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城区站点冬季PM2.5时间变化及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史璐涵 张颖仪 +5 位作者 KUNWAR Bhagawati DESHMUKH Dhananjay Kumar KAWAMURA Kimitaka 岳玎利 赵燕 赖森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1,共11页
于2018年冬季在广州城区磨碟沙站点开展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并获得PM_(2.5)中水溶性离子、含碳组分、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PM_(2.5)浓度升高时段的化学组成特征变化,进而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特征... 于2018年冬季在广州城区磨碟沙站点开展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并获得PM_(2.5)中水溶性离子、含碳组分、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PM_(2.5)浓度升高时段的化学组成特征变化,进而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特征探究了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研究站点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22.1μg/m^(3),共出现两个PM_(2.5)浓度水平升高时段,所对应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46.0μg/m^(3)和63.0μg/m^(3)。风速降低、温度升高等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上述时段PM_(2.5)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在上述时段,伴随着PM_(2.5)浓度的升高,NO_(3)^(-)和NH_(4)^(+)浓度均出现显著升高,NO_(3)^(-)与SO_(4)^(2-)的摩尔质量比(NO_(3)^(-)/SO_(4)^(2-))同时出现高值,表明当地PM_(2.5)浓度主要受到机动车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伴随着PM_(2.5)浓度的升高,稳定氮同位素比值(δ15 N)显著升高,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 C)则出现降低。δ^(13) C与NH_(4)^(+)、NO_(3)^(-)、NO_(3)^(-)/SO_(4)^(2-)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机动车排放对δ^(13) C有重要影响。硝酸盐氮(NO_(3)^(-)-N)和铵盐氮(NH_(4)^(+)-N)表现出与δ15 N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NH_(4)^(+)对总氮(TN)的贡献为46%,高于NO_(3)^(-)对TN的贡献(36%)。在PM_(2.5)浓度升高时段,NH_(4)^(+)/SO_(4)^(2-)表现出高值,NO_(3)^(-)也出现浓度高值,表明PM_(2.5)中富含铵盐,并进一步证明机动车排放对PM_(2.5)污染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水溶性离子 机动车排放
下载PDF
珠三角典型地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水平及化学反应活性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涛 周炎 +3 位作者 岳玎利 陈多宏 区宇波 王新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13,共8页
为探究珠三角典型地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四季VOCs、NO x、O 3和PM 2.5的连续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1)VOCs、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L OH)、O 3生... 为探究珠三角典型地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四季VOCs、NO x、O 3和PM 2.5的连续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1)VOCs、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L OH)、O 3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VOCs的L OH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OFP和SOAFP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低碳(C2~C5)烯烃和苯系物对本地区L OH、OFP的贡献分别为85%、82%;苯系物对SOAFP的贡献最大,占97%~98%。(2)VOCs、NO x和PM 2.5的四季浓度日变化均反映出早晚高峰现象。观测站点所在区域在夏、秋季属于光化学反应活跃区,本地O 3浓度主要取决于上风向O 3前体物的排放状况及传输过程中的反应条件。(3)根据甲苯和苯体积比可知,观测站点受附近工业活动影响较大,且在冬、春季扩散条件不佳时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有机气溶胶 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 O 3 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下载PDF
广州不同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袁鸾 徐伟嘉 +4 位作者 岳玎利 钟流举 江明 黄建彰 傅绍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100,共10页
根据2015年广州城区磨碟沙、内陆郊区天湖和近海郊区万顷沙不同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元素(Pb、Cd、Cr、Ni、As等23种)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与富集程度,并评估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为大气污染风险防控提供支持。结果显示:广州大... 根据2015年广州城区磨碟沙、内陆郊区天湖和近海郊区万顷沙不同环境空气PM_(2.5)中金属元素(Pb、Cd、Cr、Ni、As等23种)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与富集程度,并评估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为大气污染风险防控提供支持。结果显示:广州大气PM_(2.5)中金属K、Na、Fe、Ca、Al和Zn含量相对较高。总元素浓度总体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且随PM_(2.5)污染加重而升高,但总元素在PM_(2.5)中的占比下降。Cd、Se、Zn、Cu、Mo、Pb和Na富集严重(富集因子>100),体现了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磨碟沙城区站富集因子通常高于另2个站点。广州大气总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很强”,Cd贡献为主,Pb、Cu和As元素贡献分别在天湖、磨碟沙和万顷沙位列第二。As、Cr和Mn是大气金属元素健康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磨碟沙的总致癌效应风险高于万顷沙和天湖,但万顷沙的总非致癌效应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PM_(2.5)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东莞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伟嘉 林满 +2 位作者 岳玎利 周振 黄建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5-160,共6页
该研究根据2019年1月-2020年2月东莞城区大气超级站PM_(2.5)中金属元素(Pb、Cd、Cr、Ni、As等15种)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与富集程度,并评估疫情防控期间的变化。结果显示:东莞城区大气PM_(2.5)中金属K、Fe、Ca、Al和Zn含量相... 该研究根据2019年1月-2020年2月东莞城区大气超级站PM_(2.5)中金属元素(Pb、Cd、Cr、Ni、As等15种)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与富集程度,并评估疫情防控期间的变化。结果显示:东莞城区大气PM_(2.5)中金属K、Fe、Ca、Al和Zn含量相对较高。K、Fe、Al、Ca、Zn、Pb、Mn、Cu、As和Se的月均浓度高值主要出现在11月、12月和1月。K、Pb、Cu、As、Ba和V日变化规律总体呈夜间高-白天低特征;Al、Fe、Zn、Ca和Mn则在早晚通勤交通高峰期间出现双峰。以Al为参比,除Ba和Fe外,其他元素富集因子均>10,富集明显;其中Cd、Se、Zn、Cu、As和Pb的富集因子大于100,富集非常严重。东莞大气总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很强,Cd贡献为主。与2020年防控前和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疫情防控期12种以上元素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K和Ba外,12种元素的富集因子亦显著下降,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剧减;疫情防控期大气总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较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金属 富集因子 潜在生态风险 疫情防控影响
下载PDF
广东省“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严惠华 翟宇虹 +6 位作者 邓滢 林智涛 刘花 张莹 肖文 岳玎利 黄国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9,共9页
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5.5%,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22μg/m^(3),重度酸雨污染城市清零,地表水水质优良... 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5.5%,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22μg/m^(3),重度酸雨污染城市清零,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86.3%,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89.5%,自然生态质量总体为优。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0百分点,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下降29.0%,降水pH均值上升0.36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下降12.9百分点。与2016年相比,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上升6.9百分点,重度污染比例下降8.5百分点,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上升9.1百分点,城市声环境总体稳定,自然生态质量稳中向好。但大气O_(3)尚未进入下降通道,个别河段仍存在重度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基础较薄弱。在协同减污降碳新形势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仍面临较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 生态环境质量 变化特征
下载PDF
珠三角城乡大气有机气溶胶来源、生成机制及吸入沉积通量
6
作者 伍莉娜 黄山 +13 位作者 刘袁 宋奇聪 胡伟伟 陈卫 旷烨 王小月 李伟 彭钰雯 陈多宏 岳玎利 宋伟 袁斌 王新明 邵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8,共14页
为探究珠三角地区秋季亚微米有机气溶胶(OA)的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其城乡差异,本研究对基于黑碳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的广州(城市)及鹤山(乡村)气溶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城乡的两次秋季观测期间,PM,平均... 为探究珠三角地区秋季亚微米有机气溶胶(OA)的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其城乡差异,本研究对基于黑碳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的广州(城市)及鹤山(乡村)气溶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城乡的两次秋季观测期间,PM,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9.87±20.11)μg·m^(-3)和(40.08±16.05)μg·m^(-3),其中OA占比最高,分别为57.4%和52.1%.基于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进行来源解析,发现在珠三角城乡两地二次有机气溶胶都是OA的首要组分,分别占64.0%和66.7%.城市地区OA受日间光氧化反应贡献明显,而乡村地区OA在夜间至清晨出现显著抬升,可能与夜间二次生成相关.相对湿度(RH)升高指示的液相反应及日间光氧化对城市低氧化态OA生成均有促进作用,光氧化也能促进乡村低氧化态OA的日间生成,而夜间SOA(Night-OA)则主要在高RH的条件下贡献更为显著.基于模型计算了亚微米级OA在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分粒径沉积通量,发现其在肺泡区域沉积通量最大,两地沉积通量的粒径分布呈现双峰分布,但城区OA在小粒径(120 nm)的沉积峰值更加突出,因此可能具有更大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气溶胶(OA) 来源解析 污染特征 沉积通量 黑碳气溶胶质谱仪 珠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PM2.5本地与非本地污染来源解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怡然 袁自冰 +9 位作者 赵恺辉 张舒 张夏夏 李文石 谢岩 杨雷峰 刘启汉 郁建珍 岳玎利 谭振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0-1574,共15页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之一.虽然大湾区空气质量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湾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定大湾区PM2.5精细化防控策略,需要在识别大湾区各城市PM2.5污染来源的基础上,量化PM2.5本...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之一.虽然大湾区空气质量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湾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定大湾区PM2.5精细化防控策略,需要在识别大湾区各城市PM2.5污染来源的基础上,量化PM2.5本地和非本地贡献及时空变化规律.基于此,本研究首次在大湾区15个站点同步开展持续一年的PM2.5采样和组分分析,并将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与后向轨迹结合,建立一种定量识别PM2.5本地与非本地贡献的新方法.通过对大湾区不同季节所属空气域进行划分,厘清大湾区各城市PM2.5本地与非本地贡献的动态化特征.结果发现,在2015年,大湾区15个站点共解析出9种PM2.5污染源,分别为机动车、重油、老化海盐、扬尘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金属冶炼、生物质燃烧和新鲜海盐.其中,二次硫酸盐和机动车是大湾区最主要的两个PM2.5污染源.不同站点非本地贡献占比为51%~72%,表明外来传输是大湾区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内陆和沿海站点污染源的本地与非本地贡献差异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和排放特征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大湾区超过一半的时间处于同一个空气域,而有43%的时间处于两个不同空气域.进一步在每个季节划分空气域,发现大湾区处于两个空气域时,秋、冬季节沿海站点易形成单独的空气域,此时非本地贡献较强(68%~72%);春季内陆站点易形成单独的空气域,此时本地贡献较强(94%).基于对PM2.5本地和非本地贡献变化情况的定量识别,能够为大湾区各城市制定动态的PM2.5排放控制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本地和非本地贡献 空气域 粤港澳大湾区(GBA)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in an urban atmosphere during episodes of heavy poll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被引量:8
8
作者 WU ZhiJun, HU Min +2 位作者 yue dingli Birgit WEHNER Alfred WIEDENSOHLER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1772-1778,共7页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during episodes of heavy poll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of Beijing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dynamic processes (co...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during episodes of heavy pollu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of Beijing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dynamic processes (coagulation and condensation) on the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During a heavy-pollution event,an extremely low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3-10 nm particles (on average 46 cm-3) was observed.This is because nucleation-mode particles were easily removed by strong coagulational scavenging of larger particles under this condition.In addition,a large condensation sink (on average 0.13 s-1) restrained nucleation,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nucleation-mode particles.Conversely,during a new-particle formation event,the small condensation sink (0.01 s-1) of precursor facilitated nucleation.At the same time,preexisting particles had little ability to scavenge newly formed particles (around 1 nm) and allowed them to grow to a detectable size (larger than 3 nm currently).We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dynamic processes (coagulation and condensation) 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hould be stressed under some extreme conditions of the relatively polluted urban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o traffic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new particle formation coagulation and condensation sink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