以MeMYB60蛋白N端第1~194氨基酸残基片段为诱饵,从干旱胁迫后木薯叶片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18种可能与MeMYB60互作的蛋白,酵母双杂确定了MeCatlase1和MeCatalase2分别与MeMYB60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转录因子MeMYB60在木薯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并解析其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非生物胁迫 MYB转录因子 表达特征 互作蛋白筛选
下载PDF
蛇六谷提取物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赛 潘磊 +3 位作者 高瑞兰 赵燕娜 余潇苓 尹利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蛇六谷提取物(TuAKe)抑制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TuAKe处理K562细胞,MTT比色法和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相... 目的:探讨蛇六谷提取物(TuAKe)抑制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TuAKe处理K562细胞,MTT比色法和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相关抗原CD11b、CD14和CD42b的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和红系分化核转录因子GAT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uAKe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形态,抑制K562细胞进入S期,并阻滞在G_2/M期,提高分化相关抗原CD11b、CD14和CD42b阳性表达率,上调GATA-1蛋白表达,同时下调CDK2和cyclin E1蛋白表达(P<0.05)。结论:TuAKe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K562细胞增殖,同时诱导K562细胞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六谷 白血病 细胞周期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绿色、安全、智能化卷烟包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月 赵铭钦 +5 位作者 祝超智 余小领 武云杰 秦艳青 马晓华 原晓喻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08-316,共9页
目的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全面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一体化发展,对我国卷烟包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一方面,总结分析卷烟包装材料和卷烟纸技术,以及色谱、光谱等检测手段在评估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 目的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全面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一体化发展,对我国卷烟包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一方面,总结分析卷烟包装材料和卷烟纸技术,以及色谱、光谱等检测手段在评估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上的应用,提供绿色、安全化的策略研究。另一方面,探究数字化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真伪卷烟包装鉴别、产地溯源、质量综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结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三位一体的卷烟包装,尤其是“智能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推动烟草包装行业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包装 卷烟纸技术 绿色包装 智能包装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单分子测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俞晓玲 姜文倩 +3 位作者 郑玲 石杨 叶寒辉 林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6,共12页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有HeliScope、Nanop...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有HeliScope、Nanopore和PacBio等.与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相比,第三代测序能够产生更长的碱基读长,能直接对RNA进行测序,无需逆转录,测序速度极快,同时其中某些技术所涉及的设备可以小型化,可便携至野外现场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测序 HeliScope测序 纳米孔测序 PacBio测序
下载PDF
三维电极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二奎 邓觅 +2 位作者 万金保 余晓玲 吴永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7,106,共7页
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好氧阶段的出水,氨氮浓度较低、较难生物降解。针对此类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氨氮,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实验得到三维电极最优电解条件,即pH值5.0,电解质浓度0.20 mol/L,电压9.86 V,极板间距6.47 cm。... 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好氧阶段的出水,氨氮浓度较低、较难生物降解。针对此类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氨氮,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实验得到三维电极最优电解条件,即pH值5.0,电解质浓度0.20 mol/L,电压9.86 V,极板间距6.47 cm。在最优条件下处理氨氮浓度为140.00 mg/L的原水,出水氨氮浓度降至34.50 mg/L,低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6/852-2015)中高效集约发展区氨氮限值。运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在烧结温度为200℃时,活性炭表面附着了α-MnO2、β-MnO2和Mn3O4。结合电化学反应特性,分析所构建的三维电极体系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法 氨氮 反应参数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有机肥与生物炭互作对城市底土肥力及生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贺丽群 张庆金 +3 位作者 吴培栋 余晓玲 冯曾威 姚青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01-1708,共8页
【目的】比较施用有机肥和/或生物炭及二者互作对城市底土肥力及生菜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对城市底土进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城市底土为试验对象、生菜为供试作物,设有机肥和生物炭均不施用(-C-B,对照)、施... 【目的】比较施用有机肥和/或生物炭及二者互作对城市底土肥力及生菜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对城市底土进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城市底土为试验对象、生菜为供试作物,设有机肥和生物炭均不施用(-C-B,对照)、施有机肥不施生物炭(+C-B)、不施有机肥施生物炭(-C+B)、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C+B)4个处理,测定生菜植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壤的化学性状和酶活性,研究有机肥和生物炭及其互作对生菜生长和底土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B)相比,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C+B)的处理效果最好,生菜植株生物量增长4.27倍,显著提高底土中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和NO3-的含量(P<0.05,下同),显著增强底土中碳循环、磷循环和氮循环相关的酶活性。此外,有机肥和生物炭在增强纤维素二糖水解酶、磷酸单脂酶、丙氨酸氨肽酶和亮氨酸氨肽酶的活性上存在正向互作效应。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揭示有机肥的促进作用(93.3%)远大于生物炭(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磷和NO3-含量的提高是生物量增加的决定性因子。【结论】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城市底土的肥力,两者存在正向协同效应,有机肥是生物炭发挥作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土 生菜 有机肥 生物炭 土壤改良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