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师萍 张捷 +1 位作者 俞育帅 宋传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876-886,共11页
21世纪以来,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药物的不断发展,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显著改善了生存预后。当前抗HER2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单克隆抗... 21世纪以来,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药物的不断发展,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显著改善了生存预后。当前抗HER2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拉帕替尼、奈拉替尼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DM1、T-DXd等抗体药物偶联物,这些药物在不同病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曲妥珠单抗的靶向治疗为基础,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可进行强化靶向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而晚期患者则需要对靶向治疗方案合理排兵布阵以克服耐药,延长生存。本文将从疾病各个阶段的抗HER2靶向治疗现状、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抗HER2靶向治疗未来的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阳性 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地质填图
2
作者 陶从咏 郭晓宁 +6 位作者 于玉帅 许笑玮 张世晖 周文孝 骆满生 朱云海 徐亚东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3期427-436,共10页
进入新世纪,科技的发展造就了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这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来研究地质学问题奠定了基础。卷积神经网络已被用于地质填图,但卷积操作关注的是数据空间维度的特征信息,无法建模不同通道维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了发掘不同通道... 进入新世纪,科技的发展造就了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这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来研究地质学问题奠定了基础。卷积神经网络已被用于地质填图,但卷积操作关注的是数据空间维度的特征信息,无法建模不同通道维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了发掘不同通道的输入数据和特征图之间的关联性,提升智能地质填图的效果,本文在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中引入通道注意力模块--挤压-激励模块(Squeeze and Excitation Block,SE Block),提出了一种新网络SE-Unet,并将该网络应用于湖南省鲤鱼塘地区的1∶5万智能地质填图。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Unet,SE-Unet智能地质填图的总体精确度由81.58%提高到了83.72%,可视化结果显示,两种原来难以识别的地质单元被大致识别出来。这验证了通道注意力机制能够提升网络的学习和表征能力,也说明了本方法对于提升智能地质填图效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注意力机制 智能地质填图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贵州铜仁塘边铅锌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来自Rb-Sr同位素测年和S-Pb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7
3
作者 于玉帅 刘阿睢 +3 位作者 戴平云 赵武强 陶明 刘重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5-892,共8页
对贵州铜仁塘边铅锌矿床开展闪锌矿Rb-Sr测年和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S、Pb同位素分析,以获得矿区的成矿年龄,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塘边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477±5Ma(MSWD=1.2),与前人获得的卜口场矿区闪锌矿Rb-Sr等... 对贵州铜仁塘边铅锌矿床开展闪锌矿Rb-Sr测年和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S、Pb同位素分析,以获得矿区的成矿年龄,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塘边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477±5Ma(MSWD=1.2),与前人获得的卜口场矿区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486±6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早期。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S同位素变化于+25.2‰^+36.1‰之间,与湘西—黔东主要铅锌矿床相似,明显富集重硫,认为S可能来源于寒武系海水碳酸盐和/或下伏地层。方铅矿、闪锌矿Pb同位素^(208)Pb/^(204)Pb值为38.389~38.584,^(207)Pb/^(204)Pb值为15.737~15.790,206Pb/^(204)Pb值为18.181~18.217,μ值为9.75~9.86,显示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 定年 S-Pb 同位素 成矿时代 成矿物质来源 塘边铅锌矿
下载PDF
西藏措勤县德能铜多金属矿床石英闪长玢岩时代与成因: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6
4
作者 于玉帅 高原 +3 位作者 杨竹森 田世洪 周云 张炜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8-1473,共16页
为厘定德能铜多金属矿床侵入岩时代,查明岩石成因,本文利用LA-ICP-MS技术对德能铜多金属矿床石英闪长玢岩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分析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结果表明,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26.6±2.2~127.5&... 为厘定德能铜多金属矿床侵入岩时代,查明岩石成因,本文利用LA-ICP-MS技术对德能铜多金属矿床石英闪长玢岩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分析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结果表明,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26.6±2.2~127.5±2.2Ma。岩石硅含量中等(平均58.58%),富碱(ALK平均6.53%),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图右倾,(La/Yb)N为4.64~6.18。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Pb、Zr和Hf等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亏损。206 Pb/204 Pb为18.629~18.771,207 Pb/204 Pb为15.690~15.738,208Pb/204 Pb为39.188~39.435。(87 Sr/86 Sr)i为0.709215~0.710463,(143 Nd/144 Nd)i为0.512044~0.512093,εNd(t)为-8.40^-7.45,TDM2为1524~1602Ma。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闪长玢岩为I型花岗岩,具岛弧岩浆活动特征,是向南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脱水,导致地幔楔发生熔融,幔源物质上涌引起中元古代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石英闪长玢岩 德能 西藏
下载PDF
湘东丫江桥岩体时代与成因: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玉帅 戴平云 +3 位作者 张旺驰 谢飞 郭福生 张霖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413,共20页
丫江桥岩体是湘东地区重要的成矿花岗岩,为精确厘定丫江桥岩体侵位时代、查明岩石成因,本文对丫江桥岩体中粗粒和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原位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获得LA-ICP-MS锆石U-Pb... 丫江桥岩体是湘东地区重要的成矿花岗岩,为精确厘定丫江桥岩体侵位时代、查明岩石成因,本文对丫江桥岩体中粗粒和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原位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3.0±1.2Ma(n=12,MSWD=0.67)和212.1±1.2Ma(n=14,MSWD=0.09);岩石SiO_2含量为70.39%~72.88%和73.19%~74.85%;K_2O+Na_2O值为6.94%~7.95%和7.58%~7.96%;K_2O/Na_2O比值为1.25~1.70和1.45~1.58,A/CNK比值为1.05~1.07和1.07~1.09。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右倾,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值为13.76~24.52和7.12~11.01;负Eu异常,δEu值为0.34~0.61和0.26~0.33。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Eu和高场强元素Nb、Ta、Ti等。锆石ε_(Hf)(t)值为-7.01~-0.90和-6.38~+6.85,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13.1~16.9Ga和12.7~16.6Ga。上述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印支晚期岩浆活动产物,属弱过铝质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中元古界地壳物质重熔,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参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背景下,地壳减薄和压力降低以及地幔物质上涌的共同作用,导致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岩浆侵位冷却结晶,形成花岗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岩 丫江桥 湖南 华南
下载PDF
西藏措勤县德能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矿物学和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于玉帅 杨竹森 +2 位作者 田世洪 周云 高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9,共13页
为了示踪德能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绿泥石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测定了硫化物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的Pb和S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硫含量均低于理论值,其中黄铁矿S/Fe值... 为了示踪德能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绿泥石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测定了硫化物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的Pb和S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硫含量均低于理论值,其中黄铁矿S/Fe值为1.067~1.094(平均1.083),Co/Ni>1,立方体{100}晶形发育,指示其形成于较高温度、较高氧逸度和低硫逸度环境;绿泥石为富铁蠕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85℃~266℃,反映中低温、酸性、还原条件环境.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较稳定,208Pb/204Pb比值为38.937~39.217,207Pb/204Pb为15.640~15.718,206Pb/204Pb为18.521~18.601,μ值9.53~9.68,ω值38.29~39.76,指示其铅可能来源于念青唐古拉群基底变质岩;硫化物δ34S值为6.6‰~9.3‰,反映硫可能来自花岗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S-Pb同位素 矿物学 成矿物质 德能铜多金属矿床 措勤 西藏
下载PDF
赣中大王山钨多金属矿床中碱长花岗岩成因: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2 位作者 于玉帅 张小亮 华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6-871,共16页
赣中大王山-南村钨多金属矿集区产出一套与钨、钼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细粒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侵入体,本文通过对大王山矿床赋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47.8±1.9 Ma,属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成岩时间... 赣中大王山-南村钨多金属矿集区产出一套与钨、钼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细粒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侵入体,本文通过对大王山矿床赋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47.8±1.9 Ma,属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成岩时间与赣中及南岭地区的主要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一致。花岗岩富硅、富碱、强过铝,贫钙、贫镁、分异指数(DI)较高,暗色矿物含量极少。REE配分曲线具有"海鸥型"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亏损Ba,Sr及Nb,Eu,P,Ti等,富集Rb,Th,U,Pb,K等。在εNd(t)-T图解上,矿集区周边中生代赋矿花岗岩多投点于华南元古代地壳演化域之上,其T2DM年龄(1.39~1.66 Ga)亦低于华南地壳的平均年龄(1.7~1.8 Ga),可能与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少量幔源物质的混染作用有关。结合花岗岩Sr-Yb分类图、Q-Ab-Or三角图以及锆石饱和温度,表明该套花岗岩应该为一套高分异的过铝质淡色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长花岗岩 造山后 LA-ICP-MSU-Pb定年 赣中
下载PDF
桂东北紫花坪岩体富Li淡色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大芳 邹明亮 +3 位作者 于玉帅 欧阳平宁 王前林 李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35-345,共11页
锂、铀作为重要矿产资源,且在花岗岩中的富集部位存在交集,其成因问题长期备受关注。桂东北紫花坪岩体中的淡色花岗岩Li含量(质量分数)高达678.7×10^(-6)(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具有富集Li元素的特征。通过对... 锂、铀作为重要矿产资源,且在花岗岩中的富集部位存在交集,其成因问题长期备受关注。桂东北紫花坪岩体中的淡色花岗岩Li含量(质量分数)高达678.7×10^(-6)(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具有富集Li元素的特征。通过对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表明:淡色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Na__2O、Al__2O_3和F含量,以及较低的K__2O、FeO、MgO和CaO含量,属于过铝质花岗岩;以离子电位5.7为界,淡色花岗岩中的微量元素随Li含量的增加,呈现出高离子电位元素含量增加而低离子电位元素降低的趋势,相对富集Rb、Ta和Hf,具有低ΣREE及重稀土富集特征;岩体中元素富集分带从早到晚、自下而上依次为LREE→Y→HREE→U(Ⅳ)→Zr-Hf→Nb-Ta→Li,花岗岩中的晶质铀矿早于稀有金属形成;铀矿石中As、Ni等元素富集,见地开石及钾交代现象,表明铀成矿过程中经历了热流体作用;结合区域成矿资料及上述结论认为,紫花坪岩体中的淡色花岗岩为泥质源区重熔的产物,其形成与岩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关,相对靠近重熔界面顶部;淡色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为区内主要含铀花岗岩,经历了晚期热流体作用,深部存在铀成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城岭岩体 富Li淡色花岗岩 结晶分异 花岗岩成因 铀成矿作用 桂东北
下载PDF
粤东北仁居-差干地区晚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蓝恒春 娄峰 +3 位作者 于玉帅 周梅林 李瑜 李欢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4期693-707,共15页
粤东北仁居—差干地区发育有大规模的晚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其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以及年代学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在研究区开展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仁居—差干地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过程和演化特征。文章总结了该地区火山... 粤东北仁居—差干地区发育有大规模的晚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其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以及年代学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在研究区开展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仁居—差干地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过程和演化特征。文章总结了该地区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分析了该区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火山岩具有高硅高碱、贫镁和钛、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和高场强元素(Zr、Ce和Hf)、亏损Sr、Ba、P、Ti、弱亏损Nb-Ta以及富Ga、具有A型过铝质钾玄岩和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特征。采集的3个火山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仁居—差干地区火山岩主要形成于88.3~93.7 Ma,属于晚白垩世早期,其中流纹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8.3±0.5)Ma,是目前华南报道的燕山构造阶段最年轻的流纹岩年龄。其形成很可能是晚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俯冲引起的板内伸展环境下壳内中基性岩或变质岩部分熔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球化学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仁居—差干地区 粤东北
下载PD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Jiamoshan MVT Pb–Zn Deposit in the Sanjiang belt,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
10
作者 LIU Yingchao YANG Zhusen +3 位作者 yuE Longlong yu yushuai MA Wang TANG Bol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238-1255,共18页
The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s in the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typical of MVT Pb–Zn deposits that form in thrust-fold belts. The Jiamoshan Pb–Z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Changdu a... The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s in the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typical of MVT Pb–Zn deposits that form in thrust-fold belts. The Jiamoshan Pb–Z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Changdu area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anjiang belt, and it represents a new style of MVT deposit that was controlled by karst structures in a thrust–fold system. Such a karst-controlled MVT Pb–Zn deposit in thrust settings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we therefore mapped the geology of the deposit and undertook a detailed study of its genesis. The karst structures that host the Jiamoshan deposit were formed in Triassic limestones along secondary reverse faults, and the orebodies have irregular tubular shapes. The main sulfide minerals are galena, sphalerite, and pyrite that occur in massive and lamellar form. The ore-forming fluids belonged to a Mg2+–Na+–K+–SO2-4–Cl-–F-–NO-3–H2 O system at low temperatures(120–130°C) but with high salinities(19–22% NaCl eq.). We have recognized basinal brine as the source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on the basis of their H–O isotopic compositions(-145‰ to-93‰ for δDV-SMOW and-2.22‰ to 13.00‰ for δ18 Ofluid), the ratios of Cl/Br(14–1196) and Na/Br(16–586) in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the C–O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alcite(-5.0‰ to 3.7‰ for δ13 CV-PDB and 15.1‰ to 22.3‰ for δ18 OV-SMOW). These flu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evaporated seawater trapped in marine strata at depth or from Paleogene–Neogene basins on the surface. The δ34 S values are low in the galena(-3.2‰ to 0.6‰) but high in the barite(27.1‰), indicating that the reduced sulfur came from gypsum in the regional Cenozoic basins and from sulfates in trapped paleo-seawater by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galena samples(18.3270–18.3482 for 206 Pb/204 Pb, 15.6345–15.6390 for 207 Pb/204 Pb, and 38.5503–38.5582 for 208 Pb/204 Pb)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regional Triassic volcanic-arc rocks that formed during the closure of the Paleo-Tethys, indicating these arc rocks were the source of the metals in the deposit. Taking into account our new observations and data, as well as regional Pb–Zn metallogenic processes, we present here a new model for MVT deposits controlled by karst structures in thrust–fol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 genesis thrust-fold belt karst-controlled style Jiamoshan Pb-Zn deposit MVT(Mississippi Valley Type)Pb-Zn deposit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First Report LA-ICP-MS Zircon U-Pb Age of Early Jurassic Volcanic Rocks from Rencha Volcanic Basin, Northeast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3
11
作者 yu yushuai LOU Feng +2 位作者 DAI Pingyun GUO Fusheng YANG Qid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036-2038,共3页
Objective Most scholars agreed that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South China block(SBC)changed from Tethys during the Indosinian to Pacific tectonic regime in the Yanshanian.However,the specific change time for the trans... Objective Most scholars agreed that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South China block(SBC)changed from Tethys during the Indosinian to Pacific tectonic regime in the Yanshanian.However,the specific change time for the transition is still in debate and the Triassic to Jurassic magmatic activity will provide a clu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tran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Northeast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eastern China ICP MS
下载PDF
湖南花垣矿田铅锌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云 于玉帅 +1 位作者 曹亮 段其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65-2280,共16页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是湘西-鄂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花垣矿田铅锌矿床的成因,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花垣团结、李梅、耐子堡、蜂塘、土地坪、大石沟6个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单矿物进行了微量...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是湘西-鄂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花垣矿田铅锌矿床的成因,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花垣团结、李梅、耐子堡、蜂塘、土地坪、大石沟6个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单矿物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闪锌矿相对富集Fe、Cd、Pb、Cu、Ge、Tl等元素,贫In、Ga、Se、Ag、Sn等元素,Cd、Mn等元素含量稳定,Pb、Cu等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Fe、Pb元素可能主要以类质同象或纳米级矿物微粒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和方铅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表明,花垣矿田铅锌矿床为与碳酸盐岩有关的中—低温(100~250℃)铅锌矿床。通过与不同成因类型的铅锌矿床相比,认为花垣矿田铅锌矿床与跟盆地卤水相关的MVT型铅锌矿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ICP-MS MVT型矿床 花垣铅锌矿床 矿床成因 湖南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湘西花垣地区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特征元素测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云 段其发 +6 位作者 曹亮 于玉帅 彭三国 甘金木 李堃 黄惠兰 李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65-2483,共19页
花垣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特点和铅锌矿物沉淀机制存有分歧,为了总结矿床成因并建立成矿模式,指导该地区铅锌矿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闪锌矿、主成矿期方解石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拉曼光谱分析以及同步辐... 花垣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特点和铅锌矿物沉淀机制存有分歧,为了总结矿床成因并建立成矿模式,指导该地区铅锌矿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闪锌矿、主成矿期方解石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拉曼光谱分析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花垣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温度主要为150~220℃,总盐度一般为13%~23%NaCl_(eqv),多>15%NaCleqv,密度多>1g/cm^3,成矿流体为NaCl-CaCl_2-MgCl_2-H_2O卤水体系.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具有由北而南降低的趋势.流体液相组分中主要为Ca^(2+)、Mg^(2+)、Na^+、Cl^-,具有盆地热卤水体系特点.流体包裹体气相中发育CO_2、CH_4,方解石、萤石中流体包裹体均有成矿元素Pb、Zn的存在.花垣矿集区成矿流体属于低温度、中-高盐度、中-高密度,成分以钠和钙氯化物为主的含矿热水溶液,流体运移方向为由北向南,流体来源于封层水、大气降水和少量变质水.铅锌矿物的沉淀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石矿物与方解石、萤石等脉石矿物应属同一富含Pb、Zn、Mn、Fe、As、Cr等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在同一成矿期次相同条件下沉淀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显微测温 特征元素 铅锌矿床 花垣 湘西 矿床学
原文传递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LA-ICP-MS原位分析对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云 黄惠兰 +2 位作者 于玉帅 李芳 谭靖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48-1268,共21页
为了解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和成矿元素迁移机制,深入揭示成矿机制,指导该地区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黑钨矿、锡石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红外显微测温及LA-ICP-MS原位分析.显示锡田钨锡多金属矿... 为了解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和成矿元素迁移机制,深入揭示成矿机制,指导该地区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黑钨矿、锡石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红外显微测温及LA-ICP-MS原位分析.显示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绿柱石、黑钨矿中发育流体-熔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最高可达760℃.早成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360~500℃,盐度主要为28.4%~41.5%NaCl_(eqv),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80~450℃,盐度主要为3.0%~20.0%NaCl_(eqv).,晚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120~280℃,盐度为0.4%~6.6%NaCl_(eqv)..LA-ICP-MS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开始出溶时,W、Cu、Mo等元素优先富集于富挥发分气相中,Pb、Zn、Sn、Fe、Mn等元素则更倾向富集于高盐度卤水相中.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燕山期浅源花岗岩,钨锡成矿作用始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富CO2等特征.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流体的出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不混溶作用,不混溶相分离过程中,成矿元素选择性迁移,在各相中进行不均匀分配.流体不混溶、水岩反应、流体混合和流体冷却作用是导致该矿床钨锡矿物沉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过渡 不混溶作用 成矿流体演化 钨锡矿床 锡田 矿床学
原文传递
拉萨地块措勤-隆格尔地区铁矿床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指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玉帅 周云 +2 位作者 鲍波 高原 杨竹森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88-1904,共17页
为深入了解中北部拉萨地块构造背景,利用LA-ICP-MS技术对洛布勒铁矿床成矿花岗闪长岩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分析了隆格尔、洛布勒铁矿床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获得洛布勒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11.3±1... 为深入了解中北部拉萨地块构造背景,利用LA-ICP-MS技术对洛布勒铁矿床成矿花岗闪长岩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分析了隆格尔、洛布勒铁矿床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获得洛布勒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11.3±1.6 Ma(MSWD=0.61,n=9).隆格尔和洛布勒铁矿床侵入岩高硅(66.63%~69.02%和64.33%~64.82%)、富碱(全碱为5.91%~6.40%和5.81%~6.05%)、低A/CNK(0.91~0.97和0.94~0.95)、SiO2与P2O5含量负相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为123.11×10^-6~148.83×10^-6和96.17×10^-6~101.92×10^-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右倾,弱Eu负异常(0.70~0.82和0.79~0.8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等,亏损Ba和高场强元素Nb、Ta、Sr、Ti等.隆格尔花岗岩全岩和斜长石(206Pb/204Pb)t为18.474和18.626,(207Pb/204Pb)t为15.657和15.722,(208Pb/204Pb)t为38.592和39.145,(87Sr/86Sr)i为0.704 757 6和0.707 047 3,(143Nd/144Nd)i为0.512 281和0.512 339,εNd(t)为-4.13和-2.99,tDM2为1.15 Ga和1.24 Ga;洛布勒花岗闪长岩(206Pb/204Pb)t比值为18.281,(207Pb/204Pb)t比值为15.616,(208Pb/204Pb)t比值为38.369,(87Sr/86Sr)i为0.706 551 4;(143Nd/144Nd)i为0.512 309,εNd(t)为-3.62,tDM2为1.20 Ga.结果表明,措勤-隆格尔铁矿床成矿侵入岩为中钾-高钾钙碱性岩I型花岗岩,为早白垩世晚期岛弧岩浆活动产物,岩浆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壳幔岩浆混合和围岩混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比白垩纪中北部拉萨地块和南部羌塘地块成矿事件的差异,提出中北部拉萨地块113±3 Ma岩浆活动和Fe(-Cu)成矿事件与向南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发生断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时代 岩石成因 SR-ND-PB 同位素 铁矿 措勤 隆格尔 拉萨地块 岩石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