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流层NAM事件中阻塞高压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
1
作者 李亚飞 任荣彩 +1 位作者 虞越越 CAI Ming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5-892,共18页
本文利用1979~2020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在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事件中,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的四个阻高系统分别趋于在NAM事件的不同阶段发生,其中格陵兰阻高(GB)... 本文利用1979~2020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在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事件中,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的四个阻高系统分别趋于在NAM事件的不同阶段发生,其中格陵兰阻高(GB)和北太平洋阻高(NPB)更趋于出现在正NAM事件的发展阶段和负NAM事件的衰减阶段,乌拉尔山阻高(UB)多出现在正NAM事件的衰减阶段和负NAM事件的发展阶段,而大西洋–欧洲阻高(AEB)则多发生在正、负NAM事件的衰减阶段。尽管NAM事件过程中有阻高发生的天数远少于无阻高发生的天数,但阻高的存在对平流层NAM影响下的地面温度异常空间型有显著的调制作用,特别是在正NAM事件中,GB的出现可导致欧亚大陆从整体偏暖或北暖—南冷型变为北冷—南暖型,同时导致北美大陆从整体偏冷或北冷—南暖型变为北暖—南冷型;此外在负NAM事件衰减阶段出现的UB,不仅可导致欧亚大陆的北冷—南暖型反转为北暖—南冷型,亦可使北美大陆由北暖—南冷型转为南暖—北冷型。相比之下,AEB和NPB两阻高发生时地面温度异常型多由平流层NAM的影响所主导,即阻高的调制作用并不显著。在NAM影响以及各阻高的协同作用下,从正NAM事件峰值至负NAM事件发展阶段,整个中纬度地区欧亚大陆偏冷、北美偏暖;从负NAM事件衰减阶段至正NAM事件的初始阶段则相反;两大陆地区的温度异常多呈中—高纬南北反位相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通过蒙特卡洛随机取样检验,证实了上述关于阻高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 阻塞高压 地面温度异常 调制
下载PDF
2020年夏季超长梅雨过程中不同等湿静力能层的大气质量收支
2
作者 缪玉洁 虞越越 +2 位作者 陈刚 管兆勇 李熙晨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3-1761,共19页
本文运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80~2020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从等湿静力能(MSE)大气质量环流的角度研究了2020年夏季超长梅雨期间各等MSE层大气质量和质量通量的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20年超长梅雨过程中,从热带... 本文运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80~2020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从等湿静力能(MSE)大气质量环流的角度研究了2020年夏季超长梅雨期间各等MSE层大气质量和质量通量的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20年超长梅雨过程中,从热带到中纬度梅雨区大气普遍向更高的等湿静力能层抬升。345~350 kJ/335~340 kJ等MSE层的质量异常增多/减少最为显著且与区域降水呈显著的同期正/负相关,因此335~350 kJ是2020年梅雨季的关键MSE变化范围。来自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的高能空气向梅雨区汇聚是此次梅雨降水异常的重要原因,而局地静力不稳定性并无显著偏强异常。梅雨区345~350 kJ/340~345 kJ等MSE层大气质量日变化由绝热质量通量异常主导,进一步发现这两层的绝热质量通量异常超前降水1~2 d时两者的正/负相关性最好。在梅雨季的不同阶段,强降水前期等MSE绝热质量通量异常特征及其经纬向分量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在梅雨季初期,强降水前一天梅雨区345~350 kJ等MSE层质量收支异常偏多,主要由经向质量通量异常贡献;在梅雨季末期,强降水前两天梅雨区340~345 kJ层质量收支异常偏少,主要由纬向质量通量异常贡献。上述等MSE质量环流异常信号可以作为出入梅时间及梅雨强度的前兆信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梅雨 湿静力能 大气质量环流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国内外蒲公英防治肿瘤研究现状及趋势
3
作者 张建博 李英红 +4 位作者 王东军 王秀萍 虞跃跃 吴范武 吴晨曦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了解蒲公英防治肿瘤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3年11月24日收录的蒲公英防治肿瘤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发文机构及... 目的了解蒲公英防治肿瘤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3年11月24日收录的蒲公英防治肿瘤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663篇,英文文献120篇,年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中文文献提取作者698人、机构336个,英文文献提取作者317人、机构189个。提取中文关键词593个,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蒲公英、化学成分、乳腺癌、药理作用、用药规律;提取英文关键词337个,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apoptosis、dandelion、taraxacum officinale、activation、expression。结论蒲公英防治肿瘤相关研究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为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等;英文文献研究热点为antioxidant、selective induction、hepatocelluar carcinoma等,总体来说临床研究较少,建议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的联系,着力转化研究,充分发掘中药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肿瘤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土壤消毒研究
4
作者 闫实 梁金凤 +3 位作者 刘瑜 于跃跃 韩宝 郭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针对设施老菜田连作障碍严重、根结线虫发病率高等问题,在夏季休闲期进行石灰氮高温消毒的基础上,利用蔬菜秸秆替代麦秸进行消毒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土壤消毒和传统石灰氮土壤消毒2种消毒方式进行比较,蔬... 针对设施老菜田连作障碍严重、根结线虫发病率高等问题,在夏季休闲期进行石灰氮高温消毒的基础上,利用蔬菜秸秆替代麦秸进行消毒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土壤消毒和传统石灰氮土壤消毒2种消毒方式进行比较,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后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80%以上根结线虫,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病率,消毒后土壤中三大菌群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减少,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可恢复土壤生物肥力;同时对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较传统消毒方式番茄产量高9.50%,VC含量高2.77%;蔬菜秸秆中的养分经高温腐熟后还回到地里,增加了土壤中的养分,使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达为8.22%,氮、磷、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5.02%、12.53%和8.62%。因此,石灰氮高温消毒过程中添加蔬菜秸秆,可以有效替代麦秸,不仅能减少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还能提高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并且蔬菜秸秆在棚内就地粉碎、就地处理,有效解决了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消毒 石灰氮 蔬菜秸秆 番茄 连作障碍 根结线虫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设施菜田上结球生菜的适宜施磷量推荐研究
5
作者 刘瑜 闫实 +4 位作者 赵凯丽 于跃跃 韩宝 张静 郭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55-59,共5页
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高中低3种磷水平设施菜田上,不同施磷量对产量、品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磷菜田上,施磷量(P_(2)O_(5))为36.54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中磷菜田上... 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高中低3种磷水平设施菜田上,不同施磷量对产量、品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磷菜田上,施磷量(P_(2)O_(5))为36.54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中磷菜田上施磷量(P_(2)O_(5))54.91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低磷菜田上施磷量(P2O5)91.35 kg/hm^(2)时结球生菜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降低。土壤磷含量和施磷量增加,均会造成磷肥农学效率降低。因此,高磷菜田上不施磷肥或少施磷肥,中磷菜田配施中水平磷肥,低磷菜田配施高水平磷肥是提高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磷肥农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田 结球生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菟丝子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王志刚 齐峰 +7 位作者 李英红 张建博 虞跃跃 张碧溦 常宏 李继安 喇孝瑾 吴晨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6,15,F000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菟丝子治疗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菟丝子的化合物和有效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预测IR的相关靶点,并利用Uniprot数据库转换...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菟丝子治疗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菟丝子的化合物和有效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预测IR的相关靶点,并利用Uniprot数据库转换成相应的基因名称;选取Cytoscape软件构建菟丝子—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绘制柱状图和气泡图;使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获得菟丝子的关键化合物10个、药物靶点207个、疾病靶点1279个、交集靶点122个,得到JUN、AKT1、TP53、RELA、MAPK1和TNF 6个PPI网络核心分子,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菟丝子可能通过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等121条信号通路参与调控I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菟丝子中活性成分槲皮素、苦参碱、β-谷甾醇与核心靶点JUN、TP53、MAPK1和RELA间存在结合位点。结论菟丝子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治疗IR的作用,为后续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胰岛素抵抗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燕赵医家学术思想在寻常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虞跃跃 严湘磊 +4 位作者 李贺祎 张威风 王洪彬 武淑娟 齐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316-319,322,共5页
寻常痤疮(AV)是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遗留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医药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中展现出强有力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和中西汇通学派对AV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河间学派以... 寻常痤疮(AV)是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遗留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医药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中展现出强有力的优势,本文主要阐述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和中西汇通学派对AV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思路:河间学派以刘完素为代表,主张“火热论”,认为肺经蕴热加之风邪侵袭而致气血郁滞、面部络脉闭塞致肺经风热型AV,治则以用寒凉、辛散药物清火解郁;易水学派以李东垣为核心人物,提出“从脾胃论治百病”,认为AV多因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蕴脾胃,上熏于面部而发,故治疗以补脾升阳为关键;汇通学派张锡纯融汇中西医学,擅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痈疮,对因病邪迁延日久而热邪炼液成痰,痰瘀凝滞于肌肤的痰瘀结聚型AV颇具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医家 寻常痤疮 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 汇通学派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网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婷 陈艳利 +4 位作者 徐晨 于跃跃 胡潇怡 攸学松 哈雪姣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3期76-82,共7页
针对设施栽培粗网类型网纹甜瓜施氮不合理的问题,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00、200 kg/hm^(2),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纵横径和坐果节位比较植株长势;测定伸蔓期、结果期、网纹形成期和果实... 针对设施栽培粗网类型网纹甜瓜施氮不合理的问题,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00、200 kg/hm^(2),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纵横径和坐果节位比较植株长势;测定伸蔓期、结果期、网纹形成期和果实成熟期的顶3叶叶片纵横径、叶色、SPAD值和叶片氮含量;以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粗网网纹甜瓜的施氮量为100 kg/hm^(2)时品质最佳,产量虽略低于200 kg/hm^(2)的处理,但商品果率最高;顶3叶的叶色、叶片纵横径和SPAD值随着氮肥的施用量增加均表现出相关性,初步摸索了顶3叶对氮素的响应规律,指导田间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甜瓜 网纹形成期 氮肥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蚯蚓粪浸泡处理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于跃跃 郭宁 +6 位作者 闫实 梁金凤 马楠 郭晓雪 马自力 田飞 贾小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4期45-50,共6页
为了促进蚯蚓粪基质栽培利用,提升基质栽培蔬菜品质和商品性,本试验通过对蚯蚓粪进行浸泡处理,设置未处理蚯蚓粪(M)、蚯蚓粪浸泡1次(M1)、蚯蚓粪浸泡3次(M3)、草炭基质(CK) 4个处理,研究对小白菜、小油菜、紫快菜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结... 为了促进蚯蚓粪基质栽培利用,提升基质栽培蔬菜品质和商品性,本试验通过对蚯蚓粪进行浸泡处理,设置未处理蚯蚓粪(M)、蚯蚓粪浸泡1次(M1)、蚯蚓粪浸泡3次(M3)、草炭基质(CK) 4个处理,研究对小白菜、小油菜、紫快菜3种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草炭基质处理,蚯蚓粪基质显著提高蔬菜产量,3种蚯蚓粪基质处理对小油菜、紫快菜、小白菜产量的平均增幅为41.4%、35.4%、16.7%;3种蔬菜对蚯蚓粪浸泡处理响应程度不同,响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小油菜>小白菜>紫快菜;相比蚯蚓粪处理,蚯蚓粪浸泡1次和3次显著降低蔬菜产量,但是浸泡处理可以提高蔬菜维生素C等指标,浸泡1次、3次处理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相比未浸泡处理分别降低7.3%、8.8%,浸泡1次和3次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可以得出,在生产中蚯蚓粪浸泡一次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蔬菜 基质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有机肥不同量级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韩宝 于跃跃 +2 位作者 朱文 徐凯 郭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4期73-78,共6页
为研究有机肥不同量级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在北京房山区布置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施用0.5倍有机肥(0.5 ON)、常规施肥等氮量的有机肥(ON)、施用1.5倍有机肥(1.5 ON)、施用2倍有机肥(2 ON)、施用3倍有机肥(3... 为研究有机肥不同量级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在北京房山区布置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施用0.5倍有机肥(0.5 ON)、常规施肥等氮量的有机肥(ON)、施用1.5倍有机肥(1.5 ON)、施用2倍有机肥(2 ON)、施用3倍有机肥(3 ON)共6个处理。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倍有机肥(3 ON)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3 ON处理在5年来小麦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对每hm2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最大。施用有机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微生物生物量等指标。所有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中以1.5 ON和3 ON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影响最为明显,施用不同量级的有机肥均会增加土壤的微生物碳和脲酶含量,1.5 ON处理对土壤脲酶影响最为显著,3 ON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碳影响最为显著,施用不同量级有机肥的处理均可以增加土壤0.01~0.05 mm粒径比例。该研究结果表明,3 ON处理是值得推广的小麦有机肥施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小麦产量 培肥土壤 微生物碳 不同量级
下载PDF
2020/2021年冬季大范围低温寒潮过程中一种典型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演变模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虞越越 李亚飞 +1 位作者 任荣彩 崔正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4-1504,共21页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超前于对流层环流异常,是延长冬季寒潮低温预报时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强SSW事件前后地面温度响应的区域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其中涉及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过程和机理也不十分清楚。本文采用1979~2021年ERA5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超前于对流层环流异常,是延长冬季寒潮低温预报时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强SSW事件前后地面温度响应的区域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其中涉及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过程和机理也不十分清楚。本文采用1979~2021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研究了2020/2021年冬季“偏心型”强SSW事件前后中高纬度地区地面温度异常的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平流层—对流层分支的耦合演变模态的动力联系。结果表明,伴随此次强SSW事件,亚洲和北美中纬度地区的寒潮低温事件分别在绕极西风反转为东风之前和再次恢复为西风之后发生。SSW前后大气经向质量环流的平流层向极地暖支与对流层高层向极暖支、低层向赤道冷支之间呈现出三个阶段的耦合演变模态:同位相“加强—加强”、反位相“加强—减弱”以及反位相“减弱—加强”。加强的质量环流对流层向赤道冷支是SSW前后寒潮低温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加强的向极地平流层暖支是SSW发生及其伴随的北极涛动负位相持续加强的主要原因。大气经向质量环流不同的垂直耦合模态取决于行星波槽脊在对流层顶和对流层中低层两个关键等熵面上的西倾角异常。西倾角异常表征大气波动的斜压性,主要通过影响关键等熵面以上向极地的净质量输送和其下向赤道的净质量输送进行调控。尤其在SSW发生后的极涡恢复期,对流层顶处异常偏弱的斜压性会加强对流层向极地暖支,进而加强向赤道冷支,有利于寒潮低温的发生。本次SSW事件前后大气经向质量环流三支的耦合演变模态,与历年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负事件中极区平流层温度异常信号下传滞后的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演变类型相一致,其在波动尺度方面也存在共同特征,即SSW事件或NAM负事件前期对流层一波加强且上传,后期对流层二波加强但较难上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寒潮低温 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 平流层—对流层耦合
下载PDF
紫薇果实挥发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勇 金雨馨 +3 位作者 刘贞鑫 黄磊 于月月 王桃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41-1647,共7页
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薇果实挥发油(LIFVO)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并测试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9℃、超声波功率562W、液料比23.6∶1(m L... 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薇果实挥发油(LIFVO)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并测试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9℃、超声波功率562W、液料比23.6∶1(m L∶g),超声提取时间47min,在此条件下,LIFVO得率为2.72%±0.02%。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二十四烷、二十五烷和二十六烷,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7.307%、12.731%、10.897%。抑菌实验显示,所有受试菌的生长均能被挥发油所抑制。挥发油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多种烃类、醇类、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超声波提取 紫薇果实挥发油 成分分析 抑菌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脉冲事件与北半球冬季大陆尺度寒潮低温的次季节尺度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虞越越 严睿恺 蔡鸣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3期92-102,共11页
次季节预测是无缝隙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环节和难点所在,丰富次季节尺度预报因子、提高次季节尺度预测水平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北半球冬季大陆尺度寒潮低温事件的次季节尺度预测新... 次季节预测是无缝隙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环节和难点所在,丰富次季节尺度预报因子、提高次季节尺度预测水平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北半球冬季大陆尺度寒潮低温事件的次季节尺度预测新因子——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脉冲事件。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脉冲指数具有一定的次季节尺度可预测性,与逐个大范围极端温度事件存在物理联系,实时计算可行,可搭建以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变率为基础、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低温灾害次季节尺度预测为目标的动力-统计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寒潮低温 次季节预测
下载PDF
1951—2017年冬季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晓娟 李驷焱 +2 位作者 虞越越 郭栋 施春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777,共10页
采用1950—2018年中国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确定了1951—2017年冬季中国南方强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并对其时空特征、区划及事件爆发日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存在显... 采用1950—2018年中国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确定了1951—2017年冬季中国南方强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并对其时空特征、区划及事件爆发日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存在显著的2~3 a周期变化,且198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虽然近年来其强度呈显著减弱趋势,但仍然发生了多次强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2)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在中国南方中西部发生频次高、持续日数长,在中国南方中东部则强度更大;(3)中国南方37次强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可划分为华中型、华南型和西南型3类;(4)3类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爆发日,欧亚大陆500 hPa位势高度异常呈现北高南低,蒙古高压显著偏强、中心南进,该配置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向南输送,且南支槽显著加深,水汽向北输送活跃。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蒙古高压强度及影响范围存在差异,其中西南型最强、范围最大、南伸显著,华南型次之;华中型、华南型的水汽输送受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而西南型的水汽输送仅受南支槽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雨雪事件 气候特征 中国南方 环流异常 区划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悦悦 冯俊 王丽园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6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超声初筛、US-FNAC及病理学检查。统计患者病理细胞学组织活检诊断结果,比较超声常规初筛与US-FNAC对甲状腺肿瘤恶性检出率,以病理细胞学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初筛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低于US-FN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细胞学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US-FNAC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高于超声常规初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7、17.848、10.714,P<0.05);US-FNAC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肿痛。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过程中,使用US-FNAC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均较高,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作为诊断该疾病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超声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黄芪多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虞跃跃 俞瑶帅 +5 位作者 汪铱宇 崔建美 孙欢 孟成鑫 李云霞 朱延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98-3003,共6页
黄芪多糖(APS)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其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促瘤和抑瘤作用,已成为肿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查询并总结APS对TANs抗肿瘤作用的促进及促肿... 黄芪多糖(APS)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其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促瘤和抑瘤作用,已成为肿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查询并总结APS对TANs抗肿瘤作用的促进及促肿瘤作用的抑制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对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就抑制血管生产、蛋白质的水解、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相关中草药促进TANs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明晰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及发展现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多糖 免疫调节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抗肿瘤 肿瘤细胞凋亡 综述
下载PDF
三穴五针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RANTE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旭 韩君萍 +4 位作者 虞跃跃 李双 赵叶 杨金华 崔建美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穴五针(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针刺干预组,每组各10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生理记录仪连续... 目的:探讨三穴五针(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针刺干预组,每组各10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生理记录仪连续记录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Eotaxin、RANTES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气道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针刺干预组气道阻力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P <0. 05);哮喘模型组肺顺应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针刺干预组肺顺应性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升高(P <0. 05); HE染色后,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三穴五针法"针刺干预能明显减轻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炎症反应;哮喘模型组Eotaxin、RANTE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针刺干预组Eotaxin、RANTES表达水平较哮喘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 <0. 05)。结论:三穴五针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有效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otaxin、RANTE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穴五针法 针刺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
下载PDF
2018年1月江苏省两次暴雪过程积雪效率差异及其机理
18
作者 韩汶君 虞越越 +5 位作者 周雨蒙 陈圣劼 管兆勇 黄蔚 吴雯璐 廖良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94,共22页
2018年1月3~5日江苏省第一次暴雪过程中降雪量大、积雪效率偏低,而1月24~28日第二次暴雪过程降雪量小、积雪效率高。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积雪、近地气温等观测资料,利用等熵大气质量环流理论从温度、水汽条件差异对2... 2018年1月3~5日江苏省第一次暴雪过程中降雪量大、积雪效率偏低,而1月24~28日第二次暴雪过程降雪量小、积雪效率高。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积雪、近地气温等观测资料,利用等熵大气质量环流理论从温度、水汽条件差异对2018年1月江苏省两次暴雪过程积雪效率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第一次过程前期,深厚且强盛的向极地暖支将大量暖空气输送至江苏南部,导致该地区整层增温;第二次过程中,低层强大的向赤道冷支输送使地面温度在整个降雪期间均低于0°C,低温条件使得积雪效率偏高。(2)第一次过程,江苏地区深厚、强盛的水汽质量流入层配合大范围上升运动,将水汽携带至高层产生更大降雪量,低层经向水汽质量输送强,纬向水汽质量流出较弱,使得近地面比湿相应增加,积雪效率偏低;第二次过程,低层深厚的水汽质量流出层不利于水汽在江苏省汇聚,低湿条件利于积雪累积,贡献于偏高的积雪效率。因此,异常强的经向干冷空气质量输送和弱的经向和纬向水汽质量输送引起的低温、低湿环境条件是造成第二次暴雪过程比第一次过程积雪效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积雪效率与温度和湿度空间分布型的对比分析还表明:在相对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积雪效率对局地温度和湿度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效率 积雪深度 温度 湿度 等熵大气质量环流
下载PDF
螯合钙与氮互作对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瑜 闫实 +4 位作者 赵凯丽 于跃跃 梁金凤 陈娟 郭宁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为了探索京郊设施结球生菜钙肥和氮肥的适宜施用量,以射手101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设置0(Ca0)、30(Ca_(1))g·667 m^(-2)2个氨基酸螯合钙水平,0(N0)、3.1(N_(1))、6.2(N_(2))、9.3(N_(3))kg·667 m^(-2)4个氮肥水平。结果表明,Ca... 为了探索京郊设施结球生菜钙肥和氮肥的适宜施用量,以射手101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设置0(Ca0)、30(Ca_(1))g·667 m^(-2)2个氨基酸螯合钙水平,0(N0)、3.1(N_(1))、6.2(N_(2))、9.3(N_(3))kg·667 m^(-2)4个氮肥水平。结果表明,Ca_(1)水平下结球生菜产量较Ca_(0)N_(0)水平显著提高,Ca_(1)N_(0)、Ca_(1)N_(1)和Ca_(1)N_(2)处理产量分别较不施钙Ca_(0)N_(0)、Ca0N_(1)和Ca0N_(2)处理提高23.61%、2.05%和7.39%。品质方面,不施钙条件下,施氮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高于不施氮处理,但施钙后除N_(3)水平硝酸盐含量高于不施氮外,N_(1)、N_(2)氮水平下硝酸盐含量低于不施氮;N_(1)水平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或等于不施氮水平,其他氮水平下的维生素C含量低于不施氮;除N_(3)水平外,施入钙肥明显提高了结球生菜全钙含量。施入氮肥后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或等于不施氮处理,Ca_(1)N_(3)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较Ca_(0)N_(0)处理显著提高15.62%,施钙后各处理土壤pH均较同一施氮水平不施钙处理降低。综上所述,减肥、稳产、增效栽培最优拟合施肥方案为施氮量(纯N)4.9 kg·667 m^(-2)+施钙量30 g·667 m^(-2),可保证结球生菜高产和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探索科技馆儿童科艺融合类课程开发新思路——以“探秘声音之旅”系列教育活动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芷廷 张然 于悦悦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年第2期76-81,92,共7页
近年来,在科技馆内尝试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科普作品不断增加,其中的科学表演形式以科普剧、科学秀等为主,旨在增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但什么是真正的"科艺融合",用什么形式才能实现"科艺融合"... 近年来,在科技馆内尝试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科普作品不断增加,其中的科学表演形式以科普剧、科学秀等为主,旨在增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但什么是真正的"科艺融合",用什么形式才能实现"科艺融合"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什么是科艺融合""科技馆儿童科艺融合类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优势"两方面对"科艺融合"的概念、内涵和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探秘声音之旅"系列教育活动案列,为科技馆儿童科艺融合类课程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儿童教育活动 科学与艺术融合 开发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